编辑 | 匡达
木版年画是一种集绘画、雕刻、印刷于一体的中国民间艺术,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其艺术特色鲜明,文化信息承载量丰富,自2006年至今,已经有十余个地区的木版年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制作木版年画先以木版雕刻印刷画的轮廓,再由人工或套版上色,其内容和题材源于社会生活,取材广泛,涉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世俗生活等方方面面。岁末年初,人们在院门、房门、影壁、院墙、屋壁、灶前、炕围、衣柜等处所贴上年画,既可创造喜庆气氛,又借以消除灾祸,祈求幸福。
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木版年画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面貌和风格。有迎合宫廷趣味和市民趣味的杨柳青木版年画;有粗犷朴实、充满乡土气息的河北武强木版年画;有写意味厚、色彩浓艳的四川绵竹木版年画;还有地域色彩浓郁、神佛类题材丰富多样的福建漳州和广东佛山木版年画等等。
当今,仍然有一些年画作坊和非遗传承人在为木版年画忙碌着,让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在现代生活里再现光彩。我们整理了一组图片,透过摄影师的镜头,领略这一民俗文化的魅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IC photo
评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