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打造“万亿之城”,什么是潍坊的底气?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打造“万亿之城”,什么是潍坊的底气?

步入“十四五”开局之年,潍坊提出打造“万亿之城”的新目标,而9.7%的增速,7000亿元的经济体量以及938万的人口,这就是潍坊打造“万亿之城”的底气。

文|逯文祺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潍坊这座世界风筝之都,钟灵毓秀,,杞梓之林。作为山东的工业强市、农业强市,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态势明显。

当下,衡量经济指标的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已成为评价中国城市的最重要指标,也是诸多城市排名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数据指标。当经济总量上了新台阶,就代表着将会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到新兴产业与民生事业领域。

当前,中国已经有20多个城市GDP破万亿,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城市跻身“万亿俱乐部”,而这也成了下一阶段国内城市群角逐的风向标。

据潍坊公布2021年经济数据情况显示,潍坊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010.6亿元,同比增长9.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6.9亿元,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多项指标创历史最好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潍坊GDP为5872.2亿元,2021年突破7000亿元,直接跳过了6000亿,增量高达1138.4亿元。

步入“十四五”开局之年,潍坊提出打造“万亿之城”的新目标,而9.7%的增速,7000亿元的经济体量以及938万的人口,这就是潍坊打造“万亿之城”的底气。

图片来源:摄图网

擦亮先进制造业底色,以创新打造山东半岛新引擎

前不久,潍柴动力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1.09%柴油机及重大氢能科技示范成果的消息在业内引起了轰动,也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了潍坊的制造业上。

例如潍柴动力,前些年许多实体企业纷纷投入到房地产、金融等行业,而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明确提出“三个坚决不做”,即非主营业务坚决不做、低附加值的不做、不做重复的规模扩张。2020年潍柴营收超过3000亿元,位列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榜第1位。

潍柴动力、歌尔股份、雷沃重工、新和成、得利斯等11家企业当选省级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主”;进入2022年,山东组织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重点项目观摩会,潍坊是仅有的两个观摩点之一,歌尔光电二期精密模具智能制造、山东高创能源3GW储能产业园、福田欧康发动机智能柔性工厂、天瑞重工磁悬浮智能科技、潍柴氢燃料电池产业化……

潍坊的“工业精神”,实际上是有历史渊源的。之前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铸匠》,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老潍县民族工业的苦难辉煌,主人公原型正是潍县华丰机器厂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家滕虎忱先生。

以点带面、透过现象看本质。潍坊很好的继承了这种在制造业上创新创造精神。

2021年以来,潍坊市连续出台了《关于推行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实施意见》以及促进集成电路、纺织服装、铝加工等多个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性文件。除此之外,还制定了《潍坊市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2年)》,推动传统产业数字赋能,加快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经济特色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扩能增效、企业效益提升、产业集群发展“四位一体”立体推进格局将展现新的发展潜能。

正是这种上下齐心的创新精神,潍坊才得以在发展先进制造业上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2021年12月31日,科技部函复“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估结果,潍坊市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成功迈入以科技创新推动未来发展的新时代。

引擎是动力之心,实业才能兴邦。就目前潍坊在先进制造业上所取得的成绩而言,“风筝之都”正在成为山东半岛奋力向前的新引擎。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举全市之力,打造一座新潍坊

如今,在许多潍坊人眼里,自己所在的这座城市正一步步变得更好,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居环境,或许可以说,潍坊正变得越来越有活力、有温度。

举例来说,年关将至,许多村民参与分红的新闻频上热搜,而潍坊同样也有。据了解,1月20日下午,在潍坊市寒亭区双杨街道前阙庄村,村里正举行2021年度集体经济收入分红大会,村民们依次在分红发放清单上签名、摁手印,领取分红,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此次分红共有302户863人参与,按照每人3800元的标准,共计发放分红327.94万元。

回到2021年潍坊的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来,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03元,同比增长9.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16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7元,增长10.9%。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4,比上年同期缩小0.05。

在938万潍坊人共同的努力之下,这座城市正肉眼可见地变得更好。

前面也提到,潍坊正通过上下的共同努力,营造创新的环境,让潍坊的先进制造业成为带动这座城市发展的引擎,成为山东半岛的引擎。顺着这个思路,产业好了,经济发展便能再上新台阶,民生、教育、医疗等其他方面便有了更多的资金支撑。

一座城市给人以温度,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一座宜居的城市,一座积极向上的城市,向来都是由无数件贴近群众的事情共同打造的。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22年1月1日,全长近10公里、总投资28.8亿元的潍坊宝通街快速路全线贯通。从此,潍坊迈入了“高架快速路”时代;截至2021年底,潍坊已建成开放口袋公园869处,“潍坊处处是公园”从理想变为现实;2021年,潍坊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同比前进23个位次,空气综合指数、PM2.5、PM10三项主要指标改善率均为全省第一;2021年11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公布评审结果,潍坊市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我国第四个、山东省第一个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接下来,我们也期待借势而起的潍坊,能在“十四五”征程中,成功抵达“万亿之城”的彼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打造“万亿之城”,什么是潍坊的底气?

步入“十四五”开局之年,潍坊提出打造“万亿之城”的新目标,而9.7%的增速,7000亿元的经济体量以及938万的人口,这就是潍坊打造“万亿之城”的底气。

文|逯文祺

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潍坊这座世界风筝之都,钟灵毓秀,,杞梓之林。作为山东的工业强市、农业强市,近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态势明显。

当下,衡量经济指标的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已成为评价中国城市的最重要指标,也是诸多城市排名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数据指标。当经济总量上了新台阶,就代表着将会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到新兴产业与民生事业领域。

当前,中国已经有20多个城市GDP破万亿,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城市跻身“万亿俱乐部”,而这也成了下一阶段国内城市群角逐的风向标。

据潍坊公布2021年经济数据情况显示,潍坊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010.6亿元,同比增长9.7%,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6.9亿元,其他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多项指标创历史最好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潍坊GDP为5872.2亿元,2021年突破7000亿元,直接跳过了6000亿,增量高达1138.4亿元。

步入“十四五”开局之年,潍坊提出打造“万亿之城”的新目标,而9.7%的增速,7000亿元的经济体量以及938万的人口,这就是潍坊打造“万亿之城”的底气。

图片来源:摄图网

擦亮先进制造业底色,以创新打造山东半岛新引擎

前不久,潍柴动力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1.09%柴油机及重大氢能科技示范成果的消息在业内引起了轰动,也将人们的目光吸引到了潍坊的制造业上。

例如潍柴动力,前些年许多实体企业纷纷投入到房地产、金融等行业,而潍柴集团董事长谭旭光明确提出“三个坚决不做”,即非主营业务坚决不做、低附加值的不做、不做重复的规模扩张。2020年潍柴营收超过3000亿元,位列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榜第1位。

潍柴动力、歌尔股份、雷沃重工、新和成、得利斯等11家企业当选省级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主”;进入2022年,山东组织全省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重点项目观摩会,潍坊是仅有的两个观摩点之一,歌尔光电二期精密模具智能制造、山东高创能源3GW储能产业园、福田欧康发动机智能柔性工厂、天瑞重工磁悬浮智能科技、潍柴氢燃料电池产业化……

潍坊的“工业精神”,实际上是有历史渊源的。之前在央视热播的电视剧《铸匠》,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老潍县民族工业的苦难辉煌,主人公原型正是潍县华丰机器厂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家滕虎忱先生。

以点带面、透过现象看本质。潍坊很好的继承了这种在制造业上创新创造精神。

2021年以来,潍坊市连续出台了《关于推行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的实施意见》以及促进集成电路、纺织服装、铝加工等多个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性文件。除此之外,还制定了《潍坊市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2年)》,推动传统产业数字赋能,加快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经济特色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扩能增效、企业效益提升、产业集群发展“四位一体”立体推进格局将展现新的发展潜能。

正是这种上下齐心的创新精神,潍坊才得以在发展先进制造业上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2021年12月31日,科技部函复“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估结果,潍坊市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行列,成功迈入以科技创新推动未来发展的新时代。

引擎是动力之心,实业才能兴邦。就目前潍坊在先进制造业上所取得的成绩而言,“风筝之都”正在成为山东半岛奋力向前的新引擎。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举全市之力,打造一座新潍坊

如今,在许多潍坊人眼里,自己所在的这座城市正一步步变得更好,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居环境,或许可以说,潍坊正变得越来越有活力、有温度。

举例来说,年关将至,许多村民参与分红的新闻频上热搜,而潍坊同样也有。据了解,1月20日下午,在潍坊市寒亭区双杨街道前阙庄村,村里正举行2021年度集体经济收入分红大会,村民们依次在分红发放清单上签名、摁手印,领取分红,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此次分红共有302户863人参与,按照每人3800元的标准,共计发放分红327.94万元。

回到2021年潍坊的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来,2021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103元,同比增长9.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616元,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7元,增长10.9%。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4,比上年同期缩小0.05。

在938万潍坊人共同的努力之下,这座城市正肉眼可见地变得更好。

前面也提到,潍坊正通过上下的共同努力,营造创新的环境,让潍坊的先进制造业成为带动这座城市发展的引擎,成为山东半岛的引擎。顺着这个思路,产业好了,经济发展便能再上新台阶,民生、教育、医疗等其他方面便有了更多的资金支撑。

一座城市给人以温度,从来都不是轰轰烈烈的。一座宜居的城市,一座积极向上的城市,向来都是由无数件贴近群众的事情共同打造的。

图片来源:摄图网

2022年1月1日,全长近10公里、总投资28.8亿元的潍坊宝通街快速路全线贯通。从此,潍坊迈入了“高架快速路”时代;截至2021年底,潍坊已建成开放口袋公园869处,“潍坊处处是公园”从理想变为现实;2021年,潍坊环境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同比前进23个位次,空气综合指数、PM2.5、PM10三项主要指标改善率均为全省第一;2021年11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公布评审结果,潍坊市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成为我国第四个、山东省第一个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

接下来,我们也期待借势而起的潍坊,能在“十四五”征程中,成功抵达“万亿之城”的彼岸。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