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名嘴纷纷“出走“,湖南卫视一直在替别人做“嫁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名嘴纷纷“出走“,湖南卫视一直在替别人做“嫁衣”?

对电视台来说,名主持“出走”年年有,只不过最近特别多。就拿昔日“卫视老大”湖南卫视来说,这一年来就上演了无数次的“悲欢离合”。

近日,有媒体爆料,凭借主持《爸爸去哪儿》一举成名的“村长”李锐,也要另辟蹊径,自立门户了。

6月19日父亲节当天,李锐在个人微博上发布其个人独家自媒体平台“快乐村长”正式上线的消息。这也证实了李锐出走创业,主攻亲子类自媒体公司的传闻。事实上,早在2015年6月10日,李锐就作为深圳一米阳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出现在公司新三板上市的启动签约仪式上。

可见,李锐的创业想法已经酝酿已久,且早有准备。

仅仅一年时间,包括谢涤葵、王平等在内的湖南卫视金牌制作人、导演、主持人纷纷离职,加上何炅、汪涵、谢娜等芒果台一线主持人乐此不疲地跨台“接私活”,此次李锐“身在曹营,心在汉”式的出走,这也更加预示着传统电视台的日渐衰微。

当湖南卫视的平台已经无法满足众多一线主持人的发展胃口时,出走寻找更好的发展空间也是常理之中。湖南卫视作为传统电视台的领头一哥,现今面临如此尴尬境遇。湖南卫视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内忧:人才危机 后续“供血”乏力?

现在,湖南卫视不得不正视人才流失的问题。仅仅一年,曾经在湖南卫视创造过辉煌的制作人、导演、主持人纷纷接到其他平台抛来的橄榄枝,仅出走或“伪出走”的案例就能列出长长的名单。去年,《爸爸去哪儿》金牌制作人谢涤葵离职,创立皙悦传媒,接受腾讯和华盖资本的融资,转战网综,打造新节目《约吧!大明星》。曾打造过《超级女声》神话的“超女之母”王平,近日加盟优酷土豆,担任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综艺娱乐版块。

除了直接走掉的,还有许多“一心多用”在其他平台寻找机会的明星台柱们。何炅一向分身有术,除了主持《快乐大本营》外,去年任职阿里音乐首席内容官,主持江苏卫视的《为她而战》,同时,在网络综艺领域也多有尝试。目前他已加盟腾讯视频的《你正常吗》、《拜托了冰箱》,还将与优酷携手推出综艺竞技秀《学长不二盟》。

汪涵除了主持《天天向上》外,近日也投身视频平台的怀抱,与优酷合作网络综艺节目《火星情报局》。

自从谢娜在某期《快乐大本营》的录制中被爆直言“不愿再被电来电去”,毫无意外的,观众在湖南卫视的强劲对手浙江卫视的节目《王牌对王牌》中见到了她的身影。除此之外,她还尝试“单飞”主持东方卫视《娜就这么说》,也试水了网络综艺,主持爱奇艺的《偶滴歌神啊》。

湖南卫视金牌制片的出走、明星主持人在外兼职,无疑会将优秀资源输出到其他卫视,辛辛苦苦培养多年的优秀人才,到头来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在明星IP如此重要的时代,湖南台却任由大牌制片和主持人出走与其他平台合作,这也反映了湖南卫视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湖南卫视不但面临着人才出走的困境,其后续人才跟不上同样也成为湖南卫视的一大危机。十年前,说到湖南卫视的主持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何炅和汪涵,而现在答案仍然没有变化,湖南卫视主持人的更新速度比不上传媒行业变化的速度。

人才流失对湖南卫视来说,无疑是重创。然而祸不单行,2016年,湖南卫视的电视剧收视率也开始出现下滑现象,《青丘狐传说》、《山海经赤影传说》、《因为爱情有幸福》等表现黯淡,收视率一蹶不振。而综艺节目一味地沿袭老牌节目的声望和创意元素,内部创新乏力,也让观众出现审美疲劳。如今,经典节目难撑场,新节目跟不上,中间的巨大断层如何解决,成为湖南卫视发展的一大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湖南卫视相对于网络平台的业务拓展局限更大,很难找出一套行之有效并且十分彻底的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加上同工不同酬、激励机制不足等,都使得人才流失日益加剧。反观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崛起,也给多年身居电视台的行业人才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这无疑让湖南卫视在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上更显无助。外患:互联网冲击 传统电视台式微

随着4G、wifi网络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观众的收视习惯得到颠覆性的改变。背靠BAT金主,携巨资厮杀内容领域,网络视频平台给传统电视行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和冲击。

在优质电视剧的版权购买上,网络视频“烧钱”式的玩法将电视台死死压住,不断推高版权价格,极大地抬高了版权购买的壁垒。比如,《如懿传》卖给腾讯视频的价格为每集900万,而江苏、东方两家卫视的版权价为每集300万,相差甚远。从以前的“先台后网”,到后来的“网台联播”,再到“先网后台”甚至网络独播,电视台在一步步丧失垄断地位。

大剧、好剧都被视频网站收入囊中,加之即时播放的优势,观众转移到网络的收视习惯进一步被夯实,形成良性循环。今年,爱奇艺就凭借其网络平台的先天优势,与韩国同时直播热剧《太阳的后裔》,赚得盆满钵满。

在自制节目方面,“网生内容”概念被提出后,网络视频平台纷纷开始布局这一领域,出现了以《奇葩说》、《太子妃升职记》、《余罪》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现象级节目。另外,雄厚的资金实力保障了网络视频平台能从传统媒体挖到更多优秀人才,网络视频的制作能力不断增强。

湖南卫视在一季度的失利,很大一部分代表了网络视频对电视台的围剿,在这种大环境下,哪怕是领先者,也难保证不被波及。二次危机 湖南卫视能否突围?

这次的危机让人仿佛看到2012年湖南卫视面临的危机。当年,在限娱令的出台、本台电视剧实力不强、收视率下跌等各种问题下,湖南卫视开始研发寻找多样化的综艺节目,购买海外版权,锐意创新,形成了几档如《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的王牌节目,也因此夺得省级卫视领头羊的位置。

2016年湖南卫视相比2012年所遇到的危机更甚,昔日的问题已不是今日的问题,今日的对手也早已不是当日的对手。除了省级卫视的老对手外,视频网站也加入竞争,豪掷重金,买版权,挖人才,做“网生”,频频出拳为湖南卫视制造挑战。在电视台竞争对手和视频平台的双重夹击下,湖南卫视可谓内外交困。

湖南卫视还能像2012年一样从困境中突围吗?至少它仍走在尝试的路上。今年,湖南卫视启动了“超女”,引入VR、直播等最新的热门元素,意在创新;沈梦辰、李莎旻子等主持新面孔也被渐渐推到台前;芒果TV作为导流内容和对抗视频平台的新媒体阵地,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不管怎样,湖南卫视从去年“冲上云霄”到今年“遭遇滑铁卢”,其背后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一家电视台的得失,而是传媒生态的大变革,这期间有新媒体的来势汹汹,有传统媒体的反思与创新,还有被各种势力裹挟着的此消彼长。网生时代 卫视集体陷入困顿期

事实上,湖南卫视今日的内外交困,正是中国诸多传统电视台的一个缩影。2016年4月1日,香港亚洲电视宣布结业,因为欠薪以及经营上的问题,这家运营57年的香港老牌电视台轰然倒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传统电视行业的生存现状。

近两年,受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传统电视的用户基础、商业模式根基开始动摇,而各大视频网站在自制内容上的咄咄逼人也成为传统电视业的焦虑来源之一。

前有政策缠身,后有反贪压力,再加上电视市场化进程中各种挑战和变革,让各卫视陷入困顿期,各种疲软现象也愈发突显。比如浙江卫视“胖瘦不均”,电视剧瘸腿是硬伤;江苏卫视内斗激烈,大佬相继出走;东方卫视高开低走,好牌往往打烂牌;北京卫视根红苗正,娱乐性不足局限大······

就目前来看,虽然视频网站短期内很难抢走电视台的内容优势,但如果视频网站不断加强自制内容投入,通过自己的思想力、引导力来吸引和抓取用户,俘获成拥趸和粉丝,完成从传输渠道到有品牌的视频媒体的转型,将意味着电视台彻底失去互联网渠道的观众。

其实2009年前后,SMG旗下的东方宽频就推出了上海网络电视台、湖南广电推出芒果TV、浙江广电做新蓝网、央视推出CNTV、深圳广电集团推出中国时刻网站。但是它们在内容以及带宽的投入上都逊于爱奇艺、乐视、腾讯视频等商业视频网站。

说到底,任何媒体的核心资源都是内容生产能力,而拥有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和广电资源无疑是传统电视台最大的优势。所以,电视台要突围,关键是如何根据新的平台和渠道调整自己的产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事实上,电视可以借互联网之力扭转自身颓势,完成内容营销与渠道拓展等多方突破。首先依靠独家内容版权,以我为主展开合作,比如与其他视频网站的内容分发,取得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全媒体业务运营突破,这条路径从战略的角度,属于典型的先后向一体化战略。其次在营销上展开社会化全网络媒体营销,广泛使用微博、微信以及各大社区交流平台,实现用户与内容制造方的双向沟通,创造口碑传播和品牌社群,构建基于关系网上的链式传播路径。渠道上,提出“媒体一体化”设想,即建立更多微博、微信账号、APP、视频渠道等媒介渠道来广泛接触用户群,实行全媒体的渠道战略。比如“一云多屏”战略,打通所有新媒体通道,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成为传统电视媒体进行互联网化发展的新路径。

本文系文创资讯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名嘴纷纷“出走“,湖南卫视一直在替别人做“嫁衣”?

对电视台来说,名主持“出走”年年有,只不过最近特别多。就拿昔日“卫视老大”湖南卫视来说,这一年来就上演了无数次的“悲欢离合”。

近日,有媒体爆料,凭借主持《爸爸去哪儿》一举成名的“村长”李锐,也要另辟蹊径,自立门户了。

6月19日父亲节当天,李锐在个人微博上发布其个人独家自媒体平台“快乐村长”正式上线的消息。这也证实了李锐出走创业,主攻亲子类自媒体公司的传闻。事实上,早在2015年6月10日,李锐就作为深圳一米阳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出现在公司新三板上市的启动签约仪式上。

可见,李锐的创业想法已经酝酿已久,且早有准备。

仅仅一年时间,包括谢涤葵、王平等在内的湖南卫视金牌制作人、导演、主持人纷纷离职,加上何炅、汪涵、谢娜等芒果台一线主持人乐此不疲地跨台“接私活”,此次李锐“身在曹营,心在汉”式的出走,这也更加预示着传统电视台的日渐衰微。

当湖南卫视的平台已经无法满足众多一线主持人的发展胃口时,出走寻找更好的发展空间也是常理之中。湖南卫视作为传统电视台的领头一哥,现今面临如此尴尬境遇。湖南卫视究竟面临着怎样的危机?内忧:人才危机 后续“供血”乏力?

现在,湖南卫视不得不正视人才流失的问题。仅仅一年,曾经在湖南卫视创造过辉煌的制作人、导演、主持人纷纷接到其他平台抛来的橄榄枝,仅出走或“伪出走”的案例就能列出长长的名单。去年,《爸爸去哪儿》金牌制作人谢涤葵离职,创立皙悦传媒,接受腾讯和华盖资本的融资,转战网综,打造新节目《约吧!大明星》。曾打造过《超级女声》神话的“超女之母”王平,近日加盟优酷土豆,担任高级副总裁,全面负责综艺娱乐版块。

除了直接走掉的,还有许多“一心多用”在其他平台寻找机会的明星台柱们。何炅一向分身有术,除了主持《快乐大本营》外,去年任职阿里音乐首席内容官,主持江苏卫视的《为她而战》,同时,在网络综艺领域也多有尝试。目前他已加盟腾讯视频的《你正常吗》、《拜托了冰箱》,还将与优酷携手推出综艺竞技秀《学长不二盟》。

汪涵除了主持《天天向上》外,近日也投身视频平台的怀抱,与优酷合作网络综艺节目《火星情报局》。

自从谢娜在某期《快乐大本营》的录制中被爆直言“不愿再被电来电去”,毫无意外的,观众在湖南卫视的强劲对手浙江卫视的节目《王牌对王牌》中见到了她的身影。除此之外,她还尝试“单飞”主持东方卫视《娜就这么说》,也试水了网络综艺,主持爱奇艺的《偶滴歌神啊》。

湖南卫视金牌制片的出走、明星主持人在外兼职,无疑会将优秀资源输出到其他卫视,辛辛苦苦培养多年的优秀人才,到头来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在明星IP如此重要的时代,湖南台却任由大牌制片和主持人出走与其他平台合作,这也反映了湖南卫视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湖南卫视不但面临着人才出走的困境,其后续人才跟不上同样也成为湖南卫视的一大危机。十年前,说到湖南卫视的主持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何炅和汪涵,而现在答案仍然没有变化,湖南卫视主持人的更新速度比不上传媒行业变化的速度。

人才流失对湖南卫视来说,无疑是重创。然而祸不单行,2016年,湖南卫视的电视剧收视率也开始出现下滑现象,《青丘狐传说》、《山海经赤影传说》、《因为爱情有幸福》等表现黯淡,收视率一蹶不振。而综艺节目一味地沿袭老牌节目的声望和创意元素,内部创新乏力,也让观众出现审美疲劳。如今,经典节目难撑场,新节目跟不上,中间的巨大断层如何解决,成为湖南卫视发展的一大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认为,湖南卫视相对于网络平台的业务拓展局限更大,很难找出一套行之有效并且十分彻底的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加上同工不同酬、激励机制不足等,都使得人才流失日益加剧。反观互联网平台的快速崛起,也给多年身居电视台的行业人才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这无疑让湖南卫视在如何留住人才的问题上更显无助。外患:互联网冲击 传统电视台式微

随着4G、wifi网络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观众的收视习惯得到颠覆性的改变。背靠BAT金主,携巨资厮杀内容领域,网络视频平台给传统电视行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压力和冲击。

在优质电视剧的版权购买上,网络视频“烧钱”式的玩法将电视台死死压住,不断推高版权价格,极大地抬高了版权购买的壁垒。比如,《如懿传》卖给腾讯视频的价格为每集900万,而江苏、东方两家卫视的版权价为每集300万,相差甚远。从以前的“先台后网”,到后来的“网台联播”,再到“先网后台”甚至网络独播,电视台在一步步丧失垄断地位。

大剧、好剧都被视频网站收入囊中,加之即时播放的优势,观众转移到网络的收视习惯进一步被夯实,形成良性循环。今年,爱奇艺就凭借其网络平台的先天优势,与韩国同时直播热剧《太阳的后裔》,赚得盆满钵满。

在自制节目方面,“网生内容”概念被提出后,网络视频平台纷纷开始布局这一领域,出现了以《奇葩说》、《太子妃升职记》、《余罪》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现象级节目。另外,雄厚的资金实力保障了网络视频平台能从传统媒体挖到更多优秀人才,网络视频的制作能力不断增强。

湖南卫视在一季度的失利,很大一部分代表了网络视频对电视台的围剿,在这种大环境下,哪怕是领先者,也难保证不被波及。二次危机 湖南卫视能否突围?

这次的危机让人仿佛看到2012年湖南卫视面临的危机。当年,在限娱令的出台、本台电视剧实力不强、收视率下跌等各种问题下,湖南卫视开始研发寻找多样化的综艺节目,购买海外版权,锐意创新,形成了几档如《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的王牌节目,也因此夺得省级卫视领头羊的位置。

2016年湖南卫视相比2012年所遇到的危机更甚,昔日的问题已不是今日的问题,今日的对手也早已不是当日的对手。除了省级卫视的老对手外,视频网站也加入竞争,豪掷重金,买版权,挖人才,做“网生”,频频出拳为湖南卫视制造挑战。在电视台竞争对手和视频平台的双重夹击下,湖南卫视可谓内外交困。

湖南卫视还能像2012年一样从困境中突围吗?至少它仍走在尝试的路上。今年,湖南卫视启动了“超女”,引入VR、直播等最新的热门元素,意在创新;沈梦辰、李莎旻子等主持新面孔也被渐渐推到台前;芒果TV作为导流内容和对抗视频平台的新媒体阵地,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不管怎样,湖南卫视从去年“冲上云霄”到今年“遭遇滑铁卢”,其背后所展现的不仅仅是一家电视台的得失,而是传媒生态的大变革,这期间有新媒体的来势汹汹,有传统媒体的反思与创新,还有被各种势力裹挟着的此消彼长。网生时代 卫视集体陷入困顿期

事实上,湖南卫视今日的内外交困,正是中国诸多传统电视台的一个缩影。2016年4月1日,香港亚洲电视宣布结业,因为欠薪以及经营上的问题,这家运营57年的香港老牌电视台轰然倒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传统电视行业的生存现状。

近两年,受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传统电视的用户基础、商业模式根基开始动摇,而各大视频网站在自制内容上的咄咄逼人也成为传统电视业的焦虑来源之一。

前有政策缠身,后有反贪压力,再加上电视市场化进程中各种挑战和变革,让各卫视陷入困顿期,各种疲软现象也愈发突显。比如浙江卫视“胖瘦不均”,电视剧瘸腿是硬伤;江苏卫视内斗激烈,大佬相继出走;东方卫视高开低走,好牌往往打烂牌;北京卫视根红苗正,娱乐性不足局限大······

就目前来看,虽然视频网站短期内很难抢走电视台的内容优势,但如果视频网站不断加强自制内容投入,通过自己的思想力、引导力来吸引和抓取用户,俘获成拥趸和粉丝,完成从传输渠道到有品牌的视频媒体的转型,将意味着电视台彻底失去互联网渠道的观众。

其实2009年前后,SMG旗下的东方宽频就推出了上海网络电视台、湖南广电推出芒果TV、浙江广电做新蓝网、央视推出CNTV、深圳广电集团推出中国时刻网站。但是它们在内容以及带宽的投入上都逊于爱奇艺、乐视、腾讯视频等商业视频网站。

说到底,任何媒体的核心资源都是内容生产能力,而拥有强大的内容生产能力和广电资源无疑是传统电视台最大的优势。所以,电视台要突围,关键是如何根据新的平台和渠道调整自己的产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事实上,电视可以借互联网之力扭转自身颓势,完成内容营销与渠道拓展等多方突破。首先依靠独家内容版权,以我为主展开合作,比如与其他视频网站的内容分发,取得互联网平台建设与全媒体业务运营突破,这条路径从战略的角度,属于典型的先后向一体化战略。其次在营销上展开社会化全网络媒体营销,广泛使用微博、微信以及各大社区交流平台,实现用户与内容制造方的双向沟通,创造口碑传播和品牌社群,构建基于关系网上的链式传播路径。渠道上,提出“媒体一体化”设想,即建立更多微博、微信账号、APP、视频渠道等媒介渠道来广泛接触用户群,实行全媒体的渠道战略。比如“一云多屏”战略,打通所有新媒体通道,对内部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成为传统电视媒体进行互联网化发展的新路径。

本文系文创资讯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