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深度】冬奥春节加持,国内雪场迎来狂欢时刻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深度】冬奥春节加持,国内雪场迎来狂欢时刻

对于雪场来说,如何令滑雪成为一门“可持续”生意,值得探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实习记者|王婷婷

编辑|傅林林

春节假期叠加冬奥会的到来,国内掀起一股滑雪热,“冷经济”不断升温。

冬奥氛围浓厚,各地滑雪场迎来了全年旺季。根据去哪儿数据显示,平台雪场售票数量较2021年春节假期整体翻番。

以成都西岭雪山滑雪场为例,近期连续出现游客人数达到景区接待上限情况。在春节假期的前4天,西岭雪山累计接待游客3.6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40%。

其实,自2015年7月北京取得2022冬奥会举办权开始,我国的滑雪经济就开始迎头而上。根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遗产报告(2022)》显示,自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我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24.56%。

中国已成为近5年来全球滑雪市场中唯一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在过去5年,国内滑雪装备市场规模从32.2亿元增长至117.5亿元,滑雪培训市场规模也从42亿元增长至69.1亿元,年均增长10.47% 。

在此基础上,雪场建设数量实现快速增长。国家体育总局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滑雪场数量为568家,2019年达到770家,预计2022年将达到1000余家,实现成倍增长。

不过,国内雪场尚处于初级阶段,仅有少部分滑雪场接近西方标准。在“全民滑雪”以及冬奥会的催化之下,国内各户外滑雪场正以此为契机,加速雪场的设备升级、雪道改良和服务完善。

后起之秀

在“全民滑雪”和2022年冬奥会的催化之下,滑雪运动从小众、冷门逐渐走向大众、热门。

疫情影响之下,2021年全球滑雪人次大幅下滑,但中国市场仍焕发着活力。数据显示,仅在2020年-2021年的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就超过3900亿元。预计到“十四五”规划末期的2025年,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超过1.1万亿元。

这一“万亿项目”将为冰雪运动相关产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以雪场为核心的滑雪产业,开始迎来资本和市场的密切关注。数据显示,2015年-2022年,“冰雪项目”领域累计共完成38起投资,其中,2016年和2021年是投资高峰期,这两年分别完成10起和9起投资。

随着冬奥会的开办以及春节假期的双重利好的叠加,国内雪场迎来了高光时刻。

崇礼太舞滑雪小镇位于2022冬奥核心区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在此次北京冬奥期间承担着住宿和餐饮保障任务。

崇礼太舞滑雪小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因为冬奥会契机,过去几年崇礼的滑雪产业迎来了质的变化。太舞滑雪小镇常务副总裁李永太告诉界面新闻,在两年前不受疫情影响时,太舞滑雪小镇曾创造过单日收入500万元的业绩高点,在滑雪旺季的两个月内,便可实现收入近2亿元。

太舞滑雪小镇有着冬夏两季不同的运营项目。李永太介绍,在崇礼,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4月中旬为冬季运营时间,5月初至10月底为夏季运营时间。

其中,冬季业务中除了滑雪运动,还有缆车观光、冰雪亲子营及各类赛事等,而夏季业务主要集中在营地教育、各类型演出和音乐节以及大型活动等。目前,就客流和收入结构而言,太舞滑雪小镇已基本实现了冬夏持平。

冬奥带来的红利,并不局限于崇礼的滑雪产业,更重要的实现了崇礼的脱贫。“冬奥会的带动,让崇礼的发展加快了近30年的步伐。”李永太认为,冰雪经济“热”起来,解决了崇礼多数人的就业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崇礼区每5人中就有1人从事冰雪相关工作。

李永太告诉界面新闻,待冬奥会结束后,太舞滑雪小镇将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尤其体验式消费或将暴涨,短期内还需应对井喷式的人流增长。

事实上,历经多年的酝酿后,伴随着冬奥之风,滑雪运动在今年春节期间被推到一个新高潮,各地雪场纷纷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数据统计,在春节期间,新疆的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滑雪场日均接待游客5000人次,高峰达到10000人次。在吉林,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滑雪场和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滑雪场接待游客人次分别同比增长72%、351%。

位于西南地区的四川成都同样如此,春节假期期间,西岭雪山景区接待游客7.65万人次,同比增长41.31%。期间,景区还推出了夜游西岭服务,如“夜间滑雪”“夜间冰雪项目”“灯光秀”等,并延迟运营时间,游客可沉浸式体验夜间游玩。

西岭雪山的夜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初,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首批12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单,西岭雪山也位列其中。

西岭雪山景区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为应对冬奥掀起的冰雪热,西岭雪山对硬件设施也做了改良。如推出分时预约系统和排队系统,方便游客合理安排时间。

国际传统雪场

尽管国内的冰雪生意火热起来,但较之瑞士、意大利等西欧国家,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水平相对靠后。滑雪本来就是起源于欧亚大陆北部极度寒冷的地区,在已结束的23届冬奥会中,有11次在阿尔卑斯山区举行。

从全球雪场的数量分布来看,80%以上的主要滑雪场位于阿尔卑斯地区。同时,阿尔卑斯山区也有着全球最大的滑雪市场,其游客接待量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

而镶嵌在阿尔卑斯群山之间的“花园国家”——瑞士,作为冬季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欧洲乃至全球数一数二的滑雪大国。在1864年,瑞士圣莫里茨就诞生了以冰雪运动为主的冬季旅游。

在瑞士,每1000平方公里就有2处以上滑雪场,其密度仅次于日本和奥地利。根据Skiresort.info数据,目前瑞士共有341个雪场,雪道总长7108公里,滑雪缆车线1812条。

其中,大型滑雪场保有量位居全球第4,共有6处,以连续多年被票选为世界最佳滑雪场的采尔马特为例,为目前瑞士硬件设施最全备、华丽的雪场,100多条雪道,54条缆车,落差2263米,雪场总面积达3900平方米。

瑞士马特洪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几年,瑞士还在此地修建了一条3940米长的新索道,配备了更先进、安全的“马特洪冰川之旅3S”缆车,该缆车可在9分钟内将游客送至海拔3821米的欧洲最高的高山车站。就其华丽程度而言,有4个缆车属于水晶舱,镶嵌了28万颗施华洛世奇水晶,以及一个集成玻璃地板,透过玻璃地板可参观下方170米处的冰川。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营业时间长度上,采尔马特优于瑞士其他雪场。因地处高山,最高海拔3899米,该区四季皆可滑雪,其雪质最佳的滑雪季是自11月下旬开始直至翌年4月止。

为提升雪场的专业性,采尔马特还合作创办了私人滑雪学校,为滑雪者订制一对一滑雪教学,并提供专车接送或装备租赁等全套式服务,依学员偏好和程度,订制自由滑雪及野地滑雪的专属行程。

在2021年度世界滑雪奖上首次被评为“世界最佳滑雪胜地”的瑞士另一雪场韦比尔耶也有其运营亮点。

韦尔比耶的阿尔卑斯木屋。

与采尔马特的四季皆可滑雪不同,韦比尔耶在冬夏两季分别采取了两种经营模式。

进入冬季,韦比尔耶和其他四个透过90余部缆车和火车相连,组成“四山谷”滑雪区。同时,缆车相连,雪道联通,也构成总长410千米的瑞士最大滑雪区。

到夏季,韦比尔耶开展400千米长的远足路径,200千米长的山地单车路线,可作健行和踏爬山单车活动。另外,以举行融音乐戏剧为一体的艺术节——韦尔比耶节和雪场两座高尔夫球场,也吸引众多游客在前来旅行。

除此之外,所有建筑外观包括商店、餐馆、酒店甚至普通民居,都是统一的阿尔卑斯木屋,也为韦尔比耶加分不少。据统计,韦尔比耶的传统瑞士木屋,每年可供25000多人住宿,平均约2000人民币/晚,连续六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滑雪酒店。

如何保持热度

整体来看,较之瑞士雪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国内冰雪经济起步较晚,各雪场在硬件方面有着先天不足。但随着“全民滑雪”时代到来,后来者国内雪场在冬奥会红利的加持下,仍存在较大的前进空间。

安全保障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近几年,各雪场在安全保障方面的意识有所提高,且得到不断更新和完善。

太舞滑雪小镇,除了建有医疗保障站外,也有全科医生、一流救援队和救护车全天服务。除此之外,所有雪场的工作人员都有意外伤害险、工作险等。

另外,衡量一个国家滑雪市场成熟与否,还有一个关键数据就是滑雪渗透率,即滑雪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比例。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滑雪渗透率仅为1%,对比日本9%、瑞士35%,这意味着国内滑雪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若按照我国约14亿人口换算,国内滑雪群体的理想规模应在1.4亿-4.2亿不等,与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不谋而合。当冬奥会带来的热度逐渐散去,如何继续普及滑雪运动、持久吸引滑雪人口的增加,是各地政府和雪场需要考虑的问题。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目前,已有超过15省响应三部委发布的《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纷纷出台冰雪产业利好政策。

2月9日,吉林明确要重点支持具有吉林地域文化额冰雪特色的旅游产品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时推动落实“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

去年7月,河北提出到2023年,将初步形成产业类别齐全的现代化冰雪旅游产业体系。北京也于同期明确,将加强冰雪运动队伍建设,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

除了政策支持,雪场的盈利亦是支撑冰雪经济真正成为一门可持续生意的基本条件。然而,由于大型滑雪场受资金投入大、运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等因素影响,国内众多滑雪场行业仍面临着经营挑战。

尤其受疫情影响,国内大部分雪场经营受挫。成都西岭雪山景区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因为疫情原因,近两年雪场总游客人数未呈现增长的趋势。

太舞滑雪小镇常务副总裁李永太也表示,近两年滑雪小镇收入乏力,“在今年闭环之前,我们一个月最多也就不到3000万元的收入,但其实单月成本就将近2000万元。”具体到成本,李永太介绍,主要集中于人工成本和能源成本,在太舞滑雪小镇,一天的燃气费用就接近40万元。

现阶段,国内雪场的硬件、盈利能力等有待提高,且一次性体验滑雪者在总滑雪人次中还占据较高的比重,国内滑雪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以冬奥为契机,“带动三亿人参加冰雪运动”已成为现实,冰雪经济的增长潜力和可持续性仍值得关注和期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深度】冬奥春节加持,国内雪场迎来狂欢时刻

对于雪场来说,如何令滑雪成为一门“可持续”生意,值得探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实习记者|王婷婷

编辑|傅林林

春节假期叠加冬奥会的到来,国内掀起一股滑雪热,“冷经济”不断升温。

冬奥氛围浓厚,各地滑雪场迎来了全年旺季。根据去哪儿数据显示,平台雪场售票数量较2021年春节假期整体翻番。

以成都西岭雪山滑雪场为例,近期连续出现游客人数达到景区接待上限情况。在春节假期的前4天,西岭雪山累计接待游客3.6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40%。

其实,自2015年7月北京取得2022冬奥会举办权开始,我国的滑雪经济就开始迎头而上。根据《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遗产报告(2022)》显示,自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我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为3.46亿人,冰雪运动参与率24.56%。

中国已成为近5年来全球滑雪市场中唯一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在过去5年,国内滑雪装备市场规模从32.2亿元增长至117.5亿元,滑雪培训市场规模也从42亿元增长至69.1亿元,年均增长10.47% 。

在此基础上,雪场建设数量实现快速增长。国家体育总局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滑雪场数量为568家,2019年达到770家,预计2022年将达到1000余家,实现成倍增长。

不过,国内雪场尚处于初级阶段,仅有少部分滑雪场接近西方标准。在“全民滑雪”以及冬奥会的催化之下,国内各户外滑雪场正以此为契机,加速雪场的设备升级、雪道改良和服务完善。

后起之秀

在“全民滑雪”和2022年冬奥会的催化之下,滑雪运动从小众、冷门逐渐走向大众、热门。

疫情影响之下,2021年全球滑雪人次大幅下滑,但中国市场仍焕发着活力。数据显示,仅在2020年-2021年的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收入就超过3900亿元。预计到“十四五”规划末期的2025年,冰雪旅游人数将超过5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超过1.1万亿元。

这一“万亿项目”将为冰雪运动相关产业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以雪场为核心的滑雪产业,开始迎来资本和市场的密切关注。数据显示,2015年-2022年,“冰雪项目”领域累计共完成38起投资,其中,2016年和2021年是投资高峰期,这两年分别完成10起和9起投资。

随着冬奥会的开办以及春节假期的双重利好的叠加,国内雪场迎来了高光时刻。

崇礼太舞滑雪小镇位于2022冬奥核心区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在此次北京冬奥期间承担着住宿和餐饮保障任务。

崇礼太舞滑雪小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因为冬奥会契机,过去几年崇礼的滑雪产业迎来了质的变化。太舞滑雪小镇常务副总裁李永太告诉界面新闻,在两年前不受疫情影响时,太舞滑雪小镇曾创造过单日收入500万元的业绩高点,在滑雪旺季的两个月内,便可实现收入近2亿元。

太舞滑雪小镇有着冬夏两季不同的运营项目。李永太介绍,在崇礼,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4月中旬为冬季运营时间,5月初至10月底为夏季运营时间。

其中,冬季业务中除了滑雪运动,还有缆车观光、冰雪亲子营及各类赛事等,而夏季业务主要集中在营地教育、各类型演出和音乐节以及大型活动等。目前,就客流和收入结构而言,太舞滑雪小镇已基本实现了冬夏持平。

冬奥带来的红利,并不局限于崇礼的滑雪产业,更重要的实现了崇礼的脱贫。“冬奥会的带动,让崇礼的发展加快了近30年的步伐。”李永太认为,冰雪经济“热”起来,解决了崇礼多数人的就业问题。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崇礼区每5人中就有1人从事冰雪相关工作。

李永太告诉界面新闻,待冬奥会结束后,太舞滑雪小镇将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尤其体验式消费或将暴涨,短期内还需应对井喷式的人流增长。

事实上,历经多年的酝酿后,伴随着冬奥之风,滑雪运动在今年春节期间被推到一个新高潮,各地雪场纷纷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数据统计,在春节期间,新疆的丝绸之路国际度假区滑雪场日均接待游客5000人次,高峰达到10000人次。在吉林,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滑雪场和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滑雪场接待游客人次分别同比增长72%、351%。

位于西南地区的四川成都同样如此,春节假期期间,西岭雪山景区接待游客7.65万人次,同比增长41.31%。期间,景区还推出了夜游西岭服务,如“夜间滑雪”“夜间冰雪项目”“灯光秀”等,并延迟运营时间,游客可沉浸式体验夜间游玩。

西岭雪山的夜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月初,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首批12家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单,西岭雪山也位列其中。

西岭雪山景区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为应对冬奥掀起的冰雪热,西岭雪山对硬件设施也做了改良。如推出分时预约系统和排队系统,方便游客合理安排时间。

国际传统雪场

尽管国内的冰雪生意火热起来,但较之瑞士、意大利等西欧国家,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水平相对靠后。滑雪本来就是起源于欧亚大陆北部极度寒冷的地区,在已结束的23届冬奥会中,有11次在阿尔卑斯山区举行。

从全球雪场的数量分布来看,80%以上的主要滑雪场位于阿尔卑斯地区。同时,阿尔卑斯山区也有着全球最大的滑雪市场,其游客接待量占世界总量的40%以上。

而镶嵌在阿尔卑斯群山之间的“花园国家”——瑞士,作为冬季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欧洲乃至全球数一数二的滑雪大国。在1864年,瑞士圣莫里茨就诞生了以冰雪运动为主的冬季旅游。

在瑞士,每1000平方公里就有2处以上滑雪场,其密度仅次于日本和奥地利。根据Skiresort.info数据,目前瑞士共有341个雪场,雪道总长7108公里,滑雪缆车线1812条。

其中,大型滑雪场保有量位居全球第4,共有6处,以连续多年被票选为世界最佳滑雪场的采尔马特为例,为目前瑞士硬件设施最全备、华丽的雪场,100多条雪道,54条缆车,落差2263米,雪场总面积达3900平方米。

瑞士马特洪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近几年,瑞士还在此地修建了一条3940米长的新索道,配备了更先进、安全的“马特洪冰川之旅3S”缆车,该缆车可在9分钟内将游客送至海拔3821米的欧洲最高的高山车站。就其华丽程度而言,有4个缆车属于水晶舱,镶嵌了28万颗施华洛世奇水晶,以及一个集成玻璃地板,透过玻璃地板可参观下方170米处的冰川。

值得注意的是,在可营业时间长度上,采尔马特优于瑞士其他雪场。因地处高山,最高海拔3899米,该区四季皆可滑雪,其雪质最佳的滑雪季是自11月下旬开始直至翌年4月止。

为提升雪场的专业性,采尔马特还合作创办了私人滑雪学校,为滑雪者订制一对一滑雪教学,并提供专车接送或装备租赁等全套式服务,依学员偏好和程度,订制自由滑雪及野地滑雪的专属行程。

在2021年度世界滑雪奖上首次被评为“世界最佳滑雪胜地”的瑞士另一雪场韦比尔耶也有其运营亮点。

韦尔比耶的阿尔卑斯木屋。

与采尔马特的四季皆可滑雪不同,韦比尔耶在冬夏两季分别采取了两种经营模式。

进入冬季,韦比尔耶和其他四个透过90余部缆车和火车相连,组成“四山谷”滑雪区。同时,缆车相连,雪道联通,也构成总长410千米的瑞士最大滑雪区。

到夏季,韦比尔耶开展400千米长的远足路径,200千米长的山地单车路线,可作健行和踏爬山单车活动。另外,以举行融音乐戏剧为一体的艺术节——韦尔比耶节和雪场两座高尔夫球场,也吸引众多游客在前来旅行。

除此之外,所有建筑外观包括商店、餐馆、酒店甚至普通民居,都是统一的阿尔卑斯木屋,也为韦尔比耶加分不少。据统计,韦尔比耶的传统瑞士木屋,每年可供25000多人住宿,平均约2000人民币/晚,连续六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滑雪酒店。

如何保持热度

整体来看,较之瑞士雪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国内冰雪经济起步较晚,各雪场在硬件方面有着先天不足。但随着“全民滑雪”时代到来,后来者国内雪场在冬奥会红利的加持下,仍存在较大的前进空间。

安全保障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近几年,各雪场在安全保障方面的意识有所提高,且得到不断更新和完善。

太舞滑雪小镇,除了建有医疗保障站外,也有全科医生、一流救援队和救护车全天服务。除此之外,所有雪场的工作人员都有意外伤害险、工作险等。

另外,衡量一个国家滑雪市场成熟与否,还有一个关键数据就是滑雪渗透率,即滑雪人口占国家总人口的比例。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滑雪渗透率仅为1%,对比日本9%、瑞士35%,这意味着国内滑雪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若按照我国约14亿人口换算,国内滑雪群体的理想规模应在1.4亿-4.2亿不等,与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不谋而合。当冬奥会带来的热度逐渐散去,如何继续普及滑雪运动、持久吸引滑雪人口的增加,是各地政府和雪场需要考虑的问题。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目前,已有超过15省响应三部委发布的《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纷纷出台冰雪产业利好政策。

2月9日,吉林明确要重点支持具有吉林地域文化额冰雪特色的旅游产品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时推动落实“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

去年7月,河北提出到2023年,将初步形成产业类别齐全的现代化冰雪旅游产业体系。北京也于同期明确,将加强冰雪运动队伍建设,提升冰雪运动竞技水平。

除了政策支持,雪场的盈利亦是支撑冰雪经济真正成为一门可持续生意的基本条件。然而,由于大型滑雪场受资金投入大、运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等因素影响,国内众多滑雪场行业仍面临着经营挑战。

尤其受疫情影响,国内大部分雪场经营受挫。成都西岭雪山景区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因为疫情原因,近两年雪场总游客人数未呈现增长的趋势。

太舞滑雪小镇常务副总裁李永太也表示,近两年滑雪小镇收入乏力,“在今年闭环之前,我们一个月最多也就不到3000万元的收入,但其实单月成本就将近2000万元。”具体到成本,李永太介绍,主要集中于人工成本和能源成本,在太舞滑雪小镇,一天的燃气费用就接近40万元。

现阶段,国内雪场的硬件、盈利能力等有待提高,且一次性体验滑雪者在总滑雪人次中还占据较高的比重,国内滑雪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以冬奥为契机,“带动三亿人参加冰雪运动”已成为现实,冰雪经济的增长潜力和可持续性仍值得关注和期待。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