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上午,诸城市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农业农村工作、作风建设会议,市委书记张建伟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浩就做好经济工作提出意见。众所周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未来一年城市发展走向,具有重要的开题作用。透过会议,能更加清晰地看到城市全年发展的思路。会上,市委书记张建伟提出要坚定不移对接青岛,并明确施策方向:努力打造对接青岛的成本洼地、服务高地和前沿阵地。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诸城市主要领导第一次在重要场合提到青岛,包括坊间,也一直都有加强与青岛联动的呼吁。

如果要评价2021年最令人“惊喜”的城市,潍坊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过去一年,潍坊完成超过千亿的GDP增量,一举迈过两个千亿台阶。
在潍坊成绩斐然的背后,则是辖区内各县市区强劲的发展势头。对于提出在“十四五”时期GDP破万亿的潍坊来说,各地的后续表现至关重要。
尤其是随着青潍一体化、胶东经济圈的加速推进,诸城、高密等地在青潍联动下的“支点”作用,也愈加突出。
在今年1月召开的诸城市“两会”上,提出“十四五”时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0亿元的发展目标。而针对2022年,全市预期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
那么如何兑现“小目标”?2月9日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农业农村工作、作风建设会议,给出了答案。
会上,张建伟连用五个“坚定不移”定调诸城的发展方向,其中排在第三位的就是坚定不移对接青岛。而基于坚定不移突破招商,坚定不移夯实保障,张建伟也提出要努力打造对接青岛的成本洼地、服务高地和前沿阵地。
城市主政者的表态,释放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诸城在前期与青岛对接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放大地缘优势,并通过自身发展的全方位提升,在更高层级上,加大与青岛对接的力度。
事实上,自张建伟出任诸城市委书记以来,青岛就是他颇为关注的一座城市。
去年9月,山东省委领导来诸城专题调研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情况时,诸城市委书记张建伟曾提到:诸城以加快融入胶东经济圈和青岛都市圈为主攻方向,重点实施了基础设施联通、平台空间拓展、产业协同发展、人才共育共用、文旅融合发展、营商环境接轨等“六大行动”,积极“对接大青岛、融入西海岸”,争当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同年11月,张建伟又接连出席了融青综合交通规划建设调度会以及林家村青岛产业园规划论证会,两场与青岛相关的主题会议,分别从交通以及产业两个方面,研究对接融入青岛的思路。
确实,透过中国城市群中一些较为成熟的联动案例可以发现,交通以及产业对接,对于打破两地间的各种壁垒,至关重要。而这也是诸城将“坚定不移对接青岛”落到实处的决心。
先看交通。诸城与青岛之间依然缺少快速的铁路网络连接,现在两地主要依靠胶新铁路进行联络,现状每日运行10对旅客列车和14对货物列车,运输能力有限且已接近饱和。
而积极对接上海的昆山,每天在两地间运行的列车已超过100个班次,便利的交通,彻底打通了两地人力、资本等优质要素流动的渠道。
对诸城而言,设计时速250km/h的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有望成为破题点。
1月27日,《自然资源部关于新建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工程洋河左线大桥项目海域使用论证报告的公示》发布,其中提到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初步设计方案已确定,项目已进入可研和初步设计批复相关前置要件的编制和审批阶段。
公告中同时指出,新建青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旨在直接增强青岛西、潍坊诸城和日照五莲县之间的联系,完善山东半岛交通网络的建设,降低青岛与其西南方向城市地区间的铁路交通成本,提高人员运输量,促进沿线城市与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
对于诸城而言,用好这条铁路,不仅将增强与青岛的联系,还可以在更大层面上,缩短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实现更高水平的招商引资。
再看产业。除了借助地缘优势,抢抓青岛西海岸新区建设、青岛产业向外转移等重大战略机遇,规划布局林家村青岛产业园外,诸城更需要围绕着产业这一关键词推陈出新。
正如诸城提出的要打造对接青岛的成本洼地、服务高地和前沿阵地,就直接指向了招商引资以及营商环境。
在今年年初召开的诸城市党代会上,明确表示要发挥22名招商委员会名誉主任的作用,用好招商项目“5+5”准入决策机制。
据诸城当地媒体报道,聘请22名招商委员会名誉主任,是招商理念的创新。通过前移招商关口,实行“八评四型”制度,对招商项目在能耗、煤耗、环保、安全等8个方面严格把关,精心挑选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技术先进型、财税贡献型项目落地,对通过的项目,由服务专班负责包靠到底。
营商环境方面,去年8月,诸城市就已经出台了《强化监督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从监督推动主体责任落实、监督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监督优化投资创业环境等方面推出十条措施,切实优化营商环境。
回到党代会上,诸城也提出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在诸城·诸事成”金字招牌。
对于诸城而言,下一步在用好对接青岛前沿阵地优势的基础上,各级各部门仍要切实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到实处,一方面通过主动靠上服务,提升企业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则要通过流程再造,切实降低企业的经营压力。
人都有慕强的心理,对青岛而言,诸城、高密等周边县市将自己写入发展规划,本身就是对青岛发展实力的认可,同时也意味着要肩负起区域协同发展的更大责任。
此前,青岛市委书记陆治原明确,2022年青岛要聚焦有效需求,而增强与周边区市联动,也将有助于优质要素更加便利地流动,进一步提升青岛的城市影响力与首位度。
不论从增强自身实力,聚焦有效需求还是释放区域发展潜力方面来说,做好与诸城以及高密的联动,之于青岛都是必要且必须的。
此前召开的诸城市党代会上曾提出,诸城要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化强市,奋力开创新时代“诸城模式”新实践新辉煌。
面对这一发展蓝图,诸城信心何来?
或许答案正如张建伟所言:“我们的信心来源于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来源于区位、交通、产业、战略纵深四大优势……
来源:凤凰网青岛
原标题:定调2022,诸城指向青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