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伊利收购百吉福奶酪的可能性有多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伊利收购百吉福奶酪的可能性有多大?

为了补齐短板,对于不差钱的伊利而言,百吉福是最好选择。

伊利推出可以吸的奶酪产品。(图片拍摄:赵晓娟)

记者 | 赵晓娟

编辑 | 牙韩翔

2月9日,一则“伊利收购奶酪品牌百吉福”的消息在乳制品行业流传,并称上述收购已走完合同,但具体金额尚未披露。对此,伊利官方答复界面新闻称,尚未收到相关信息,如有信息会反馈。

百吉福为法国排名第二的奶酪制造商Savencia集团((SAVENCIA FROMAGE & DAIRY))旗下奶酪品牌,在1997年进入中国,2004年推出百吉福棒棒奶酪,被称为奶酪棒品类的开创者,也是在奶酪零售市场耕耘最久的公司。2019年、2020年中国奶酪零售市场中,百吉福市占率均列第一,但其目前在零售市场的劲敌是快速成长的妙可蓝多。

百吉福奶酪产品“一杯芝士”。图片拍摄:赵晓娟

从伊利布局的板块来看,收购百吉福似乎也合乎逻辑。去年,伊利在奶粉板块已经完成了对羊奶粉最大企业澳优乳业的收购。奶酪业务成了伊利在众多乳企竞争中的短板,为补齐短板,对于不差钱的伊利而言,百吉福是最好选择。

伊利自2018年推出了黄桃味和原味的儿童奶酪棒,进入儿童奶酪子品类。在2021年的中国奶酪发展高峰论坛上,伊利奶酪事业部负责人刘娜称,伊利在2021年对儿童奶酪产品进行升级,推出了干酪含量达到51%对奶酪,以及针对婴幼儿设计的可以吸的奶酪、符合成人零食场景的搭配坚果的芝士产品等。

过去几年,奶酪产品被乳企视为扩充品类最重要的方向之一。蒙牛、三元、光明、新乳业等乳制品公司几乎都加大了这一品类的研发和市场投放。

尤其是儿童奶酪。因这一市场的潜力巨大,高附加值和高毛利优势,让企业对奶酪这一品类竞相追逐。以奶酪领域上市公司妙可蓝多2021年上半年业绩为例,其奶酪业务收入1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1.53%。奶酪板块毛利率同比增加3.52个百分点至50.19%。而以液态奶、酸奶为主要产品的乳企,毛利水平在35%左右。

不止如此,奶酪产品对于企业而言,更具有增长空间。据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高鸿宾去年披露的数据显示,西方国家奶酪消费占本国乳制品消费量的比例达40%,中国奶酪消费占比不到2%,奶酪产品的发展空间相当可期。

伊利也曾在2021年半年报中援引尼尔森零研数据称,2021年上半年国内液态乳品市场零售额同比增幅9%,婴幼儿及成人配方奶粉市场零售额同比增幅7.7%,奶酪市场零售额同比增幅35.3%。

市场前景广阔加上高毛利,伊利有足够的理由在这个领域开始布局,而收购则是一个最为直接的办法。事实上,其他同业者也都是这么做的。

2021年1月,君乐宝入股了奶酪公司思克奇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界面新闻注意到,线上销售平台的思克奇奶酪棒产品包装上,已经印有君乐宝集团的字样。

2020年12月,蒙牛获得妙可蓝多的控股权,并称双方将在研发创新、市场开拓、品牌建设、产能布局、人才队伍等多方面实现业务补强。妙可蓝多在2021年中报提供了市场占有率数据,根据欧睿咨询国内奶酪消费市场占有率排名统计数据显示,妙可蓝多2020年以19.8%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二,排名第一为法国百吉福(25.0%)。

事实上,不只是伊利这些头部乳企,乳制品新消费公司认养一头牛、酸奶品牌乐纯也都参与到了这一市场中。而专业的奶酪公司也多了起来,例如创立于2019年的妙飞,其创始人陈运曾在伊利先后担任伊利冷饮事业部大区经理、奶酪事业部总经理等职务,创立妙飞之前担任妙可蓝多副总裁,在奶酪零售市场经验丰富。公开资料显示,妙飞在2020年6月和12月,分别便获得了经纬中国A轮融资、高瓴创投领投的B轮融资。玩家增多等同时,也意味着这个领域的竞争将在未来几年进入白热化阶段。

截至发稿,百吉福的主体公司邦士(天津)食品有限公司在天眼查的工商资料信息中,尚未发生投资主体和实控人的变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伊利

4.3k
  • 伊利股份:已回购3620.58万股,使用资金总额约8.78亿元
  • 伊利股份(600887.SH):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为48.74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17.71%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伊利收购百吉福奶酪的可能性有多大?

为了补齐短板,对于不差钱的伊利而言,百吉福是最好选择。

伊利推出可以吸的奶酪产品。(图片拍摄:赵晓娟)

记者 | 赵晓娟

编辑 | 牙韩翔

2月9日,一则“伊利收购奶酪品牌百吉福”的消息在乳制品行业流传,并称上述收购已走完合同,但具体金额尚未披露。对此,伊利官方答复界面新闻称,尚未收到相关信息,如有信息会反馈。

百吉福为法国排名第二的奶酪制造商Savencia集团((SAVENCIA FROMAGE & DAIRY))旗下奶酪品牌,在1997年进入中国,2004年推出百吉福棒棒奶酪,被称为奶酪棒品类的开创者,也是在奶酪零售市场耕耘最久的公司。2019年、2020年中国奶酪零售市场中,百吉福市占率均列第一,但其目前在零售市场的劲敌是快速成长的妙可蓝多。

百吉福奶酪产品“一杯芝士”。图片拍摄:赵晓娟

从伊利布局的板块来看,收购百吉福似乎也合乎逻辑。去年,伊利在奶粉板块已经完成了对羊奶粉最大企业澳优乳业的收购。奶酪业务成了伊利在众多乳企竞争中的短板,为补齐短板,对于不差钱的伊利而言,百吉福是最好选择。

伊利自2018年推出了黄桃味和原味的儿童奶酪棒,进入儿童奶酪子品类。在2021年的中国奶酪发展高峰论坛上,伊利奶酪事业部负责人刘娜称,伊利在2021年对儿童奶酪产品进行升级,推出了干酪含量达到51%对奶酪,以及针对婴幼儿设计的可以吸的奶酪、符合成人零食场景的搭配坚果的芝士产品等。

过去几年,奶酪产品被乳企视为扩充品类最重要的方向之一。蒙牛、三元、光明、新乳业等乳制品公司几乎都加大了这一品类的研发和市场投放。

尤其是儿童奶酪。因这一市场的潜力巨大,高附加值和高毛利优势,让企业对奶酪这一品类竞相追逐。以奶酪领域上市公司妙可蓝多2021年上半年业绩为例,其奶酪业务收入1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1.53%。奶酪板块毛利率同比增加3.52个百分点至50.19%。而以液态奶、酸奶为主要产品的乳企,毛利水平在35%左右。

不止如此,奶酪产品对于企业而言,更具有增长空间。据原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高鸿宾去年披露的数据显示,西方国家奶酪消费占本国乳制品消费量的比例达40%,中国奶酪消费占比不到2%,奶酪产品的发展空间相当可期。

伊利也曾在2021年半年报中援引尼尔森零研数据称,2021年上半年国内液态乳品市场零售额同比增幅9%,婴幼儿及成人配方奶粉市场零售额同比增幅7.7%,奶酪市场零售额同比增幅35.3%。

市场前景广阔加上高毛利,伊利有足够的理由在这个领域开始布局,而收购则是一个最为直接的办法。事实上,其他同业者也都是这么做的。

2021年1月,君乐宝入股了奶酪公司思克奇食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界面新闻注意到,线上销售平台的思克奇奶酪棒产品包装上,已经印有君乐宝集团的字样。

2020年12月,蒙牛获得妙可蓝多的控股权,并称双方将在研发创新、市场开拓、品牌建设、产能布局、人才队伍等多方面实现业务补强。妙可蓝多在2021年中报提供了市场占有率数据,根据欧睿咨询国内奶酪消费市场占有率排名统计数据显示,妙可蓝多2020年以19.8%的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二,排名第一为法国百吉福(25.0%)。

事实上,不只是伊利这些头部乳企,乳制品新消费公司认养一头牛、酸奶品牌乐纯也都参与到了这一市场中。而专业的奶酪公司也多了起来,例如创立于2019年的妙飞,其创始人陈运曾在伊利先后担任伊利冷饮事业部大区经理、奶酪事业部总经理等职务,创立妙飞之前担任妙可蓝多副总裁,在奶酪零售市场经验丰富。公开资料显示,妙飞在2020年6月和12月,分别便获得了经纬中国A轮融资、高瓴创投领投的B轮融资。玩家增多等同时,也意味着这个领域的竞争将在未来几年进入白热化阶段。

截至发稿,百吉福的主体公司邦士(天津)食品有限公司在天眼查的工商资料信息中,尚未发生投资主体和实控人的变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