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版权大户捷成股份签下腾讯18亿订单,含金量够高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版权大户捷成股份签下腾讯18亿订单,含金量够高吗?

近年来应收账款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50.8%、70.24%、70.76%和46.77%。

来源:视觉中国

实习记者 | 李熠楠

自傍上腾讯这一大客户以来,捷成股份(300182)再下一城,拿下高达18亿元的大单。但市场好像对此并不买单,2月14日捷成股份报收6.89元/股,跌2.27%。

傍上腾讯

2月13日,曾出品《战狼2》《红海行动》等高票房影片的捷成股份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捷成华视网聚(常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华视网聚)全资子公司新疆华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新疆华秀),近日与腾讯签订《影视节目授权合同》。

新疆华秀将包括《黄金时代》在内的不少于6332部影视节目的在合同约定范围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给腾讯。合同金额为18亿元,占上市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6.54%。若合同顺利实施,预计将会对公司2022年度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这并非是新疆华秀与腾讯的第一次合作,2019-2021年,公司与腾讯的交易金额分别约为7.28亿元、3.72亿元和4.50亿元,分别占总营业收入比重的25%、15%和15%。

受到腾讯青睐的捷成股份是何“来头”?这家上市公司成立于2006年成立,于2011年2月22日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业务为新媒体版权运营、音视频技术服务、影视内容制作与发行和数字技术和数字教育。

捷成股份对新媒体版权运营的布局由来已久。捷成股份上市初期,主要从事音视频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与实施,2015年、2016年公司两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增加了内容制作、新媒体发行和版权运营业务环链。2017年公司年报显示,捷成股份已成国内新媒体版权运营龙头。

华西证券研报表示,至2019年,公司版权内容库的规模优势已形成护城河,进一步夯实其龙头地位。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院线新片发行,公司片库授权贡献业绩比例进一步提升。公司每年采购影视版权覆盖了超50%国内院线电影、40%卫视黄金档电视剧、40%卫视同步动漫市场。

或是新媒体版权运营业务使捷成股份尝到了甜头,捷成股份剥离部分影视内容制作业务及部分传统音视频技术相关资产,聚焦版权运营业务。2021年11月22日,捷成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将捷成君盛100%股权转让给北京盈岭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岭投资”),交易对价5210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捷成君盛股权,捷成君盛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蹭上元宇宙、冬奥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新媒体版权业务外,捷成股份还布局“元宇宙”,试图蹭上“冬奥会”的热点。

2021年1月12日,捷成股份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其于2016年参股子公司世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世优科技),持股比例24.38%。2021年半年报显示,捷成股份对世优科技的投资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期初余额(账面价值)为2727.18万元,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益46.66万元。

世优科技正是一家专注于虚拟现实AR&VR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的高科技公司,其综合技术水平当时在国内外已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多个应用领域实现了商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世优科技尚未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捷成股份在回复函中称:“世优科技的收入规模对公司收入及利润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对公司后续年度的业绩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2021年1月12日,捷成股份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将会为部分卫视的春晚节目提供音视频及虚拟技术支持,同时公司旗下参股公司世优科技将为冬奥会开幕式直播提供虚拟技术支持。

盛名之下,是否名副其实?

捷成股份的全面布局并未如想象中遍地开花。

从产品来看,捷成股份2019年较2018年的主营三大产品全部缩水,2020年除影视版权业务外毛利率持续下降。

影视版权运营业务及服务、音视频整体解决方案和影视剧内容创作毛利率分别减少17.18%、4.38%和49.38%。2020年音视频整体解决方案和影视剧内容创作毛利率持续下降,分别下降47.66%至12.79%及140.53%至-10.38%,只有影视版权运营业务毛利率上涨18.44%至28.79%。

财务数据显示,捷成股份净利润已经连续亏损两年

捷成股份2018年-2020年的营业收入约为49.50亿元、36.05亿元和31.84亿元,归母净利润约为0.90亿元、-23.75亿元和-12.39亿元。

在业绩长期亏损的状态下,公司营收质量也堪忧。

2017年-2020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约为22.20亿元、35.32亿元、25.51亿元和14.8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50.8%、70.24%、70.76%和46.77%。其中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较高,2020年一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已达67.36%。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捷成股份

3.1k
  • 捷成股份(300182.SZ):2024年前一季度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下降25.73%
  • 传媒板块早盘异动拉升,传媒ETF(159805)盘中上涨2.34%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版权大户捷成股份签下腾讯18亿订单,含金量够高吗?

近年来应收账款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50.8%、70.24%、70.76%和46.77%。

来源:视觉中国

实习记者 | 李熠楠

自傍上腾讯这一大客户以来,捷成股份(300182)再下一城,拿下高达18亿元的大单。但市场好像对此并不买单,2月14日捷成股份报收6.89元/股,跌2.27%。

傍上腾讯

2月13日,曾出品《战狼2》《红海行动》等高票房影片的捷成股份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捷成华视网聚(常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华视网聚)全资子公司新疆华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简称:新疆华秀),近日与腾讯签订《影视节目授权合同》。

新疆华秀将包括《黄金时代》在内的不少于6332部影视节目的在合同约定范围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给腾讯。合同金额为18亿元,占上市公司2020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56.54%。若合同顺利实施,预计将会对公司2022年度经营成果产生积极影响。

这并非是新疆华秀与腾讯的第一次合作,2019-2021年,公司与腾讯的交易金额分别约为7.28亿元、3.72亿元和4.50亿元,分别占总营业收入比重的25%、15%和15%。

受到腾讯青睐的捷成股份是何“来头”?这家上市公司成立于2006年成立,于2011年2月22日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主要业务为新媒体版权运营、音视频技术服务、影视内容制作与发行和数字技术和数字教育。

捷成股份对新媒体版权运营的布局由来已久。捷成股份上市初期,主要从事音视频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与实施,2015年、2016年公司两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增加了内容制作、新媒体发行和版权运营业务环链。2017年公司年报显示,捷成股份已成国内新媒体版权运营龙头。

华西证券研报表示,至2019年,公司版权内容库的规模优势已形成护城河,进一步夯实其龙头地位。2020年新冠疫情冲击院线新片发行,公司片库授权贡献业绩比例进一步提升。公司每年采购影视版权覆盖了超50%国内院线电影、40%卫视黄金档电视剧、40%卫视同步动漫市场。

或是新媒体版权运营业务使捷成股份尝到了甜头,捷成股份剥离部分影视内容制作业务及部分传统音视频技术相关资产,聚焦版权运营业务。2021年11月22日,捷成股份公告称,公司拟将捷成君盛100%股权转让给北京盈岭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盈岭投资”),交易对价5210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捷成君盛股权,捷成君盛将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蹭上元宇宙、冬奥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新媒体版权业务外,捷成股份还布局“元宇宙”,试图蹭上“冬奥会”的热点。

2021年1月12日,捷成股份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其于2016年参股子公司世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世优科技),持股比例24.38%。2021年半年报显示,捷成股份对世优科技的投资按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期初余额(账面价值)为2727.18万元,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益46.66万元。

世优科技正是一家专注于虚拟现实AR&VR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的高科技公司,其综合技术水平当时在国内外已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多个应用领域实现了商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世优科技尚未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捷成股份在回复函中称:“世优科技的收入规模对公司收入及利润不会产生重大影响,对公司后续年度的业绩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尚存在不确定性。”

此外,2021年1月12日,捷成股份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将会为部分卫视的春晚节目提供音视频及虚拟技术支持,同时公司旗下参股公司世优科技将为冬奥会开幕式直播提供虚拟技术支持。

盛名之下,是否名副其实?

捷成股份的全面布局并未如想象中遍地开花。

从产品来看,捷成股份2019年较2018年的主营三大产品全部缩水,2020年除影视版权业务外毛利率持续下降。

影视版权运营业务及服务、音视频整体解决方案和影视剧内容创作毛利率分别减少17.18%、4.38%和49.38%。2020年音视频整体解决方案和影视剧内容创作毛利率持续下降,分别下降47.66%至12.79%及140.53%至-10.38%,只有影视版权运营业务毛利率上涨18.44%至28.79%。

财务数据显示,捷成股份净利润已经连续亏损两年

捷成股份2018年-2020年的营业收入约为49.50亿元、36.05亿元和31.84亿元,归母净利润约为0.90亿元、-23.75亿元和-12.39亿元。

在业绩长期亏损的状态下,公司营收质量也堪忧。

2017年-2020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分别约为22.20亿元、35.32亿元、25.51亿元和14.89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50.8%、70.24%、70.76%和46.77%。其中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占比较高,2020年一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已达67.36%。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