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山推:引领集群蝶变,打造“全球级”产业供应基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山推:引领集群蝶变,打造“全球级”产业供应基地

以山推为龙头的核心优质上下游制造集群,正乘双循环东风加速蝶变,成长为具备供应全球能力的产业基地。

文|单烁

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格局已蔚然成势,山东制造业所面临的考验也愈发艰巨。

作为全国排名前三的装备制造业大省,如今的山东不仅需要修炼内功、打造坚实而先进的技术实力,同时更需要培育全球视野,打造自身世界级的竞争力。

而幸运的是,在一些优秀龙头企业的引领下,今天的山东制造业正在逐渐拥有竞逐全球市场的底气——以山推为龙头的核心优质上下游制造集群,正乘双循环东风加速蝶变,成长为具备供应全球能力的产业基地。

从区域产业集群,到全球供应基地

想要在世界制造业舞台中竞得一席之地,高水准产业集群的搭建是基础。

按照鲁南经济圈推动制造业错位布局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聚集了以山推为代表的多家工程机械领军企业的济宁,正进一步深入实施覆盖鲁南的产业提升工程,以强化“链条效应”为抓手,扭住“龙头”进行工程机械产业的转型升级。

每当区域链条企业齐聚,济宁市就会借机开展系统化的技改培训,依托山推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认知,在新产品上市等关键节点,向链条企业外派技术员,长期驻厂开展现场实训,达到协同联动的效果。

从数据上看,山推也已经成为驱动鲁南地区核心优质产业集群加速成型的重要驱动力:2021年,山推股份外协配套采购额大幅上升,与2020年同比上升55.25%。此外,山推2020年实现山东省配套率55.62%;济宁市配套率35.76%;2021年实现山东省本地配套率61.99%,2021年山东省本地配套额与2020年同比上升73%;济宁本地配套率29.23%,2021年济宁本地配套额与2020年同比上升26.9%,是单项冠军企业。

而以山推为“链主”、打造制造业“强链”的集群打造策略,显然也是正确且卓有成效的。以山推为龙头,目前鲁南地区已有近300家工程机械企业聚集在了山推等整机龙头企业周围,这也为域内30多家重点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成立“山东省工程机械智能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打下了坚实基础。

夯实技术基底,逐浪世界舞台

并非任意一家企业,都能以龙头之姿,引领一个全球级产业基地的诞生。所以能做到这一点的山推,显然有它独特的发展策略。

打铁还需自身硬。山推更早地意识到了新基建技术之于制造业的重要驱动力,更大手笔地将精力投入到智能化制造的进程之中。

近年来,山推不断加快智能制造转型步伐,陆续投入9000万元,先后完成70余项的自动化自主改造项目,实现机器换人90余人,综合产能效率提升20%。

为了能够为技术研发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山推还着重关注高精尖人才的培育,通过强大的人才队伍搭建深耕核心领域、提升全球竞争力。

在传动技术方面,山推传动注重研发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研发水平、完善研发手段。产品研发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与国内多所大学、院所长期合作,同时培养了一批液力传动领域专业人才,服务于工程机械行业。

在优秀人才队伍的赋能下,山推自主研发的传动系统匹配软件实现了变矩器的正向研发,成功实现了变矩器正向设计-3D打印快速制造-试验台性能检测-优化设计-模具产出-批量产出的高效闭环。能根据整机设计对传动系统的要求,通过传动系统的优化匹配,结合整机工况的个性化需求,形成最优的设计方案;传动分公司生产的SD22、SD32推土机变矩器效率达到了92%以上,传动自主研发生产的大功率推土机SD90、SD60传动系,批量化成功应用于大型矿山施工工况,其中大功率推土机用变矩器性能在90%以上,达到了国际领先。与此同时,作为国内最大、最专业的底盘配套件企业,山推履带底盘始终关注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高品质、低成本、周期快的配套产品,是公司从未改变的初心和一如既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世界眼中的“山推力量”:更全的链条、更高的优势

科学的发展策略和多年来的砥砺耕耘,让山推拥有了成为优质上下游产业链“链主”、乃至全球级产业基地“龙头”的底气。

居于产业链的中上游的山推,如今已经协同各个环节的企业伙伴,构建起一套面向国际市场的、自上而下的完整而成熟的产业链条。

这条产业链不仅覆盖了钢材、油品、动力系统、传动系统、铸锻造件、结构件等各个产业链环节,还在原材料、发动机、传动系统、电气件、底盘行走系统等方面展示了突出的成本优势,相关技术已经追近国际一流水平,具备了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肉眼可见,山推正以出众的龙头力量,带动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及周边零部件配套企业的发展,助力济宁成为全国工程机械制造集群中心。

但山推仍未止步。

结合公司的生产经营实际,山推特别制定了五年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及原则,逐步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同时确定推进方针,即瞄准前沿、统筹规划、以我为主、有序推进。

进入2022年,山推将围绕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解决生产瓶颈工序三个方面推进智能化提升工作,重点在物流自动化、焊接自动化、装配自动化、涂装自动化、加工自动化单元/产线方面进行改善。

据悉,接下来山推将通过自动化改造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培养人才,锻炼队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营建全员改善的氛围和生态,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活力。未来几年,山推还将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打造“黑灯工厂”“数字化车间”,逐步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

同时,未来引领鲁南制造业集群进一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山推还将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工程机械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打造工程机械国际一流品牌,进而引领鲁南制造集群乘着双循环时代的东风,加速成长为更具全球供应能力的世界级工业制造业产业基地。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山推:引领集群蝶变,打造“全球级”产业供应基地

以山推为龙头的核心优质上下游制造集群,正乘双循环东风加速蝶变,成长为具备供应全球能力的产业基地。

文|单烁

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格局已蔚然成势,山东制造业所面临的考验也愈发艰巨。

作为全国排名前三的装备制造业大省,如今的山东不仅需要修炼内功、打造坚实而先进的技术实力,同时更需要培育全球视野,打造自身世界级的竞争力。

而幸运的是,在一些优秀龙头企业的引领下,今天的山东制造业正在逐渐拥有竞逐全球市场的底气——以山推为龙头的核心优质上下游制造集群,正乘双循环东风加速蝶变,成长为具备供应全球能力的产业基地。

从区域产业集群,到全球供应基地

想要在世界制造业舞台中竞得一席之地,高水准产业集群的搭建是基础。

按照鲁南经济圈推动制造业错位布局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聚集了以山推为代表的多家工程机械领军企业的济宁,正进一步深入实施覆盖鲁南的产业提升工程,以强化“链条效应”为抓手,扭住“龙头”进行工程机械产业的转型升级。

每当区域链条企业齐聚,济宁市就会借机开展系统化的技改培训,依托山推的技术实力和市场认知,在新产品上市等关键节点,向链条企业外派技术员,长期驻厂开展现场实训,达到协同联动的效果。

从数据上看,山推也已经成为驱动鲁南地区核心优质产业集群加速成型的重要驱动力:2021年,山推股份外协配套采购额大幅上升,与2020年同比上升55.25%。此外,山推2020年实现山东省配套率55.62%;济宁市配套率35.76%;2021年实现山东省本地配套率61.99%,2021年山东省本地配套额与2020年同比上升73%;济宁本地配套率29.23%,2021年济宁本地配套额与2020年同比上升26.9%,是单项冠军企业。

而以山推为“链主”、打造制造业“强链”的集群打造策略,显然也是正确且卓有成效的。以山推为龙头,目前鲁南地区已有近300家工程机械企业聚集在了山推等整机龙头企业周围,这也为域内30多家重点行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成立“山东省工程机械智能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打下了坚实基础。

夯实技术基底,逐浪世界舞台

并非任意一家企业,都能以龙头之姿,引领一个全球级产业基地的诞生。所以能做到这一点的山推,显然有它独特的发展策略。

打铁还需自身硬。山推更早地意识到了新基建技术之于制造业的重要驱动力,更大手笔地将精力投入到智能化制造的进程之中。

近年来,山推不断加快智能制造转型步伐,陆续投入9000万元,先后完成70余项的自动化自主改造项目,实现机器换人90余人,综合产能效率提升20%。

为了能够为技术研发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山推还着重关注高精尖人才的培育,通过强大的人才队伍搭建深耕核心领域、提升全球竞争力。

在传动技术方面,山推传动注重研发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研发水平、完善研发手段。产品研发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与国内多所大学、院所长期合作,同时培养了一批液力传动领域专业人才,服务于工程机械行业。

在优秀人才队伍的赋能下,山推自主研发的传动系统匹配软件实现了变矩器的正向研发,成功实现了变矩器正向设计-3D打印快速制造-试验台性能检测-优化设计-模具产出-批量产出的高效闭环。能根据整机设计对传动系统的要求,通过传动系统的优化匹配,结合整机工况的个性化需求,形成最优的设计方案;传动分公司生产的SD22、SD32推土机变矩器效率达到了92%以上,传动自主研发生产的大功率推土机SD90、SD60传动系,批量化成功应用于大型矿山施工工况,其中大功率推土机用变矩器性能在90%以上,达到了国际领先。与此同时,作为国内最大、最专业的底盘配套件企业,山推履带底盘始终关注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高品质、低成本、周期快的配套产品,是公司从未改变的初心和一如既往承担的责任与使命。

世界眼中的“山推力量”:更全的链条、更高的优势

科学的发展策略和多年来的砥砺耕耘,让山推拥有了成为优质上下游产业链“链主”、乃至全球级产业基地“龙头”的底气。

居于产业链的中上游的山推,如今已经协同各个环节的企业伙伴,构建起一套面向国际市场的、自上而下的完整而成熟的产业链条。

这条产业链不仅覆盖了钢材、油品、动力系统、传动系统、铸锻造件、结构件等各个产业链环节,还在原材料、发动机、传动系统、电气件、底盘行走系统等方面展示了突出的成本优势,相关技术已经追近国际一流水平,具备了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肉眼可见,山推正以出众的龙头力量,带动国内工程机械企业的发展及周边零部件配套企业的发展,助力济宁成为全国工程机械制造集群中心。

但山推仍未止步。

结合公司的生产经营实际,山推特别制定了五年三步走的战略规划及原则,逐步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同时确定推进方针,即瞄准前沿、统筹规划、以我为主、有序推进。

进入2022年,山推将围绕提高人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解决生产瓶颈工序三个方面推进智能化提升工作,重点在物流自动化、焊接自动化、装配自动化、涂装自动化、加工自动化单元/产线方面进行改善。

据悉,接下来山推将通过自动化改造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培养人才,锻炼队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营建全员改善的氛围和生态,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活力。未来几年,山推还将加大资金和人才投入,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重点打造“黑灯工厂”“数字化车间”,逐步实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生产。

同时,未来引领鲁南制造业集群进一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山推还将力争成为国内领先的工程机械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打造工程机械国际一流品牌,进而引领鲁南制造集群乘着双循环时代的东风,加速成长为更具全球供应能力的世界级工业制造业产业基地。

 

来源:推广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