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凤双飞 编辑/寒懒
今年年初的快播案可谓是中国2016年最强大的律政和互联网题材IP了。由于快播的此次庭审关系到很大一部分网友的“切身利益”,因而“快播案”成为社会大众(特别是互联网用户)的关注重心。而在昨天下午,快播因不服2.6亿元的天价赔款投诉深圳市监局撤销罚款案进行了二审公开开庭审理,这一系列事件简直都可以拍成一个三部曲电影有木有!
第一部剧情回顾
2014年8月,在公安部门的“扫黄打非”行动中,因侵权被举报,提供视频点播服务的快播收到2.6亿罚款;接着,快播也被“证实”服务器中存在大量淫秽色情视频。同期快播公司创始人兼CEO王欣被抓捕归案。
而接下来就是为大家所津津乐道的审理过程了
公诉人:
你们为什么放任淫秽视频的传播。
王欣:
我们没有上传、搜索和发布的功能,只能点播,没法传播啊。
公诉人:
既然快播无法判断用户点播的是不是淫秽视频,为什么不解码?你们明知自己的技术已经被网民利用,明知已经很难监管,为什么你们还不转型?
从以上双方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个人隐私权”这件存在于宪法和诸多法律法规当中的条款,事实上是不存在也不需要存在的。而在法律体系人员的眼中,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首先是要为监管便利服务,而不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和体验服务。
第二部剧情梗概
本次诉讼的缘由:快播公司不服2.6亿天价处罚,将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告上法庭。本案中快播作为上诉人,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作为被上诉人,腾讯作为第三人。但本质上,被上诉人和第三人都是互相支持对方的观点,来反驳或反诉上诉人的。
跟今年1月7日和8日的快播涉黄案审理中、王欣坚持技术无罪的异曲同工之处在于,本案快播对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是否具备处罚合法性提出了质疑,并对腾讯是否能代表公共利益做出了强烈的质疑。
本案件审理中的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于,虽然腾讯作为诉讼快播的唯一主体,它在本案中却多次拉上乐视、优酷、搜狐视频等一起捆绑作战(或称背锅),所以,几位后者成为本案不在现场但若隐若现的存在,其中乐视被反复提及。
(腾讯在新闻宣传上也用尽手段)
审理过程精彩节选:
快播:
我们没有侵犯公共利益,投诉方只有第三人腾讯。自快播2007年成立以来,快播只被处罚过三次,至于腾讯则被处罚过10多次,快播虽然是个小公司,但是由于技术的先进性,成为了腾讯的最大的竞争对手。这次处罚,直接帮助腾讯消灭了一个竞争对手。
腾讯:
首先,快播侵害到了公共利益,同时也损害了以腾讯为代表的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第二,快播的经营模式本身是违法的,被版权局认为是非法的,需要整改,整改期内,快播继续侵权,系统地运用版权策略,其经营模式不是针对第三人一家的,是针对权利人和主管行政机关的。第三点,上次开庭时,快播有5亿用户,播放的影片多达几十万部,而2014年整个行业也就几十万部正版,所以快播侵犯了所有的或者绝大多数的正版,而腾讯没有几十万部这么多,所以,快播侵犯的包括但不局限于腾讯。
腾讯:
快播被处罚后,市场得到了净化,侵权数量锐减。同时,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也给处罚给出了积极的评价:真正做到了让违法分子倾家荡产。
深圳市场监管局:
国家版权局处罚的是快播对乐视侵权的处罚,本案是市场监管局对快播侵权腾讯的处罚,因此不构成二次处罚。
快播:
我有一个苹果账号,我可以在N个iPad、iPhone都可以用同一个账号登陆,假如我一个账号欠费,你不能对我所有的设备都收费一次吧(大概意思是这个)。
腾讯:
一事不二罚的规定是指同一件事情,而不是同一类事件的侵权。快播举出的被国家版权局处罚,但投诉主体是乐视,本次是腾讯,投诉主体和侵权内容都不一样,提出一事不二罚原则是荒谬的。
快播:
我们认为,天价处罚之后,并没有净化版权市场。第三人腾讯在本案一审宣判之后,去年5月,依然被起诉侵犯了700多首歌曲的版权。我们是不是应当推论腾讯公司知法犯法顶风作案呢?我们非常赞同马化腾向总理的谏言:对新事物不能一棒子打死。我们要求依法撤销被上诉人的处罚和一审判决。
腾讯和深圳市场监管局:
我们希望法院维持原判。
第三部剧情推测
快播—这家用P2P网络即时流播放技术,提供播放引擎的公司可让用户跳开视频下载环节,直接通过Qvod播放器播放视频。它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让启动播放一段非在线观看状态下的视频的时间,缩短到5-10秒。这是一款能杀死时间的点播工具。快播的P2P方式严重影响了视频网站的商业模式,谁都想将它用合法的手段除去。
(简直快到要飞起来)
而它可能带来的负效应是:由于只提供技术服务和缓存服务,本身不提供内容和内容的存储,它无法判断和控制用户通过快播播放器点播和观看视频的过程。也就是说,用户用快播看了什么,怎么看的,快播并不能主动知道。它可能会导致版权纠纷,事实上快播也确实因为版权收到了足以让经营崩溃的巨额罚单。
快播目前已仅剩工商主体资格,其经营已经停止,办公场所已被业主转给其他公司使用,且快播没钱。那么,这2.6亿余元罚款又该如何承担?日前,国产动画《汽车人总动员》也遇到了这样的状况:厦门蓝火焰影视动漫有限公司因为侵权迪士尼皮克斯动画《汽车总动员》而遭到起诉,而且被告了还嘴硬:影片没获利我赔你啥?
但是其实快播的盈利方式在本质上还是很有问题的:就如同站街的皮条客将别人家的姑娘介绍给客人,自己赚取中间费,但是姑娘本身的质量(是否美貌,身体是否健康)以及姑娘背后的招牌好坏等问题都不是由皮条客来负责的。而且这位皮条客自身不培养姑娘,专门用别人的头牌打好自己的招牌,这就更加可恶了。
而此时王欣的的技术无罪观点,就十分值得玩味了:我们只是一家技术研发公司,就算用户不用我们的技术,也会用其他公司的技术。现在,专心做技术的公司非常难得。”非常抱歉,这个锅,我们用户不背。(我是不是暴露了什么)
此次庭审的最终结果院方决定择日宣布,快播到底会不会赔偿这2.6亿人民币我们目前也无法得到结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整个长达两年的事件中,快播案带给我们太多关于盗版侵权,监督机制以及法律法规的反思,而这份反思所带来的长远影响要远远大于2.6亿元的赔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