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黄云腾 制图| 托马斯
作为湖南广电增量改革的新尝试,芒果TV近两年就像坐上了火箭般迅猛发展:不仅迅速跻身视频网站准第一梯队,同时收获了来自各界的资本青睐。
今天公布的B轮融资则是这一趋势的最新更新。根据官方消息,芒果TV已经于近日完成B轮融资,募集资金近15亿元人民币,投后市场估值已高达135亿元。2015年6月完成A轮融资时平台投后估值达到70亿元,时隔一年,芒果TV估值几近翻倍。
工商资料显示,2016年6月12日,芒果TV刚刚进行了股权变更,除原有股东之外,新进入的股东包括深圳光大新娱产业基金、广州越秀立创三号实业投资、芒果文创投资基金、建投华文传媒投资公司、上海骏勇投资、北京中核鼎元。此外,A轮股东湖南文化旅游投资基金、厦门建发新兴产业投资公司也参与增资。
具体来说,光大新娱领投,投后占股2.89%。剩下几家分别占股0.6%-2%不等,而且绝大部分入股的股东均具有国资背景。值得注意的是,在B轮的投资方中,还包括拥有芒果传媒背景的芒果文创基金,后者由芒果传媒联合江苏中南重工、易泽资本、厦门建发等共同发起成立。
自2014年举起新媒体的改革大旗,多位湖南广播影视集团的高管人士曾发表言论,称芒果TV的存在意义在于为广电系统提供了“拥抱”互联网的尝试。例如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芒果TV董事长聂玫曾称,“互联网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所以湖南台在新媒体的战略思路就是应该去拥抱互联网,虽然会失去传统的保护,但是会有另外一种市场的资源。”
在更大程度上,这一被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吕焕斌称为“新媒体驱动引擎”和“良性创新系统”的改革产物,却长时间生活在质疑之下——因为涉及国有资产的敏感点,芒果TV在A轮融资时仅释放出7%股权;随着视频网站新的三国杀格局到来、市场整体的内容战略正在实现升级换代,芒果TV怎么样才能从中杀出?
横向的市场因素与纵向的体制因素,成为这家视频网站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收获资本青睐之后,究竟是止步于自救运动、还是真正成长为成熟的在线视频玩家,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芒果TV将如何在横纵之间找到平衡方式。
1 横向:进入商业视频网站的江湖
作为互联网向改革的重点,芒果TV得到了湖南广电系统的诸多支持。
2014年,湖南卫视官方宣布,凡湖南卫视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自制节目由芒果TV独播。《我是歌手》与《爸爸去哪儿》等节目的互联网版权自此归属芒果TV。元旦期间热播的《我是歌手》第三季因此一度将芒果TV客户端推上了App Store免费排行榜首位,并曾每天为芒果TV带去200万用户。
成体系和生态的内容强大是湘军的传统优势。湖南广播电视台台长吕焕斌便曾公开表示,湖南卫视所有的节目都是自制节目,全IP版权都在自己手上,这是打造全媒体一云多屏平台最核心的东西,然后围绕核心内容开发新媒体业务,把传统的观众变为用户。
在商业视频网站的江湖规矩中,最为重要的头部内容往往是高规格的版权内容,同时正在快速提高门槛的自制内容也日渐成为增加流量忠诚度的有效方式。虽然芒果TV独播湖南卫视自有内容的打法在第一时间造成了其余视频网站在国内版权内容方面的暂时稀缺,但是后者很快便以其他版权和自制予以弥补,其中的真正落差并未造成。
在芒果TV运营的这两年中,在线视频行业的竞争格局和投入规模已经升至更高,爱奇艺因连续推出独播的爆款内容迎来付费会员的高速增长时期,官方数据已经突破2000万;而优酷土豆在被阿里收购之后亦弹药充足,2016年重新大规模投入、加大版权购买与内容自制的力度;腾讯视频在版权内容方面始终财力雄厚,并且在自制内容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性工作。
但是,烧钱思路并不完全适用于芒果TV,因为作为国有广电系的一员,芒果TV较难与拥有更多资本支撑的竞争对手进行直接的贴身肉搏战。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芒果TV而言,与湖南卫视优质内容的深度绑定是其进入视频江湖的基础保证,可以依靠性价比较高的方式建立基本的护城河。这也使得芒果TV在逻辑上存在关键脆弱点——仍受制于外界供血的质量高低,一旦湖南卫视的内容出现下滑趋势,为芒果TV所仰赖、独播吸引用户聚集的战略便会受挫。
事实上,芒果TV一直在提高自身造血能力上做出诸多努力,而2016年更是这种努力的关键节点。芒果TV常务副总裁刘琛良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现在湖南卫视与芒果TV各自制作的内容在后者平台上比例已逐步转化为四六开。“这条路我们2014年就开始筹备,到2015年逐步进行,到今年2016年一季度结束。”
芒果TV在近年来拉开了自制与购买节目版权的序幕,宣布将会推出一系列的自制与版权内容,网综方面,芒果TV通过湖南广电自有内容制作团队推出了不少诸如《完美假期》、《明星大侦探》、《偶像万万碎》等自制节目,网剧则在去年宣布自制《灭罪师》、《半妖倾城》、《火王》、《十年一品温如言》等IP作品。截至目前,与于正工作室合作的《半妖倾城》将于6月30日首播,被视为这家视频网站大手笔投入网剧后的首秀。
从数据上看,芒果TV在过去两年保持了较快的速度。根据官方数据,其PC端、移动端、OTT端等用户数呈几十倍增长,手机APP下载量破亿仅仅用了330天,创下了比微信还短103天的行业纪录;网站综艺频道月有效播放时长、人均单日浏览时长均居各视频网站之首;公司营收也从2014年8000万,增长到2015年10亿,呈十几倍增势。
可以想象,在获得高达15亿B轮融资之后,芒果TV将会进行更多尝试。之前的采访中,刘琛良表示未来芒果TV的主要发力点可能会在内容团队的扶持方面。“我们和芒果基金接下来还会有一个大的动作,我们会在前期拿出一到两个亿成立我们的内容孵化基金,会培养200家公司来跟我们一起做节目。”
2 纵向:广电系统持续改革
另一方面看,芒果TV的商业化尝试也是湖南广电乃至全国广电系统持续改革的新突破。
公开资料显示,芒果TV的实际运营方为快乐阳光互动传媒有限公司。而快乐阳光随后注入至芒果传媒。2015年左右,湖南广播电视台宣布完成转企改制,与芒果传媒成立湖南广播影视集团。而在A轮融资释放了不到7%的股权后,芒果TV另外93%股份便由国企背景的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持有。
芒果TV一开始诞生带有广电系统与体制内部“自救运动”的色彩,但是实际路径却是是通过增量改革而获得在互联网时代找到电视媒体的“另一个市场”。刘琛良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芒果TV的最大优势便是能够省下大量购置版权的费用,以便全身心投入到“顶级PGC内容”的制作中,而这种内容上的垄断地位非在体制内不能给予。
在更为多元的尝试方面,这家自体制中生长出来的公司格外渴望找到先发优势。截至目前,芒果TV已尝试过直播节目与品牌节目的周边开发计划,并已初步显露出将打造智能硬件的苗头,这个过程仍在持续性地进行之中,侧面上坐实了芒果TV亟待在空白领域找到突破口的猜测。
在芒果TV的B轮融资新闻稿件中,有这样一段话简单说出芒果TV之后的计划,“资本市场的肯定又有利于其解决资本、人才等问题,芒果TV大有携‘一云多屏’进军硬件、OS领域,完善互联网布局的野心和魄力。”
实际上,芒果TV并非国有企业进入资本化市场的初次尝试。在中国广电大格局中,上海和湖南一直是体制改革的先锋,探索国有媒体企业改革的边界和可能性,并且在资本市场上率先尝试,坚持推动局部企业或者整体板块上市。
芒果TV便是其中最新的一例,它的发展对于湖南广电体制改革也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融资之后芒果TV的估值较比一年前几近翻番,也反映出投资人对其背后湖南广电强大的内容创造能力和品牌价值看好,同时也代表了广电系的持续改革依然有着一定空间。从这轮融资来看,资本的设计结构得到一定改变,11%左右的股权再次被释放。
今年1月份,聂玫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称,“股权释放要把握好节奏,步步为营。”在本轮融资结束后,更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或许将为这家国家队出身的视频网站强化自己的竞争壁垒。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