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日前发布的《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6.7万人。不过,这一数据却引发了外界的关注和讨论。对此,国家公务员局做出了公开回应。
关于统计公报中得出的716.7万人的公务员总数,国家公务员局解释称,根据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国家公务员局表示,2008-2013年,全国公务员总数每年都有一定增长,2014、2015年开始出现少量减少,但在编制范围内总体上仍然保持稳定。由于各国的国情和政治制度、人事管理的不同,公务员定义的范围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因此,各国公务员总数占人口的比例不宜作简单的比较。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公务员与财政供养人员的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财政供养人员的范围比较宽泛,除了公务员,还包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主要是教师、医生和科研人员,国家财政每年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世界上一些国家也有类似的财政供养人员。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经济周刊》的一篇报道中特别提到,相比公务员人数的多寡,公务员队伍中“官与兵”比例失调是个大问题。
报道援引媒体查询到的人事信息称。某省的科技厅,按编制数,正厅级1人,副厅级8人,县处级44人,科级8人,科级以下21人。也就是说,全单位82人,科级以上61人,没有职务的普通公务员只有21人。
“我们城市中的市级领导配置一般也有五六个甚至七八个副职,有的市级干部副职可能更多。一个领导干部,有办公、车补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待遇,加起来可能比五六个公务员的个人成本还要高。”国家行政学院共共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表示。
国家公务员局的回应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在干部管理实际工作中,我们把县处级副职以上职务的公务员按照领导干部来管理。2015年,这些人员约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10%。因此,公务员队伍不存在“官多兵少”的问题。
国家公务员局还指出,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看,公务员队伍总量是基本稳定的,辞职的数量有所增长。2015年公务员辞职不到1.2万人,约占公务员队伍总数的0.2%,这个比例是在正常范围内的。
“一定比例的公务员辞去公职是公务员队伍正常流动现象,有利于补充新的力量、增强队伍活力。”公务员局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