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埃森哲:75%在华跨国公司业务增速未能跑赢GDP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埃森哲:75%在华跨国公司业务增速未能跑赢GDP

埃森哲认为,除了一如既往地关注质量、品牌声誉和市场渗透,赢得市场的最新竞争力还在于精准营销、组织敏捷性、本土合作与生态创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面对中国经济下行,领先的跨国公司在业绩上难承压力,已开始重新审视并调整在华市场的发展战略。

6月26日,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开幕。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在年会上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有75%的在华跨国公司业务增速低于中国GDP增幅。

在这份名为《赢在中国:跨国企业2020年的挑战》的调研报告中,埃森哲战略与FT研究院访问了在华跨国公司的119位高管,他们所在的企业年营收额平均达到25亿美元,在华员工人数平均为1.1万名。

这些受访高管普遍意识到,跨国公司在中国已不能再像过去30多年那样凭借传统行业优势和政策优惠条件维持高增长,如果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到2020年他们的企业在中国市场或许将损失一半的商业价值。

“新常态”并非中国独有,全球经济整体下行,令跨国公司们无处可退。但埃森哲称,绝大多数受访跨国企业高管依然看好中国市场潜力,并未打算收缩在华投资和业务拓展。

其中有72%的高管相信,自身能够应对未来3年在中国所面临的各项挑战;71%的高管正计划在未来几年中增加对华投资,近1/4的受访者将“大幅增加”投资;66%的高管预期未来三年内就能提高绩效,相同比例受访者相信,企业至少将在未来十年继续拓展在华业务。

埃森哲认为,除了一如既往地关注质量、品牌声誉和市场渗透,赢得市场的最新竞争力还在于精准营销、组织敏捷性、本土合作与生态创新。

“面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日趋激烈的中国本土市场竞争,跨国公司在各个行业保持竞争优势都绝非易事。”埃森哲认为,未来五年,在华跨国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他们的响应能力与速度。

埃森哲建议,在华跨国公司应运用精准营销和品牌差异化策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挑剔口味。随着智能设备、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渗透,中国消费者行为的数字化程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跨国公司必须准确预测消费者的具体需求与偏好,依托丰富的产品服务谱系和及时有效的数据分析能力提供便捷、无障碍的消费者体验,并强化更具个性的市场营销策略来锁定和取悦目标消费者。尤其对于消费品行业的跨国公司,高精度消费者细分战略可有效提升市场销量。

引入创新创业精神同样重要。埃森哲调研发现,虽然高达92%的跨国企业领导者认为创新至关重要,但只有32%自信其在中国市场的创新投入走在前列。创新投资匮乏的主要原因在于巨大的成本压力:近2/3(65%)的受访高管指出,成本压力将是其企业未来三年中面临的头号挑战。

为了与结构更为精简的中国企业展开竞争,埃森哲认为,跨国企业需要保持创业心态,从战略高度审视成本管理,借助“零基预算”方式释放资本,将其重新投入创新活动,并借力于流程优化、业务整合和数字技术,方能促进业务增长目标早日实现。

“企业们还需要采取务实开放态度,将中国本土企业视为共赢的生态伙伴,实现更高阶段的本土化。”埃森哲称,近年来,某些行业跨国企业面临的本土竞争尤为激烈。例如在包装食品、美容与个人护理两个行业,跨国企业的在华市场份额已连续5年缩水。

在对待本土企业的态度上,部分跨国公司已开始打出合作牌。1/3(34%)的受访高管认为,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增长将“主要源于同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

埃森哲称,其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模式之一,就是跨国企业和中国本土企业创建共赢的生态系统,规模化地提供创新产品与服务。本土企业为此提供新的客户理念和新的市场渠道,而跨国企业的贡献不仅在于引入投资,还应包括海外市场资源、前沿技术和优秀人才。生态伙伴间的合作之道还包括分享客户信息,通过数据交换形成更为精准的商业洞察力,进而迅速向市场推出效仿者难以复制的客户体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埃森哲

1.9k
  • 埃森哲第二财季营收158亿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 埃森哲买下这家硅谷教育独角兽,打算花十亿美元培养AI人才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埃森哲:75%在华跨国公司业务增速未能跑赢GDP

埃森哲认为,除了一如既往地关注质量、品牌声誉和市场渗透,赢得市场的最新竞争力还在于精准营销、组织敏捷性、本土合作与生态创新。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面对中国经济下行,领先的跨国公司在业绩上难承压力,已开始重新审视并调整在华市场的发展战略。

6月26日,2016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开幕。全球最大的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在年会上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有75%的在华跨国公司业务增速低于中国GDP增幅。

在这份名为《赢在中国:跨国企业2020年的挑战》的调研报告中,埃森哲战略与FT研究院访问了在华跨国公司的119位高管,他们所在的企业年营收额平均达到25亿美元,在华员工人数平均为1.1万名。

这些受访高管普遍意识到,跨国公司在中国已不能再像过去30多年那样凭借传统行业优势和政策优惠条件维持高增长,如果不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到2020年他们的企业在中国市场或许将损失一半的商业价值。

“新常态”并非中国独有,全球经济整体下行,令跨国公司们无处可退。但埃森哲称,绝大多数受访跨国企业高管依然看好中国市场潜力,并未打算收缩在华投资和业务拓展。

其中有72%的高管相信,自身能够应对未来3年在中国所面临的各项挑战;71%的高管正计划在未来几年中增加对华投资,近1/4的受访者将“大幅增加”投资;66%的高管预期未来三年内就能提高绩效,相同比例受访者相信,企业至少将在未来十年继续拓展在华业务。

埃森哲认为,除了一如既往地关注质量、品牌声誉和市场渗透,赢得市场的最新竞争力还在于精准营销、组织敏捷性、本土合作与生态创新。

“面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和日趋激烈的中国本土市场竞争,跨国公司在各个行业保持竞争优势都绝非易事。”埃森哲认为,未来五年,在华跨国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他们的响应能力与速度。

埃森哲建议,在华跨国公司应运用精准营销和品牌差异化策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挑剔口味。随着智能设备、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渗透,中国消费者行为的数字化程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跨国公司必须准确预测消费者的具体需求与偏好,依托丰富的产品服务谱系和及时有效的数据分析能力提供便捷、无障碍的消费者体验,并强化更具个性的市场营销策略来锁定和取悦目标消费者。尤其对于消费品行业的跨国公司,高精度消费者细分战略可有效提升市场销量。

引入创新创业精神同样重要。埃森哲调研发现,虽然高达92%的跨国企业领导者认为创新至关重要,但只有32%自信其在中国市场的创新投入走在前列。创新投资匮乏的主要原因在于巨大的成本压力:近2/3(65%)的受访高管指出,成本压力将是其企业未来三年中面临的头号挑战。

为了与结构更为精简的中国企业展开竞争,埃森哲认为,跨国企业需要保持创业心态,从战略高度审视成本管理,借助“零基预算”方式释放资本,将其重新投入创新活动,并借力于流程优化、业务整合和数字技术,方能促进业务增长目标早日实现。

“企业们还需要采取务实开放态度,将中国本土企业视为共赢的生态伙伴,实现更高阶段的本土化。”埃森哲称,近年来,某些行业跨国企业面临的本土竞争尤为激烈。例如在包装食品、美容与个人护理两个行业,跨国企业的在华市场份额已连续5年缩水。

在对待本土企业的态度上,部分跨国公司已开始打出合作牌。1/3(34%)的受访高管认为,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成功增长将“主要源于同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

埃森哲称,其中最具发展前景的模式之一,就是跨国企业和中国本土企业创建共赢的生态系统,规模化地提供创新产品与服务。本土企业为此提供新的客户理念和新的市场渠道,而跨国企业的贡献不仅在于引入投资,还应包括海外市场资源、前沿技术和优秀人才。生态伙伴间的合作之道还包括分享客户信息,通过数据交换形成更为精准的商业洞察力,进而迅速向市场推出效仿者难以复制的客户体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