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方卓然
1972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破冰”之旅。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发表。这份又名为《上海公报》的历史性文件,奠定了此后中美关系的基石。
《上海公报》发表迄今50年,中国与美国开展了大量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
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美国资本、美国技术进入中国,这不仅让美国企业收获中国发展的红利,也在帮助中国百姓提高生活质量。苹果、微软、特斯拉、迪士尼、通用汽车、霍尼韦尔等美国企业也逐渐被中国民众所熟知。
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是美国的第三大海外市场,仅次于美国的邻居加拿大与墨西哥。中美贸易每年为美国国内提供百万个就业岗位,中国也已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透露,2021年,上海美国商会做过民意调查,其中近78%的会员持积极以及比较积极态度。“因此,中国依旧是许多美国跨国企业最重要的市场。”
“今年是哈希产品进入中国的50周年纪念,也是哈希中国工厂建成20周年。如今,中国市场是丹纳赫全球业务的重要一环。这里不仅是重要的销售市场,更是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丹纳赫中国政府事务副总裁韦春艳表示。
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将丹纳赫集团旗下公司哈希(Hach)的产品带入中国,由此哈希的产品以政府采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几十年来,哈希曾参与多个国内重大工程项目,包括北京冬奥会、青海玉树震后水质监测、南水北调工程、上海高品质饮用水示范项目等。
今年1月份,丹纳赫在中国投资建成的第13家本土制造工厂在苏州开业。韦春艳说:“在中国,丹纳赫致力于建设一家以本土创新为驱动的集团化跨国公司,扎根中国,立足中国,同时放眼全球,服务全球市场。”
今年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的第五个年头,也是丹纳赫将连续参展进博会的第五年,韦春艳指出,这充分体现了丹纳赫对于中国市场的坚定决心和不变承诺。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丹纳赫将借助这一绝佳平台,与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强交流以及资源的共享,政企产学研多方合作交流。
丹纳赫将继续把世界前沿的技术和产品带到中国,支持国内医学诊断、生命科学、水质管理和产品标识行业的升级转型。“同时,我们更决心在中国培育本土人才,把本土研发、本土生产的创新产品和领先技术带向国际市场,在世界范围内形成良性循环,惠及全球。”韦春艳说。
尼克松访华时,从十大领域推荐精英企业来华,以推动两国双向交流并促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其中,霍尼韦尔UOP公司是炼油石化领域唯一被选中的公司。
得益于中美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交流,霍尼韦尔作为最早一批在中国发展的外资企业之一,深度参与中国的经济建设,并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兼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总裁林世伟(Steven Lien)透露,改革开放以来,霍尼韦尔在中国的投资进入了快车道。2003年,霍尼韦尔将亚太总部迁至中国上海,随后又设立了公司在亚洲最大的研发中心。2016年,公司增资1亿美元扩展其位于上海浦东的亚太区总部和中国研发中心,以支持公司中国业务的持续增长。
目前,霍尼韦尔航空航天、智能建筑科技、特性材料和技术、安全与生产力解决方案四大业务集团均已落户中国。如今,中国已经发展成为霍尼韦尔全球第二大市场,也是公司最大的增长型市场。
“霍尼韦尔是中国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蓬勃发展的中国市场成为霍尼韦尔重要的增长之源。”林世伟说。在中国,霍尼韦尔推出了“东方服务东方”、“东方服务世界”等一系列在华发展战略。公司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在寻求业务增长的同时用科技的力量助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林世伟表示,近年来,中国扩大开放、改善营商环境方面的进展给霍尼韦尔带来了新的机遇,坚定了公司进一步深耕中国的信心。“我们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和投资机遇,公司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正在加快步伐。”
在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霍尼韦尔将继续执行“东方服务东方”、“东方服务世界”的中国发展战略,与更多的中国伙伴构建良好的合作生态。
2021年11月,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霍尼韦尔与超过20家中国企业在绿色低碳和数字化等领域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已签约参加第五届进博会,许下2022年的“进博之约”。林世伟说:“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通过充分发挥在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优势和创新实践,携手行业伙伴助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
在美国企业走入中国市场的同时,中国企业也不断走向美国市场。
尼克松首次访华时,凤凰毛毯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客人,从此,凤凰毛毯享誉海内外。在当时,凤凰牌提花毛毯甚至被誉为“上海纺织金凤凰”,是风靡全城的时尚。
上世纪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贸企业规模小、行业散、经营品种单一。1994年初,为了做大做强上海外贸,上海决定将外贸丝绸、服装、纺织、针织、家纺五家专业外贸公司合并经营,成立东方国际集团,凤凰毛毯就是出自于东方国际集团。
上海外贸资源整合后,每年的贸易额节节攀升,其中美国就成了最大的贸易国。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表示:“美国既是东方国际集团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国,也是第一大进口货源国。”
从改革开放前对美“0”贸易,到现今东方国际集团对美国进出口额年均超百亿元人民币,这飞跃式的贸易发展让人振奋。童继生透露,如今,集团对美年进出口贸易额超百亿,占集团全球贸易总出口额近1/4。
“合作融合是东方国际海外发展的基础,互相尊重、资源共享为合作双方带来丰厚的回报。”童继生说,“与美国的贸易和投资让我们放宽视野,懂得遵守规则,善用规则,让我们看到世界上更多先进的技术,合作让我们打开更大的格局。”
1980年11月,全国第一家专业时装表演队正式成立,这是东方国际集团原纺织局下属上海市服装公司表演队。成立次年10月,表演队就赴美国纽约演出,向世界展示改革开放后中国时装界的巨大变化,引起业界轰动。如今,上海时装周已成为上海的城市时尚名片,正走向世界时尚舞台的中央。
《中美联合公报》签署50周年,世界早已是互联互通,所有活动无论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都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合作共赢是必然。”在童继生看来,五十年来,中美从最初的礼尚往来,到贸易往来,到技术往来,再到资本往来,更到如今的文化往来和消费往来,中美两国的合作交流有很强的基础和很深的渊源,也有很强的互补性。
童继生形容道,中美恰似纺织工艺中的“经纬织布”,希望两国的经贸合作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也能经纬交织,共同编织出一幅绚烂美好的时代画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