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柳
2月16日,济南市历下区党代会上,关于全区未来五年发展方向,新出炉的在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有了全新的注解。
融入发展新格局背后的“十三连冠”
从数据还是发展水平来看,历下区荣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十三连冠”,是济南市当之无愧的经济“尖子生”。
根据报告显示,2021年,历下区GDP突破2000亿大关,达2124.2亿元,继续保持全市首位、全省第二。值得注意的是,在产业结构上,历下区过去一年二三产业比重调整为20.7:79.3,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超过63%,其中金融业增加值438亿元、占全市总量的44.2%——可以看到,历下区的产业结构正趋于现代化。
而过去五年,历下更坚定不移拓展空间、集约建设,积极融入全市“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城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坚持“项目为王”,推动产城融合,历下累计实施过亿元重点项目131个,完成投资1540亿元,新增商业商务载体600万平方米。同时,历下区还组建招商联盟、楼宇联盟等专业化平台,累计引进过亿元市外投资项目670个,其中世界500强42个、国内500强32个,恒丰银行、中国电子系统、法国电力、字节跳动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强势入驻。

更重要的是,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构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这将是支撑历下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城市框架。
“一轴”,即“泉城路—解放路—解放东路”城市更新轴,这一更新轴连接明府城和中央商务区,将济南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泉城特色风貌与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实力和时尚魅力耦合,是历下最具潜力、最具活力的发展中轴线。历下将坚持以两大核心区为带动,大力实施轴线两侧城市更新改造,挺起历下发展的“脊梁”。
“三区”即明府城片区、中央商务区、长岭山片区,报告中说,这是历下当前和未来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
“一轴”串联两大发展核心,“三区”拓展城市发展框架,而“多园”将撑起经济发展筋骨。根据报告,历下区将在不断巩固壮大“明湖系”“丽山系”等特色园区的基础上,围绕城市更新和产业规划,再策划打造一批符合省会中心城区特点的产业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历下区坚持楼宇园区化、园区特色化,不断释放科技引力:据统计,历下区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增至54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3家,院士和专家工作站29家,科技正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六个建设”与“六个一流”
杨传军在报告中表示,“今后五年,是历下全面推进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建设的黄金期、机遇期、关键期,我们必须坚定信心、咬定目标,扛起‘走在前’的光荣使命,彰显‘排头兵’的责任担当,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奋楫扬帆、勇立潮头。”

报告中提到,未来五年中,历下将重点突出“六个建设”、实现“六个一流”:
建设集约集聚集群的“经济中心”,构建一流产业生态。现代高端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金融、总部经济、商贸流通在全省领先地位更加巩固,数字经济、人力资源、文化旅游、医疗康养等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总量保持全省前两位,人均GDP达到5万美元以上;税收“亿元楼”超过60座,其中“月亿楼”5座以上,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区域引领地位和集聚效应更加凸显。
建设精致精细精美的“魅力之区”,彰显一流城市形象。中央商务区强势崛起,改造后的明府城投入运营,长岭山片区初具规模,成为展示强省会现代化形象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标志性区域,对全区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城市更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空间格局疏朗有致,建筑形态高低错落。城市管理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标准,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更加完备,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城市功能形象和承载能力迈上新台阶。
建设创新创优创先的“开放门户”,营造一流发展环境。以自贸试验区为平台,建立起与国际标准相衔接的市场规则制度体系,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抢抓建设全国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重大机遇,积极承接金融对外开放创新试点项目。到2026年,全区进出口总额超过160亿元,外资法人机构达到260家以上,城区国际化元素显著增加,以更加开放、大气、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
建设民族民俗民间的“文化名城”,构筑一流文创高地。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黄河文化、泉水文化、红色文化,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泉水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与科技、商贸、金融、旅游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叫得响的历下文创品牌和龙头企业,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产业规模和发展质量跻身全国前列,历史文化名城的深厚底蕴焕发出时代光辉。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福地”,提供一流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等公共服务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基础教育迈入全国一流行列,率先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8%以上,辖区各类公园总数超过120个,“山、泉、湖、河、城”自然风貌特色更加凸显,园林绿化水平成为全省标杆,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善治历下”,完善一流治理体系。民主法治建设纵深推进,依法治区理念深入人心;建成“全覆盖、全要素、全能型”网格化治理体系,高频为民服务事项和为企服务事项均可在网格内办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逐步覆盖社会生活各领域、各环节,建成全国一流的法治城区、诚信城区、和谐城区。
产业发展的“龙头”重任
新的一年,历下区将坚持全域化布局、项目化推进、市场化运作、精品化打造,大力实施七大行动,推进产业发展能级、城市功能品质、对外开放水平、公共服务供给、社会治理水平向全国一流水平迈进,凝心聚力谱写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建设新篇章,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新征程中勇挑龙头重任、体现历下担当。

聚焦经济的“脊梁”——产业发展上来看,未来历下区将持续巩固金融业领先优势。在不断壮大传统金融业规模的同时,重点招引和培育财务公司、融资租赁、资产交易市场等新金融和类金融机构,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文化金融等主题金融业态,大力引进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同时历下区还将抢抓全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重大机遇,聚焦金融机构和科技企业两大着力点,加大政策、平台和资金支持力度,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的金融生态链,形成一批改革创新经验,赋能全区金融和科创产业发展,力争建成黄河中下游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金融产业集聚区。
围绕新兴产业,历下区抬高定位,深化与华为、中国电子系统、字节跳动、科大讯飞等大型企业的全方位合作,重点发展数字经济、5G应用、工业互联网、文化创意等业态,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建设全省信创产业新高地;还计划培育壮大细胞药物、高端康养、中医文化等特色产业,打造“康养济南”历下样板;聚焦提升物业服务行业质效,重点引进业界龙头,积极整合上下游资源,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党代会报告中,历下区用“不破楼兰终不还”、“俯首甘为孺子牛”、“敢教日月换新天”为自己未来五年的行动定调。以上述发展成绩为基,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去期待,历下区五年蜕变之姿,绽放齐鲁大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