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中了开头 却猜不到这结局……
有‘情怀“的王石曾出书,核心思想就是:我的成功是别人不需要我。
如今,他可能真的要“成功”了!
这世界上有很多看似偶然的事情,实际上都不是偶然,而是冥冥之中的必然。
其实,王石也是出局的命,是必然的。
这几天,万科、王石、田朴珺的各种消息铺天盖地。万科与宝能、华润之争,成为目前最热的话题。
今天下午两点半,万科召开2015年度股东大会,董事长王石在会上回应当下股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时表示,“我的去留已经不是很重要,重要是这个文化能延续下去。”
此次股东大会的召开,此次股东大会因26日“宝能系”要求罢免王石在内的十位管理层成员引起广泛的关注。此次股东大会是原定的日程安排,并不是因为宝能的“逼宫”临时召开的,因此王石是否出局尚未有定论。
事实上,在强大的资本面前,曾经力挽狂澜的王石,此次似乎败局已定。
一代“地产教父”是如何炼成的?
回顾王石的前半生,可谓完美的创业典范。
17岁参军,在新疆做了五年的汽车兵后,复员做了锅炉大修车间的工人。当铁路局拿到2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时,据王石自传里的说法是“老师傅们因为王石吃苦耐劳受人喜欢而一致推荐了他上兰州铁道学院(现兰州交通大学)”。
1974年,年满23岁,进兰州交通大学给排水专业毕业,大学本科3年(本该4年),坚持看完了《政治经济学》。
1977年毕业,分配到广州铁路局工程段工作了3年。
1980年参加某招聘考试,进入了广东省外经委,负责招商引资工作。
6年后到深圳发展。第一桶金是靠做饲料中介商,通过倒卖玉米得来的,这让他赚了300万元,用倒玉米赚来的钱王石开办了深圳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经营从日本进口的电器、仪器产品,同时还搞服装厂、手表厂、饮料厂、印刷厂等等。用王石的话来说,“就是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之外,基本万科都涉及到了。”
1983年到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工作,1984年组建“现代科教仪器展销中心”,任总经理。
1988年,企业更名为“万科”,王石任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1月,万科参加了深圳威登别墅地块的土地拍卖。12月,万科发行中国大陆第一份《招股通函》,发行股票2800万股,集资2800万元,开始涉足房地产业。
1989年初,万科完成了企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一步,完成了股份化改造,成功募集到了2800万元资金。
1991年1月29日,万科正式在深圳交易所挂牌上市。由此拉开了万科万亿市值的伟大征程。值得特别指出的是,在众多地产大腕的众多公司中,万科是最早完成股份化、完成上市的。
1999年辞去公司总经理一职,任公司董事长。
败于傲慢与偏见?
之后,机智了多年后,王石就开始有些飘飘然了,很少再过问万科的具体事务。
他开始了各种冒险和刺激的运动,他开滑翔机,飞滑翔伞,两次登顶珠峰,爱攀岩,爱皮划艇。
2014年,王石在美国相好田朴珺,经常高调展示自己跟女朋友的生活场景,不是红烧肉,就是一起去欧洲游玩。
不知道王石这几年是怎么了……或许,他在登山时,因为雾霭阻滞,并没有看到潮流。或许,他在哈佛游学时,因为红烧肉的香气,妨害了思考。作为一个中国教父级别的企业家,王石的脑子似乎瞬间短路。
王石这次堪称两头不占。大资本、大股东把他抛弃了,而散户和网络舆论也把他抛弃了。当年,王石一谈情怀、一谈理想主义,简直是洛阳纸贵争相睹、万众空巷竞相闻。现在,他一说这些东西,不仅大资本所代表的商业功利主义掩耳不闻,小散户们更是呲之以鼻。在万宝股权之争中,网上的舆论中,王石其实更多是挨骂,宝能的姚公子和华润倒成了大家追捧的英雄。
曾经一手缔造了宇宙最大地产企业的企业家,曾今备受敬仰的地产教父,为什么会走到这步田地,把自己弄得晚节不保?
这场争夺起源于王石在去年12月的一个视频,他傲慢地蔑视大股东、蔑视民营资本,一度引发市场公愤。
今年1月31日,王石在“天山峰会2016”论坛上的演讲中,再度声明:“民营企业,不管我喜欢你,不喜欢你,你要想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我就告诉你,我不欢迎你。”
2月1日,江苏商界大佬、太平洋建设集团创始人严介和,发布长微博公开炮轰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认为“王石表示不欢迎民营企业成为第一大股东,这是典型的歧视与排斥民营企业,代表了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傲慢与偏见”,严介和的微博言论迅速引发众多议论。
正如在2008年的捐款门事件中所表现的一样,他的贵族式精英思维,成为对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公然挑战。因此,王石不容于大众俨然某种宿命。
一个成功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傲。人一旦傲起来,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别人,看不清自己的短,也看不到别人的长。这个后果是严重的。
无论是傲骨,还是骄傲。王石都是傲的。现在看,傲这个字,害苦了他。傲,让他把姚振华从可能会是朋友的“恶意人”活生生地逼成了真正的敌人。
而在防守万科这件事上,王石除了傲,还少了虑,更少了务。虑的方面,之前对分散的股权不设防是其一,之后对姚振华的处理,对华润及其他关联方的态度,也是如此。
而务的方面,姚振华要求罢免他的议案已经讲了,长期脱离工作岗位。
宝能提议罢免王石董事职务的理由就是:“常年脱离工作岗位,仍然获得5000万元的报酬”。其实,董事的工资都是董事会下的薪酬委员会制定的,宝能只是找一个理由罢了。但是,王石“登山游学泡网红”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尤其是普通网民对此羡慕嫉妒恨。
因此,当王石打出悲情牌时,被一段话刷屏了:“王石年度倾情大戏——7月股灾时游学做红烧肉,今日落难跟中小股民谈情怀!”
冯仑的“乌鸦嘴”:企业家泡女明星必死
早前,还有人给王石算了个卦:田朴珺的珺字, 是王石上面一把刀, 田字刚好把王字包围了。
而王石的老友冯仑曾多次强调,企业家泡女明星必死。
他说,凡是男性企业家开始追逐女明星,这家企业就离死亡不远了。“我看到过很多这样的故事,像有老板追李小冉、殷桃,后来演变为扑朔迷离的‘砍鄢颇事件’;周正毅追求杨恭如,后来遇到危机,现在还没从牢里出来;刘波和女明星也有过故事,最后跑到了日本;李厚霖跟明星的故事曾经名噪一时,现在也已销声匿迹,等等。”
王石这次把冯仑的理论,甚至是一些歪理邪说,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而就在6月25日(昨晚),田朴珺在参加一个活动时,耐人寻味地表达了对自己被打上“王的男人”的烙印的无奈,并透露自己自幼的人生信念:“我发誓这辈子不要依靠男人,我发誓我一定要比男人强!”
这话一出,估计大家都在心里笑了。其实,到底怎么回事?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一样。没有王石,谁知道、谁care田朴珺是谁啊?从炒作《中国合伙人》的导演陈可辛是闺蜜(后被吴君如出面否认)、再写《中国好声音》导演金磊是闺蜜(当事人冷淡以对),甚至于写《罗辑思维》的罗振宇是“一个坚持60秒的男人”,田朴珺都靠的都是当时最红的男人。
这个女人太聪明了,趁着恋情保质期内,什么红烧肉,什么闺蜜,不知轻松搏了多少版面。这种曝光力度,许多成名巨星终其一生也做不到。不管以后投资、拍电影、广告都小菜一碟。娱乐致死的年代,名气是最大的真理。其实,大家都被耍了。王的女人,高。
“甩手掌柜”王石与“工作狂人”王健林
与王石更像一个“甩手掌柜”风格不同,与王石同年创业的首富王健林,一直殚精竭虑,带领着万达,永无止境,攻城掠地,升级转型,走向国际化。至今还保持着军人的作息习惯:每年只给自己一周左右的休假时间,且不是连休。平日里只要不出差,他每天七点钟就会到办公室,工作至晚上七八点。
2012年,国家出台了鼓励企业海外发展的政策。在全球经济危机重重的当年,万达以26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并以此完成了走向国际的第一次完胜。
自此,庞大的资金,跟随王健林的私人飞机,可以到达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2012年至今,王健林在海外的投资达数百亿美元,并在2014年、2015年达到波峰。这些投资涉及院线、游艇、房产、足球俱乐部等多个产业,触角伸向欧洲、大洋洲和北美。
从早年旧改,到2002年转型持有商业地产,再到2011年成立文化集团,2015年成立体育集团和金融集团,王健林做出了这个时代的精准卡位。
而万科这边,多年来的转型似乎很乏力,在地产行业不景气的当下,至今还只是一个地产企业。而它的董事长却反而长期不“上朝”,任性纵情山水间……这很难不让人想多。
当然,这也可能是王石和王健林领导风格的差异。
本文由创业谱原创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