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对医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医疗工作做出了指示,将“推动分级诊疗、提升基层防治能力”提至突出位置。
具体来讲,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医疗资源向市县延伸,提升基层防病治病能力,并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坚持预防为主。
在科技层面,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示,要壮大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提升关键软硬件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此前,在北京、广东、浙江、陕西、上海、河南、四川等省市区陆续公开的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智慧医疗发展也写入了地方工作行动纲领,成为各地方政府力推的工作重点。
鹰瞳科技的发展策略刚好契合到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医疗和科技的指示内容。其于2015年9月成立,是一家专门为慢性病的早期检测、辅助诊断及健康风险评估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公司,目前在全球视网膜影像人工智能领域都是领导者和先行者。
成立短短六年时间,鹰瞳科技于2021年11月5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了“医疗AI 第一股”。
在糖尿病领域,鹰瞳科技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辅助诊断软件在同类产品中首个获得国家药监局第三类医疗器械证书,目前已展开在医疗机构的使用,以协助医生做医学诊断。
此外,为解决未满足的医疗健康需求,鹰瞳科技还开发了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相关的产品管线,已广泛应用于社区诊所、体检中心、保险公司、视光中心及药房等场所。
AI赋能基层医生
2020年7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林浩添教授团队与鹰瞳科技共同开展的“AI视网膜多病种辅助诊断系统”真实世界研究成果在《柳叶刀·数字健康》上发表,研究结果证实,该辅助诊断系统在临床真实世界验证中表现出稳健的疾病识别能力,准确率媲美医学专家。
不久后,鹰瞳科技的相关论文也在《Science Bulletin》、《英国眼科学杂志》等专业杂志上得以发表。2021年9月,第24届国际医学图像计算和计算机辅助干预会议还收录了鹰瞳科技的7篇学术论文。
那么,鹰瞳科技的视网膜影像AI对医疗进步来说意味着什么?鹰瞳科技首席技术官和超向界面新闻记者介绍到,通过眼底的病灶,可以预测眼底的病变和全身慢病的风险,如若能提前发现疾病,治疗成本更低,预后的效果也更好。反之,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花费要成指数倍上涨,并且也有着无法痊愈的可能。
但有些病灶是十分小的,例如有些可以反映疾病问题的出血点只有一个像素那么大。如果让医生来发现这一出血点十分耗时耗力,专业的医生往往需要仔细用上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出来,效率比较低。但是在视网膜影像AI的帮助下,这一出血点只需要不到一秒钟就可以识别出来,大幅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
然而,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的现实困境是,即便有眼底相机这样的硬件设备,也苦于没有智能软件设备支撑,使得眼底诊断难以开展。
鹰瞳科技首席医学官陈羽中告诉界面新闻记者,2015年左右,北上广不少社区医院都配备了进口的眼底相机,但基层医生并不具备眼底阅片的能力,拍片后无法下诊断,眼底相机也就不再具备帮助患者的能力,所以当时有很多的眼底相机闲置不再用。
即使是在大三甲医院,也会存在医生能力不足的问题。陈羽中表示,眼底是非常专业的领域,即使是眼科医生团队,也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真正懂得眼底。其它的慢病领域例如体检、内分泌等科室的医生,更加缺乏阅片的能力,所以在这一层面上来看,等级医院和基层有同样的问题。鹰瞳科技的算法可以弥补这一问题,其软硬件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起到了辅助诊断的作用,为医生的工作带来便利。
AI离基层有多远
基层地区的医生水平往往不高,但有些疾病需要医生至少有20年以上的经验,才可以做出准确判断。AI可以学习有经验的医生的技能、经验和知识,并将其转变为算法,打造成不同的产品服务基层医疗机构。
在这样的情况下,基层医生即便没有眼底疾病方面的经验,也可以借助视网膜影像AI设备来为患者做判断。和超表示,其设备每年都会帮助部分患者发现脑部里足以致命的肿瘤,这样“救人一命”的设备让其团队格外有成就感。
目前,鹰瞳科技的产品已经在等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体检中心、视光中心、药店等场景应用落地。谈到基层落地,和超表示,还需要面临基层认知方面的屏障,这也是鹰瞳科技努力在解决的问题。
具体而言,三年前,即使是北上广这样医疗资源先进的大城市,也少有人知道通过眼底的一张照片就可以知道全身的慢病风险。随着三年来的普及,大城市的人们普遍对视网膜拍照有了初步的认知,但是对基层来说,这仍然是一个相对未知的领域。
并且,基层百姓对慢病筛查的重视程度仍然偏弱,对体检重要性的认知偏低,加上部分基层的筛查能力也偏弱,基层慢病筛查面临阻碍。但和超坦言,这正是鹰瞳科技可以为其带来价值的地方,不需要花费小半天的时间去抽血、验尿、拍X光等,通过几分钟的视网膜影像AI筛查,就可以等同于给一个人做小型的体检,并且成本很低。
另一个需要突破的问题是,尽管眼底相机比CT机更便宜,但对基层医疗机构而言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难题,鹰瞳科技在努力通过技术上的创新降低成本。“按照医疗器械的发展规律而言,当一项产品达到一定生产规模后就可以优化生产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和超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如果成本能够下降一倍,落地的情况和服务的用户数量可能会上升十倍。所以需要逐步把费用降低到三线城市负担得起,然后是四线城市、城镇,甚至渗透到每一个村的医务室。
和超认为,这一目标不难实现,目前即使是在没有网没有电的地方,鹰瞳科技通过产品创新,其设备也可以用充电宝来驱动。并且现在全国绝大多数村庄都已经通电,很高的比例的地区都有网络,有网络就可以进行远程问诊。本地上传的简单的图片可以由鹰瞳科技的云端做分析。
据了解,由于鹰瞳科技的创新产品有助于缩小基层医疗水平与三甲医院的医疗水平的差距,也得到了北京、上海等多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政策东风下,产品创新迭代和注册应用将进一步提速。
面临健康风险却浑然不知
在基层方面,鹰瞳科技参与了大量的义务慢病防控的项目,因此各地区也更加支持鹰瞳科技的产品落地。
2021年4月,在新疆巴楚县卫健委的牵头下,一批鹰瞳科技的AI视网膜辅助诊断系统和眼底照相机“进驻”巴楚县的人民医院、中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医疗机构;2021年7月,在巴楚县阿纳库勒乡果勒买里(10)村,鹰瞳科技的产品进一步下沉,通过赋能首个联通上海的医疗援疆云诊室,服务当地居民。
鹰瞳科技方面告诉界面新闻记者,鹰瞳科技的AI视网膜辅助诊断系统是一个基于数百万多维度交叉标注视网膜影像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研发的人工智能视网膜健康风险评估产品。该产品可以通过视网膜发现早期健康风险在视网膜上的异常表现,相关研究成果曾在《自然》(Nature)《柳叶刀》(The Lancet)等国际顶级期刊的系列期刊上发表。
仅2020年一年,该系统就筛查出来有失明或生命危险的重大阳性案例4981人,这些人已经到了必须立即就医的程度,但在检查前这些当事人都不知道自身的危险。
该系统“进驻”巴楚县以来也在当地发现了多个重大阳性病例。从25岁的年轻姑娘,到82岁的老大爷……这些患者若没有及时发现和就医,或面临失明的风险。
巴楚县卫健委书记吕红博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鹰瞳科技的眼底疾病辅助诊断系统引入后,诊室的眼底病检查时间缩短至原先的五分之一,糖网等眼底病的检出率和准确率都得到大幅提升。另外,医生们也能够根据诊断结果去学习病灶位置、形态,逐步提升诊断能力。
此外,鹰瞳科技还参与了防疫与预防慢病相结合的工作。自2021年7月1日起,福建省全面启动60岁以上老年人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但截至7月底,厦门市翔安区60岁以上老年人(61449人)的疫苗接种率约为40%。为加快接种进度,8月2日,翔安区政府与鹰瞳科技达成合作,推出了“60岁以上老人接种疫苗赠送体检筛查”的惠民举措,老年人在接种新冠疫苗之外,还可以免费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健康风险筛查。
60岁以上的人群不仅是感染新冠病毒重症及死亡高风险人群,同时也是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视神经疾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主要人群。活动开展仅一周,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就提高了十个百分点,同时糖尿病的视网膜病变和健康风险的筛查就已经累计完成了将近2000人。
项目开始至2021年11月23日,总计筛查20000余人次。在筛查中发现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病变、青光眼疑似等需要立即就医的重大健康风险患者100多人,其中最年轻的只有32岁,发现高风险健康风险患者4000多人,为患者及时发现病情、积极干预和尽早就医争取了时间。
让孩子的眼睛更亮一点
教育部联合国家卫健委开展的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0.2%,即一半以上儿童青少年近视。并且,当前儿童青少年眼健康问题已经不仅仅是近视问题,斜视、弱视、眼球震颤、黄斑病变、白内障、屈光不正等问题也越来越多。
视网膜检测可以直接观测到眼睛内部的生理结构,是了解青少年近视发展及眼健康风险非常重要的一环。建立眼健康档案,持续观测视网膜变化,已经成为业内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共识。
鹰瞳科技创始人张大磊曾表示,每一个最普通的人,都配得上最好的健康服务。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每一个干净的心灵都应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因此,鹰瞳科技也一直致力于推广人工智能公益服务,让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有能力做筛查。
鹰瞳科技连续三年参加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北京后生公益基金会、北京儿童健康基金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以及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儿童健康教育与医疗扶贫专项基金所管理的大型公益项目“爱目行动”,分别前往四川万源、西藏拉萨、青海省为数万名小学生开展视力、听力的筛查。
2021年11月,鹰瞳科技还与腾讯医疗和北京市东城区达成战略合作,利用鹰瞳科技的人工智能视网膜影像算法和技术,三方共建系统性、持续性的中小学生眼健康智能管理平台,开展了东城区中小学生的眼健康管理与持续监测工作。
鹰瞳方面表示,此次与腾讯医疗共同开展的青少年眼健康工作,旨在打造全国人工智能360度持续眼健康管理的近视防控新模式,建立中小学卫生保健示范中心,助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落地实施。
根据该项战略合作,鹰瞳科技向东城区提供人工智能眼健康筛查管理项目方案,对中小学生进行定期视力筛查和眼底健康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导致视力受损的风险因素,进而给出健康指导、转诊建议,建立持续更新的电子健康档案,构建东城区中小学生眼健康智能管理平台。
张大磊对此曾表示,鹰瞳科技希望发挥自身的视网膜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的优势,协助区政府建立持续更新的青少年电子健康档案,打造中小学生眼健康智能管理平台,实现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未来,鹰瞳科技还会陆续和更多地区的政府机构开展眼健康和慢病筛查防治工作,致力于实现“让健康无处不在”的企业使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