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面口袋到英伦风,中国的校服套路何时能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面口袋到英伦风,中国的校服套路何时能破

可以肯定的一个结论是:校服的竞争确实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谁家名气大,生意就更好做,抢的地盘就越多。

文/赖松

昨天晚上,报喜鸟集团宣布和韩国市场排名第一的校服品牌Elite签约,将成立合资公司,全面进军国内校服市场。

在细分市场,报喜鸟是大公司里的迟到者。

同样是职业装领域的龙头,乔治白在2014年就把校服当成了战略市场布局。去年初,他们还大规模地招募了区域市场合伙人。

去年底,羽绒服老大波司登也杀到了这个市场里面来,和韩国校服品牌SMART F&D成立了定制公司,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国内名声最大的校服品牌伊顿纪德坐不住了,今年2月,他们也宣布,要和英国校服第一品牌Trutex进行战略合作。

虽然校服生意有很大的地域性特征,各大企业常年都只守在自己的地盘上玩耍,但现在,上市公司杀进来后,局面开始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伊顿纪德的反应就是一个表现。

可以肯定的一个结论是:校服的竞争确实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谁家名气大,生意就更好做,抢的地盘就越多。

来看一下这些大公司做的校服到底长啥样吧。

▼▼▼

这是伊顿纪德为江苏省天一中学定制的校服。

同学们摆拍还挺认真的。

苏州市第十中学的校服。

课堂实录,比摆拍略胜一筹。

职业装大佬乔治白家的校服,

嗯,纯正英伦风!

北京校服一哥“优卡”的改良版英伦风!

看起来也有模有样

还是优卡,北京二十四中的这个系列被评为

北京最潮校服

嗯,套路果然很受欢迎。

▼▼▼

既然英伦风都泛滥了,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

让牛X的设计师们

做出“中国风”的校服呢?

答案是,

必!

须!

滴!

来,一起感受下,

另一家知名校服公司开发的“中国风”系列

▼▼▼

该不会是给体校学生定制的吧?

“中国风”,

继续吹,

吹出文艺青年版

看,人家还拍了大片,

请模特示范,

教你“中国风”的正确打开方式

↓ ↓ ↓

看了那么多案例,比起国内大多数学校强推的“面口袋”,说真的,伊顿纪德那两所中学的校服看起来还算说得过去。

但这种风格要多看几个,你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套路。

不论学校分布在祖国的哪个地方,不论校长们的胸怀有多么宽广,在他们深深的脑海里,英伦套路始终是不二选择。

作为一个主推“英伦风”的校服公司,伊顿纪德当上了行业老大,不知道校长们贡献了多少力量。

不论怎么说,在和“面口袋”竞争的时代,“英伦风”的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

市场的巨大需求也因此成就了一批企业,不过,随之而来的尴尬也开始出现了。

随着校服公司的业绩越做越大,各个地方的学校都慕名而来,供校长们挑选的“定制”款好像有点跟不上,这时候,套路就难免露怯了。

两个学校之间的校服撞衫还算好的,在深圳,有校服居然跟PRADA撞了个满怀。

撞衫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账还要算在企业的头上。

从一开始,当校方决定找一家有实力的企业定制校服的时候,他们满心欢喜,希望对方能设计出符合学校学生气质和文化底蕴的校服来。

但现实是,和校服公司谈设计?他们给你看的不外乎都是小修小改的英式制服,东嫁接点运动、西拼凑一点贵族,那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套路而已。

在“英伦风”吹得审美疲劳,“中国风”又指望不上的时候,服装圈里的大咖们看到了巨大的机遇。

从一身“面口袋”进化成满屏“英伦风”,终于来了几个有本事的人,准备打破中国的校服套路。

好消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开始向校服市场发力,上市公司用资本杠杆把韩国人撬了进来,中国校服市场的下一个“潮流趋势”很可能就是“韩国风”。

而坏消息是,校长们在精挑细选后,最终拿到的校服很可能夹杂着一股浓浓的泡菜味儿。到头来发现,他们一样会发现,那不过只是另一个套路而已。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面口袋到英伦风,中国的校服套路何时能破

可以肯定的一个结论是:校服的竞争确实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谁家名气大,生意就更好做,抢的地盘就越多。

文/赖松

昨天晚上,报喜鸟集团宣布和韩国市场排名第一的校服品牌Elite签约,将成立合资公司,全面进军国内校服市场。

在细分市场,报喜鸟是大公司里的迟到者。

同样是职业装领域的龙头,乔治白在2014年就把校服当成了战略市场布局。去年初,他们还大规模地招募了区域市场合伙人。

去年底,羽绒服老大波司登也杀到了这个市场里面来,和韩国校服品牌SMART F&D成立了定制公司,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面对激烈的竞争局面,国内名声最大的校服品牌伊顿纪德坐不住了,今年2月,他们也宣布,要和英国校服第一品牌Trutex进行战略合作。

虽然校服生意有很大的地域性特征,各大企业常年都只守在自己的地盘上玩耍,但现在,上市公司杀进来后,局面开始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伊顿纪德的反应就是一个表现。

可以肯定的一个结论是:校服的竞争确实已经进入了品牌时代。谁家名气大,生意就更好做,抢的地盘就越多。

来看一下这些大公司做的校服到底长啥样吧。

▼▼▼

这是伊顿纪德为江苏省天一中学定制的校服。

同学们摆拍还挺认真的。

苏州市第十中学的校服。

课堂实录,比摆拍略胜一筹。

职业装大佬乔治白家的校服,

嗯,纯正英伦风!

北京校服一哥“优卡”的改良版英伦风!

看起来也有模有样

还是优卡,北京二十四中的这个系列被评为

北京最潮校服

嗯,套路果然很受欢迎。

▼▼▼

既然英伦风都泛滥了,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

让牛X的设计师们

做出“中国风”的校服呢?

答案是,

必!

须!

滴!

来,一起感受下,

另一家知名校服公司开发的“中国风”系列

▼▼▼

该不会是给体校学生定制的吧?

“中国风”,

继续吹,

吹出文艺青年版

看,人家还拍了大片,

请模特示范,

教你“中国风”的正确打开方式

↓ ↓ ↓

看了那么多案例,比起国内大多数学校强推的“面口袋”,说真的,伊顿纪德那两所中学的校服看起来还算说得过去。

但这种风格要多看几个,你就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套路。

不论学校分布在祖国的哪个地方,不论校长们的胸怀有多么宽广,在他们深深的脑海里,英伦套路始终是不二选择。

作为一个主推“英伦风”的校服公司,伊顿纪德当上了行业老大,不知道校长们贡献了多少力量。

不论怎么说,在和“面口袋”竞争的时代,“英伦风”的优势还是显而易见的。

市场的巨大需求也因此成就了一批企业,不过,随之而来的尴尬也开始出现了。

随着校服公司的业绩越做越大,各个地方的学校都慕名而来,供校长们挑选的“定制”款好像有点跟不上,这时候,套路就难免露怯了。

两个学校之间的校服撞衫还算好的,在深圳,有校服居然跟PRADA撞了个满怀。

撞衫的原因有很多,归根结底,账还要算在企业的头上。

从一开始,当校方决定找一家有实力的企业定制校服的时候,他们满心欢喜,希望对方能设计出符合学校学生气质和文化底蕴的校服来。

但现实是,和校服公司谈设计?他们给你看的不外乎都是小修小改的英式制服,东嫁接点运动、西拼凑一点贵族,那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的套路而已。

在“英伦风”吹得审美疲劳,“中国风”又指望不上的时候,服装圈里的大咖们看到了巨大的机遇。

从一身“面口袋”进化成满屏“英伦风”,终于来了几个有本事的人,准备打破中国的校服套路。

好消息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公司开始向校服市场发力,上市公司用资本杠杆把韩国人撬了进来,中国校服市场的下一个“潮流趋势”很可能就是“韩国风”。

而坏消息是,校长们在精挑细选后,最终拿到的校服很可能夹杂着一股浓浓的泡菜味儿。到头来发现,他们一样会发现,那不过只是另一个套路而已。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