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建送餐算法、造送餐神器,上海交大上千名教师为学生送热乎饭菜 | 上海战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建送餐算法、造送餐神器,上海交大上千名教师为学生送热乎饭菜 | 上海战疫

近日,“上海交大上千老师开私家车为学生送饭”登上热搜。在交大闭环管理期间,教师们变身为“外卖小哥”,开发送餐算法,改造送餐神器,只为了给学生送上热乎乎的饭菜。

图片来源:杨明

实习记者 杨吴悦

“第四款送餐神器亮相,可惜今天中午只抢到了五百多份,暂时还没法测试它的极限容量。”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党委书记杨明在送完餐后发出了这条朋友圈,配图正是他带领的智能车实验室研制出的无人小巴。

近日,上海交大上千老师开私家车为学生送饭”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热议。因出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02239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进入闭环管理。上网课、做核酸检测……3万余师生在校内已度过了不寻常的一周。

为降低交叉感染风险,312日起,上海交大管控进一步加强,学生在寝室“足不出户”,一日三餐均由学校安排配送。但是,特殊时期校内餐饮服务人员严重不足,3万多学生的送餐成了重大问题。学校把任务分配给各个学院,要求学院组建老师建送餐队伍,保障学生吃得上饭。

于是,校园里出现了这么一群高学历的“外卖小哥”——平常站在讲台上、实验室、研究室传道授业的老师们,就成了送饭大军中的一员,放下耳麦、穿上防护服,出现在食堂,领取盒饭、送往寝室。

千名老师成了送餐员,老师们的私家车成了送餐专车。

为了让学生们吃上热乎饭菜,老师们常常是跑步送餐,而他们自己却往往来不及按时吃饭,就在送餐后用开水泡方便面充当“正餐”。

杨明是逆行入校的教工志愿者之一。

杨明的朋友圈。图片来源:杨明

一栋宿舍楼动辄几百人,楼栋分散在偌大校园里,怎么送?

老师们开着私家车、骑着三轮车,根据分配的宿舍片区,一趟趟来回于食堂与宿舍楼之间,两头则是食堂工作人员、楼栋志愿者的协力配合。

第一天送餐后,老师们发现,由于用餐人数过多、送餐时间较长,送到学生手里的餐饭有的已经没有热气了。老师们开始研究讨论:开发一个新算法、设计一个协同软件、计算出最佳方案、形成“简单的有边界条件的运输优化模型”……责任落实到学院、分工更加明确、时间不断缩短。

“大家都是一个目的,怎么把餐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学生手里。”长期致力于智能车研究的杨明想到了自己实验室里的特殊工具,“我叫团队立刻准备了策划方案,由一名在校的工程师拼装完成了一辆智能小车,加上后方拖挂后第一次就运了780份,效果很不错。”

 随着外界捐赠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杨明实验室里的无人小巴也派上了用场。“先后我们用了私家车、三轮车、智能物流车,到无人小巴已经是‘第四代’,运量很大,效率提升很快。” 

“印象中第一天送完最后一份已是晚上8点多,刚开始磨合的时间的确会长一些。”杨明告诉记者,现在有了智能车的辅助,一餐共计1000多份的量不到1小时就能全部送完,饭到学生手中的时候都是热乎的。“这也驱动着我们要不断去找新的‘送餐神器’。” 

运输中的无人小巴。图片来源:杨明

教师骑手们送餐到楼下后,由宿管阿姨、辅导员、学生组成的楼栋志愿者负责将三餐及其他防疫物资发放至每间寝室。

研究生三年级学生董菲菲是校内一栋近600人宿舍楼的志愿者之一,作为寝室长的她没有多想报名了志愿者,参与到每天的餐食物资发放、核酸检测组织、应急协调等工作中。“数量需求是提前一天统计好的,每位志愿者负责四五间寝室物资的发放,感觉这样更好,有效减少了人员流动。”

她在朋友圈写道:“生活有序,静等解封。”

“大白比心”表情包。图片来源:董菲菲

老师们一趟趟地送餐来,同学们看在眼里,自行发起了一个行动。 “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阳台上,同学们戴着口罩向“大白”大声传达感谢,声量汇集在一起,场面颇为壮观。

 “有个老师听到后超我们比心呢,被同学做成了表情包,虽然不知道他是谁。”董菲菲说,有人提议喊楼后,响应的同学特别多。“大家都相信,交大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晚上,完成送餐任务的杨明脱下防护服,回归电信学院教授的身份,在《控制导论》的线上课堂为本科生讲解无人车背后关于定位、传感、规划、决策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交大的同学们则发现,许多校内微信群都被“大白比心”的表情包刷屏了。有学生说:“如果爱有形状,应该是老师们送来的餐盒的模样……”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建送餐算法、造送餐神器,上海交大上千名教师为学生送热乎饭菜 | 上海战疫

近日,“上海交大上千老师开私家车为学生送饭”登上热搜。在交大闭环管理期间,教师们变身为“外卖小哥”,开发送餐算法,改造送餐神器,只为了给学生送上热乎乎的饭菜。

图片来源:杨明

实习记者 杨吴悦

“第四款送餐神器亮相,可惜今天中午只抢到了五百多份,暂时还没法测试它的极限容量。”上海交通大学密西根学院党委书记杨明在送完餐后发出了这条朋友圈,配图正是他带领的智能车实验室研制出的无人小巴。

近日,上海交大上千老师开私家车为学生送饭”登上微博热搜榜,引发热议。因出现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02239日,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进入闭环管理。上网课、做核酸检测……3万余师生在校内已度过了不寻常的一周。

为降低交叉感染风险,312日起,上海交大管控进一步加强,学生在寝室“足不出户”,一日三餐均由学校安排配送。但是,特殊时期校内餐饮服务人员严重不足,3万多学生的送餐成了重大问题。学校把任务分配给各个学院,要求学院组建老师建送餐队伍,保障学生吃得上饭。

于是,校园里出现了这么一群高学历的“外卖小哥”——平常站在讲台上、实验室、研究室传道授业的老师们,就成了送饭大军中的一员,放下耳麦、穿上防护服,出现在食堂,领取盒饭、送往寝室。

千名老师成了送餐员,老师们的私家车成了送餐专车。

为了让学生们吃上热乎饭菜,老师们常常是跑步送餐,而他们自己却往往来不及按时吃饭,就在送餐后用开水泡方便面充当“正餐”。

杨明是逆行入校的教工志愿者之一。

杨明的朋友圈。图片来源:杨明

一栋宿舍楼动辄几百人,楼栋分散在偌大校园里,怎么送?

老师们开着私家车、骑着三轮车,根据分配的宿舍片区,一趟趟来回于食堂与宿舍楼之间,两头则是食堂工作人员、楼栋志愿者的协力配合。

第一天送餐后,老师们发现,由于用餐人数过多、送餐时间较长,送到学生手里的餐饭有的已经没有热气了。老师们开始研究讨论:开发一个新算法、设计一个协同软件、计算出最佳方案、形成“简单的有边界条件的运输优化模型”……责任落实到学院、分工更加明确、时间不断缩短。

“大家都是一个目的,怎么把餐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学生手里。”长期致力于智能车研究的杨明想到了自己实验室里的特殊工具,“我叫团队立刻准备了策划方案,由一名在校的工程师拼装完成了一辆智能小车,加上后方拖挂后第一次就运了780份,效果很不错。”

 随着外界捐赠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杨明实验室里的无人小巴也派上了用场。“先后我们用了私家车、三轮车、智能物流车,到无人小巴已经是‘第四代’,运量很大,效率提升很快。” 

“印象中第一天送完最后一份已是晚上8点多,刚开始磨合的时间的确会长一些。”杨明告诉记者,现在有了智能车的辅助,一餐共计1000多份的量不到1小时就能全部送完,饭到学生手中的时候都是热乎的。“这也驱动着我们要不断去找新的‘送餐神器’。” 

运输中的无人小巴。图片来源:杨明

教师骑手们送餐到楼下后,由宿管阿姨、辅导员、学生组成的楼栋志愿者负责将三餐及其他防疫物资发放至每间寝室。

研究生三年级学生董菲菲是校内一栋近600人宿舍楼的志愿者之一,作为寝室长的她没有多想报名了志愿者,参与到每天的餐食物资发放、核酸检测组织、应急协调等工作中。“数量需求是提前一天统计好的,每位志愿者负责四五间寝室物资的发放,感觉这样更好,有效减少了人员流动。”

她在朋友圈写道:“生活有序,静等解封。”

“大白比心”表情包。图片来源:董菲菲

老师们一趟趟地送餐来,同学们看在眼里,自行发起了一个行动。 “谢谢老师,老师辛苦了——”阳台上,同学们戴着口罩向“大白”大声传达感谢,声量汇集在一起,场面颇为壮观。

 “有个老师听到后超我们比心呢,被同学做成了表情包,虽然不知道他是谁。”董菲菲说,有人提议喊楼后,响应的同学特别多。“大家都相信,交大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晚上,完成送餐任务的杨明脱下防护服,回归电信学院教授的身份,在《控制导论》的线上课堂为本科生讲解无人车背后关于定位、传感、规划、决策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交大的同学们则发现,许多校内微信群都被“大白比心”的表情包刷屏了。有学生说:“如果爱有形状,应该是老师们送来的餐盒的模样……”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