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好问】韩国电影为何能迅速崛起?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好问】韩国电影为何能迅速崛起?

中国电影不要总拿审查制度说事,伊朗对电影也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但是伊朗仍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

在前不久的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上,一部在“非竞赛单元”展映的韩国影片《哭声》获得好评一片,并被很多影评人称作今年全球最佳电影。以1999年韩国第二次修订《电影振兴法》和成立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为标志,电影产业在韩国迅速崛起,无论口碑还是票房,韩国电影都佳作频出。为什么韩国电影这么牛?中国电影和韩国电影差距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好问邀请韩国电影史研究者小韩,回答有关韩国电影问题。

Q:为什么韩国电影如此NB?中国电影差在哪?

小韩:简单地说一下,电影自1903年(左右)传入朝鲜半岛。之后,由于受日本侵略、朝鲜战争、国内局势动荡以及制度约束等影响,电影产业发展较为缓慢。1999年,以第二次修订《电影振兴法》和成立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为标志,电影产业迅速崛起,1999-2004年总票房复合增长率达到24.3%,2004年之后,电影市场趋向成熟,票房稳定增长,2011年票房为10.9亿美元,成为世界主要电影市场之一。之所以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迎来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有5个原因:1.稳定的社会局势;2.顶住美国电影出口协会压力,坚持全年146天国产影片放映日的银幕配额制(2006年降至73天);3.电影彻底由审查制转为分级制;4.以市场为主导,尊重电影产业自律权,成立由政府支持的半民间半官方机构“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5.经济上的支持,电影成为政府重点扶持对象。至于说到中国电影,我也只能一声叹息,各个环节都有问题,一两句话说不完,哪天中国废除了审查制度,取消进口片配额全面开放市场,或许受到刺激的中国电影产业/中国电影会有全面提升。

Q:韩国电影是怎么讲故事的?

小韩:韩国电影界奉行的是“一剧之本”,韩国导演自己操刀编剧,再把自己的作品搬上银幕。所以一部电影由文字语言转化成视听语言的过程中,导演能够完成更准确地拿捏。而且韩国电影界新人导演层出不穷,竞争非常激烈,一旦第一部片子拍砸了,很难再找到投资人,就此而言,一般一部作品都会磨个几年。PS,韩国电影发展到现在,最初也是秉承了“拿来主义”(模仿好莱坞),尤其是类型片,这种方法看似捷径,但要由表及里的提升还需很多路要走。

Q:请问是这主要是因为韩国全民看电影,还是由于主要城市人民对电影及电影周边的热捧?

小韩:韩国的电影院(综合性多厅影院)大都建在shopping mall里,它是集购物、玩乐、休闲于一体的空间,同时也成为都市文化的重要据点。一般来说,一家几口或者三五好友的休闲生活大多集中在有多厅影院的shopping mall或者附近。购物,吃饭,顺便看部电影,是件很随意的事,已经成为韩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另外一点,韩国电影票的票价还算亲民,相对于他们的月收入,并不是算贵,学生还有优惠价。

Q:韩国电影分级吗?

小韩:2002年1月26日重新修订的电影振兴法(法律第6632号)中,废止“等级保留制”,新设“制限上映可”分级制(简单地说就是电影分级制),即电影在上映前,依据电影振兴法,通过映像物等级委员会,对影片进行上映分级,上映的电影分为“全体观众(G级)、12岁观众、15岁观众、18岁观众、限制放映(R级)”5个等级。其实韩国三级片只是很少一部分,这些三级片大多卖海外版权,或者拍出来不久后就投入VOD和流媒体等二级市场。

Q:韩国国内电影院票房如何?是不是也和国内市场一样火爆?

小韩:根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新年伊始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韩国电影总观影人数为2亿1727万人(包括韩国电影和在韩国上映的外国电影),连续三年突破2亿人大关。其中,韩国电影观影人数1亿1292万人,占有率为52%,超过了外国电影1亿435万人、48%占有率的票房纪录,这也是韩国电影观影人数占有率连续5年超过外国电影。换个角度来说,随着韩国电影市场总体增长,突破千万人次的电影越来越多,迄今为止已经有11部韩国电影的观影人次超过千万,就此而言,拍得好的韩国电影还是会受到本土观众欢迎的。

Q:哪些影片是您心目中的韩国电影top 10?

小韩:太多了,肯定不止十部,只能简单先列几部。李沧东的所有作品,奉俊昊的《杀人回忆》《母亲》,金基德的《阿里郎》等等,洪常秀导演的诸多作品,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罗泓轸的《追击者》《黄海》等等。

Q:韩国本土市场比较小,未来韩国电影继续发展,会不会遇到市场容量瓶颈?

小韩:韩国尽管只有5000万人口,但2014年韩国电影市场为15亿美元,是世界第六大电影市场,像《鸣梁》这样的电影单片在韩国国内能卖到8亿人民币,人口小国已然成为电影大国。瓶颈肯定会有,所以这几年来,韩国电影人也致力海外市场的拓展,之前主攻目标是日本,近几年来转向中国……那么多中韩合拍片就是很好的例子。

Q:韩国电影本身与其电影市场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小韩:1990年代之前,虽然时不时地会出现一些韩国卖座片,但是大部分韩国人还是喜欢外国电影。而《生死谍变》拉开的韩国电影振兴的序幕,则把韩国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喜好重新调整成了对韩国本国电影的关注。具体来说,1999年,由姜帝圭执导的《生死谍变》仅放映21天,就突破了《悲歌一曲》(1993,林权泽)创下的韩国电影票房纪录,最终,以全国620万的观影人次缔造了新一轮的票房神话。不可否认,IMF外换危机过后,在韩国社会产生的“综合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对韩国经济冲击巨大。为了重返世界经济舞台,韩国人也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团结一致,民族主义情绪极其高涨,比如支持危机严重的大众文化——“韩国”电影,即是爱国的行为等,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奇怪的氛围,即所谓的综合症)也对《生死谍变》的票房成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适时出现一部较之好莱坞巨制《泰坦尼克号》(1997,詹姆斯·卡梅隆)更为卖座的本土电影,对于韩国人来说,犹如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或者是在世界杯足球赛中赢得胜利一样,具有一种替代满足感。走进影院观看一部本土电影被视为爱国行为,韩国电影的成功成为治愈韩国经济危机伤处的良方。但是,《生死谍变》自身水准过硬也是不容忽视的。1990年代末以后,随着韩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韩国电影市场相对来说已经很成熟,主流商业片开拓市场,并注重深入挖掘本民族的文化内涵,由此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支持本土电影的观众。

Q:每年都期待黄政民的片子。

小韩:我也很期待他的作品。去年的《老手》和《国际市场》的观影人次都过了千万,现在可以称他为“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实力派演员”,呵呵。

Q:如何评价韩国电影《新世界》?

小韩:我个人挺喜欢这部片子。韩国犯罪片并不只是借鉴好莱坞,还有香港黑帮片。但无论是翻拍还是模仿,韩国导演们都将犯罪电影中的角色进行了更为本土化的改造。比如这部被称为“韩版《无间道》”的《新世界》,打破了警察“三观要正”的规矩(在香港式犯罪的黑帮片里,有警匪两个视角。选择警察作为第一人物的主观视角,一般意味着警察不能随意变“坏”)。《无间道》里梁朝伟拼死看重的警察身份,在《新世界》里化为李政宰轻蔑一笑后付之一炬的灰烟——苦呵呵卧底小警察经历一切后选择了对自己而言“更爽”的一条路。换言之,这类韩国电影吸收了美国的英雄,吸收了香港的黑帮大佬,却把他们脑门顶上的金光给抹掉了。即韩国犯罪片中所谓的正派,似乎都被“去英雄化”了。那些越是让观众情感代入深的人,越显得“无能”。我同意一种说法,《新世界》从题材到人物的套路,再到导演们的基本拍法,都与港产黑帮片的有着极高的相似度,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合格的商业片。如果这部作品的节奏能够更紧凑些,会更好看。

Q:网上称韩国第一电影:《杀人回忆》,在韩国电影史中的地位和真正影响?

小韩:2003年上映的几部作品,如奉俊昊的《杀人回忆》、李在容的《丑闻——朝鲜男女相悦之事》、金知云的《蔷花,红莲》和朴赞郁的《老男孩》等,虽未标榜是韩国大片,但在票房上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2003年韩国票房冠军影片,狂扫当年韩国国内各大电影奖项),不仅如此,这些作品还得到了评论界的众口一词的称赞,并接连不断受到国际电影节的邀请。对于这些制作费适中、制作精良,票房成功,且得到舆论界好评的作品需要一个指称。韩国电影杂志一般把其称之为“优质电影Well-made Film”。优质电影如《杀人回忆》和《老男孩》那样的作品,即“最大限度活用类型片框架,明星体系(star system)等,兼备导演个人风格和问题意识,得到大众认可的高质量商业片”。换言之,“优质电影”这一用语,是作者主义和新好莱坞时代的高概念电影的结合。优质电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趋势:第一种,制作费控制在平均线内,注重叙事而不是视觉效果,强调适合角色的实力派演员而不是明星,是能引起观众共鸣的作品(比如《杀人回忆》);另一种,对于韩国电影制作最薄弱的环节,即美术、音效和后期制作等进行大量投资,使其成为一部高质量的作品。由此,制作优质电影,不是量的膨胀,而是质的飞跃。另外,通过优质电影的不断出现,韩国电影人也因此普遍意识到,在电影制作其他环节也需要专业化,而不仅仅在电影导演和摄影方面。

Q:《杀人回忆》为什么这个片子评价这么高?

小韩:2003年的《杀人回忆》取自韩国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讲述小镇警察和汉城来的探员一同侦察连环杀人案,结果却因自身的原因和大局势的关系而让凶手逍遥法外的故事。这部作品令奉俊昊真正显示出大师风范。《杀人回忆》的拍摄手法突破了当年同类型影片的刻意夸张,采用平实的手段,冷峻的视角,令整部作品有了厚重感。更为出色的是,影片展现了1980年代的社会背景,视野无比宽阔,令其不只是局限于对几位探员对一宗徒劳无功的杀人事件的无法释怀,更是勾起整个国家对那段历史的集体回忆。换言之,影片既有商业片的构架,又有深刻反思的野心,这是影片最大的特色。

Q:中国电影的审查影响了国内电影了什么?

小韩:80年代整个大环境还是很开放的,审查制度没有那么严,当时的中国电影是百花齐放,当年那些电影拿到现在肯定连审查都过不了,比如《芙蓉镇》。这两年意识形态方面管的越来越紧了。举个稍微有些不恰当的例子,1999年,《泰坦尼克号》国内上映的版本一刀未剪,2012年版本,删减了裸戏。拍鬼故事审查都通不过,总局不允许电影里出现鬼,所以中国拍的都是没有鬼的鬼片。如果不废除审查,自我反省题材根本不允许拍摄。在中国这个体制下,废除审查制度根本不可能,也就在梦里想想了。

Q:韩国电影看似很商业,但是人家商业的细节做的特别到位,镜头语言也特别细致。演员也有着一大票的老戏骨,这样的电影拍出来就很难不让人称赞,比如《暗杀》。没有一个小鲜肉,评论年纪都在35岁以上的主演,硬生生地撑起了一片天。再看看国内的电影,生产出来的电影没有细节,镜头就是眼睛,观众在看到这个镜头之后不会去想更深的东西。

小韩:所言极是,中国电影问题太多了,不止是审查制度的问题(比如伊朗电影也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但是他们还是拍出了许多优秀作品),要深究起来真是一天也说不完。

嘉宾介绍:小韩,韩国电影史研究者,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译著有《韩国电影史》。我每年游走于韩国几大电影节,观看韩片,广交影友。最近几年,过于“偏食”,以至于患上韩国老片痴影症,现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欢迎戳此加入提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好问】韩国电影为何能迅速崛起?

中国电影不要总拿审查制度说事,伊朗对电影也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但是伊朗仍涌现出许多优秀作品。

在前不久的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上,一部在“非竞赛单元”展映的韩国影片《哭声》获得好评一片,并被很多影评人称作今年全球最佳电影。以1999年韩国第二次修订《电影振兴法》和成立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为标志,电影产业在韩国迅速崛起,无论口碑还是票房,韩国电影都佳作频出。为什么韩国电影这么牛?中国电影和韩国电影差距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好问邀请韩国电影史研究者小韩,回答有关韩国电影问题。

Q:为什么韩国电影如此NB?中国电影差在哪?

小韩:简单地说一下,电影自1903年(左右)传入朝鲜半岛。之后,由于受日本侵略、朝鲜战争、国内局势动荡以及制度约束等影响,电影产业发展较为缓慢。1999年,以第二次修订《电影振兴法》和成立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为标志,电影产业迅速崛起,1999-2004年总票房复合增长率达到24.3%,2004年之后,电影市场趋向成熟,票房稳定增长,2011年票房为10.9亿美元,成为世界主要电影市场之一。之所以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迎来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有5个原因:1.稳定的社会局势;2.顶住美国电影出口协会压力,坚持全年146天国产影片放映日的银幕配额制(2006年降至73天);3.电影彻底由审查制转为分级制;4.以市场为主导,尊重电影产业自律权,成立由政府支持的半民间半官方机构“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5.经济上的支持,电影成为政府重点扶持对象。至于说到中国电影,我也只能一声叹息,各个环节都有问题,一两句话说不完,哪天中国废除了审查制度,取消进口片配额全面开放市场,或许受到刺激的中国电影产业/中国电影会有全面提升。

Q:韩国电影是怎么讲故事的?

小韩:韩国电影界奉行的是“一剧之本”,韩国导演自己操刀编剧,再把自己的作品搬上银幕。所以一部电影由文字语言转化成视听语言的过程中,导演能够完成更准确地拿捏。而且韩国电影界新人导演层出不穷,竞争非常激烈,一旦第一部片子拍砸了,很难再找到投资人,就此而言,一般一部作品都会磨个几年。PS,韩国电影发展到现在,最初也是秉承了“拿来主义”(模仿好莱坞),尤其是类型片,这种方法看似捷径,但要由表及里的提升还需很多路要走。

Q:请问是这主要是因为韩国全民看电影,还是由于主要城市人民对电影及电影周边的热捧?

小韩:韩国的电影院(综合性多厅影院)大都建在shopping mall里,它是集购物、玩乐、休闲于一体的空间,同时也成为都市文化的重要据点。一般来说,一家几口或者三五好友的休闲生活大多集中在有多厅影院的shopping mall或者附近。购物,吃饭,顺便看部电影,是件很随意的事,已经成为韩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另外一点,韩国电影票的票价还算亲民,相对于他们的月收入,并不是算贵,学生还有优惠价。

Q:韩国电影分级吗?

小韩:2002年1月26日重新修订的电影振兴法(法律第6632号)中,废止“等级保留制”,新设“制限上映可”分级制(简单地说就是电影分级制),即电影在上映前,依据电影振兴法,通过映像物等级委员会,对影片进行上映分级,上映的电影分为“全体观众(G级)、12岁观众、15岁观众、18岁观众、限制放映(R级)”5个等级。其实韩国三级片只是很少一部分,这些三级片大多卖海外版权,或者拍出来不久后就投入VOD和流媒体等二级市场。

Q:韩国国内电影院票房如何?是不是也和国内市场一样火爆?

小韩:根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新年伊始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韩国电影总观影人数为2亿1727万人(包括韩国电影和在韩国上映的外国电影),连续三年突破2亿人大关。其中,韩国电影观影人数1亿1292万人,占有率为52%,超过了外国电影1亿435万人、48%占有率的票房纪录,这也是韩国电影观影人数占有率连续5年超过外国电影。换个角度来说,随着韩国电影市场总体增长,突破千万人次的电影越来越多,迄今为止已经有11部韩国电影的观影人次超过千万,就此而言,拍得好的韩国电影还是会受到本土观众欢迎的。

Q:哪些影片是您心目中的韩国电影top 10?

小韩:太多了,肯定不止十部,只能简单先列几部。李沧东的所有作品,奉俊昊的《杀人回忆》《母亲》,金基德的《阿里郎》等等,洪常秀导演的诸多作品,朴赞郁的复仇三部曲,罗泓轸的《追击者》《黄海》等等。

Q:韩国本土市场比较小,未来韩国电影继续发展,会不会遇到市场容量瓶颈?

小韩:韩国尽管只有5000万人口,但2014年韩国电影市场为15亿美元,是世界第六大电影市场,像《鸣梁》这样的电影单片在韩国国内能卖到8亿人民币,人口小国已然成为电影大国。瓶颈肯定会有,所以这几年来,韩国电影人也致力海外市场的拓展,之前主攻目标是日本,近几年来转向中国……那么多中韩合拍片就是很好的例子。

Q:韩国电影本身与其电影市场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小韩:1990年代之前,虽然时不时地会出现一些韩国卖座片,但是大部分韩国人还是喜欢外国电影。而《生死谍变》拉开的韩国电影振兴的序幕,则把韩国观众对好莱坞电影的喜好重新调整成了对韩国本国电影的关注。具体来说,1999年,由姜帝圭执导的《生死谍变》仅放映21天,就突破了《悲歌一曲》(1993,林权泽)创下的韩国电影票房纪录,最终,以全国620万的观影人次缔造了新一轮的票房神话。不可否认,IMF外换危机过后,在韩国社会产生的“综合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对韩国经济冲击巨大。为了重返世界经济舞台,韩国人也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团结一致,民族主义情绪极其高涨,比如支持危机严重的大众文化——“韩国”电影,即是爱国的行为等,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奇怪的氛围,即所谓的综合症)也对《生死谍变》的票房成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适时出现一部较之好莱坞巨制《泰坦尼克号》(1997,詹姆斯·卡梅隆)更为卖座的本土电影,对于韩国人来说,犹如在奥运会上夺取金牌或者是在世界杯足球赛中赢得胜利一样,具有一种替代满足感。走进影院观看一部本土电影被视为爱国行为,韩国电影的成功成为治愈韩国经济危机伤处的良方。但是,《生死谍变》自身水准过硬也是不容忽视的。1990年代末以后,随着韩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韩国电影市场相对来说已经很成熟,主流商业片开拓市场,并注重深入挖掘本民族的文化内涵,由此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支持本土电影的观众。

Q:每年都期待黄政民的片子。

小韩:我也很期待他的作品。去年的《老手》和《国际市场》的观影人次都过了千万,现在可以称他为“极具票房号召力的实力派演员”,呵呵。

Q:如何评价韩国电影《新世界》?

小韩:我个人挺喜欢这部片子。韩国犯罪片并不只是借鉴好莱坞,还有香港黑帮片。但无论是翻拍还是模仿,韩国导演们都将犯罪电影中的角色进行了更为本土化的改造。比如这部被称为“韩版《无间道》”的《新世界》,打破了警察“三观要正”的规矩(在香港式犯罪的黑帮片里,有警匪两个视角。选择警察作为第一人物的主观视角,一般意味着警察不能随意变“坏”)。《无间道》里梁朝伟拼死看重的警察身份,在《新世界》里化为李政宰轻蔑一笑后付之一炬的灰烟——苦呵呵卧底小警察经历一切后选择了对自己而言“更爽”的一条路。换言之,这类韩国电影吸收了美国的英雄,吸收了香港的黑帮大佬,却把他们脑门顶上的金光给抹掉了。即韩国犯罪片中所谓的正派,似乎都被“去英雄化”了。那些越是让观众情感代入深的人,越显得“无能”。我同意一种说法,《新世界》从题材到人物的套路,再到导演们的基本拍法,都与港产黑帮片的有着极高的相似度,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合格的商业片。如果这部作品的节奏能够更紧凑些,会更好看。

Q:网上称韩国第一电影:《杀人回忆》,在韩国电影史中的地位和真正影响?

小韩:2003年上映的几部作品,如奉俊昊的《杀人回忆》、李在容的《丑闻——朝鲜男女相悦之事》、金知云的《蔷花,红莲》和朴赞郁的《老男孩》等,虽未标榜是韩国大片,但在票房上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2003年韩国票房冠军影片,狂扫当年韩国国内各大电影奖项),不仅如此,这些作品还得到了评论界的众口一词的称赞,并接连不断受到国际电影节的邀请。对于这些制作费适中、制作精良,票房成功,且得到舆论界好评的作品需要一个指称。韩国电影杂志一般把其称之为“优质电影Well-made Film”。优质电影如《杀人回忆》和《老男孩》那样的作品,即“最大限度活用类型片框架,明星体系(star system)等,兼备导演个人风格和问题意识,得到大众认可的高质量商业片”。换言之,“优质电影”这一用语,是作者主义和新好莱坞时代的高概念电影的结合。优质电影表现出两种不同的趋势:第一种,制作费控制在平均线内,注重叙事而不是视觉效果,强调适合角色的实力派演员而不是明星,是能引起观众共鸣的作品(比如《杀人回忆》);另一种,对于韩国电影制作最薄弱的环节,即美术、音效和后期制作等进行大量投资,使其成为一部高质量的作品。由此,制作优质电影,不是量的膨胀,而是质的飞跃。另外,通过优质电影的不断出现,韩国电影人也因此普遍意识到,在电影制作其他环节也需要专业化,而不仅仅在电影导演和摄影方面。

Q:《杀人回忆》为什么这个片子评价这么高?

小韩:2003年的《杀人回忆》取自韩国历史上的真实事件,讲述小镇警察和汉城来的探员一同侦察连环杀人案,结果却因自身的原因和大局势的关系而让凶手逍遥法外的故事。这部作品令奉俊昊真正显示出大师风范。《杀人回忆》的拍摄手法突破了当年同类型影片的刻意夸张,采用平实的手段,冷峻的视角,令整部作品有了厚重感。更为出色的是,影片展现了1980年代的社会背景,视野无比宽阔,令其不只是局限于对几位探员对一宗徒劳无功的杀人事件的无法释怀,更是勾起整个国家对那段历史的集体回忆。换言之,影片既有商业片的构架,又有深刻反思的野心,这是影片最大的特色。

Q:中国电影的审查影响了国内电影了什么?

小韩:80年代整个大环境还是很开放的,审查制度没有那么严,当时的中国电影是百花齐放,当年那些电影拿到现在肯定连审查都过不了,比如《芙蓉镇》。这两年意识形态方面管的越来越紧了。举个稍微有些不恰当的例子,1999年,《泰坦尼克号》国内上映的版本一刀未剪,2012年版本,删减了裸戏。拍鬼故事审查都通不过,总局不允许电影里出现鬼,所以中国拍的都是没有鬼的鬼片。如果不废除审查,自我反省题材根本不允许拍摄。在中国这个体制下,废除审查制度根本不可能,也就在梦里想想了。

Q:韩国电影看似很商业,但是人家商业的细节做的特别到位,镜头语言也特别细致。演员也有着一大票的老戏骨,这样的电影拍出来就很难不让人称赞,比如《暗杀》。没有一个小鲜肉,评论年纪都在35岁以上的主演,硬生生地撑起了一片天。再看看国内的电影,生产出来的电影没有细节,镜头就是眼睛,观众在看到这个镜头之后不会去想更深的东西。

小韩:所言极是,中国电影问题太多了,不止是审查制度的问题(比如伊朗电影也有严格的审查制度,但是他们还是拍出了许多优秀作品),要深究起来真是一天也说不完。

嘉宾介绍:小韩,韩国电影史研究者,上海电影评论学会理事,译著有《韩国电影史》。我每年游走于韩国几大电影节,观看韩片,广交影友。最近几年,过于“偏食”,以至于患上韩国老片痴影症,现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欢迎戳此加入提问>>。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