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人离开一个地方就等于“死”一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人离开一个地方就等于“死”一次

未知死怎知生,不置于死地怎能后生。人离开一个地方就等于“死”一次,此时就是变革的最好时机,是成长的契机,但也可能变为堕落的危机。

死亡若是柔软的,又何来“晚风中几片红叶,惹得身心酥软绵绵”。我们害怕死亡却总有那么一刻渴望自己就此死去,我们真的想死吗,还是一切只因厌恶自身的现状,从而期盼一个新的开始。

韩国汝矣岛夜景

“死”之由来 

“离开一个地方就等于死一次,自知免不了一死,总希望人家表示愿意自己活下去。”2010年,湖北某县库区,生活在一群高考落榜学子组成的“眷村”之中,那时的我十八岁,从《围城》中读到这句话,觉得够cool就抄在了历史课本上。而晚自习结束后的“黄鹤楼”牌香烟才是当时的期盼,下一个期盼便是第二天的早餐,厨房大妈会在煎饺里放萝卜馅儿还是肉馅儿呢?的确让人期待。

环境的封闭隔绝让人忘却了时间,让人觉得一生都将在这种循环中度过。

第一次“死“后

韩国龙仁市(保持古代赶集传统),2013年拍摄于龙仁

2013年秋天,开始了在韩国为期半年的交换学习。首尔江南区繁华的傍晚给人以光彩流动的视感,我犹豫地往自动售卖机投进了1800元硬币(韩元:约人民币10元),可乐应声掉落,拿起可乐喝了一口的我还不忘骂上句“艹!真TM贵!”。

我坐上不知开往何处的公交,继续着我那随机的“旅行”,一路在车窗光影和音乐陪伴下“自舔伤口”,于傍晚时分到达了“汝矣岛公园”。初秋的夜晚还不至于把人冻坏,买了张廉价凉席、两瓶啤酒、一包烟(还有中国已经停产的老式打火机),看着月亮一点点爬到远处教堂的顶端,看着它在我头顶画出一道完美弧线,就这样披星戴月地度过了整个夜晚。 一切感觉美妙极了,虽然裤兜儿里依旧贫瘠,我知道我不用再担心那永远做不完的练,不用再去怀疑能否走出那个生我养我和我爱着的小县城。我换了件“马甲”,隐匿好从前的叛逆形象。或许我也并未主动求变,只是北京、韩国陌生的环境给了人“再活一次”的机会,从前的我就此“死亡”。

这种变化带给你的:

带给你的是人生的新开始,类似川剧“变脸”的意味,它给你一张新的“面目”,也促进了你对自身的认识。几年后当我回到家乡,偶遇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她说感觉现在的我和她印象中的我已完全不同,变得“温暖”了。那时起我开始寻思,人是怎么“改变”的。 3

第二次“死”之前 

久而久之,发现脾气太好亦不是长久之计,容易给人以人善好欺的错觉。可现实环境已经形成,就读的“首都青年疗养院”本就民风彪悍,加之我非京籍,个头还矮小,自己一手打造的和善温婉的形象又已然形成,时间一长竟成了自己的新症结。 我拿起当年的“刀”试图重新刻画自己,却发现刀生锈变钝。我寻思其因,却百思而不得,大学毕业时才找到了答案。

为何改变现状如此之难? 

在这三个因素都已定型的情况下,想要改变现状是极其困难的,它们是:

1)周围的人及其相互关系;

 2)他人对你的态度;

3)自身的心理定位。

原因是:时机不对 

时机在何处:交接处 

当人离开一个地方,告别一个阶段,或者结束一段恋爱都可以叫At the junction ,死而复生不在此时更待何时呢?

云南大理洱海边,2015年拍摄于大理

后记:继续攻读研究生,周围的人猢狲四散,换了大半;曾经的恩怨全解,爱恨全消; 而我综合了前两件“马甲”的配色,换了件新“马甲”,开始了新的生活。为何人离开一个地方就等于“死”一次 ?

未知死怎知生,不置于死地怎能后生。人离开一个地方就等于“死”一次,此时就是变革的最好时机,是成长的契机,但也可能变为堕落的危机。

See you the next crossi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人离开一个地方就等于“死”一次

未知死怎知生,不置于死地怎能后生。人离开一个地方就等于“死”一次,此时就是变革的最好时机,是成长的契机,但也可能变为堕落的危机。

死亡若是柔软的,又何来“晚风中几片红叶,惹得身心酥软绵绵”。我们害怕死亡却总有那么一刻渴望自己就此死去,我们真的想死吗,还是一切只因厌恶自身的现状,从而期盼一个新的开始。

韩国汝矣岛夜景

“死”之由来 

“离开一个地方就等于死一次,自知免不了一死,总希望人家表示愿意自己活下去。”2010年,湖北某县库区,生活在一群高考落榜学子组成的“眷村”之中,那时的我十八岁,从《围城》中读到这句话,觉得够cool就抄在了历史课本上。而晚自习结束后的“黄鹤楼”牌香烟才是当时的期盼,下一个期盼便是第二天的早餐,厨房大妈会在煎饺里放萝卜馅儿还是肉馅儿呢?的确让人期待。

环境的封闭隔绝让人忘却了时间,让人觉得一生都将在这种循环中度过。

第一次“死“后

韩国龙仁市(保持古代赶集传统),2013年拍摄于龙仁

2013年秋天,开始了在韩国为期半年的交换学习。首尔江南区繁华的傍晚给人以光彩流动的视感,我犹豫地往自动售卖机投进了1800元硬币(韩元:约人民币10元),可乐应声掉落,拿起可乐喝了一口的我还不忘骂上句“艹!真TM贵!”。

我坐上不知开往何处的公交,继续着我那随机的“旅行”,一路在车窗光影和音乐陪伴下“自舔伤口”,于傍晚时分到达了“汝矣岛公园”。初秋的夜晚还不至于把人冻坏,买了张廉价凉席、两瓶啤酒、一包烟(还有中国已经停产的老式打火机),看着月亮一点点爬到远处教堂的顶端,看着它在我头顶画出一道完美弧线,就这样披星戴月地度过了整个夜晚。 一切感觉美妙极了,虽然裤兜儿里依旧贫瘠,我知道我不用再担心那永远做不完的练,不用再去怀疑能否走出那个生我养我和我爱着的小县城。我换了件“马甲”,隐匿好从前的叛逆形象。或许我也并未主动求变,只是北京、韩国陌生的环境给了人“再活一次”的机会,从前的我就此“死亡”。

这种变化带给你的:

带给你的是人生的新开始,类似川剧“变脸”的意味,它给你一张新的“面目”,也促进了你对自身的认识。几年后当我回到家乡,偶遇多年不见的老同学,她说感觉现在的我和她印象中的我已完全不同,变得“温暖”了。那时起我开始寻思,人是怎么“改变”的。 3

第二次“死”之前 

久而久之,发现脾气太好亦不是长久之计,容易给人以人善好欺的错觉。可现实环境已经形成,就读的“首都青年疗养院”本就民风彪悍,加之我非京籍,个头还矮小,自己一手打造的和善温婉的形象又已然形成,时间一长竟成了自己的新症结。 我拿起当年的“刀”试图重新刻画自己,却发现刀生锈变钝。我寻思其因,却百思而不得,大学毕业时才找到了答案。

为何改变现状如此之难? 

在这三个因素都已定型的情况下,想要改变现状是极其困难的,它们是:

1)周围的人及其相互关系;

 2)他人对你的态度;

3)自身的心理定位。

原因是:时机不对 

时机在何处:交接处 

当人离开一个地方,告别一个阶段,或者结束一段恋爱都可以叫At the junction ,死而复生不在此时更待何时呢?

云南大理洱海边,2015年拍摄于大理

后记:继续攻读研究生,周围的人猢狲四散,换了大半;曾经的恩怨全解,爱恨全消; 而我综合了前两件“马甲”的配色,换了件新“马甲”,开始了新的生活。为何人离开一个地方就等于“死”一次 ?

未知死怎知生,不置于死地怎能后生。人离开一个地方就等于“死”一次,此时就是变革的最好时机,是成长的契机,但也可能变为堕落的危机。

See you the next crossing...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