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多行业上线算法关闭键,我们对内容的选择终于有了自由权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多行业上线算法关闭键,我们对内容的选择终于有了自由权

您好,您的算法关闭键已上线!

文|文化产业新闻

手机上关注了几百个博主,我根本看不过来?信息时代我居然成为了一个信息闭塞的人?又是被大数据杀熟的一天!你说的真相根本不重要,我相信的才是真的!不知不觉我们陷入到算法推荐的怪圈中,根本停不下来。但幸运的是,带我们出怪圈的英雄它来了——您好,您的算法关闭键已上线!

截至 3 月 15 日,抖音、今日头条、微信、淘宝、百度、大众点评、微博、小红书等 App 均已上线算法关闭键,允许用户在后台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

网友们直呼“终于等到这一天”!纷至沓来的海量信息,让算法推荐存在至关重要。可它刚把我们从一个深渊拽出来,却又让我们坠入另一个深渊。当我们沉溺于算法推荐构造的乌托邦时,智慧没有增长多少,但emo增加不小。最后只能感叹“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第一节:从气泡过滤到回音室效应,算法推荐的危害正在悄然蔓延

算法推荐已经成为各大平台的核心功能,其基本原理是分析用户的个人信息、浏览信息时长、浏览历史记录等内容,构建出用户的偏好画像。将高度冗余的信息进行筛选,为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达到从人找信息变成信息找人的目的。

更多满足用户偏好的信息扑面而来,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用户获取信息的便捷,但是也造成了用户接受同质化信息的压力。

不少网友都吐槽了算法推荐让自己陷入到某种循环中。类似于这种自我循环的情况被称为过滤气泡。它是指搜索引擎可以随时了解用户偏好,并过滤掉异质信息 为用户打造个性化的信息世界,与此同时信息和观念的“隔离墙”也会筑起,令用户身处在一个“网络泡泡”的环境中,阻碍多元化观点的交流。

相比于遇到过滤气泡的情况,一旦同一种声音同一种观点通过媒体平台在我们的世界中放大,我们将会陷入到回音室的困境中。

凯斯·桑斯坦提出在网络空间内,人们经常接触相对同质化的人群和信息,听到相似的评论,倾向于将其当作真相和真理,不知不觉中窄化自己的眼界和理解。这里以微的熬夜话题为例。曾经热搜“只要规律睡眠就不算熬夜”引起了网友的狂欢,并通过社交媒体让自己的观点扩散。

普通公众频繁地看到“睡够八个小时不算熬夜”的观点,会逐渐趋同于他们的价值取向,于是更多的群体开始了心安理得的熬夜。但现实却是我们开始熬坏自己的身体,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当我们凝视熬夜人发表的观点时,不能因为其满足个人偏好就当做真理,也应该有所反思。真的睡够八小时就行吗?

马克·奥勒留在《沉思录》曾说:“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回音室效应随处可见,我们对信息的获取应该有自己的主动选择,不能被算法推荐所驯化,丧失了自己的思考。

第二节:当个人对峙平台,该沉默还是反抗?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截至 2020 年底中国拥有 9.89 亿在线用户。

不论是办公、通讯还是娱乐,我们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形影不离。在这种局面下,我们只能被迫向互联网的各大媒体平台交付自己的个人数据,上演着平台为刀俎,我也鱼肉的场面。

回到过去,我们或许只能调侃一句“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在裸奔”。

但时过境迁,从个人信息保护到算法推荐治理,相关政策正在落实。如今我们不用再保持沉默,而是利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力。

2021年8月20日中国政府通过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它经历了几次修改,于2021年11月1日生效。该法案概述了一套确立个人信息保护原则 、构建了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 、禁止“大数据杀熟”规范自动化决策等规则。

遗憾的是,很少有人了解这个法案。河南曾做过相关调查,其调查样本覆盖河南18个省辖市,据统计47.8%的消费者不知道“个人信息保护法”。

另外,早在今年1月,为了深入推进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积极促进算法推荐服务规范健康发展,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并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明确了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

基于此,各大app都上线了算法关闭键。

其次,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关于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其中一项就是“清朗·2022年算法综合治理”。提到要督促重点互联网企业平台整改算法不合理应用带来的“信息茧房”“算法歧视”等问题,积极利用算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法案已经在逐步建立,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权益,防止被算法推荐所带偏。同时也希望各行业明白,行业的发展不是依靠猎取用户个人信息,通过算法推荐将用户围困起来,而应该在算法机制上给用户更多知情权和选择权,防止用户落入信息茧房中。

第三节:从现在到未来,算法推荐还会怎么变化?

算法推荐实现的基础在于用户的个人数据,但是数据的拥有权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只属于我们自己。正是如此,我们需要看的更长远一些。

元宇宙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发展风向。不论是行业巨头还是政府都致力于朝元宇宙进发,试图打造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一旦这个愿景得以实现,那么元宇宙将比任何平台都更能够收集到消费者的完整信息。

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有着对算法推荐的大胆预测:“就长期来看,只要取得足够的数据和运算能力,数据巨头就能破解生命最深层的秘密,不仅能为我们做选择或操纵我们,甚至可能重新设计生物或无机的生命形式。”

倘若今天的我们放弃了对于个人数据的保护与维权,任凭自己的个人信息落入到各大平台的贪婪的深渊。无异于主动成为平台的提线木偶。

并不是彻底否定算法推荐,而是警惕算法推荐带来的隐患。

在这个算法横行的时代,为了避免数据霸权或数据独裁总有一天成现实,我们都应该管好自己的数据。幸好,数据规范的行动已经开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多行业上线算法关闭键,我们对内容的选择终于有了自由权

您好,您的算法关闭键已上线!

文|文化产业新闻

手机上关注了几百个博主,我根本看不过来?信息时代我居然成为了一个信息闭塞的人?又是被大数据杀熟的一天!你说的真相根本不重要,我相信的才是真的!不知不觉我们陷入到算法推荐的怪圈中,根本停不下来。但幸运的是,带我们出怪圈的英雄它来了——您好,您的算法关闭键已上线!

截至 3 月 15 日,抖音、今日头条、微信、淘宝、百度、大众点评、微博、小红书等 App 均已上线算法关闭键,允许用户在后台一键关闭“个性化推荐”。

网友们直呼“终于等到这一天”!纷至沓来的海量信息,让算法推荐存在至关重要。可它刚把我们从一个深渊拽出来,却又让我们坠入另一个深渊。当我们沉溺于算法推荐构造的乌托邦时,智慧没有增长多少,但emo增加不小。最后只能感叹“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第一节:从气泡过滤到回音室效应,算法推荐的危害正在悄然蔓延

算法推荐已经成为各大平台的核心功能,其基本原理是分析用户的个人信息、浏览信息时长、浏览历史记录等内容,构建出用户的偏好画像。将高度冗余的信息进行筛选,为用户提供其所需要的信息。达到从人找信息变成信息找人的目的。

更多满足用户偏好的信息扑面而来,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用户获取信息的便捷,但是也造成了用户接受同质化信息的压力。

不少网友都吐槽了算法推荐让自己陷入到某种循环中。类似于这种自我循环的情况被称为过滤气泡。它是指搜索引擎可以随时了解用户偏好,并过滤掉异质信息 为用户打造个性化的信息世界,与此同时信息和观念的“隔离墙”也会筑起,令用户身处在一个“网络泡泡”的环境中,阻碍多元化观点的交流。

相比于遇到过滤气泡的情况,一旦同一种声音同一种观点通过媒体平台在我们的世界中放大,我们将会陷入到回音室的困境中。

凯斯·桑斯坦提出在网络空间内,人们经常接触相对同质化的人群和信息,听到相似的评论,倾向于将其当作真相和真理,不知不觉中窄化自己的眼界和理解。这里以微的熬夜话题为例。曾经热搜“只要规律睡眠就不算熬夜”引起了网友的狂欢,并通过社交媒体让自己的观点扩散。

普通公众频繁地看到“睡够八个小时不算熬夜”的观点,会逐渐趋同于他们的价值取向,于是更多的群体开始了心安理得的熬夜。但现实却是我们开始熬坏自己的身体,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

当我们凝视熬夜人发表的观点时,不能因为其满足个人偏好就当做真理,也应该有所反思。真的睡够八小时就行吗?

马克·奥勒留在《沉思录》曾说:“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回音室效应随处可见,我们对信息的获取应该有自己的主动选择,不能被算法推荐所驯化,丧失了自己的思考。

第二节:当个人对峙平台,该沉默还是反抗?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截至 2020 年底中国拥有 9.89 亿在线用户。

不论是办公、通讯还是娱乐,我们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形影不离。在这种局面下,我们只能被迫向互联网的各大媒体平台交付自己的个人数据,上演着平台为刀俎,我也鱼肉的场面。

回到过去,我们或许只能调侃一句“互联网时代人人都在裸奔”。

但时过境迁,从个人信息保护到算法推荐治理,相关政策正在落实。如今我们不用再保持沉默,而是利用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力。

2021年8月20日中国政府通过了《个人信息保护法》,它经历了几次修改,于2021年11月1日生效。该法案概述了一套确立个人信息保护原则 、构建了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 、禁止“大数据杀熟”规范自动化决策等规则。

遗憾的是,很少有人了解这个法案。河南曾做过相关调查,其调查样本覆盖河南18个省辖市,据统计47.8%的消费者不知道“个人信息保护法”。

另外,早在今年1月,为了深入推进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积极促进算法推荐服务规范健康发展,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并于3月1日起正式施行。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明确了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

基于此,各大app都上线了算法关闭键。

其次,3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关于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其中一项就是“清朗·2022年算法综合治理”。提到要督促重点互联网企业平台整改算法不合理应用带来的“信息茧房”“算法歧视”等问题,积极利用算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法案已经在逐步建立,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己的权益,防止被算法推荐所带偏。同时也希望各行业明白,行业的发展不是依靠猎取用户个人信息,通过算法推荐将用户围困起来,而应该在算法机制上给用户更多知情权和选择权,防止用户落入信息茧房中。

第三节:从现在到未来,算法推荐还会怎么变化?

算法推荐实现的基础在于用户的个人数据,但是数据的拥有权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只属于我们自己。正是如此,我们需要看的更长远一些。

元宇宙已经成为新时代的发展风向。不论是行业巨头还是政府都致力于朝元宇宙进发,试图打造与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世界。一旦这个愿景得以实现,那么元宇宙将比任何平台都更能够收集到消费者的完整信息。

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有着对算法推荐的大胆预测:“就长期来看,只要取得足够的数据和运算能力,数据巨头就能破解生命最深层的秘密,不仅能为我们做选择或操纵我们,甚至可能重新设计生物或无机的生命形式。”

倘若今天的我们放弃了对于个人数据的保护与维权,任凭自己的个人信息落入到各大平台的贪婪的深渊。无异于主动成为平台的提线木偶。

并不是彻底否定算法推荐,而是警惕算法推荐带来的隐患。

在这个算法横行的时代,为了避免数据霸权或数据独裁总有一天成现实,我们都应该管好自己的数据。幸好,数据规范的行动已经开始!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