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这届年轻人睡不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这届年轻人睡不着

如今拥有好的睡眠却变成了越来越奢侈的事。

文|人间像素  

这届年轻人为什么睡不着?

“也不是我非要熬夜,实在是手机太好玩、夜色太好看。”

“准备考研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但越是要早起,晚上就越睡不着。”

“因为不愿结束平庸的今天,也不想开始平庸的明天。”

“下午四点喝了一杯奶茶,晚上十一点异常清醒。”

“当妈妈以后就再也没有睡过整觉,半夜给娃喂完夜奶、换完尿不湿,就再也无法回到睡梦里。”

我们都知道睡好觉有多重要。

一个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在睡眠中度过,在睡眠中,人体修复 DNA、恢复体力、自我治愈,如英国科学家马修·沃克(Matthew Walker)在《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一书中所写道的:“要使大脑和身体健康恢复到最佳状态,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最有效的事,就是睡觉,它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佳对抗死亡方法。”

可如今拥有好的睡眠却变成了越来越奢侈的事。

夜幕像一张网,兜住我们所有的情绪,白日被阳光掩盖的种种,一下子都无所遁形。

3 月 21 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显示,全国睡眠超过 8 小时者不超过 8%,57.41%被调查者表示在近一个月有1-7天失眠,另一份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发布的《2022 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44%的 19 至 25 岁年轻人熬夜至零点以后。不良生活习惯、工作学习压力导致的心理疾患等正在“偷”走年轻人的睡眠。

睡不着的原因各不相同,人们为了保卫睡眠也想尽了办法,在今天这篇文章里,我们不准备回答的问题包括:“睡不着怎么办?”“如何才能睡得更好?”“睡得不好有哪些危害?”

我们想通过收集来的这七个有关于睡眠的故事表达的是,生活有太多不容易,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睡不着,你并不孤单。

因为睡不着开始玩毛线,现在赶订单没空睡觉

@五角 / 32 岁 辅警、手工爱好者

五角已经记不得最初是因为什么原因睡不着了。

“可能是因为以前喂夜奶,也可能是因为晚上总要给孩子盖被子。”她说,“或许是因为白天总是一直忙,到了晚上孩子睡了,终于可以做自己的事,就舍不得睡着了。”

现在五角口中的“自己的事”,是用毛线做手工。

去年,五角发现自己的情绪进入到非常糟糕的状态,她开始尝试照着网上的教程做手工。“夏天的时候,一个朋友说想要一个包包,拿照片问我会不会,我说可以试一试,然后就做出来了。”

第一个包难免粗糙,但是终于将材料包做成成品的成就感难以代替。一开始编织一个毛线手包,五角需要花 2-3 天的时间,但沉浸在毛线的世界里,对她来说是一种治愈。有时候钩着钩着,抬头一看时间,发现已经是夜里 3 点半了。

五角的“单机版”手工事业在 12 月的一天迎来了转折,她随手发在小红书上的一张照片获得了超过 2500 赞,无数私信向她涌来,想要求购一只同款手工毛线包。

为了不辜负网友的热情,只能趁下班以后的空余时间编织的的五角请来了妈妈“救场”,在和妈妈一起编织的时候翻出妈妈早年的作品,她发现,“原来玩毛线的爱好写在基因里。”

那只让众多网友认识她的豆豆包,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五角和妈妈一起织了不下 70 只,完成一只包的时间也从两天半加快到一天不到。进入春天之后,她又开始研究起新包型的织法。

虽然还是睡不着,但是谁能说,和自己的爱好一起度过的夜,是被辜负的呢?

“我买了一部黑白手机,不将发光的屏幕带进卧室”

@雅雅 / 30岁

在成为一名自由编剧之后,雅雅的入睡时间就越来越晚,“从1 点到 2 点,再到 4 点。先生会抱怨,好不容易周末想一起出去玩,我却要睡到 12 点。”

让她下定决心调整作息,是眼睛开始不舒服。雅雅在两年前做了近视手术,摆脱了戴了十多年的眼镜,但最近她又感觉视力有所下降,眼睛也时常感到干涩,她觉得,这与无休止地使用手机关系很大。

“我决定要做出改变,不然手术就白做了。”她说,“而且,我也不喜欢这么不自律的自己。”

决定调整作息之后,雅雅发现各种“高质量睡眠指南”都提到了电子屏幕对睡眠的影响。她花五百元买了一部电子墨水屏的二手手机,将日常用的手机放在卧室之外。

睡前,她用这部黑白屏的手机听书,或是看看电子书,远离了彩色屏幕在黑暗中带来的刺激。

与此同时,她也认真想了想常年熬夜的原因。“深层原因可能就是职业焦虑,不想睡醒以后面对第二天写不出来的自己,就想无限拉长今天。”

可是,早睡晚睡,明天也总是会来。

现在的雅雅,起码解决了明天到来之时,自己是否精力充沛的问题。

“在抗疫一线,日夜颠倒是常有的事”

@小影 / 33 岁 国企员工

小英并不是主动丢失睡眠的那一类人。

身为国企员工,只要疫情防控需要,小英就会被抽调到一线支援。

经历了两轮“封城”,小影已经习惯了身为基层工作人员 24 小时待命的作息。连续做核酸的日子里,她和同事们基本都是凌晨四点到岗,遇到突发状况,大半夜打个电话要求到岗,也是“太正常了”。

有好几次,因为事态紧急,也来不及回到隔离酒店休息,小影都是在车里过的夜。

虽然上午完成核酸检测任务,下午可以休息,但白天补晚上的觉,并不是那么容易。更何况现在是最繁忙的第一季度,有时候忙完疫情支援还得远程处理原单位的工作。“虽然人在社区,但是本职工作也不能丢下。”

如今因为小影所在的城市处理得当,小影已经返岗工作,重新开始从单位到家“两点一线”的生活,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不再反复,不用再担心从睡梦中被喊起来,过上一夜睡到天亮的安稳日子。

“裸辞一个月,我睡不着了”

@M鱼 / 25岁 品牌咨询

在业界知名的“黄埔军校”离职之后的一个月,M 鱼的心态渐渐一路向下走,到达崩溃的边缘。

“裸辞”是 M 鱼没有预料到的,原先她的计划是休息几天,调整一下状态,就去新东家入职。但是这个春天的求职市场变数太多,说好的新工作没了踪影,她不得不陷入了不断投简历、等通知、准备面试的循环之中。

自然而然地,M 鱼失眠了。

“我知道焦虑没有用,但就是控制不住。”她每天 2 点才躺下,刷着手机想帮助入眠,可手机就像真的有“窃听功能”,“它给我推的文章就是各种裸辞啊,找不到工作啊,疫情影响就业啊,我就更睡不着。”

这一个月里,她的睡眠比原先因为加班导致不足七小时,骤减到了三个多小时。“每天大概 5 点左右睡着,8 点醒,有的时候 3 点睡、6 点醒。”

在挂掉 dream offer 公司的最后一轮面试之后,M 鱼的焦虑到达了顶峰。“我现在才知道,工作对于我这种人来讲,哪怕它累,或者找不到意义,但是工作本身,就是生活的一种奔头。”

工作没有着落的日子,M 鱼的生活一下子失去了方向。

消沉了数日, M鱼的“自救”,是搬去和好友同住,将自己的生活排满——投递简历、自学数据分析课程、运动、实在睡不着的时候,爬起来和朋友聊天,而不是独自胡思乱想。

到现在,M 鱼已经习惯与焦虑共存。她开始将这段经历视作老天给她的机会。“让我磨炼自己的心性,和接受不确定性的能力。”

“就是虽然我现在很煎熬,但是我并不后悔离开前公司,也不后悔拒绝那家咨询公司的 offer。”她说,“只是如果有重来的机会,我会希望我做得更圆滑、圆润些。”

“常年失眠,我决定把失眠写成小说”

@负二 / 40 岁 作家、文学编辑

作家似乎少有作息正常的。

负二并不例外。

每天 3 点之前睡着就算顺利入睡,来过周末的女儿常常抱怨他起得太晚、不给准备早餐。“我只能午饭带着她去吃点好的。”

负二的失眠史有十五六年,最初是因为要赶稿,发现夜里写稿效率高,不会被打扰,但是到了后来不赶稿也会失眠的时候,睡眠就渐渐离开了他。

到最近几年,他睡得越来越晚,一多半是因为白天太多时间泡在社交媒体上了,夜里需要独处一会儿来恢复下思考能力,看点东西。

夜里的想法和白天不太一样,失眠的人往往都是一个人思考。失眠症的患者总是孤独的,但负二觉得,失眠不算什么大病,只是让白天精力不太够、效率不高,显得“24 小时不够用”,也就没有必要太过“凄风苦雨”。

他开了新的创作系列,专栏起名叫“失眠症候群”,想写一系列失眠人的故事。最开始,他想借《螺丝在拧紧》那样的形式,一群失眠人围坐在一起聊自己为啥失眠,结果写着写着还是回到了他擅长的创作形式——有点丧,又有点荒诞。

如今的负二,躺下发现睡不着,会爬起来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或是吃点东西。”总之不能躺在那里,辗转反侧。”

“失眠其实是身体对自己的警醒”

@米兰达 / 29 岁 采购分析师

米兰达的失眠症状不是晚睡,而是早醒。“最严重的时候凌晨一点睡,一觉醒来发现才三点多,再睡就睡不着了。”

最初失眠是为了赌一口气。

在国外读书时换了个专业,从传播学专业转去读经济管理。“这样就可能拿不到学位,但我跟学院讲好考试都过了就能拿,所以拼命学,连着很多天复习准备直接去考试,当中基本没睡觉,后来就落下了毛病。”

每个人对抗失眠的方法不同,米兰达这些年来尝试了不少,最有用的是三种:吃酸枣仁、运动和早睡。

运动起到的作用是让人“忘我”。“当你物我两忘的时候,一些被你忽略的声音开始变得明显,比如呼吸,比如心跳。当你呼吸慢慢从急促变得平和规律,身体在其中也会开始找回健康的节律。”而战胜失眠之后的她,与过去最大的区别还是入睡的时间。“10 点半就睡,早上 6 点半-7 点起床,起床以后出门运动半小时,一天都精神饱满。”

失眠其实是身体对自己的警醒,提醒自己不要靠牺牲睡眠时间来补足自己本没做好的功课。米兰达对身体的承诺是从早睡开始的,运动和中药都是辅助。刚开始尝试早睡时,依然会很早醒来,但她坚持七点一定要起床,并且坚持起床后锻炼帮助提神。

一段时间之后,她从隔三差五能睡整觉到后来几乎忘了自己曾有失眠的问题,对她来说,这几乎是“新生命的开始”。

往深层去探究,米兰达觉得是“慎独”二字帮了她。“我过去曾认为只要给其他人呈现的内容是完美的就行,自己熬个夜偷个懒无伤大雅,但其实假如成年累月地熬夜、追赶 deadline、偷懒不做家务,别人不一定知道,你的身体绝对知道。”

“做投资都要经历神经钝化的过程,还好我早就完成了”

@陈丰本 / 35 岁 行业研究

“我可能是你这篇稿子的反面素材。”

在这个诸多个人投资者辗转反侧、因为收益暴跌而失眠的春天,陈丰本是那种少有的保持早睡早起、规律作息的。

“我的睡眠一直不算好,但因为亏钱睡不着,那倒没有。”

身边有许多 2020 年下半年左右入市的“基民”,对市场的抱怨情绪在近日到达了顶峰。但是对于 2016 年开始接触股市的陈丰本来说,这些都是似曾相识的故事。

“投资和所有的赌博一样,一定会有一个过程,从对盈亏很在意而且也很难控制自己不在意的阶段,到神经慢慢钝化。”陈丰本完成这个过程,经历了大约七年、穿越了市场的两轮短周期。

如今,他辞去了作为产品经理的工作,将炒股作为投资未来的工具,在个人的投资之外,他将每日对市场、行业的观察写在一个投研为主的公众号里,订阅规模不大,但许多读者都是对行业长期观察的资深人士。

三月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正在经历的这一场波云诡谲的市场行情,对陈丰本来说,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见证历史”的参与感。“中概股暴跌的那一天,当时我没有什么感觉,那种紧绷可能是潜意识的,但直到周六放松下来才突然觉得好累,因为在史诗级的抛售中,机会与风险并存。”

在这个为重视睡眠而设置的节日,我们想祝你日日好睡,夜夜好眠。

可就像生活习惯和癖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睡眠节奏,有的人习惯晚睡,也有的人天生就是“早起星人”,如果实在睡不着也没关系。

祝你的夜并不虚度。

祝你比昨天睡得更好。

(应受访者要求,五角、小影、米兰达、陈丰本均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这届年轻人睡不着

如今拥有好的睡眠却变成了越来越奢侈的事。

文|人间像素  

这届年轻人为什么睡不着?

“也不是我非要熬夜,实在是手机太好玩、夜色太好看。”

“准备考研每天早上六点起床,但越是要早起,晚上就越睡不着。”

“因为不愿结束平庸的今天,也不想开始平庸的明天。”

“下午四点喝了一杯奶茶,晚上十一点异常清醒。”

“当妈妈以后就再也没有睡过整觉,半夜给娃喂完夜奶、换完尿不湿,就再也无法回到睡梦里。”

我们都知道睡好觉有多重要。

一个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在睡眠中度过,在睡眠中,人体修复 DNA、恢复体力、自我治愈,如英国科学家马修·沃克(Matthew Walker)在《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一书中所写道的:“要使大脑和身体健康恢复到最佳状态,我们唯一能做的也是最有效的事,就是睡觉,它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最佳对抗死亡方法。”

可如今拥有好的睡眠却变成了越来越奢侈的事。

夜幕像一张网,兜住我们所有的情绪,白日被阳光掩盖的种种,一下子都无所遁形。

3 月 21 日是世界睡眠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显示,全国睡眠超过 8 小时者不超过 8%,57.41%被调查者表示在近一个月有1-7天失眠,另一份由中国睡眠研究会等机构发布的《2022 中国国民健康睡眠白皮书》显示,44%的 19 至 25 岁年轻人熬夜至零点以后。不良生活习惯、工作学习压力导致的心理疾患等正在“偷”走年轻人的睡眠。

睡不着的原因各不相同,人们为了保卫睡眠也想尽了办法,在今天这篇文章里,我们不准备回答的问题包括:“睡不着怎么办?”“如何才能睡得更好?”“睡得不好有哪些危害?”

我们想通过收集来的这七个有关于睡眠的故事表达的是,生活有太多不容易,无论是因为什么原因睡不着,你并不孤单。

因为睡不着开始玩毛线,现在赶订单没空睡觉

@五角 / 32 岁 辅警、手工爱好者

五角已经记不得最初是因为什么原因睡不着了。

“可能是因为以前喂夜奶,也可能是因为晚上总要给孩子盖被子。”她说,“或许是因为白天总是一直忙,到了晚上孩子睡了,终于可以做自己的事,就舍不得睡着了。”

现在五角口中的“自己的事”,是用毛线做手工。

去年,五角发现自己的情绪进入到非常糟糕的状态,她开始尝试照着网上的教程做手工。“夏天的时候,一个朋友说想要一个包包,拿照片问我会不会,我说可以试一试,然后就做出来了。”

第一个包难免粗糙,但是终于将材料包做成成品的成就感难以代替。一开始编织一个毛线手包,五角需要花 2-3 天的时间,但沉浸在毛线的世界里,对她来说是一种治愈。有时候钩着钩着,抬头一看时间,发现已经是夜里 3 点半了。

五角的“单机版”手工事业在 12 月的一天迎来了转折,她随手发在小红书上的一张照片获得了超过 2500 赞,无数私信向她涌来,想要求购一只同款手工毛线包。

为了不辜负网友的热情,只能趁下班以后的空余时间编织的的五角请来了妈妈“救场”,在和妈妈一起编织的时候翻出妈妈早年的作品,她发现,“原来玩毛线的爱好写在基因里。”

那只让众多网友认识她的豆豆包,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五角和妈妈一起织了不下 70 只,完成一只包的时间也从两天半加快到一天不到。进入春天之后,她又开始研究起新包型的织法。

虽然还是睡不着,但是谁能说,和自己的爱好一起度过的夜,是被辜负的呢?

“我买了一部黑白手机,不将发光的屏幕带进卧室”

@雅雅 / 30岁

在成为一名自由编剧之后,雅雅的入睡时间就越来越晚,“从1 点到 2 点,再到 4 点。先生会抱怨,好不容易周末想一起出去玩,我却要睡到 12 点。”

让她下定决心调整作息,是眼睛开始不舒服。雅雅在两年前做了近视手术,摆脱了戴了十多年的眼镜,但最近她又感觉视力有所下降,眼睛也时常感到干涩,她觉得,这与无休止地使用手机关系很大。

“我决定要做出改变,不然手术就白做了。”她说,“而且,我也不喜欢这么不自律的自己。”

决定调整作息之后,雅雅发现各种“高质量睡眠指南”都提到了电子屏幕对睡眠的影响。她花五百元买了一部电子墨水屏的二手手机,将日常用的手机放在卧室之外。

睡前,她用这部黑白屏的手机听书,或是看看电子书,远离了彩色屏幕在黑暗中带来的刺激。

与此同时,她也认真想了想常年熬夜的原因。“深层原因可能就是职业焦虑,不想睡醒以后面对第二天写不出来的自己,就想无限拉长今天。”

可是,早睡晚睡,明天也总是会来。

现在的雅雅,起码解决了明天到来之时,自己是否精力充沛的问题。

“在抗疫一线,日夜颠倒是常有的事”

@小影 / 33 岁 国企员工

小英并不是主动丢失睡眠的那一类人。

身为国企员工,只要疫情防控需要,小英就会被抽调到一线支援。

经历了两轮“封城”,小影已经习惯了身为基层工作人员 24 小时待命的作息。连续做核酸的日子里,她和同事们基本都是凌晨四点到岗,遇到突发状况,大半夜打个电话要求到岗,也是“太正常了”。

有好几次,因为事态紧急,也来不及回到隔离酒店休息,小影都是在车里过的夜。

虽然上午完成核酸检测任务,下午可以休息,但白天补晚上的觉,并不是那么容易。更何况现在是最繁忙的第一季度,有时候忙完疫情支援还得远程处理原单位的工作。“虽然人在社区,但是本职工作也不能丢下。”

如今因为小影所在的城市处理得当,小影已经返岗工作,重新开始从单位到家“两点一线”的生活,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不再反复,不用再担心从睡梦中被喊起来,过上一夜睡到天亮的安稳日子。

“裸辞一个月,我睡不着了”

@M鱼 / 25岁 品牌咨询

在业界知名的“黄埔军校”离职之后的一个月,M 鱼的心态渐渐一路向下走,到达崩溃的边缘。

“裸辞”是 M 鱼没有预料到的,原先她的计划是休息几天,调整一下状态,就去新东家入职。但是这个春天的求职市场变数太多,说好的新工作没了踪影,她不得不陷入了不断投简历、等通知、准备面试的循环之中。

自然而然地,M 鱼失眠了。

“我知道焦虑没有用,但就是控制不住。”她每天 2 点才躺下,刷着手机想帮助入眠,可手机就像真的有“窃听功能”,“它给我推的文章就是各种裸辞啊,找不到工作啊,疫情影响就业啊,我就更睡不着。”

这一个月里,她的睡眠比原先因为加班导致不足七小时,骤减到了三个多小时。“每天大概 5 点左右睡着,8 点醒,有的时候 3 点睡、6 点醒。”

在挂掉 dream offer 公司的最后一轮面试之后,M 鱼的焦虑到达了顶峰。“我现在才知道,工作对于我这种人来讲,哪怕它累,或者找不到意义,但是工作本身,就是生活的一种奔头。”

工作没有着落的日子,M 鱼的生活一下子失去了方向。

消沉了数日, M鱼的“自救”,是搬去和好友同住,将自己的生活排满——投递简历、自学数据分析课程、运动、实在睡不着的时候,爬起来和朋友聊天,而不是独自胡思乱想。

到现在,M 鱼已经习惯与焦虑共存。她开始将这段经历视作老天给她的机会。“让我磨炼自己的心性,和接受不确定性的能力。”

“就是虽然我现在很煎熬,但是我并不后悔离开前公司,也不后悔拒绝那家咨询公司的 offer。”她说,“只是如果有重来的机会,我会希望我做得更圆滑、圆润些。”

“常年失眠,我决定把失眠写成小说”

@负二 / 40 岁 作家、文学编辑

作家似乎少有作息正常的。

负二并不例外。

每天 3 点之前睡着就算顺利入睡,来过周末的女儿常常抱怨他起得太晚、不给准备早餐。“我只能午饭带着她去吃点好的。”

负二的失眠史有十五六年,最初是因为要赶稿,发现夜里写稿效率高,不会被打扰,但是到了后来不赶稿也会失眠的时候,睡眠就渐渐离开了他。

到最近几年,他睡得越来越晚,一多半是因为白天太多时间泡在社交媒体上了,夜里需要独处一会儿来恢复下思考能力,看点东西。

夜里的想法和白天不太一样,失眠的人往往都是一个人思考。失眠症的患者总是孤独的,但负二觉得,失眠不算什么大病,只是让白天精力不太够、效率不高,显得“24 小时不够用”,也就没有必要太过“凄风苦雨”。

他开了新的创作系列,专栏起名叫“失眠症候群”,想写一系列失眠人的故事。最开始,他想借《螺丝在拧紧》那样的形式,一群失眠人围坐在一起聊自己为啥失眠,结果写着写着还是回到了他擅长的创作形式——有点丧,又有点荒诞。

如今的负二,躺下发现睡不着,会爬起来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或是吃点东西。”总之不能躺在那里,辗转反侧。”

“失眠其实是身体对自己的警醒”

@米兰达 / 29 岁 采购分析师

米兰达的失眠症状不是晚睡,而是早醒。“最严重的时候凌晨一点睡,一觉醒来发现才三点多,再睡就睡不着了。”

最初失眠是为了赌一口气。

在国外读书时换了个专业,从传播学专业转去读经济管理。“这样就可能拿不到学位,但我跟学院讲好考试都过了就能拿,所以拼命学,连着很多天复习准备直接去考试,当中基本没睡觉,后来就落下了毛病。”

每个人对抗失眠的方法不同,米兰达这些年来尝试了不少,最有用的是三种:吃酸枣仁、运动和早睡。

运动起到的作用是让人“忘我”。“当你物我两忘的时候,一些被你忽略的声音开始变得明显,比如呼吸,比如心跳。当你呼吸慢慢从急促变得平和规律,身体在其中也会开始找回健康的节律。”而战胜失眠之后的她,与过去最大的区别还是入睡的时间。“10 点半就睡,早上 6 点半-7 点起床,起床以后出门运动半小时,一天都精神饱满。”

失眠其实是身体对自己的警醒,提醒自己不要靠牺牲睡眠时间来补足自己本没做好的功课。米兰达对身体的承诺是从早睡开始的,运动和中药都是辅助。刚开始尝试早睡时,依然会很早醒来,但她坚持七点一定要起床,并且坚持起床后锻炼帮助提神。

一段时间之后,她从隔三差五能睡整觉到后来几乎忘了自己曾有失眠的问题,对她来说,这几乎是“新生命的开始”。

往深层去探究,米兰达觉得是“慎独”二字帮了她。“我过去曾认为只要给其他人呈现的内容是完美的就行,自己熬个夜偷个懒无伤大雅,但其实假如成年累月地熬夜、追赶 deadline、偷懒不做家务,别人不一定知道,你的身体绝对知道。”

“做投资都要经历神经钝化的过程,还好我早就完成了”

@陈丰本 / 35 岁 行业研究

“我可能是你这篇稿子的反面素材。”

在这个诸多个人投资者辗转反侧、因为收益暴跌而失眠的春天,陈丰本是那种少有的保持早睡早起、规律作息的。

“我的睡眠一直不算好,但因为亏钱睡不着,那倒没有。”

身边有许多 2020 年下半年左右入市的“基民”,对市场的抱怨情绪在近日到达了顶峰。但是对于 2016 年开始接触股市的陈丰本来说,这些都是似曾相识的故事。

“投资和所有的赌博一样,一定会有一个过程,从对盈亏很在意而且也很难控制自己不在意的阶段,到神经慢慢钝化。”陈丰本完成这个过程,经历了大约七年、穿越了市场的两轮短周期。

如今,他辞去了作为产品经理的工作,将炒股作为投资未来的工具,在个人的投资之外,他将每日对市场、行业的观察写在一个投研为主的公众号里,订阅规模不大,但许多读者都是对行业长期观察的资深人士。

三月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正在经历的这一场波云诡谲的市场行情,对陈丰本来说,可能更多的是一种“见证历史”的参与感。“中概股暴跌的那一天,当时我没有什么感觉,那种紧绷可能是潜意识的,但直到周六放松下来才突然觉得好累,因为在史诗级的抛售中,机会与风险并存。”

在这个为重视睡眠而设置的节日,我们想祝你日日好睡,夜夜好眠。

可就像生活习惯和癖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睡眠节奏,有的人习惯晚睡,也有的人天生就是“早起星人”,如果实在睡不着也没关系。

祝你的夜并不虚度。

祝你比昨天睡得更好。

(应受访者要求,五角、小影、米兰达、陈丰本均为化名)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