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JMedia】这里有一件能让别人主动跟你搭讪的“变色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JMedia】这里有一件能让别人主动跟你搭讪的“变色衣”

会变色的“智能纺线”,让高科技和时尚的结合不再生硬。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个戴着条纹围巾的人在等车,每隔一分钟,围巾上的条纹就消失一条;或是这样一件衣服,它上面的标语能自动更换成穿戴者的Facebook状态;又或者是这样的一条裙子,能让穿着者自行决定当天的颜色和图案。

除此之外,这项技术还可以将T恤连接至穿戴者的Tinder账号,当靠近某个想“向右划”的人时,衣服的颜色就会出现细微的变化,甚至还可以直接将手表织进衣服的袖口。

上述情景并不是某部科幻电影的场景。据Fibre2Fashion报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信息学院和Google ATAP(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rojects)小组Project Jacquard的研究人员合作发明了一项名为Ebb的电脑织物技术,基于这项技术,他们制作了能改变织物图案,会变色的“智能纺线”。

这个研究团队的队员包括:信息学院博士生Laura Devendorf、Noura Howell,信息学院、新媒体中心助教Kimiko Byokai等。艺术家、设计师、拥有计算机科学和视觉艺术双学位的Laura Devendorf是本次研究的主导者。她主要研究能支持人类创意的设计机械。Howell则研究信息表示的重要性,情感系统的设计、亲密关系和人机交互。

研究人员解释道,之所以命名为Ebb,是因为“颜色变化时的图像就像是潮涨潮落,不同于快速变化的传统屏幕。”该学院在其网站上表示,这种智能面料可以用于制作颜色或图案动态变化的服装或其它纺织品。

Ebb的核心技术是涂有热变色颜料的导电细线,当细线通电后,颜色会随着电荷的变化而变化。在项目研究之初,团队用这种智能纺线制作了七款钩针编织品和纺织品布样。

研究团队在今年的人机交互大会(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 Conference,简称 CHI)上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最佳研究报告奖(Best Paper)。CHI大会的赞助商为ACM SIGCHI(ACM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

调查反馈

谁想穿一个电脑显示屏在身上?人们对计算机化服装有何看法?研究团队采访了包括五名时装设计师在内的17个人,深入探讨了这些问题。最初,不少人怀疑Ebb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电脑显示屏。一位受访人表示:“我不想穿一个显示屏。”另一位表示:“我的生活中已经有了足够多的会发光的东西。”

这一概念也不经让人想起内置了发光二极管的服装:“闪闪发光的圣诞节毛衣、小朋友走路时会发光的鞋,或游乐场和嘉年华常见的LED 发光帽。”但Ebb不是一个会发光的屏幕,只是面料能变色。在感受过样品之后,不少受访者改变了最初的看法。一位表示:“摸起来更像是衣服,而不是塑料。我觉得它更亲和,也更容易接受。”

不少受访者很喜欢Ebb的渐变式颜色变化。受访的设计师Gemma 表示:“喜欢这种幽灵般闪闪烁烁的热变色。”另一位发现这些样本“更能适应周围环境,而不是引人注意。”另一位表示:“图案缓慢的出现,能让信息展示带有‘禅意’。”

在调查过程中,部分受访者认为:使用Ebb能让人出其不意,让人与人的交流更有乐趣。比如,可以这样和对方搭讪:“一分钟前,你的裙子不是蓝色的吗?”或者“在你肩膀上那个条纹怎么消失了”?

Project Jacquard是一个在看似普通的面料中设置传感器和反馈装置的平台。该平台的应用包括:将高科技导电纤维织入面料,放入微型电脑元件和反馈装置(如 LED 或触觉反馈),以及可用于交换数据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如与老牌牛仔服装公司Levi’s 合作的智能牛仔面料。

伯克利信息学院表示,基于Ebb技术的服装近期还不会出现在商店中。尽管Project Jacquard探索了众多可穿戴式数字技术的应用方法,当前的技术还不能广泛应用。但对Ebb的研究,有助于激发创意,了解人们对数字化服装的看法和感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JMedia】这里有一件能让别人主动跟你搭讪的“变色衣”

会变色的“智能纺线”,让高科技和时尚的结合不再生硬。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个戴着条纹围巾的人在等车,每隔一分钟,围巾上的条纹就消失一条;或是这样一件衣服,它上面的标语能自动更换成穿戴者的Facebook状态;又或者是这样的一条裙子,能让穿着者自行决定当天的颜色和图案。

除此之外,这项技术还可以将T恤连接至穿戴者的Tinder账号,当靠近某个想“向右划”的人时,衣服的颜色就会出现细微的变化,甚至还可以直接将手表织进衣服的袖口。

上述情景并不是某部科幻电影的场景。据Fibre2Fashion报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信息学院和Google ATAP(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rojects)小组Project Jacquard的研究人员合作发明了一项名为Ebb的电脑织物技术,基于这项技术,他们制作了能改变织物图案,会变色的“智能纺线”。

这个研究团队的队员包括:信息学院博士生Laura Devendorf、Noura Howell,信息学院、新媒体中心助教Kimiko Byokai等。艺术家、设计师、拥有计算机科学和视觉艺术双学位的Laura Devendorf是本次研究的主导者。她主要研究能支持人类创意的设计机械。Howell则研究信息表示的重要性,情感系统的设计、亲密关系和人机交互。

研究人员解释道,之所以命名为Ebb,是因为“颜色变化时的图像就像是潮涨潮落,不同于快速变化的传统屏幕。”该学院在其网站上表示,这种智能面料可以用于制作颜色或图案动态变化的服装或其它纺织品。

Ebb的核心技术是涂有热变色颜料的导电细线,当细线通电后,颜色会随着电荷的变化而变化。在项目研究之初,团队用这种智能纺线制作了七款钩针编织品和纺织品布样。

研究团队在今年的人机交互大会(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 Conference,简称 CHI)上展示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获得了最佳研究报告奖(Best Paper)。CHI大会的赞助商为ACM SIGCHI(ACM Special Interest Group on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

调查反馈

谁想穿一个电脑显示屏在身上?人们对计算机化服装有何看法?研究团队采访了包括五名时装设计师在内的17个人,深入探讨了这些问题。最初,不少人怀疑Ebb就是另一种形式的电脑显示屏。一位受访人表示:“我不想穿一个显示屏。”另一位表示:“我的生活中已经有了足够多的会发光的东西。”

这一概念也不经让人想起内置了发光二极管的服装:“闪闪发光的圣诞节毛衣、小朋友走路时会发光的鞋,或游乐场和嘉年华常见的LED 发光帽。”但Ebb不是一个会发光的屏幕,只是面料能变色。在感受过样品之后,不少受访者改变了最初的看法。一位表示:“摸起来更像是衣服,而不是塑料。我觉得它更亲和,也更容易接受。”

不少受访者很喜欢Ebb的渐变式颜色变化。受访的设计师Gemma 表示:“喜欢这种幽灵般闪闪烁烁的热变色。”另一位发现这些样本“更能适应周围环境,而不是引人注意。”另一位表示:“图案缓慢的出现,能让信息展示带有‘禅意’。”

在调查过程中,部分受访者认为:使用Ebb能让人出其不意,让人与人的交流更有乐趣。比如,可以这样和对方搭讪:“一分钟前,你的裙子不是蓝色的吗?”或者“在你肩膀上那个条纹怎么消失了”?

Project Jacquard是一个在看似普通的面料中设置传感器和反馈装置的平台。该平台的应用包括:将高科技导电纤维织入面料,放入微型电脑元件和反馈装置(如 LED 或触觉反馈),以及可用于交换数据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等。如与老牌牛仔服装公司Levi’s 合作的智能牛仔面料。

伯克利信息学院表示,基于Ebb技术的服装近期还不会出现在商店中。尽管Project Jacquard探索了众多可穿戴式数字技术的应用方法,当前的技术还不能广泛应用。但对Ebb的研究,有助于激发创意,了解人们对数字化服装的看法和感受。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