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房子是引子,《心居》想呈现不同阶层的故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房子是引子,《心居》想呈现不同阶层的故事

努力生活跟不择手段之间是有区别的,这也是《心居》这个作品自始至终在探索的问题。

图片来源:《心居》官方剧照

记者 | 刘燕秋

“房子是一个人的脸面,上只角,下只角,内环,中环,外环,商品房,经适房,拆迁房……买什么样的房,就是什么样的人。”《心居》第一集,海清饰演的外地媳妇冯晓琴这段独白点出了房子和人的关系,也击中了都市人的痛点。

电视剧《心居》由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滕肖澜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原著聚焦繁杂日常,道尽普通人为改变各自生活现状的不懈争取。电视剧则透过小人物“买房”“卖房”的微型社会生态视角,讲述了上海原住民与闯入者努力让自己扎根上海、将自己融于上海的故事。

和《人世间》一样,腾讯影业全程参与了这个项目,从最开始和导演达成一致,到买版权,再到和导演、编剧一起紧密开发剧本,筹备和拍摄时间长达一年半。总制片人马好告诉界面文娱,《心居》和《人世间》这两个项目当时几乎是同期开发的。同样是反映社会现实的题材,《人世间》讲述50年中国百姓生活史,历史纵深感比较强,同时呈现了从工人阶级到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不同人的面貌,是一部全景式反映社会变迁的作品。而《心居》则更像一幅沪上市井风景画,聚集了中国社会当下不同人群的缩影,侧重展现的是社会的横截面。

马好喜欢生活感强的小说,喜欢看普通人在社会浪潮里起起伏伏的故事。《人世间》讲的是这样的故事,比如,主角周秉昆终其一生都不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心居》也是这样的故事,比如,顾家反映的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怎么生活,而冯晓琴和冯茜茜这样的外来者同样在上海拼搏努力着,不同阶层的人共同在这样一座大城市里孜孜以求地活着,同时寻找心灵的慰藉。

《心居》需要呈现这种恰到好处的生活感,背景又是上海,马好很快便锁定了导演滕华涛,在她看来,滕华涛在叙述生活感上有着极高的审美观,他过往拍的家常里短、柴米油盐、日夜转换都会让人觉得真实,同时他也是呈现上海这座城市最有经验的电视剧导演。可以说,双方是一拍即合,在此之前,滕华涛已经多年没有看过《心居》这样记录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了,回忆起马好给他看原著时的情景,他告诉界面文娱,“当时打印出来一摞,等到看完之后,我说怎么没有后续了,马总说人家还没有写完呢”。

滕华涛曾经执导过《王贵与安娜》《裸婚时代》等多部现实题材剧,在他看来,《心居》跟自己之前拍过的戏稍有不同的地方在于,这部剧侧重刻画现代都市里的不同阶层,阶层之间有共通的地方,也有差异和矛盾,这些构成《心居》的叙事动力。前几集中,最典型的人物就是顾清俞为代表的都市高知白领阶层和冯晓琴为代表的社会中坚力量,后续还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物出现,35集的体量也足够容纳各式人物逐一登场。

图片来源:《心居》官方剧照

滕华涛希望把阶层的定位体现得更明确一点,体现在创作中,就是更加强调人物细节上的写实。“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要在吃穿用度等日常消费上区分开。类似顾清俞这种投行职业背景跟我们的生活比较远,我们便在上海找了很多和她职业背景相似的同龄女性,跟她们做了很多采访,了解她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积累人物塑造上的感觉。”

通常而言,将小说改编成电视剧,需要在结构上进行一番调整,找到适合电视剧的打开方式。为此,滕华涛和腾讯影业的策划制作部门讨论了很久,最终选择以顾清俞和冯晓琴的姑嫂关系作为切口。“前几集里的姑嫂矛盾这是一种家庭剧常见的开场方式,但后面其实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引申出了各种不同话题。我们觉得最关键的是得让观众在前几集看下去,当他们对人物更熟悉了,慢慢地就可以开始看导演的表达是什么。”

对于滕肖澜而言,小说和剧本创作阶段的难点都是,怎么让这个故事既合情合理,又有戏剧张力,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她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我们这个剧算是双女主,乍一看,顾清俞和冯晓琴有天然敌对性,冯晓琴是一个外地的媳妇,非常能干,落在顾清俞的眼里,就是这个弟媳妇想法特别多,但即使这样,她也知道冯晓琴并不是坏人,她们之间的矛盾并非有意挑起。不止她们两个,里面所有的人物,都不是为了冲突而冲突。在这种家庭剧里面,如果有一个人特别会挑事,那所有的冲突都是因为他挑事而起来的,那这个我觉得对于创作者而言不是太有意思。”

在滕肖澜眼中,每个人物其实都是在自己的一个合理范围内展开,娓娓道来,他们只是想达成心目中的一种理想状态,并为此而不停努力,并不想要触及和侵犯他人的利益,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跟他人产生交集,交集当中就会有冲突,《心居》里所有的人物都是这样创作出来的,没有一个人是传统意义上的坏人。

除了顾清俞和冯晓琴这对双女主,这部剧里冯茜茜、葛玥等年轻女性也着墨颇多。

尽管冯茜茜是剧中的反面人物,但滕肖澜对这个角色还是怀有一种深深的怜惜。“她家庭条件不算好,但是一个非常努力且聪明的姑娘,如果能够在上海好好读书,她的境遇完全不会是这样。人在不同境遇之下所做的选择有时候真是挺无奈,就像冯茜茜跟冯晓琴两姐妹之间的差别,她们俩都是很努力、很聪明的女性,但是到最后,冯晓琴能通过积极向上的方式实现自我,冯茜茜却在这座大都市中迷失了自己。”在滕肖澜看来,这当中的关键是怎么把握努力的分寸,努力生活跟不择手段之间是有区别的,这也是《心居》这个作品自始至终在探索的问题。

生命力也是这部剧关于女性的关键词。葛玥是一个养尊处优、个性温顺的富家小姐,在剧集的前半部分,有关于她的故事线都是波澜不兴的,但恰恰是这样的一个女性,当碰到特定的遭遇,也会激发出她的生命力。“不管是怎样的境遇,不管是什么性格的女性,到人生来到某种特定的时候,都会有做出包含她人生价值的选择。即使是冯晓琴跟顾清俞,她们看似完全是两条平行线,家庭背景、教育状况、阶层身份完全不一样,但她们最终也都会找到自己最合适的生活方式。”滕肖澜告诉界面文娱。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房子是引子,《心居》想呈现不同阶层的故事

努力生活跟不择手段之间是有区别的,这也是《心居》这个作品自始至终在探索的问题。

图片来源:《心居》官方剧照

记者 | 刘燕秋

“房子是一个人的脸面,上只角,下只角,内环,中环,外环,商品房,经适房,拆迁房……买什么样的房,就是什么样的人。”《心居》第一集,海清饰演的外地媳妇冯晓琴这段独白点出了房子和人的关系,也击中了都市人的痛点。

电视剧《心居》由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滕肖澜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原著聚焦繁杂日常,道尽普通人为改变各自生活现状的不懈争取。电视剧则透过小人物“买房”“卖房”的微型社会生态视角,讲述了上海原住民与闯入者努力让自己扎根上海、将自己融于上海的故事。

和《人世间》一样,腾讯影业全程参与了这个项目,从最开始和导演达成一致,到买版权,再到和导演、编剧一起紧密开发剧本,筹备和拍摄时间长达一年半。总制片人马好告诉界面文娱,《心居》和《人世间》这两个项目当时几乎是同期开发的。同样是反映社会现实的题材,《人世间》讲述50年中国百姓生活史,历史纵深感比较强,同时呈现了从工人阶级到知识分子、政府官员等不同人的面貌,是一部全景式反映社会变迁的作品。而《心居》则更像一幅沪上市井风景画,聚集了中国社会当下不同人群的缩影,侧重展现的是社会的横截面。

马好喜欢生活感强的小说,喜欢看普通人在社会浪潮里起起伏伏的故事。《人世间》讲的是这样的故事,比如,主角周秉昆终其一生都不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心居》也是这样的故事,比如,顾家反映的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怎么生活,而冯晓琴和冯茜茜这样的外来者同样在上海拼搏努力着,不同阶层的人共同在这样一座大城市里孜孜以求地活着,同时寻找心灵的慰藉。

《心居》需要呈现这种恰到好处的生活感,背景又是上海,马好很快便锁定了导演滕华涛,在她看来,滕华涛在叙述生活感上有着极高的审美观,他过往拍的家常里短、柴米油盐、日夜转换都会让人觉得真实,同时他也是呈现上海这座城市最有经验的电视剧导演。可以说,双方是一拍即合,在此之前,滕华涛已经多年没有看过《心居》这样记录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了,回忆起马好给他看原著时的情景,他告诉界面文娱,“当时打印出来一摞,等到看完之后,我说怎么没有后续了,马总说人家还没有写完呢”。

滕华涛曾经执导过《王贵与安娜》《裸婚时代》等多部现实题材剧,在他看来,《心居》跟自己之前拍过的戏稍有不同的地方在于,这部剧侧重刻画现代都市里的不同阶层,阶层之间有共通的地方,也有差异和矛盾,这些构成《心居》的叙事动力。前几集中,最典型的人物就是顾清俞为代表的都市高知白领阶层和冯晓琴为代表的社会中坚力量,后续还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物出现,35集的体量也足够容纳各式人物逐一登场。

图片来源:《心居》官方剧照

滕华涛希望把阶层的定位体现得更明确一点,体现在创作中,就是更加强调人物细节上的写实。“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要在吃穿用度等日常消费上区分开。类似顾清俞这种投行职业背景跟我们的生活比较远,我们便在上海找了很多和她职业背景相似的同龄女性,跟她们做了很多采访,了解她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积累人物塑造上的感觉。”

通常而言,将小说改编成电视剧,需要在结构上进行一番调整,找到适合电视剧的打开方式。为此,滕华涛和腾讯影业的策划制作部门讨论了很久,最终选择以顾清俞和冯晓琴的姑嫂关系作为切口。“前几集里的姑嫂矛盾这是一种家庭剧常见的开场方式,但后面其实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引申出了各种不同话题。我们觉得最关键的是得让观众在前几集看下去,当他们对人物更熟悉了,慢慢地就可以开始看导演的表达是什么。”

对于滕肖澜而言,小说和剧本创作阶段的难点都是,怎么让这个故事既合情合理,又有戏剧张力,能引起观众的兴趣,她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我们这个剧算是双女主,乍一看,顾清俞和冯晓琴有天然敌对性,冯晓琴是一个外地的媳妇,非常能干,落在顾清俞的眼里,就是这个弟媳妇想法特别多,但即使这样,她也知道冯晓琴并不是坏人,她们之间的矛盾并非有意挑起。不止她们两个,里面所有的人物,都不是为了冲突而冲突。在这种家庭剧里面,如果有一个人特别会挑事,那所有的冲突都是因为他挑事而起来的,那这个我觉得对于创作者而言不是太有意思。”

在滕肖澜眼中,每个人物其实都是在自己的一个合理范围内展开,娓娓道来,他们只是想达成心目中的一种理想状态,并为此而不停努力,并不想要触及和侵犯他人的利益,但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跟他人产生交集,交集当中就会有冲突,《心居》里所有的人物都是这样创作出来的,没有一个人是传统意义上的坏人。

除了顾清俞和冯晓琴这对双女主,这部剧里冯茜茜、葛玥等年轻女性也着墨颇多。

尽管冯茜茜是剧中的反面人物,但滕肖澜对这个角色还是怀有一种深深的怜惜。“她家庭条件不算好,但是一个非常努力且聪明的姑娘,如果能够在上海好好读书,她的境遇完全不会是这样。人在不同境遇之下所做的选择有时候真是挺无奈,就像冯茜茜跟冯晓琴两姐妹之间的差别,她们俩都是很努力、很聪明的女性,但是到最后,冯晓琴能通过积极向上的方式实现自我,冯茜茜却在这座大都市中迷失了自己。”在滕肖澜看来,这当中的关键是怎么把握努力的分寸,努力生活跟不择手段之间是有区别的,这也是《心居》这个作品自始至终在探索的问题。

生命力也是这部剧关于女性的关键词。葛玥是一个养尊处优、个性温顺的富家小姐,在剧集的前半部分,有关于她的故事线都是波澜不兴的,但恰恰是这样的一个女性,当碰到特定的遭遇,也会激发出她的生命力。“不管是怎样的境遇,不管是什么性格的女性,到人生来到某种特定的时候,都会有做出包含她人生价值的选择。即使是冯晓琴跟顾清俞,她们看似完全是两条平行线,家庭背景、教育状况、阶层身份完全不一样,但她们最终也都会找到自己最合适的生活方式。”滕肖澜告诉界面文娱。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