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美国的本科毕业生们都去什么样的城市工作?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美国的本科毕业生们都去什么样的城市工作?

大城市拥有更多元化的经济,因此失业的风险也就更小。

当整个经济都陷入泥潭,那些拥有更多就业机会的城市更有可能赢得毕业生们的青睐。(图片来源:quartz)

千禧一代的大学毕业生与他们的前辈不同——不仅仅因为他们喜欢Snapchat多过电子邮件,也不仅仅体现在他们堆积如山的学习贷款上,这种不同,还在于他们对于生活城市的选择。

过去,影响毕业生们选择居住城市的因素包括那座城市劳动力受过大学教育的比例、就业前景、收入水平和城市设施。那么,如今的大学毕业生们所考量的指标是否还是一如过往?或者说,早已不同的世道改变了吸引高学历就业者的因素?

毕业生们的选择对各市政府的官员而言至关重要。他们希望通过新建激动人心的娱乐区域,或成为某种新兴产业的中心,来吸引新一代的高级人才。而作为区域经济研究人员,笔者研究了高级技术人才的迁移路线,发现高校毕业生们选择就业地点的标准有所改变,而这种变化对于国民经济健康也产生影响。

1990年代的毕业生们

过去的研究在对人口、收入和设施等其他城市特点进行控制后,发现1990年代的高校毕业生们,倾向于选择已经拥有大量本科学历人才的城市。例如,博尔德和安阿伯这样的大学城,其高学历人口比例名列前茅——1990年代初,这些地方的本科学历人口占到了42%左右。

这两个城镇的本科人口比例分别位列当时美国的第一和第十一。而在接下来的十年中,这个比例又分别增加了10.2%和6.2%。

吸引高学历就业者前往本科毕业生聚居城镇的理由各种各样。首先,证据表明,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工作者的生产效能会向其他同事“溢出”,从而是大家获得更高的收入。其次,高学历人口聚居的地方,文化设施和娱乐选择也更多,而这往往是大学毕业生们非常看重的因素。

如果这种趋势一直持续下去,高学历城市不断吸引受教育水平更高的就业者,最终可能带来城市与城市间的学历分化。事实上,一份早期的研究表明,1970年代到2000年的30年间,这种趋势确确实实地发生着。现在,我们想知道这种趋势是否还在持续,或者是否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因素正在吸引着高校毕业生们。那么,如今这一代的大学毕业生们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呢?

大城市吸引大学毕业生

新千年的大学毕业生们已改变了许多。

过去十年间,我们经历了两次经济衰退(包括2008年的金融危机),制造业大量岗位流失,导致美国州际人口流动整体持续下降,并带来了巨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其他一些研究则指出,大学适龄青年们存在与父母合住期延长的趋势,证明挣扎的经济左右着人们的行为。

我们想知道,同样的经济力量是否也改变了大学毕业人口的流动方向。

我们的数据来自美国人口普查局,对过去两个十年——1990-2000年到2000-2010年间,美国358个都市统计区本科毕业人口所占比例进行统计。我们对城市规模、平均收入和设施环境等城市特点进行了控制后发现:1990年代吸引高校毕业生的城市,不一定是高学历人口聚集的城市了;2000年后,大城市(控制教育水平不变)成为了吸引毕业生的地方。

一般来说,大城市拥有更多元化的经济,因此失业的风险也就更小。当整个经济都陷入泥潭,那些拥有更多就业机会的城市更有可能赢得毕业生们的青睐。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学毕业生们可能会为了追逐梦想中的工作,冒着求职失败的风险,前往那些多样性较低的城市。以爱荷华州的得梅因为例,这座城市有20万人口,在保险业领域体现了高度的集中化。1990年代,本科学历人口上涨了6%,但到2000年后,增长量减少为4%。

我们认为,由于1990年代的经济环境较为强劲,毕业生们愿意承担求职失败的风险。因此他们会前往高学历、高发展产业集中的城市,坚信自己即便求职失败了,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2000年后的第一个十年,这种求职保障不复存在了。

政策制定者们能做什么

我们的研究进一步细化了区域大学毕业生的增长模型,并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了新千年中,影响城市本科人口增长的综合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育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已然直观而明确。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在工作中的效率也就越高高,也更容易拓展新业务、创造新岗位。本科学历工作者属于高产能人群,他们拥有更高的公民参与度,也有助于创造出新的企业。

因此,对于各城市制定吸引高学历工作者策略的决策者们来说,我们的研究至关重要。虽然政府官员们无法让某座城市的高学历人口迅速增长,但通过投资教育和支持当地创业企业等政策的制定,也可以创造出更稳定的劳动力市场。

 

翻译: 周依帆

来源:Quart

原标题:Where are new college grads going to find jobs?

最新更新时间:07/05 10:4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美国的本科毕业生们都去什么样的城市工作?

大城市拥有更多元化的经济,因此失业的风险也就更小。

当整个经济都陷入泥潭,那些拥有更多就业机会的城市更有可能赢得毕业生们的青睐。(图片来源:quartz)

千禧一代的大学毕业生与他们的前辈不同——不仅仅因为他们喜欢Snapchat多过电子邮件,也不仅仅体现在他们堆积如山的学习贷款上,这种不同,还在于他们对于生活城市的选择。

过去,影响毕业生们选择居住城市的因素包括那座城市劳动力受过大学教育的比例、就业前景、收入水平和城市设施。那么,如今的大学毕业生们所考量的指标是否还是一如过往?或者说,早已不同的世道改变了吸引高学历就业者的因素?

毕业生们的选择对各市政府的官员而言至关重要。他们希望通过新建激动人心的娱乐区域,或成为某种新兴产业的中心,来吸引新一代的高级人才。而作为区域经济研究人员,笔者研究了高级技术人才的迁移路线,发现高校毕业生们选择就业地点的标准有所改变,而这种变化对于国民经济健康也产生影响。

1990年代的毕业生们

过去的研究在对人口、收入和设施等其他城市特点进行控制后,发现1990年代的高校毕业生们,倾向于选择已经拥有大量本科学历人才的城市。例如,博尔德和安阿伯这样的大学城,其高学历人口比例名列前茅——1990年代初,这些地方的本科学历人口占到了42%左右。

这两个城镇的本科人口比例分别位列当时美国的第一和第十一。而在接下来的十年中,这个比例又分别增加了10.2%和6.2%。

吸引高学历就业者前往本科毕业生聚居城镇的理由各种各样。首先,证据表明,受到过良好教育的工作者的生产效能会向其他同事“溢出”,从而是大家获得更高的收入。其次,高学历人口聚居的地方,文化设施和娱乐选择也更多,而这往往是大学毕业生们非常看重的因素。

如果这种趋势一直持续下去,高学历城市不断吸引受教育水平更高的就业者,最终可能带来城市与城市间的学历分化。事实上,一份早期的研究表明,1970年代到2000年的30年间,这种趋势确确实实地发生着。现在,我们想知道这种趋势是否还在持续,或者是否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因素正在吸引着高校毕业生们。那么,如今这一代的大学毕业生们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呢?

大城市吸引大学毕业生

新千年的大学毕业生们已改变了许多。

过去十年间,我们经历了两次经济衰退(包括2008年的金融危机),制造业大量岗位流失,导致美国州际人口流动整体持续下降,并带来了巨大的产业结构调整。其他一些研究则指出,大学适龄青年们存在与父母合住期延长的趋势,证明挣扎的经济左右着人们的行为。

我们想知道,同样的经济力量是否也改变了大学毕业人口的流动方向。

我们的数据来自美国人口普查局,对过去两个十年——1990-2000年到2000-2010年间,美国358个都市统计区本科毕业人口所占比例进行统计。我们对城市规模、平均收入和设施环境等城市特点进行了控制后发现:1990年代吸引高校毕业生的城市,不一定是高学历人口聚集的城市了;2000年后,大城市(控制教育水平不变)成为了吸引毕业生的地方。

一般来说,大城市拥有更多元化的经济,因此失业的风险也就更小。当整个经济都陷入泥潭,那些拥有更多就业机会的城市更有可能赢得毕业生们的青睐。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学毕业生们可能会为了追逐梦想中的工作,冒着求职失败的风险,前往那些多样性较低的城市。以爱荷华州的得梅因为例,这座城市有20万人口,在保险业领域体现了高度的集中化。1990年代,本科学历人口上涨了6%,但到2000年后,增长量减少为4%。

我们认为,由于1990年代的经济环境较为强劲,毕业生们愿意承担求职失败的风险。因此他们会前往高学历、高发展产业集中的城市,坚信自己即便求职失败了,也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2000年后的第一个十年,这种求职保障不复存在了。

政策制定者们能做什么

我们的研究进一步细化了区域大学毕业生的增长模型,并帮助我们重新认识了新千年中,影响城市本科人口增长的综合因素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育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已然直观而明确。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在工作中的效率也就越高高,也更容易拓展新业务、创造新岗位。本科学历工作者属于高产能人群,他们拥有更高的公民参与度,也有助于创造出新的企业。

因此,对于各城市制定吸引高学历工作者策略的决策者们来说,我们的研究至关重要。虽然政府官员们无法让某座城市的高学历人口迅速增长,但通过投资教育和支持当地创业企业等政策的制定,也可以创造出更稳定的劳动力市场。

 

翻译: 周依帆

来源:Quart

原标题:Where are new college grads going to find jobs?

最新更新时间:07/05 10:42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