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因停工停业暂无工资支付能力的企业可延期30天支付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4月5日下午,江苏徐州召开第八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徐州市人社局局长于洪亮就企业因受政府采取停工停业等紧急措施影响职工工资支付问展开介绍,企业因政府采取停工停业等紧急措施导致经营困难暂无工资支付能力的,经与工会或职工协商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不超过30天。需要说明的是,因医疗机构或者政府依法对新冠肺炎患者、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等实施隔离措施,导致劳动者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按正常劳动支付劳动者在隔离期间的工资。隔离期结束后,对仍需要停止工作进行治疗的劳动者,企业按照职工患病的医疗期有关规定支付工资。
【安徽】网友称安徽高考招生重理轻文建议扩大文科招录,官方回应
据澎湃新闻报道,据人民网“领导留言板”4月5日消息,针对网民关于“安徽省应采取措施,降低高考文科招生分数”的建议,安徽省教育厅表示,“十三五”以来,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对理工科及应用型学科毕业生的需求日益旺盛,对文科生的需求则相对较小。教育部明确要求,“高校要加强资源统筹,紧密结合国家重大规划、重大战略、国家安全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急需,加大向国家战略科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专业倾斜。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适度扩大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对此,安徽省教育厅称,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工作,指导学校引导高中学生从兴趣、爱好出发,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在进行学业成绩、专业、学校定位后,科学合理选择文理科和选考科目,努力使我省高考文理科生源比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陕西】五部门发文:8月底前省内所有学校全覆盖配备法治副校长
据西安晚报报道,近日,陕西省教育厅等五部门下发了《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今年8月底前所有学校按标准全覆盖配备法治副校长。各地各部门要充分协商完善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工作机制,建立提出需求、选聘、培训、考核、激励、退出等全链条的管理模式。由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提出需求,并与派出机关就人选问题进行充分沟通,保证人员符合任职资格要求。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派出机关建立法治副校长人员库,对法治副校长实行信息化管理;由学校向所聘人员颁发聘书,明确聘期,并向全校宣布任职。由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派出机关完善培训机制,制定法治副校长培训方案,确保相关人员任职前接受不少于8学时的培训,任职后纳入教师、校长培训规划统筹安排。
【内蒙古】假日带班领导不在岗、工作不在状态,口岸办主任被问责
“内蒙古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4月4日,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同志到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口岸城市工作专班暗访检查节假日值班值守情况,发现值班人员对工作不熟悉、操作不熟练,让调取的画面迟迟调不出来,该掌握的情况说不清楚,带班领导不在岗,工作不在状态等问题,并提出严厉批评。对此,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对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失职失责问题予以严肃追责问责。给予内蒙古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口岸城市工作专班副组长、综合组负责人,自治区商务厅党组成员、口岸办主任斯庆、口岸城市工作专班隔离管控组值班人员王成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自治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口岸城市工作专班执纪监督组对专班工作情况监督不到位,责令作出深刻检查。
【广东】深圳市学生将于4月8日起陆续返校,第一周须每日测核酸
据广东省深圳市卫健委最新通报,4月5日0-24时,深圳无本土新增病例。从4月3日起连续两天,深圳本土新增病例为0。深圳市校园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印发通知,决定高一、高二学生4月8日第一批返校;义务教育阶段初三年级学生4月11日第二批返校;各区根据情况自行确定义务教育阶段其他年级学生和幼儿园儿童的返校时间,原则上不早于4月8日。高校方面,专科、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4月11日第一批返校;其他学生4月18日第二批返校。按照最新管理规定,深圳市社区小区继续实行围合管理,进出须凭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密闭场所、学生儿童托管机构、线下教育培训机构按50%限流有序开放。学生返校第一周核酸每天1检,第二周开始在校期间两天1检。
【山东】鄄城对疫情期间私自外出居民剃头?官方:系“恶搞视频”
据大众网报道,4月5日,有网友发布“山东鄄城凤凰镇志愿者抓住一名疫情期间私自外出的居民并拿着推子给他剃头”的视频,引发网友广泛关注。对此,记者采访多方了解到,网传视频为关系密切的4个人摆拍的“恶搞视频”。鄄城县凤凰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视频中带红袖箍的王某,和视频中剃头者、视频发布者侯某省,在鄄城为生意合伙人,长期居住在侯某省家中。疫情期间,王某主动给村干部要了一个写有凤凰镇督导员的红袖箍,自发去村里协助巡逻。目前,警方已对视频摄制者进行了批评教育。同时,对于镇包村干部胡某磊和村干部侯某新违规发放红袖箍,当地政府也给予通报批评。
【北京】到2025年,PM2.5年均浓度将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左右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北京市委、市政府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入打好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生态文明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稳中有降,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35微克/立方米左右、并尽最大努力进一步改善,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消除劣Ⅴ类水体,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区域协同治理更加深入,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绿色北京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社会广泛自觉,碳排放持续下降,碳中和取得明显进展,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基本建成。
【广西】警方侦破两起特大偷越国(边)境案,“蛇头”获刑13年半
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曾转运多名外籍人员非法入境的幕后“蛇头”阿龙(化名)因犯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被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3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2021年4月下旬,国家移民管理局统一指挥调度福建、广东、广西、江苏、湖南5省(区)16市的2000余名警力,对两起特大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案展开集中收网行动。两起专案共抓获组织、运送偷渡人员的犯罪嫌疑人51名,查获非法入境、居留和就业的非法入境外籍人员486名,捣毁中转窝点12个。阿龙等一干违法人员被绳之以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