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有何深意?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有何深意?

分析师认为,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是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

2017年10月11日,安徽省阜阳冈奇电子有限公司制造成型车间利用机械手自动化设备生产工业、汽车及医疗产品。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

分析师认为,这份文件对于提振国内市场潜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方向性,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是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

“统一大市场从整个历史逻辑来看是很正常的现象,当年欧洲各国之所以在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期间要打破各国的重商主义,其核心逻辑就是,如果没有统一市场,经济发展阻碍会非常大,大量资源被市场之间的内耗所占据。”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界面新闻说。

他指出,对中国来说,不同地方还有很多阻碍,比如制度规则的不统一,在各地都存在地方对特色商品、服务、产业的保护,这成为非统一市场最大的特点。

“从这个意义来看,这份文件把未来推动市场的整体循环,特别是内循环发展的逻辑论述得很清楚,通过打破当前的市场分割,让市场成为整体,让市场循环能力更强。”江瀚说。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堵点,以流通体系为例,尽管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一些区域性壁垒导致跨区域的市场流通受阻,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供给以及流通网络布局仍不够完善等。

他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和培育国内市场的潜力,通过打破各种壁垒与自我小循环来促进“国内大循环”,进而推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进一步畅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供给与需求更高层次和更加良性的动态平衡,对于国民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来说具有深远意义。

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关键在要素市场化。实际上,近年来,中央政府在推动市场化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方面出台了多份重要文件。

早在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将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重点之一。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围绕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五大要素提出了改革方向,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出了建议。

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营性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促进知识、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完善和发展。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发展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

付一夫表示,可以看出,中央一直在稳步推进建设统一的大市场。和此前的文件相比,4月10日的《意见》对如何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比如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等,是一套比较完整的“组合拳”。

“可以说(意见)具有比较强的纲领性和方向性,对未来市场的统一发展、良性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一系列文件的目的其实也都是一脉相承的,就是为实现国内大循环形成保障。”他补充道。

202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明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从供给需求两端强调了构建双循环的抓手,即一方面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

江瀚表示,畅通国内大循环无疑要利用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而要更好发挥这一优势,就要打造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如果有些壁垒不打破,循环难以实现。

付一夫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包括国内与国际两个层面,国内循环层面,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通过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等举措,有助于解决各个环节存在的不正当干预、隐性壁垒门槛等突出问题,全面打通种种堵点,促进国内大循环的畅通。

国际循环层面,付一夫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国内与国际市场的有效衔接,继而促进海外优质生产要素的涌入,为加快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构建全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有何深意?

分析师认为,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是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

2017年10月11日,安徽省阜阳冈奇电子有限公司制造成型车间利用机械手自动化设备生产工业、汽车及医疗产品。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记者 辛圆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要求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全面推动我国市场由大到强转变。

分析师认为,这份文件对于提振国内市场潜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方向性,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是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

“统一大市场从整个历史逻辑来看是很正常的现象,当年欧洲各国之所以在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期间要打破各国的重商主义,其核心逻辑就是,如果没有统一市场,经济发展阻碍会非常大,大量资源被市场之间的内耗所占据。”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界面新闻说。

他指出,对中国来说,不同地方还有很多阻碍,比如制度规则的不统一,在各地都存在地方对特色商品、服务、产业的保护,这成为非统一市场最大的特点。

“从这个意义来看,这份文件把未来推动市场的整体循环,特别是内循环发展的逻辑论述得很清楚,通过打破当前的市场分割,让市场成为整体,让市场循环能力更强。”江瀚说。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表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堵点,以流通体系为例,尽管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一些区域性壁垒导致跨区域的市场流通受阻,农村地区的商贸流通基础设施供给以及流通网络布局仍不够完善等。

他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和培育国内市场的潜力,通过打破各种壁垒与自我小循环来促进“国内大循环”,进而推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进一步畅通,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供给与需求更高层次和更加良性的动态平衡,对于国民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来说具有深远意义。

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关键在要素市场化。实际上,近年来,中央政府在推动市场化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方面出台了多份重要文件。

早在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将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重点之一。

202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围绕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五大要素提出了改革方向,为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出了建议。

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营性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劳动力要素有序流动,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促进知识、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完善和发展。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发展技术和数据要素市场,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

付一夫表示,可以看出,中央一直在稳步推进建设统一的大市场。和此前的文件相比,4月10日的《意见》对如何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比如强化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推进市场设施高标准联通,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等,是一套比较完整的“组合拳”。

“可以说(意见)具有比较强的纲领性和方向性,对未来市场的统一发展、良性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一系列文件的目的其实也都是一脉相承的,就是为实现国内大循环形成保障。”他补充道。

2020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明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从供给需求两端强调了构建双循环的抓手,即一方面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

江瀚表示,畅通国内大循环无疑要利用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而要更好发挥这一优势,就要打造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统一市场,如果有些壁垒不打破,循环难以实现。

付一夫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包括国内与国际两个层面,国内循环层面,建设全国统一的大市场,通过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健全统一的社会信用制度等举措,有助于解决各个环节存在的不正当干预、隐性壁垒门槛等突出问题,全面打通种种堵点,促进国内大循环的畅通。

国际循环层面,付一夫指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有助于国内与国际市场的有效衔接,继而促进海外优质生产要素的涌入,为加快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构建全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