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在马场中央的小足球场上踢球。 图/李豫川
作者:亚太日报特约记者 李豫川
位于香港岛中部湾仔区的跑马地马场是不少香港居民时常光顾的一个地方,也是香港岛一个著名景点。在不跑马的日子里,马场就是香港民众的健身场。人们绕着马场顺时针或逆时针跑步或健走;一些成人业余球队在马场中央的各类场地进行比赛,呼喊奔跑,闪转腾跃,乐在其中;还时常有少年在练曲棍球、橄榄球,稚嫩的脸上写着欢乐……
跑马地马场资料图片
跑马地马场又称“快活谷马场”,英文叫做“Happy Valley Racecourse”,原先这里只是一片沼泽地。跑马地马场始建于1844年,1846年时启用。经过历年不断完善,如今的跑马地马场已成为一座世界级全草地马场。每周三晚上,这里都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一匹匹骏马在堪称世界上最好的草场上飞驰,而在马背上驾驭骏马的骑师更是风光无限,令人羡慕。
少年立志 享受“辛苦”
有句玩笑话是,男人看马,而女人是看骑马的人。我常常揣测,隐藏在那一顶顶骑士帽下面的面庞该是何模样?也常常猜想,这驾驭千里马的人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香港女骑师蒋嘉琪在训练中。 图/王申
终于,因工作原因,一名骑师走入了我的视线。蒋嘉琪,23岁,香港现役唯一一位上阵比赛的女骑师。与多数人心中脚踩战靴、奔驰潇洒的骑师形象不同,眼前这个扎着马尾头、穿着运动衫的姑娘显得文静而柔和。
在蒋嘉琪之前,香港赛马史上总共也只有四位“港产”女骑师。如今,她们已全部挂靴。可见,要成为一名女骑师并能骑马出战,是一件多么不易的事。
首先,有志成为骑师的孩子要经过严格筛选,因为赛马对于骑士的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其次,经过层层挑选的孩子在少年时代便要开始职业化训练,每天清晨4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蒋嘉琪说,艰苦的训练加之“苦行僧”般的生活,只有少数意志坚强的人才能承受。
嘉琪八九岁时,有机会第一次与马亲密接触。一天,大人拉着她骑了一圈马,也是从那时起,这项运动便在她心里生根萌芽。香港有句老话,跑马三分险。起初,嘉琪的妈妈很担心女儿的安全,对于女儿选择这一行很有顾虑。但父亲的鼓励坚定了嘉琪选择做骑师的决心。妈妈见反对无用,也转而支持女儿的心意。
蒋嘉琪说,家人的支持是她重要的动力。 图/王申
从此,每天清晨4点,多数人还在酣睡时,小嘉琪已经起床到马房开工了。在马房的工作通常是帮马修剪头发,帮马冲凉,做马房的清洁。要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耐心和细心。9点,吃过早餐,嘉琪开始上午的训练。下午2点再返回马房工作,然后又是两个多小时的训练。
除了练习基本技能,嘉琪还要进行极为辛苦的体能训练。由于性别原因,为了在体能训练中达标,嘉琪需要比男孩付出的更多。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因为喜欢, 所以享受”
入行多年,性格倔强的嘉琪在繁华的香港过着“苦行僧”般的生活。而当别人问起这份艰辛时,她却回答:“因为喜欢,所以享受。”
嘉琪目前所在的骑师训练班里共有20个学生,其中包括18个男生和2个女生。对于“赛马是男人的运动”这种说法,嘉琪并不认同,更举例说,在欧洲,男女骑师的比例相当。
香港跑马地马场赛马资料图片
她说,不论男女,骑师要做的是将每匹赛马的特点发挥到极致,这讲究的是技巧,而非性别。
认真琢磨每一场比赛,研究每一匹赛马,实打实地完成每天的训练项目,这是嘉琪最爱做的事。让战马发挥出应有水平,享受冲过终点时的成功感,这让嘉琪感到很满足。
的确,后生可畏。这个90后女生在2012年2月进入香港赛马会见习骑师学校,之后前往新西兰实习,以见习骑师的身份在当地上阵五百余次,胜出几十场。2015年9月,她第一次作为见习骑师在香港沙田马场亮相,正式开启了在香港的策骑事业。
蒋嘉琪手捧奖杯。 图/王申
喜欢的事情再累也不觉苦,再难也会咬牙坚持。能在具有世界级水准的香港马场驰骋,嘉琪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作为第五位取得香港赛马会见习骑师牌照的女骑师,蒋嘉琪享受这样的“辛苦”。这或许就是她的骑士梦吧。
责任编辑:李梦歌
香港不闷·李豫川 作者简介
李豫川,成都人。
埃及解放广场汹涌的人潮,利比亚班加西此起彼伏的枪声,这一切让我体会到“记者”的含义,明白了用笔书写的意义。在埃及两年工作的经历,也让一个娇憨的女孩踏上了自我发现的旅程。
2013年春天,惜别古老的尼罗河,来到维多利亚港畔,中东的轰烈已成云烟,眼前展现的是“东方之珠”的动感。我喜欢漫步于港岛上环的古老街巷,在市井小店里品尝鲜虾云吞。幸福,其实就这么简单而实在!
在香港,我遇到了更好的自己!
一盏复古灯、一台笔记本,我享受在香港的夜里码字,记录不是为了刷新自我的存在感,或证明在热点、重大事件中的“我在场”,而只是源于一颗热爱“写字”的心,一股想要分享美好的劲儿。我的字里行间,只想体现那些丰富的人、有趣的事、真实的日子。
当你刷完屏,能轻轻叹一句,“噢,香港原来是这样!”,这便足够!香港不闷,也许比你想像的更丰富!
来吧,让我们一起品香港!
亚太日报 —— 最具影响力的新媒体聚合平台,带您全方位、多角度了解亚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