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19日,青岛进入“两会时间”。界面山东将与您一同聆听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在梳理过去一年发展成果的同时,共同展望2022年城市路向何方。

身为青岛市人大代表、山东和安律师事务所主任的黄海波从行业领域出发,针对司法诉讼、未成年人保护等方面带来了他的建议。
当下,正值高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尤其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下,各行各业积极改变来适应新环境,司法领域亦是如此。我们可以看到,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构建了较为系统完备的在线诉讼规则体系,一方面从总体上明确了在线诉讼的基本内涵、基本原则、法律效力、适用条件等基础性规定,另一方面又具体明确了从起诉立案到庭审、执行等主要诉讼环节的程序规范,有效覆盖了诉讼活动的全流程各方面,确保在线诉讼合法规范有序。
2020年上半年,青岛市两级法院克服重重困难,第一时间顺利实现部分案件由传统审理方式到在线诉讼审理方式的转换,为规模化适用在线诉讼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
然而,在司法实践摸索前行道路中,由于部分审判人员、书记员主体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不强等原因,仍然存在对在线诉讼相关规定落实不到位,影响司法裁判公信力的情形,暴露出了存在其中的问题。
因此,黄海波在规范人民法院在线诉讼活动,提升司法公信力方面建议到,“青岛市两级法院通过组织学习,健全在线诉讼制约监督机制、依托信息技术对在线诉讼全过程实行智能化监管等方式,引导、督促审判人员、书记员严格按照《规则》和《指引》等规定开展在线诉讼活动,及时发现并纠正庭审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保障在线诉讼的规范性、严谨性和便利化、低成本化,以程序公正促进和提高实体裁判的公正性。”
再者,黄海波还谈到,希望能够“借助在线庭审技术的支持与保障,全面启用案件诉讼平台中已经存在的实时笔录查阅界面,合理放大查阅笔录窗口,并为当事人等诉讼参与人阅读、核对笔录提供充足时间,或者学习借鉴杭州等地区的先进经验,在庭审结束后,书记员将笔录上传至案件诉讼平台,由当事人等诉讼参与人在两日内阅读、核对笔录内容并在诉讼平台上书面反馈意见。”

与此同时,针对未成年人保护问题黄海波同样谈到了他的观点:“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关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亿万家庭的幸福,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正式施行,对未成年人保护具有里程碑意义。”
但在实践中,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为此,从更专业的法律角度,黄海波提出几点建议措施——首先,加大法律宣传,设立青岛《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周等,营造出知法尊法守法的法律氛围,让法律实现更大的影响作用。其次,积极发挥社区、学校作用,开设公益父母课堂,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以及加大对不依法履行家庭监护职责的监护人的惩戒力度。再次,推进入职查询制度向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全覆盖,清除入职查询盲区。最后,还需要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工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