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周小川谈数字人民币:应用重点在零售环节,警惕创新者、BigTech、FinTech挪用客户资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周小川谈数字人民币:应用重点在零售环节,警惕创新者、BigTech、FinTech挪用客户资金

周小川认为,数字货币要注重其真实应用,不能强制性某类交易必须用这类货币。

记者 | 曾仰琳

随着试点地区扩容,越来越多城市的居民享受到中国的数字人民币(e—CNY)带来的便利性。e—CNY推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许多问题也在推广中逐渐被学界、业界、国际社会提出。

4月17日,在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围绕当前数字货币的部分问题,分享了他的的研究观点和看法。

图:周小川(主办方供图)

数字人民币应用的重点在零售环节

如何理解中国央行所强调的e-CNY定位于M0(流通中的货币)?周小川指出,央行强调,研发数字货币是为了替代M0,这表明了它是想把应用的重点放在零售环节,也就是希望能够在零售环节得到应用,特别是借助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终端给大家提供更大的方便。

周小川进一步补充道:“央行作为一个很大的机构,也像商业银行一样,其内部任何业务都需要靠某一个部门去管理,管理M0是一个部门、管理M1(狭义货币供应量)是另外一个部门。研发的费用、试点的费用从哪儿出,都是有管理的。所以M0的定位也避免了大家打乱仗,工作就好进行了,这也是一个原因。”

再次,周小川提出,当前央行和金融体系中的M1运行还是比较正常的。虽然随着科技的进展,任何业务都有提高的空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安全、出了错能纠正,这些都有空间,但是似乎M1改进的空间不那么大。

“在中国,M0只有现金,放到银行支付账户、支付宝里的钱就都是M1。”周小川特别指出,M0和M1之间并不是隔绝和截然分开的,账户里的钱如果合规就可以提出来做现金,特别是居民,居民可以提取小额现金。在一定条件下,M0和M1中间有个管道连通,近似等价。因此,并不是M0是央行货币就是高度稳定的,M1不是央行货币就不稳定。

数字货币要注重其真实应用

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应该加快并更多地发行数字货币,特别是跨境的数字货币?地缘政治不稳定背景下,数字货币起到什么作用?

“货币印多少可以自己决定,但是否能出去流通取决于应用,取决于人家是不是拿这个东西在用。”对于上述问题,周小川认为,中央银行必须使得发行的货币真正在市场上,特别是在零售市场上有运用的需求。

国际上有观点认为,中国数字货币发展很快,将来是了不起的武器,是中国的资产。

对此,周小川反驳称:“真正搞央行的人都知道货币发行是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也就是说中央银行要通过制度保障、承诺和后援支持来保障央行发出去的货币有购买力,到时候能用,所以是一种负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想把它应用在其它方面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像地缘政治之类的。”

 “当然也不排除e—CNY未来可能有跨境支付的前景,但是估计也是注重于跨境零售的应用,不是轻易地当做军事武器来使用的。”周小川强调,数字货币,至少e—CNY设计的初衷是为了零售,为了百姓方便、商户方便,不是为了替代美元。

另外,周小川提出,虽然国家可以赋予货币强制性的命令,比如什么样的交易必须用什么货币,可能货币的地位就有所提升,但是也有可能只是走过场。

他以边境贸易中曾发生现象的举例:“虽然中国和边境国家的贸易,我们鼓励既可以用对方的货币,也可以用人民币,但是有的地方就是人民币好用,对方的货币不好用;也有的交易,商户收了货币以后不管是M0形式还是M1形式,都争取当天下班前送回给银行,银行也争取下班以后再加班把货币转出去,转到对方国家去,不保留这种货币头寸。”

对于上述现象的原因,周小川解释道,“一般是担心汇率风险,但是也有上级行要求的原因,上级行不准银行保留对方货币的头寸。”

基于此,周小川认为,数字货币要注重其真实应用,不能强制性某类交易必须用这类货币。“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讲,最后要看到老百姓愿意把这种货币放在钱包里面,收了钱(不管是纸质的还是数字的)并不着急送还给银行,这是一个考验,要着重考虑。”

警惕创新者、BigTech、FinTech挪用客户资金

当前,数字货币存在多种方案、多种产品的竞争选优,互操作性或者通用性实际需要一个过程,应该如何把握竞争关系?对此,周小川认为,要鼓励创新,鼓励新产品研发。研发之后也应该创造一定条件让它们试点。只有经过试点,多种方案并且之间存在竞争,才会产生优胜劣汰。与此同时,他也指出,在优胜劣汰过程中,应小心造成的社会问题,给用户带来损失。

周小川进一步解释,不同于其它制造业和生产领域,货币领域可能更加敏感,不见得那么简单。因此在这个竞争过程中要注意公平,不能够恶意打压对手方,也不能够破坏金融基础设施,因为轻易地替代金融基础设施可能造成的风险比较大。竞争带来了优化趋同,最后好的东西就会被选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他认为,“创新出来的好东西最开始肯定是缺少通用性或者互操作性,在一定的阶段,还是要有一些主管部门、监管部门或者协会来加强通用性,制定通用性的标准和互操作,这样才可能多方并行,将来才能真正方便老百姓。”

对于当前数字货币发展的赛道,周小川介绍,一种是Token-based(以代币为基础)的赛道,另一种是account-based(以账户为基础)的赛道,另外,还包括支付指令为基础的赛道和消费信贷赛道。

“发展竞争是有很多不同的赛道,最需要警惕的就是创新者、BigTech(科技巨头公司)、FinTech(金融科技公司)挪用客户资金。”周小川强调,确实有一些人一开始设计系统就想挪用人家的钱,但是属于少数;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后来在运行过程中出了问题,出窟窿了,才不得不挪用客户的资金。一些倒台的机构,其实初始的愿望还是不错的,但是后来挪用了客户资金,犯了非法集资类的罪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周小川谈数字人民币:应用重点在零售环节,警惕创新者、BigTech、FinTech挪用客户资金

周小川认为,数字货币要注重其真实应用,不能强制性某类交易必须用这类货币。

记者 | 曾仰琳

随着试点地区扩容,越来越多城市的居民享受到中国的数字人民币(e—CNY)带来的便利性。e—CNY推广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许多问题也在推广中逐渐被学界、业界、国际社会提出。

4月17日,在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围绕当前数字货币的部分问题,分享了他的的研究观点和看法。

图:周小川(主办方供图)

数字人民币应用的重点在零售环节

如何理解中国央行所强调的e-CNY定位于M0(流通中的货币)?周小川指出,央行强调,研发数字货币是为了替代M0,这表明了它是想把应用的重点放在零售环节,也就是希望能够在零售环节得到应用,特别是借助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终端给大家提供更大的方便。

周小川进一步补充道:“央行作为一个很大的机构,也像商业银行一样,其内部任何业务都需要靠某一个部门去管理,管理M0是一个部门、管理M1(狭义货币供应量)是另外一个部门。研发的费用、试点的费用从哪儿出,都是有管理的。所以M0的定位也避免了大家打乱仗,工作就好进行了,这也是一个原因。”

再次,周小川提出,当前央行和金融体系中的M1运行还是比较正常的。虽然随着科技的进展,任何业务都有提高的空间,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安全、出了错能纠正,这些都有空间,但是似乎M1改进的空间不那么大。

“在中国,M0只有现金,放到银行支付账户、支付宝里的钱就都是M1。”周小川特别指出,M0和M1之间并不是隔绝和截然分开的,账户里的钱如果合规就可以提出来做现金,特别是居民,居民可以提取小额现金。在一定条件下,M0和M1中间有个管道连通,近似等价。因此,并不是M0是央行货币就是高度稳定的,M1不是央行货币就不稳定。

数字货币要注重其真实应用

中国人民银行是否应该加快并更多地发行数字货币,特别是跨境的数字货币?地缘政治不稳定背景下,数字货币起到什么作用?

“货币印多少可以自己决定,但是否能出去流通取决于应用,取决于人家是不是拿这个东西在用。”对于上述问题,周小川认为,中央银行必须使得发行的货币真正在市场上,特别是在零售市场上有运用的需求。

国际上有观点认为,中国数字货币发展很快,将来是了不起的武器,是中国的资产。

对此,周小川反驳称:“真正搞央行的人都知道货币发行是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也就是说中央银行要通过制度保障、承诺和后援支持来保障央行发出去的货币有购买力,到时候能用,所以是一种负债。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想把它应用在其它方面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像地缘政治之类的。”

 “当然也不排除e—CNY未来可能有跨境支付的前景,但是估计也是注重于跨境零售的应用,不是轻易地当做军事武器来使用的。”周小川强调,数字货币,至少e—CNY设计的初衷是为了零售,为了百姓方便、商户方便,不是为了替代美元。

另外,周小川提出,虽然国家可以赋予货币强制性的命令,比如什么样的交易必须用什么货币,可能货币的地位就有所提升,但是也有可能只是走过场。

他以边境贸易中曾发生现象的举例:“虽然中国和边境国家的贸易,我们鼓励既可以用对方的货币,也可以用人民币,但是有的地方就是人民币好用,对方的货币不好用;也有的交易,商户收了货币以后不管是M0形式还是M1形式,都争取当天下班前送回给银行,银行也争取下班以后再加班把货币转出去,转到对方国家去,不保留这种货币头寸。”

对于上述现象的原因,周小川解释道,“一般是担心汇率风险,但是也有上级行要求的原因,上级行不准银行保留对方货币的头寸。”

基于此,周小川认为,数字货币要注重其真实应用,不能强制性某类交易必须用这类货币。“从老百姓的角度来讲,最后要看到老百姓愿意把这种货币放在钱包里面,收了钱(不管是纸质的还是数字的)并不着急送还给银行,这是一个考验,要着重考虑。”

警惕创新者、BigTech、FinTech挪用客户资金

当前,数字货币存在多种方案、多种产品的竞争选优,互操作性或者通用性实际需要一个过程,应该如何把握竞争关系?对此,周小川认为,要鼓励创新,鼓励新产品研发。研发之后也应该创造一定条件让它们试点。只有经过试点,多种方案并且之间存在竞争,才会产生优胜劣汰。与此同时,他也指出,在优胜劣汰过程中,应小心造成的社会问题,给用户带来损失。

周小川进一步解释,不同于其它制造业和生产领域,货币领域可能更加敏感,不见得那么简单。因此在这个竞争过程中要注意公平,不能够恶意打压对手方,也不能够破坏金融基础设施,因为轻易地替代金融基础设施可能造成的风险比较大。竞争带来了优化趋同,最后好的东西就会被选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他认为,“创新出来的好东西最开始肯定是缺少通用性或者互操作性,在一定的阶段,还是要有一些主管部门、监管部门或者协会来加强通用性,制定通用性的标准和互操作,这样才可能多方并行,将来才能真正方便老百姓。”

对于当前数字货币发展的赛道,周小川介绍,一种是Token-based(以代币为基础)的赛道,另一种是account-based(以账户为基础)的赛道,另外,还包括支付指令为基础的赛道和消费信贷赛道。

“发展竞争是有很多不同的赛道,最需要警惕的就是创新者、BigTech(科技巨头公司)、FinTech(金融科技公司)挪用客户资金。”周小川强调,确实有一些人一开始设计系统就想挪用人家的钱,但是属于少数;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后来在运行过程中出了问题,出窟窿了,才不得不挪用客户的资金。一些倒台的机构,其实初始的愿望还是不错的,但是后来挪用了客户资金,犯了非法集资类的罪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