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做企业,要讲究,还是将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做企业,要讲究,还是将就?

工匠精神真能兼容互联网思维吗?

文|中外管理杂志 杨光

真的相融相通?

互联网思维与工匠精神,能兼容吗?

这怕是很多前卫的朋友没有思考过的问题。但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在由中外管理主办的“第十届人力资本发展论坛”会场,当我与近年频繁对话管理大家的管理咨询专家彭剑锋耳语交流时,他的第一反应无异常人,脱口道:“当然兼容!”但未及我深问,他自己就在沉吟片刻后,凝神改口:“呃,其实这两者之间还是有问题的。它们追求的逻辑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了。不要以为两个概念,就因为同在一个地方、由同一群人引燃而火爆时尚,就天然相融相通。特别是当这个地方正陷于此起彼伏的泡沫亢奋时。

细细品来,互联网思维与工匠精神的逻辑方向确实是不一致的。比如说,互联网思维强调的是客户导向,强调的是靠高速免费的迭代来满足用户,强调的是当下惊呼,而不被强调却大肆践行的,是复制抄袭。但工匠精神,本质上是指向自我驱动的,强调的是靠精益求精的品质来满足用户,强调的是长线经典,同样无需强调而一贯践行的,是独树一帜。如此看来,又怎能说这两者天然就是情投意合、无缝对接的一家人呢?

事实上,工匠精神最发达的德国与日本,恰恰并不是互联网思维最热闹的地方。而互联网思维被热炒的中国,究竟有没有工匠精神崛起的苗头?大家心知肚明。

不仅如此,甚至说,移动互联热潮的教父乔布斯,反而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乔布斯一手缔造出的苹果平台化商业模式,不仅绝杀了诺基亚,更直接催生出了风光无限的互联网思维。但是这一切的基础,也就是横空出世的iPhone手机,研发上却不是与用户交互出来的,其成为爆品也不是基于用户的痛点,甚至其产品更新的速度也谈不上快。其对待用户的态度更绝不迎合,反而是基于自我判断与执着的强势引导。不信,您个性化定制一部苹果手机试试?甚至您连换块电池都做不到。恰恰相反,乔布斯对于趋势的前瞻洞察,对于品质的精益求精,对于细节的偏执追求,甚至对于高质必然高价的理直气壮,都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特征:我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我务必要做到最好的,然后我让你明白什么才是最好的,而且是持续如此,从此你被我彻底征服。

当互联网思维亢奋地意欲颠覆一切时,我其实无意去颠覆互联网思维。我只是想在引发大家的冷静思考后,形成这样一个平和的共识:其实一切并不尽然。

怎么选?怎么合?

好了,那么我们接着就要讨论一个问题:既然两者貌合神离,中国社会究竟该做何选择?进而,两者究竟能不能做到相得益彰?

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这篇小文的标题:是讲究,还是将就?这两个词,完全要靠汉语独特的四声才能听出分别。但它们在汉语中的含义,却是天壤之别!诚如有时成功更暴露失败,有时近似也反而让差别更加刺眼。更讲究,还是更将就?真的是一个大问题。

没有多少人愿意承认互联网思维并没让人们变得更讲究,反而滑向更将就。但事实惨烈得由不得我们不承认。当我们将速度与廉价的必要夸张到极致,将数据而非性能的意义夸张到极致,将模式而非功夫的价值夸张到极致时,其实我们真的找不出理由相信它会催生出“讲究”。更可怕的是,它催生出的“将就”,还不是一端自甘堕落的“将就”,而是全生态圈的“将就”。比如,微信等移动交互工具,别说比起悠久的手书信札,即便是对比传统的PC键盘,她们使我们使用汉语的态度与能力更讲究了?还是更将就了?这毋庸置疑。如今在手机上,很多标点都被空格取代了。网络原创文章比比皆是的错别字,有多少人会撤回修正?不仅撰写者丝毫不觉得脸红,连阅读者也都满不在乎。如今的事实不是如此吗?

我并不希望复古到鸿雁飞书的年代,也不可能。但我们至少应该平和地意识到: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不一定必然且马上带来消费端对品质的追求,以及供给端对品质的提升。效率,不等于效能。

那么,互联网思维与工匠精神能不能真正走到一起呢?我相信能。但前提是:各界真正意识到工匠精神,才是我们社会品质真正走向“讲究”的基石;同时,我们对于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能够不断深化提升。听说最近不少互联网大咖都已冷静下来,开始自我反思。

我相信,当淘宝趋于荒芜,当洪荒之力不懈再被泛滥时,互联网思维的翅膀,才能靠在工匠精神的坚实肩膀上,持续为中国的幸福崛起而展翼飞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做企业,要讲究,还是将就?

工匠精神真能兼容互联网思维吗?

文|中外管理杂志 杨光

真的相融相通?

互联网思维与工匠精神,能兼容吗?

这怕是很多前卫的朋友没有思考过的问题。但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在由中外管理主办的“第十届人力资本发展论坛”会场,当我与近年频繁对话管理大家的管理咨询专家彭剑锋耳语交流时,他的第一反应无异常人,脱口道:“当然兼容!”但未及我深问,他自己就在沉吟片刻后,凝神改口:“呃,其实这两者之间还是有问题的。它们追求的逻辑是不一样的。”

这就是了。不要以为两个概念,就因为同在一个地方、由同一群人引燃而火爆时尚,就天然相融相通。特别是当这个地方正陷于此起彼伏的泡沫亢奋时。

细细品来,互联网思维与工匠精神的逻辑方向确实是不一致的。比如说,互联网思维强调的是客户导向,强调的是靠高速免费的迭代来满足用户,强调的是当下惊呼,而不被强调却大肆践行的,是复制抄袭。但工匠精神,本质上是指向自我驱动的,强调的是靠精益求精的品质来满足用户,强调的是长线经典,同样无需强调而一贯践行的,是独树一帜。如此看来,又怎能说这两者天然就是情投意合、无缝对接的一家人呢?

事实上,工匠精神最发达的德国与日本,恰恰并不是互联网思维最热闹的地方。而互联网思维被热炒的中国,究竟有没有工匠精神崛起的苗头?大家心知肚明。

不仅如此,甚至说,移动互联热潮的教父乔布斯,反而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者。乔布斯一手缔造出的苹果平台化商业模式,不仅绝杀了诺基亚,更直接催生出了风光无限的互联网思维。但是这一切的基础,也就是横空出世的iPhone手机,研发上却不是与用户交互出来的,其成为爆品也不是基于用户的痛点,甚至其产品更新的速度也谈不上快。其对待用户的态度更绝不迎合,反而是基于自我判断与执着的强势引导。不信,您个性化定制一部苹果手机试试?甚至您连换块电池都做不到。恰恰相反,乔布斯对于趋势的前瞻洞察,对于品质的精益求精,对于细节的偏执追求,甚至对于高质必然高价的理直气壮,都是工匠精神的核心特征:我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我务必要做到最好的,然后我让你明白什么才是最好的,而且是持续如此,从此你被我彻底征服。

当互联网思维亢奋地意欲颠覆一切时,我其实无意去颠覆互联网思维。我只是想在引发大家的冷静思考后,形成这样一个平和的共识:其实一切并不尽然。

怎么选?怎么合?

好了,那么我们接着就要讨论一个问题:既然两者貌合神离,中国社会究竟该做何选择?进而,两者究竟能不能做到相得益彰?

第一个问题,就是我这篇小文的标题:是讲究,还是将就?这两个词,完全要靠汉语独特的四声才能听出分别。但它们在汉语中的含义,却是天壤之别!诚如有时成功更暴露失败,有时近似也反而让差别更加刺眼。更讲究,还是更将就?真的是一个大问题。

没有多少人愿意承认互联网思维并没让人们变得更讲究,反而滑向更将就。但事实惨烈得由不得我们不承认。当我们将速度与廉价的必要夸张到极致,将数据而非性能的意义夸张到极致,将模式而非功夫的价值夸张到极致时,其实我们真的找不出理由相信它会催生出“讲究”。更可怕的是,它催生出的“将就”,还不是一端自甘堕落的“将就”,而是全生态圈的“将就”。比如,微信等移动交互工具,别说比起悠久的手书信札,即便是对比传统的PC键盘,她们使我们使用汉语的态度与能力更讲究了?还是更将就了?这毋庸置疑。如今在手机上,很多标点都被空格取代了。网络原创文章比比皆是的错别字,有多少人会撤回修正?不仅撰写者丝毫不觉得脸红,连阅读者也都满不在乎。如今的事实不是如此吗?

我并不希望复古到鸿雁飞书的年代,也不可能。但我们至少应该平和地意识到: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不一定必然且马上带来消费端对品质的追求,以及供给端对品质的提升。效率,不等于效能。

那么,互联网思维与工匠精神能不能真正走到一起呢?我相信能。但前提是:各界真正意识到工匠精神,才是我们社会品质真正走向“讲究”的基石;同时,我们对于互联网思维的理解,能够不断深化提升。听说最近不少互联网大咖都已冷静下来,开始自我反思。

我相信,当淘宝趋于荒芜,当洪荒之力不懈再被泛滥时,互联网思维的翅膀,才能靠在工匠精神的坚实肩膀上,持续为中国的幸福崛起而展翼飞翔。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