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集度敲定自动驾驶方案,纯视觉和激光雷达可自驱也可协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集度敲定自动驾驶方案,纯视觉和激光雷达可自驱也可协同

与传统方案相比,这两套自动驾驶方案互为备份、相互补充。

图片来源:unsplash

记者 | 伍洋宇

4月18日,集度再次公开了一小部分其首款概念车型外观,此次重点在于车前灯和车前盖处激光雷达的设计,而激光雷达的上车意味着集度已经敲定了自动驾驶方案的硬件系统。

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前盖(图自集度)

集度智驾负责人王伟宝表示,集度SIMUCar(软件集成模拟样车,Software Integration Mule Car)迭代升级为2.0版本,其自动驾驶系统已加入激光雷达传感器,并与集度自研的高阶自动驾驶智能架构JET1.0(电子电气架构+SOA)实现融合。

据王伟宝介绍,SIMUCar 2.0阶段正在测试开发的纯视觉和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方案,在算法上可以相互独立,目的在于实现量产车在感知安全上的冗余。与传统方案相比,这两套自动驾驶方案互为备份、相互补充,既能自驱也可协同。

供应链方面,集度的选择是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Orin X和禾赛科技半固态激光雷达AT128。

集度采用了两颗激光雷达,相较于更多的激光雷达方案有一定成本上的优势,相较于单颗激光雷达方案的120度FOV(视场角),可以实现水平180度的FOV覆盖,从而加强汽车在“鬼探头”、左右有遮挡物等行车场景中的识别能力。此外,该方案可在车辆正前方60度FOV的区域内做到加倍重叠,这也是车辆需要重点识别的区域。

对于激光雷达方案的选择,王伟宝告诉界面新闻,集度就半固态或纯固态等方案进行过多方面研判,但作为量产车型,首要考虑点在于量产周期。 

“所以它(激光雷达)的产能状态,性能指标,比如FOV、感知盲区、整体尺寸、价格等等,整个(选择)基于所谓创业期的选型。”王伟宝说,“我们更多还是通过软件定义硬件的方式,考虑实现我们的软件方案需要的是什么。”

与此同时,王伟宝表示,基于对传感器未来技术发展的预判,集度才会做出当下纯视觉和激光雷达相互独立的一套方案。“从我们的视角上来看,随着下一个阶段算法的逐渐提升,传感器的性能可能会走向覆盖更加广泛的场景。”他说,作为车企,他们也希望单一传感器有更广泛的场景识别能力。

SIMUCar是集度用于前置自动驾驶功能和数字智能座舱等开发流程、提升量产效率的研发流程。据介绍,SIMUCar 1.0已在去年12月完成高速、城市双域融通,并在今年2月底完成了与集度智能架构JET1.0的融合适配。

王伟宝表示,SIMUCar1.0和2.0是小学和中学的关系。SIMUCar1.0阶段更专注于自动驾驶的基础能力建设,包括软件架构和相关基础功能逻辑的开发,并与底盘适配;SIMUCar 2.0是提升并形成基础能力的时期,其底层架构已升级为集度自研的高阶自动驾驶智能化架构JET(JIDU Evolving Technology),包含电子电气架构EEA和整车操作系统SOA。

在SIMUCar 2.0阶段,相关的域控制器和传感器,已逐渐达到量产状态,一些基础的自动驾驶能力,包括ADAS功能,泊车,智能交互等,都会逐渐达到量产状态。

不过软硬件解耦的研发方式,也会引起外界对于集度汽车在最终软硬件适配度方面的疑惑。

对此,王伟宝解释称,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团队所做的JET,后者几乎提供了所有智能化所涉及的整车电子电器架构,包括核心域控、传感器及其之间的通路等等,这可以保证车辆完成软硬解耦开发。

“今年年底的时候,我们会真正跟真实的车辆去联调。”他说,但由于95%甚至98%的软件开发功能已经基于JET开发完成,联调工作比例会非常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集度敲定自动驾驶方案,纯视觉和激光雷达可自驱也可协同

与传统方案相比,这两套自动驾驶方案互为备份、相互补充。

图片来源:unsplash

记者 | 伍洋宇

4月18日,集度再次公开了一小部分其首款概念车型外观,此次重点在于车前灯和车前盖处激光雷达的设计,而激光雷达的上车意味着集度已经敲定了自动驾驶方案的硬件系统。

集度首款汽车机器人概念车前盖(图自集度)

集度智驾负责人王伟宝表示,集度SIMUCar(软件集成模拟样车,Software Integration Mule Car)迭代升级为2.0版本,其自动驾驶系统已加入激光雷达传感器,并与集度自研的高阶自动驾驶智能架构JET1.0(电子电气架构+SOA)实现融合。

据王伟宝介绍,SIMUCar 2.0阶段正在测试开发的纯视觉和激光雷达自动驾驶方案,在算法上可以相互独立,目的在于实现量产车在感知安全上的冗余。与传统方案相比,这两套自动驾驶方案互为备份、相互补充,既能自驱也可协同。

供应链方面,集度的选择是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Orin X和禾赛科技半固态激光雷达AT128。

集度采用了两颗激光雷达,相较于更多的激光雷达方案有一定成本上的优势,相较于单颗激光雷达方案的120度FOV(视场角),可以实现水平180度的FOV覆盖,从而加强汽车在“鬼探头”、左右有遮挡物等行车场景中的识别能力。此外,该方案可在车辆正前方60度FOV的区域内做到加倍重叠,这也是车辆需要重点识别的区域。

对于激光雷达方案的选择,王伟宝告诉界面新闻,集度就半固态或纯固态等方案进行过多方面研判,但作为量产车型,首要考虑点在于量产周期。 

“所以它(激光雷达)的产能状态,性能指标,比如FOV、感知盲区、整体尺寸、价格等等,整个(选择)基于所谓创业期的选型。”王伟宝说,“我们更多还是通过软件定义硬件的方式,考虑实现我们的软件方案需要的是什么。”

与此同时,王伟宝表示,基于对传感器未来技术发展的预判,集度才会做出当下纯视觉和激光雷达相互独立的一套方案。“从我们的视角上来看,随着下一个阶段算法的逐渐提升,传感器的性能可能会走向覆盖更加广泛的场景。”他说,作为车企,他们也希望单一传感器有更广泛的场景识别能力。

SIMUCar是集度用于前置自动驾驶功能和数字智能座舱等开发流程、提升量产效率的研发流程。据介绍,SIMUCar 1.0已在去年12月完成高速、城市双域融通,并在今年2月底完成了与集度智能架构JET1.0的融合适配。

王伟宝表示,SIMUCar1.0和2.0是小学和中学的关系。SIMUCar1.0阶段更专注于自动驾驶的基础能力建设,包括软件架构和相关基础功能逻辑的开发,并与底盘适配;SIMUCar 2.0是提升并形成基础能力的时期,其底层架构已升级为集度自研的高阶自动驾驶智能化架构JET(JIDU Evolving Technology),包含电子电气架构EEA和整车操作系统SOA。

在SIMUCar 2.0阶段,相关的域控制器和传感器,已逐渐达到量产状态,一些基础的自动驾驶能力,包括ADAS功能,泊车,智能交互等,都会逐渐达到量产状态。

不过软硬件解耦的研发方式,也会引起外界对于集度汽车在最终软硬件适配度方面的疑惑。

对此,王伟宝解释称,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团队所做的JET,后者几乎提供了所有智能化所涉及的整车电子电器架构,包括核心域控、传感器及其之间的通路等等,这可以保证车辆完成软硬解耦开发。

“今年年底的时候,我们会真正跟真实的车辆去联调。”他说,但由于95%甚至98%的软件开发功能已经基于JET开发完成,联调工作比例会非常小。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