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青岛接连召开党代会和两会。透过这两场会,青岛未来五年的发展侧重点已然明确。
区市层面上,北部区市存在感愈发提升。党代会报告中将城阳、即墨与胶州三个区市“打包”,要形成大青岛北部经济隆起带;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促进北部区域扩容聚能。
而在青岛两会期间,市委书记陆治原参加即墨代表团审议时,也对即墨区提出了在打造大青岛北部经济隆起带中突破发展、争当龙头的新要求。
透过城市主官两会期间的表态,体现出了城市发展的新思路:一方面,北部区域之于青岛发展大局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尤其是东北部区域作为青岛一大增长极,迫切需要找到突破口。
北部区域将成为青岛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至少从经济实力上看,是足够支撑起这一观点的。
2021年,即墨区GDP超越市南区,位列全市第三,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渐提升;同在北部区域的胶州市,表现更加抢眼,一年内实现两个位次的提升,且增速领跑全市;而城阳区虽然去年在增速上低于全市平均值,但第五的位置依然坐得非常牢固,且与身前的市南区,差距也不算大。
也就是说,北部区域三个区市的经济总量,在全市均排名中、上游,且未来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三个区市对全市的经济贡献度也将进一步提升。
在更能体现区域发展“含金量”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上,北部三区市同样表现不俗。青岛市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前两月数据显示,城阳区以超38亿元的成绩,排名全市第三,紧随其后的是24亿元以及21亿元的即墨区和胶州市,三个区市前两个月实现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比重约30.48%。
从去年前12个月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来看,三个区市在全市的占比只有28.84%。短短两个月,提升了近两个百分点。
而今年2月青岛市政府印发的《关于调整完善区市财政管理体制的通知》提到,自2022年起,对区(市)财政体制进行适当调整。其中一项是调整市与区(市)共享收入分享政策:将各区税收增量市级分享比例由50%统一提高到60%,同时考虑到市南、市北、李沧三区的实际困难,对从三区多分享的10%财力增量全额返还。
对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市比重逐渐提高的北部三个区市来说,在全市重大项目的布局与推进上,将带来更大的财力贡献。
事实上,北部区域之所以能成为青岛新的增长极,更关键的还在于强劲的发展势头,也就是国家战略和产业的赋能。
国家战略层面,胶州是上合示范区核心区的所在地,对于青岛承担的这一国之重任来说,胶州是排头兵,更是主攻手。而即墨和城阳,则各自布局了国家级功能区。即墨有青岛蓝谷,城阳有青岛高新区和青岛轨道交通产业示范区。
北部区市获得国家战略的垂青,也就意味着掌握了高质量发展的势。而如何延续这个势,就需要产业的支撑。
目前来看,这三个区市在产业层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如城阳有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健康,即墨有汽车、海洋,胶州有机械装备、智能家居等。这些均属于实体经济甚至是先进制造业领域,在青岛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的背景下,城阳、即墨与胶州有望实现更大的发展。
事实上,市党代会报告中在提到北部区域时,就明确要引导先进制造业有序向北集聚成群,增强城阳、即墨、胶州的产业和人口承载力,塑造产业活力示范区,形成大青岛北部经济隆起带。而围绕建设现代产业先行城市,党代会报告中同样也提到,推动制造业优先发展。
两机遇相叠加不难发现,青岛优先发展的制造业,布局时将首先考虑北部区市,这也就要求城阳、即墨、胶州必须提高自身产业和人口承载力,为项目的布局,提供支撑。
更重要的一点是,三个区市的主导产业并不重合,意味着能够避免很多无谓的竞争,也基本上不会出现抢项目的问题。但同时,由于主导产业不同,也导致北部区市间的产业链难以形成规模化优势,颇有些各自为战的意味。
正因如此,对被寄予城市发展新增长极期待的北部区市来说,迫切需要一个突破口,引领带动三个区市“连线成面”。
透过青岛两会期间,陆治原参加即墨区代表团审议时提出的“在打造大青岛北部经济隆起带中突破发展、争当龙头”的新要求也能看到,青岛也注意到了三个区市缺少联动的情况。
但对于即墨区而言,龙头并不好当,一边是经济实力比自己高出一筹且有国之重任加持的胶州,另一边则是在“十四五”规划中已位列主城区的城阳。即墨想要争当龙头,首先需要提升自身综合实力。
而陆治原在参加即墨区代表团审议时,也明确了其具体的发力路径:
要做好发展实体经济这篇大文章,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强专业化园区策划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落地一批投资强度大、产业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要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大力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彰显海洋科研资源集聚优势,促进更多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在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核心区上展现担当。
要做好城乡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扎实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上作示范、走在前。
要做好作风能力提升这篇大文章,扎实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大力锻造“实干家”干部队伍,让广大干部树立实干实绩导向、牢记为民服务宗旨,崇尚实干、注重实绩、不务虚功,以一流的作风能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为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更大贡献。
不难发现,不论是实体经济、经略海洋还是城乡融合,核心都是要突出一个“实”字,但具体呈现形式各不相同。
如在实体经济领域,项目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尤其是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直接点名的奇瑞汽车生产基地,作为青岛市重点项目,明确将于今年实现整车下线,对于即墨区发展汽车产业,这样优质的大项目将形成更大的带动作用。
再如经略海洋方面,“实”表现在了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党代会报告与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明确的核心,青岛蓝谷的引领作用需要进一步体现。同时,蓝谷所集聚的优质科创资源,也需要为即墨更好地发力海洋产业,实现更多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支持。
以上,对于同为北部区域的城阳和胶州,一样适用。
毕竟,作为承载青岛新增长极重任的北部区市,比起期待,更需要以实干托起这份重任。
来源:灯塔望海微信公号
原标题:即墨区领到“新任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