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成都商业新“玩法”:形态迭代与微更新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成都商业新“玩法”:形态迭代与微更新

百花齐放

前不久,消失在成都人视野许久的仁恒置地广场因为一则闭店消息再度引发关注。知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宣布因城市门店规划的调整,于2月28日正式关闭位于此处的门店,作为2010年开设的西南地区首家“LV旗舰店”,如今的黯然退场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时过境迁也印证了成都商业格局的变化,昔日盐市口-红照壁商圈的火热早已不再,“五朵金花”已全部闭店,但仁恒置地广场却还没有彻底“躺平”,此前一系列调整举措似乎显现出成都商业市场如今的“新玩法”。

冷门商业形态迭代 迎年轻客群,主推生活体验

仁恒置地广场沦为“冷门”商业与春熙路商圈、金融城商圈在近些年的强势崛起不无关系,且随着成都向外发展的趋势,主城区商业需求提升速度见缓,想要重获生机势必要有过硬的举措。

主城区市中心商业格局

早在2018-2019年就已调改引入Off-White、I.T、wagas等定位更为潮流的品牌,意在吸引年轻消费客群。到了2021年,仁恒置地广场围绕年轻的生活态度与消费习惯,更为积极地引入契合和引领当代年轻生活方式的品牌,以满足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需要,也就是说奢侈品消费将不再是仁恒置地的主营业态,大规模迭代升级由此开始。

在内容规划上,将提高生活业态与餐饮业态比例,生活业态上布局慢跑、滑雪、徒步、攀岩等户外零售,也将引进高品质的家居数码品牌和精致化的美容护理健身品牌;餐饮业态则主要提升品类丰富度,配合街区且围绕商务客群打造高端宴请和时尚简餐需求。

仁恒置地广场外立面概念图

场景打造方面,仁恒置地广场此次的场景调整由世界十大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的伍兹贝格操刀室内外空间,将围绕新加坡符号与景致,提取南洋元素,以盘旋、层叠、渐变的意态为设计语言,打造独一无二的室内外空间。室外呈现透明交互式设计,室内部分将涉及新加坡街边传统店屋元素,从美学风格上同其他商业中心拉开差异。

三克映画

值得提及的是此次引入的两大品牌。其一是跨界电影空间三克映画,作为一家跨界电影餐饮品牌,主要为顾客提供正餐、午餐和小食晚餐等餐饮服务,同时也为用户提供夜生活饮品和电影放映等服务。其最大的特色便是欧美老式影院的装修风格,届时将为顾客带来边看电影边享美食的独特体验。

成都茑屋书店效果图

更受关注的则是“自带流量的”TSUTAYA BOOKSTORE 茑屋书店,这个日本最大的连锁书店品牌,创立于1983年,在发展过程中由最初图书+影碟+唱片的业态构成逐渐发展为书籍+咖啡、书店与百货店的结合,成为生活休闲娱乐综合体形态,也是如今国内很多书店品牌的效仿对象。茑屋目前在全球范围经营着超过1400家门店,其中享誉全球的代官山·茑屋书店更被评选为全球最美书店之一。

而此番仁恒置地引入的则是西南地区首店,将充分利用空间特性打造出不同功能区域,从人和自然、建筑、空间三者之间产生出多元的场景,并特别增设儿童区。预计于今年6月率先亮相,知名品牌+首店效应届时将为仁恒置地带来可观的流量。

COSMO财富中心效果图

此外,同属盐市口商圈的COSMO财富中心也在2020年起进行了封闭式改造,将从外立面到内部结构到品牌进行全面的调整升级。公开消息显示,业态规划将从之前的零售+餐饮,转变为文艺+生活体验业态,包括文创、剧院、书店等,并且或将带来成都首家市内免税店。

这与仁恒置地的策略不谋而合,在商圈传统零售地位式微之后,主打年轻态的文化消费成为新赛道,据悉仁恒置地广场将于今年9月以全新形象“登场”,而COSMO财富中心也计划在今年重新开业。

街区微更新 打造艺术空间

为积极响应成都“十四五”期间城市有机更新的发展战略,城市微更新则成为另一个新机遇。

位于成都青羊区的祠堂街艺术社区毗邻人民公园,是成都市中心最后一块保留百年街巷格局和历史遗存的街区,也是天府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之一。

项目总占地面积19.4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其中涉及祠堂街道路一体化改造、人民公园开敞融合、街巷风貌提升、古建筑修缮、整体场景营造等方面。

祠堂街艺术社区效果图

项目保持了整个街区历史街巷的肌理原状,同时恢复了永顺胡同等六条巷道格局,让“老成都”的历史体验更加完整;祠堂街上现存的6栋历史建筑严格依照历史风貌修缮保护,令祠堂街成为成都目前拥有文保古建筑最多的主题商业社区。

街区内包括38棵法国梧桐在内的树木将全部保留,同时为倡导“公园城市”的理念亦将强化景观植入,届时绿色将贯穿街区的横纵街巷之间,形成街区新场景。

祠堂街艺术社区效果图

如今为打造兼有老成都特色和国际化特质的特色街区,拥有“百年文艺”基因传承的祠堂街艺术社区将在更新后定位为“立体艺术街区”,以艺术作为主轴,从街角美术馆延伸至街心广场,汇聚各出入口人流,串联整个祠堂街业态。届时将为呈现出一个包含美术馆、艺术衍生品商店、新生活方式茶社、复合体验书店、沉浸式红色博物馆文化、艺术家空间、艺术孵化创业园、艺术品金融等多种文商艺旅融合业态构成的全新概念综合体。

祠堂街力图打破边界,为周边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提供服务配套。通过沿街外摆和街心广场,架构起不同品牌和业态之间的通路。与人民公园联动,将城市空间打造成“无边界艺术现场”。经过三年的规划与建设,目前祠堂街计划于今年6月全新亮相。

东郊记忆规划图

而已在时尚和文化产业“初有成效”的东郊记忆艺术区,也计划在今年6月开放全新的商业板块——东山Re°est。据悉该名称提取自英文前缀Re与单词East,二者重组后既有东山再起的复兴之意,又代表着成都休闲放松的城市形象。

该区域位于东郊记忆东南角,此前十年从未对外开放。项目被赋予“城市新型有机更新空间+艺术商业复合体+轻生活方式广场”的定位,将融入公共艺术空间、新媒体地标、下沉剧场式广场等多个生活消费场景,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空间、可变化的公共艺术空间和开放展览社交空间。

东山Re°est效果图

东山Re°est将集结文创艺术品牌LadyMyron、汇集多种个性元素的时尚买手店SOARIN复古生态馆、ADHD文创集合店、餐厅酒吧等众多具备个性、艺术特质的品牌。展示艺术化的生活方式成为东郊记忆街区的更新着力点。

未来,这些形态丰富多样的消费新载体将致力于打造富有创意和调性的生活社交空间,以多样的业态构成或功能性满足区域多元消费客群的需求,成为市场重要的活力来源。

来源:天府楼市微信公号

原标题:成都商业新“玩法”:形态迭代与微更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仁恒置地

  • 政策利好地产商重拾信心,外资怡合置业52亿拿下苏州园区最贵地块
  • INTO YOU上新轻雾印色唇釉,AMI举办2024秋冬系列复刻秀 | 是日美好事物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成都商业新“玩法”:形态迭代与微更新

百花齐放

前不久,消失在成都人视野许久的仁恒置地广场因为一则闭店消息再度引发关注。知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宣布因城市门店规划的调整,于2月28日正式关闭位于此处的门店,作为2010年开设的西南地区首家“LV旗舰店”,如今的黯然退场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

时过境迁也印证了成都商业格局的变化,昔日盐市口-红照壁商圈的火热早已不再,“五朵金花”已全部闭店,但仁恒置地广场却还没有彻底“躺平”,此前一系列调整举措似乎显现出成都商业市场如今的“新玩法”。

冷门商业形态迭代 迎年轻客群,主推生活体验

仁恒置地广场沦为“冷门”商业与春熙路商圈、金融城商圈在近些年的强势崛起不无关系,且随着成都向外发展的趋势,主城区商业需求提升速度见缓,想要重获生机势必要有过硬的举措。

主城区市中心商业格局

早在2018-2019年就已调改引入Off-White、I.T、wagas等定位更为潮流的品牌,意在吸引年轻消费客群。到了2021年,仁恒置地广场围绕年轻的生活态度与消费习惯,更为积极地引入契合和引领当代年轻生活方式的品牌,以满足新一代年轻消费者的需要,也就是说奢侈品消费将不再是仁恒置地的主营业态,大规模迭代升级由此开始。

在内容规划上,将提高生活业态与餐饮业态比例,生活业态上布局慢跑、滑雪、徒步、攀岩等户外零售,也将引进高品质的家居数码品牌和精致化的美容护理健身品牌;餐饮业态则主要提升品类丰富度,配合街区且围绕商务客群打造高端宴请和时尚简餐需求。

仁恒置地广场外立面概念图

场景打造方面,仁恒置地广场此次的场景调整由世界十大建筑设计事务所之一的伍兹贝格操刀室内外空间,将围绕新加坡符号与景致,提取南洋元素,以盘旋、层叠、渐变的意态为设计语言,打造独一无二的室内外空间。室外呈现透明交互式设计,室内部分将涉及新加坡街边传统店屋元素,从美学风格上同其他商业中心拉开差异。

三克映画

值得提及的是此次引入的两大品牌。其一是跨界电影空间三克映画,作为一家跨界电影餐饮品牌,主要为顾客提供正餐、午餐和小食晚餐等餐饮服务,同时也为用户提供夜生活饮品和电影放映等服务。其最大的特色便是欧美老式影院的装修风格,届时将为顾客带来边看电影边享美食的独特体验。

成都茑屋书店效果图

更受关注的则是“自带流量的”TSUTAYA BOOKSTORE 茑屋书店,这个日本最大的连锁书店品牌,创立于1983年,在发展过程中由最初图书+影碟+唱片的业态构成逐渐发展为书籍+咖啡、书店与百货店的结合,成为生活休闲娱乐综合体形态,也是如今国内很多书店品牌的效仿对象。茑屋目前在全球范围经营着超过1400家门店,其中享誉全球的代官山·茑屋书店更被评选为全球最美书店之一。

而此番仁恒置地引入的则是西南地区首店,将充分利用空间特性打造出不同功能区域,从人和自然、建筑、空间三者之间产生出多元的场景,并特别增设儿童区。预计于今年6月率先亮相,知名品牌+首店效应届时将为仁恒置地带来可观的流量。

COSMO财富中心效果图

此外,同属盐市口商圈的COSMO财富中心也在2020年起进行了封闭式改造,将从外立面到内部结构到品牌进行全面的调整升级。公开消息显示,业态规划将从之前的零售+餐饮,转变为文艺+生活体验业态,包括文创、剧院、书店等,并且或将带来成都首家市内免税店。

这与仁恒置地的策略不谋而合,在商圈传统零售地位式微之后,主打年轻态的文化消费成为新赛道,据悉仁恒置地广场将于今年9月以全新形象“登场”,而COSMO财富中心也计划在今年重新开业。

街区微更新 打造艺术空间

为积极响应成都“十四五”期间城市有机更新的发展战略,城市微更新则成为另一个新机遇。

位于成都青羊区的祠堂街艺术社区毗邻人民公园,是成都市中心最后一块保留百年街巷格局和历史遗存的街区,也是天府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之一。

项目总占地面积19.4亩,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其中涉及祠堂街道路一体化改造、人民公园开敞融合、街巷风貌提升、古建筑修缮、整体场景营造等方面。

祠堂街艺术社区效果图

项目保持了整个街区历史街巷的肌理原状,同时恢复了永顺胡同等六条巷道格局,让“老成都”的历史体验更加完整;祠堂街上现存的6栋历史建筑严格依照历史风貌修缮保护,令祠堂街成为成都目前拥有文保古建筑最多的主题商业社区。

街区内包括38棵法国梧桐在内的树木将全部保留,同时为倡导“公园城市”的理念亦将强化景观植入,届时绿色将贯穿街区的横纵街巷之间,形成街区新场景。

祠堂街艺术社区效果图

如今为打造兼有老成都特色和国际化特质的特色街区,拥有“百年文艺”基因传承的祠堂街艺术社区将在更新后定位为“立体艺术街区”,以艺术作为主轴,从街角美术馆延伸至街心广场,汇聚各出入口人流,串联整个祠堂街业态。届时将为呈现出一个包含美术馆、艺术衍生品商店、新生活方式茶社、复合体验书店、沉浸式红色博物馆文化、艺术家空间、艺术孵化创业园、艺术品金融等多种文商艺旅融合业态构成的全新概念综合体。

祠堂街力图打破边界,为周边大型公共文化设施提供服务配套。通过沿街外摆和街心广场,架构起不同品牌和业态之间的通路。与人民公园联动,将城市空间打造成“无边界艺术现场”。经过三年的规划与建设,目前祠堂街计划于今年6月全新亮相。

东郊记忆规划图

而已在时尚和文化产业“初有成效”的东郊记忆艺术区,也计划在今年6月开放全新的商业板块——东山Re°est。据悉该名称提取自英文前缀Re与单词East,二者重组后既有东山再起的复兴之意,又代表着成都休闲放松的城市形象。

该区域位于东郊记忆东南角,此前十年从未对外开放。项目被赋予“城市新型有机更新空间+艺术商业复合体+轻生活方式广场”的定位,将融入公共艺术空间、新媒体地标、下沉剧场式广场等多个生活消费场景,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空间、可变化的公共艺术空间和开放展览社交空间。

东山Re°est效果图

东山Re°est将集结文创艺术品牌LadyMyron、汇集多种个性元素的时尚买手店SOARIN复古生态馆、ADHD文创集合店、餐厅酒吧等众多具备个性、艺术特质的品牌。展示艺术化的生活方式成为东郊记忆街区的更新着力点。

未来,这些形态丰富多样的消费新载体将致力于打造富有创意和调性的生活社交空间,以多样的业态构成或功能性满足区域多元消费客群的需求,成为市场重要的活力来源。

来源:天府楼市微信公号

原标题:成都商业新“玩法”:形态迭代与微更新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