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大跳台再次出发,首钢工业园蝶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大跳台再次出发,首钢工业园蝶变

昔日的钢铁厂遗址破茧成蝶。

首钢工业园商业区路牌。拍摄:谢亦欣

记者 | 谢亦欣

接近傍晚,落日为天边三座高炉镀上一层金光,不远处,S1线的列车呼啸而过。

S1与新首钢大桥的走势基本保持平行,两者均横穿园区西侧的永定河,分别框定首钢园的南北边界。背靠河岸,是今年冬天随谷爱凌一战成名的首钢滑雪大跳台。

在首钢动力厂区3幢1号楼前,秦先生告诉界面新闻:“以前是周围居民知道(首钢园),现在北京市没有不知道的。尤其是大跳台建好了,冬奥后知名度又打开,有比赛任务时很多外地人也慕名而来。”他住在附近,今天刚好在园区拍照。

“工业风建筑很适合拍照,后现代与现代结合挺有感觉。”晓杨是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他表示自己和朋友都很喜欢工业风,这是大跳台走红后他首次来首钢园取景。

薛力正带着自己的助理在智选假日酒店下勘察点位,给酒店拍摄宣传片。“那个楼梯拐角最容易出片。”薛力指着对应的楼层说。

太阳彻底落下之后,三人小团队才走进酒店。此时,横亘在酒店和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之间的一块奥林匹克标志牌,在黑暗中显得异常明亮。

与798这样的“网红”艺术园区相比,8.63平方公里的首钢工业园显得空旷、寂静,稍加修缮的工业遗迹,以更加“原汁原味”的姿态面对游客。

首钢工业园。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奥运助推

在北京,一座停产的钢厂正在用‘疯狂的烟囱’,将冬奥会滑雪选手——而非烟雾——送上天空。”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如是描述首钢工业园。

首钢滑雪大跳台对首钢集团具备双重意义。它既是集团从钢铁向体育产业绿色转型的标志,也是一个文旅景观,实现了产业与艺术的交融。

2022北京冬奥会使大跳台名声大噪。据今日首钢报道,从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到冬残奥会结束,海内外媒体对大跳台累计报道超22万条,仅2月4日-2月16日期间就有93000余条。

首钢滑雪大跳台位于群明湖畔,背后是四座钢厂遗留的冷却塔,为冬奥运动员腾飞的画面添上了一丝冷硬的工业气息。

据首钢新闻中心介绍,大跳台设计灵感来自中国敦煌壁画“飞天”,整体形态如同一条丝带,同时融入现代体育元素,颜色则借鉴冬奥会会徽,由蓝到黄渐变。

首钢滑雪大跳台。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大跳台“一夜爆红”,带火了首钢工业园,但这座钢铁之城的改造其实已经持续了十几年。

2008年,北京承办夏季奥会,为兑现奥运承诺、保障城市空气质量,首钢开始外迁,集团战略转为在京津翼经济圈内协同发展。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2年,基本完成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任务,把城区老工业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区。”

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冬奥会成功后,首钢集团成为冬奥会、冬残奥会官方合作伙伴,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先期入驻,昔日的炼钢设备开始发挥新作用:精煤车间变为中国国家队冰上项目训练基地,首钢滑雪大跳台项目竞赛场地在冷却塔旁拔地而起。

经过14年的岁月,首钢园以全新面貌,迎接新一届奥运会。

钢厂重生

将一座大型工业园区改造成奥运场馆,同时尽可能保留原貌,并非一件易事。

以滑雪大跳台为例,据今日首钢报道,除大跳台本体外,赛事配套设施全部来自园区冷却塔区域的工业遗产改造。其中,原冷却泵站、制氧主厂房被改为安检大厅、赛事管理办公区和综合服务楼,原发电厂厂房作为北京冬奥官方接待饭店,能同时满足比赛、赛事转播及观众服务等多项功能。

首钢滑雪大跳台本身由赛道、裁判塔和看台区三部分组成,赛道结构总长164米,宽度在10-30米间,跳台最高点触及60米。它的主体结构为钢构架,用的4100吨钢材均产自首钢,裁判塔应用了集团自主研发的耐火耐钢及成套技术,钢板及配套焊材、螺栓也高度耐火、耐腐蚀。跳台中上万条焊缝,每条都经过了3次检验。

首钢“四块冰”也经过大规模改造。精煤车间老厂房被新辟为冰壶、花样滑冰及短道速滑三座国家队训练馆,运煤车站被改为国际冰球场馆。

改造后的场馆需满足严格的灯光照度、空调温湿度、除尘等标准;同时,不能破坏原厂房的柱子、天车梁及剪刀撑等建筑结构。

仅制冰技术一项就意味着极大挑战。据今日首钢报道,一层光洁冰面,来自十几道工序叠加:地板加热防结露冻胀层、防冻胀加热层、保温层、保护层、滑动层、防水层及混凝土制冷层等,层层在下支撑;制冰前清洁工序、制冰中温湿度保持,甚至是制冰用水品质,都需要精细把控;最后在浇水制冰中,制成“一块冰”需刮冰机刮平100-200次,以达到最佳状态。

冬奥期间,在园区参赛的中国队伍夺得了3金1银1铜。冬奥结束后,首钢园还承办了冰球世锦赛等高水平国际赛事。另外,首钢滑雪大跳台将申办单板及自由式滑雪世界杯等国际赛事,同时与首钢极限公园联动,举办小轮车、滑板等比赛,利用极限运动的潮流元素吸引青年客群。

俯瞰园区。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除了奥运场馆,首钢园内还有多处场地、设施被改造成新的商业用房或旅游景点。

西十冬奥广场是首钢北京园区内第一个启动改造的项目。西十筒仓原本用来存放炼铁原料,由16个圆柱型筒仓、2个料仓及若干空中输送通廊、转运站和空压机房组成。

2014年,首钢集团开始对筒仓进行改造,在内部修建楼层,把原本上下贯通的内部空间分割成8层。高30米、直径20米的钢筋混凝土圆筒,外壁被凿刻出直径1-3米的圆孔,仿若一副在历史中风化已久的骨骼。这种设计并非仅仅为了美观,更有益于内部的通风、采光,未来可以作为现代办公楼使用。

在筒仓脚下,已被废置的火车躺卧在广场,和周围的转运站、料仓一起,封闭成一颗能从中窥视往日的时间胶囊。

曾为钢铁生产提供能源的发电厂,则改造成了首钢香格里拉酒店。改造时对原厂房结构进行了整体加固,剔除了原有结构墙体,但框架部分得以保留,露出的结构立柱、横梁,渲染出独特的工业风格。

2021年底,作为冬奥官方接待酒店的首钢园香格里拉酒店正式开业,与东北方向的智选假日酒店形成对角。

商业定位摸索前行

事实上,早在5年前,首钢园工业旅游改造就已完成,但直至今日,庞大的园区仍显得有些冷清。

每个区都只有零星开业的商户。”全民畅读艺术书店的店长告诉记者。

全民畅读艺术书店两年前作为首批商户入驻园区,坐落在商业品牌最密集的高炉群区域内,附近还有星巴克咖啡、香啤坊餐厅,不远处则是瞭仓艺术馆,以及今年刚打出热度的kappa首钢极限公园。

街边路牌。拍摄:谢亦欣

“我们店开了一年,周末、节假日生意还可以,平时不太行。”店长表示。

“零星开业”也是园内唯一城市综合体项目“六工汇”的状态。在六工汇购物广场,一家肯德基门店员工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很多店都没开业,我们也是刚开的新店,过来看一看。”

首建投公司运营服务部副部长刘铎此前曾对媒体介绍,首钢园内现有14家餐饮可以对外营业,还有8家正在装修,加上六工汇综合体内的门店,园区内总计将有超过50家餐饮门店,可为游客提供不同的餐食。

不过,园区能否吸引到足够的游客,仍然是个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艺术社区工作者对界面新闻表示,对比海内外多家工业艺术园区,首钢工业园的商业化、娱乐化程度较低,绿地生态面积又比不上奥森,缺乏竞争力。

全民畅读艺术书店店长也表示,“798比较小,这个地比较大,但也比较散。看点集中在比赛场地、高炉区和湖边。”

摄影爱好者晓杨花了2个多小时,只走完园区三分之一。他感到,在这样巨大而空旷的环境里,游客很难产生消费冲动。

但秦先生认为,商业设施会破坏工业园原有的环境。以前首钢就因为支撑着全国钢铁产业而出名,好多人都是冲着高炉来的,它毕竟是工业园区。

首钢工业园三高炉。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首钢集团也在探索旅游之外的可能。据《首钢日报》报道,园区正积极拓展招商渠道,通过服贸会、科幻大会等活动,对接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意向企业,总蓄客面积将达2.4万平方米。

当前,园内已成功引入中国联通、云转播、萝卜运力等22家产业和商业客户,新增签约面积2.94万平方米,园区入驻企业累计达116家,整体出租率75.70%,协助了32家企业在园区工商注册,总注册数量达到70家。

首钢集团还在园内打造了“科幻产业集聚区”,落地科幻产业孵化器、科幻数字及互动体验等相关产业,努力成为中国科幻产业的承接地和展示窗口。

从厂到城,让园区逐步成为跨界融合的都市型产业社区”,这是首钢园在媒体报道中提及到的目标。

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仍有待时间证明。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首钢股份

2.6k
  • 首钢股份(000959.SZ):2024年一季度净亏损2430万元,亏损同比减少58.45%
  • 因管理不善导致许可证遗失 中国银行曹妃甸首钢京唐支行被罚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大跳台再次出发,首钢工业园蝶变

昔日的钢铁厂遗址破茧成蝶。

首钢工业园商业区路牌。拍摄:谢亦欣

记者 | 谢亦欣

接近傍晚,落日为天边三座高炉镀上一层金光,不远处,S1线的列车呼啸而过。

S1与新首钢大桥的走势基本保持平行,两者均横穿园区西侧的永定河,分别框定首钢园的南北边界。背靠河岸,是今年冬天随谷爱凌一战成名的首钢滑雪大跳台。

在首钢动力厂区3幢1号楼前,秦先生告诉界面新闻:“以前是周围居民知道(首钢园),现在北京市没有不知道的。尤其是大跳台建好了,冬奥后知名度又打开,有比赛任务时很多外地人也慕名而来。”他住在附近,今天刚好在园区拍照。

“工业风建筑很适合拍照,后现代与现代结合挺有感觉。”晓杨是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他表示自己和朋友都很喜欢工业风,这是大跳台走红后他首次来首钢园取景。

薛力正带着自己的助理在智选假日酒店下勘察点位,给酒店拍摄宣传片。“那个楼梯拐角最容易出片。”薛力指着对应的楼层说。

太阳彻底落下之后,三人小团队才走进酒店。此时,横亘在酒店和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之间的一块奥林匹克标志牌,在黑暗中显得异常明亮。

与798这样的“网红”艺术园区相比,8.63平方公里的首钢工业园显得空旷、寂静,稍加修缮的工业遗迹,以更加“原汁原味”的姿态面对游客。

首钢工业园。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奥运助推

在北京,一座停产的钢厂正在用‘疯狂的烟囱’,将冬奥会滑雪选手——而非烟雾——送上天空。”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如是描述首钢工业园。

首钢滑雪大跳台对首钢集团具备双重意义。它既是集团从钢铁向体育产业绿色转型的标志,也是一个文旅景观,实现了产业与艺术的交融。

2022北京冬奥会使大跳台名声大噪。据今日首钢报道,从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到冬残奥会结束,海内外媒体对大跳台累计报道超22万条,仅2月4日-2月16日期间就有93000余条。

首钢滑雪大跳台位于群明湖畔,背后是四座钢厂遗留的冷却塔,为冬奥运动员腾飞的画面添上了一丝冷硬的工业气息。

据首钢新闻中心介绍,大跳台设计灵感来自中国敦煌壁画“飞天”,整体形态如同一条丝带,同时融入现代体育元素,颜色则借鉴冬奥会会徽,由蓝到黄渐变。

首钢滑雪大跳台。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大跳台“一夜爆红”,带火了首钢工业园,但这座钢铁之城的改造其实已经持续了十几年。

2008年,北京承办夏季奥会,为兑现奥运承诺、保障城市空气质量,首钢开始外迁,集团战略转为在京津翼经济圈内协同发展。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2年,基本完成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任务,把城区老工业区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区。”

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冬奥会成功后,首钢集团成为冬奥会、冬残奥会官方合作伙伴,北京冬奥组委办公区先期入驻,昔日的炼钢设备开始发挥新作用:精煤车间变为中国国家队冰上项目训练基地,首钢滑雪大跳台项目竞赛场地在冷却塔旁拔地而起。

经过14年的岁月,首钢园以全新面貌,迎接新一届奥运会。

钢厂重生

将一座大型工业园区改造成奥运场馆,同时尽可能保留原貌,并非一件易事。

以滑雪大跳台为例,据今日首钢报道,除大跳台本体外,赛事配套设施全部来自园区冷却塔区域的工业遗产改造。其中,原冷却泵站、制氧主厂房被改为安检大厅、赛事管理办公区和综合服务楼,原发电厂厂房作为北京冬奥官方接待饭店,能同时满足比赛、赛事转播及观众服务等多项功能。

首钢滑雪大跳台本身由赛道、裁判塔和看台区三部分组成,赛道结构总长164米,宽度在10-30米间,跳台最高点触及60米。它的主体结构为钢构架,用的4100吨钢材均产自首钢,裁判塔应用了集团自主研发的耐火耐钢及成套技术,钢板及配套焊材、螺栓也高度耐火、耐腐蚀。跳台中上万条焊缝,每条都经过了3次检验。

首钢“四块冰”也经过大规模改造。精煤车间老厂房被新辟为冰壶、花样滑冰及短道速滑三座国家队训练馆,运煤车站被改为国际冰球场馆。

改造后的场馆需满足严格的灯光照度、空调温湿度、除尘等标准;同时,不能破坏原厂房的柱子、天车梁及剪刀撑等建筑结构。

仅制冰技术一项就意味着极大挑战。据今日首钢报道,一层光洁冰面,来自十几道工序叠加:地板加热防结露冻胀层、防冻胀加热层、保温层、保护层、滑动层、防水层及混凝土制冷层等,层层在下支撑;制冰前清洁工序、制冰中温湿度保持,甚至是制冰用水品质,都需要精细把控;最后在浇水制冰中,制成“一块冰”需刮冰机刮平100-200次,以达到最佳状态。

冬奥期间,在园区参赛的中国队伍夺得了3金1银1铜。冬奥结束后,首钢园还承办了冰球世锦赛等高水平国际赛事。另外,首钢滑雪大跳台将申办单板及自由式滑雪世界杯等国际赛事,同时与首钢极限公园联动,举办小轮车、滑板等比赛,利用极限运动的潮流元素吸引青年客群。

俯瞰园区。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除了奥运场馆,首钢园内还有多处场地、设施被改造成新的商业用房或旅游景点。

西十冬奥广场是首钢北京园区内第一个启动改造的项目。西十筒仓原本用来存放炼铁原料,由16个圆柱型筒仓、2个料仓及若干空中输送通廊、转运站和空压机房组成。

2014年,首钢集团开始对筒仓进行改造,在内部修建楼层,把原本上下贯通的内部空间分割成8层。高30米、直径20米的钢筋混凝土圆筒,外壁被凿刻出直径1-3米的圆孔,仿若一副在历史中风化已久的骨骼。这种设计并非仅仅为了美观,更有益于内部的通风、采光,未来可以作为现代办公楼使用。

在筒仓脚下,已被废置的火车躺卧在广场,和周围的转运站、料仓一起,封闭成一颗能从中窥视往日的时间胶囊。

曾为钢铁生产提供能源的发电厂,则改造成了首钢香格里拉酒店。改造时对原厂房结构进行了整体加固,剔除了原有结构墙体,但框架部分得以保留,露出的结构立柱、横梁,渲染出独特的工业风格。

2021年底,作为冬奥官方接待酒店的首钢园香格里拉酒店正式开业,与东北方向的智选假日酒店形成对角。

商业定位摸索前行

事实上,早在5年前,首钢园工业旅游改造就已完成,但直至今日,庞大的园区仍显得有些冷清。

每个区都只有零星开业的商户。”全民畅读艺术书店的店长告诉记者。

全民畅读艺术书店两年前作为首批商户入驻园区,坐落在商业品牌最密集的高炉群区域内,附近还有星巴克咖啡、香啤坊餐厅,不远处则是瞭仓艺术馆,以及今年刚打出热度的kappa首钢极限公园。

街边路牌。拍摄:谢亦欣

“我们店开了一年,周末、节假日生意还可以,平时不太行。”店长表示。

“零星开业”也是园内唯一城市综合体项目“六工汇”的状态。在六工汇购物广场,一家肯德基门店员工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很多店都没开业,我们也是刚开的新店,过来看一看。”

首建投公司运营服务部副部长刘铎此前曾对媒体介绍,首钢园内现有14家餐饮可以对外营业,还有8家正在装修,加上六工汇综合体内的门店,园区内总计将有超过50家餐饮门店,可为游客提供不同的餐食。

不过,园区能否吸引到足够的游客,仍然是个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艺术社区工作者对界面新闻表示,对比海内外多家工业艺术园区,首钢工业园的商业化、娱乐化程度较低,绿地生态面积又比不上奥森,缺乏竞争力。

全民畅读艺术书店店长也表示,“798比较小,这个地比较大,但也比较散。看点集中在比赛场地、高炉区和湖边。”

摄影爱好者晓杨花了2个多小时,只走完园区三分之一。他感到,在这样巨大而空旷的环境里,游客很难产生消费冲动。

但秦先生认为,商业设施会破坏工业园原有的环境。以前首钢就因为支撑着全国钢铁产业而出名,好多人都是冲着高炉来的,它毕竟是工业园区。

首钢工业园三高炉。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首钢集团也在探索旅游之外的可能。据《首钢日报》报道,园区正积极拓展招商渠道,通过服贸会、科幻大会等活动,对接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的意向企业,总蓄客面积将达2.4万平方米。

当前,园内已成功引入中国联通、云转播、萝卜运力等22家产业和商业客户,新增签约面积2.94万平方米,园区入驻企业累计达116家,整体出租率75.70%,协助了32家企业在园区工商注册,总注册数量达到70家。

首钢集团还在园内打造了“科幻产业集聚区”,落地科幻产业孵化器、科幻数字及互动体验等相关产业,努力成为中国科幻产业的承接地和展示窗口。

从厂到城,让园区逐步成为跨界融合的都市型产业社区”,这是首钢园在媒体报道中提及到的目标。

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仍有待时间证明。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