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72个总投资达40亿元的青岛市2022年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项目集中开工。
据了解,该批项目为期三年,主要集中在青岛市南、市北两个老城区,围绕中山路、四方路、馆陶路等老街区展开,建设工程面积达到171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含已征收房屋修缮和活化利用、建筑立面修缮和协同区域改造,预计完成配套实施55条、约25公里道路风貌改造提升。
中山路、四方路等历史文化街区是里院文化发源地,最能体现青岛里院建筑特色。近年来,随着产业及人口转移,历史城区面临着产业萎缩、建筑破败的困境。今年,青岛市发起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其中,把历史城区保护更新作为三年攻坚行动的“一号工程”和系统工程去推进,聚焦中山路及周边区域2平方公里核心区及4个零星片区进行集中攻坚。
青岛坚持规划引领,按照“真实保护、完整保护、永续利用”的原则先后组织编制了《青岛中山路及周边区域保护更新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在此基础上,编制具体的建筑修缮、景观环境、街区道路、环境整治等设计方案,为科学指导历史城区规划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本次集中开工的更新项目,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保护,在保持它的原真性和整体性的基础上,又兼具可读性和可持续性,既做到了文化遗产的“延年益寿”,又彰显了它的历史年轮印记。
作为历史城区保护利用工作的“主战场”,市北区历史城区项目工作进展与历史城区项目9.4万平方米建设等计划同样备受关注。
青岛市市北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张雷说,2019年市北区以广兴里为试点,在全市率先启动历史城区保护利用,全面开展四方路、馆陶路、上海路-武定路等6个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修缮和更新改造,已累计完成修缮10.2万平方米,剩余15万平方米的建筑保护修缮将利用2022年至2024年三年攻坚行动全面完成。
在推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过程中,青岛统筹推进项目改造和项目招引。目前,已组织专家智库等专业力量,先后查阅档案资料3000余份,对100多栋重点建筑进行深入挖掘,将500多项文史挖掘成果充分运用于修缮施工、招商引资和旅游产业发展,已落地重点项目50余个,储备网红项目100余个,在谈项目80余个。
作为青岛商贸发展的策源地,大鲍岛是青岛最早的商业中心,代表了青岛130年的创业历史。大鲍岛的焕活,为市北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带来全新的机遇。
据张雷介绍,目前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的招商工作已颇具成效,文创体验类、创意零售类、特色餐饮类、网红潮流类近30个招商项目已顺利入驻。
未来,这些更新后的历史文化街区,里面是风貌保护建筑,外面将导入新产业、新业态,为吸引聚集年轻活力群体提供了载体和空间。
来源:新华社
原标题:青岛历史城区保护更新项目集中开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