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青春无惧!“90后”“00后”成为上海抗疫生力军 | 上海战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青春无惧!“90后”“00后”成为上海抗疫生力军 | 上海战疫

“90后”“00后”已经成为上海抗疫生力军。他们经受住新冠疫情的各种考验,无惧无畏,在历练中不断成长。

图片来源:图虫

记者 刘素楠 实习记者 郑正

1998年出生的丁硕徵现任厚天应急救援总队副总队长,一直和厚天队员们一起奋战在上海抗疫一线。

每天上午7点开始,他带领着厚天救援青年消杀突击队在上海浦东团区委进行消杀工作。消杀工作需要穿戴整套防护服、背着三四十斤重的迷雾枪进行长时间工作,有些情况下还需要通宵,对体能的要求很高。

丁硕徵认为,青年人年轻力壮,应该冲到抗疫的最前线。而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高强度的疫情防控工作更需要年轻人的参与,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们青年人顶上去,就可以让老人、孩子更安心地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他认为,青年的挺身而出可以给社会带来希望,让上海更快地打赢这场战疫

厚天应急救援队成立于2012年,是一支半军事化管理的民间公益组织,队员以退伍军人为主,从事应急救援、应急保障、防灾宣传和公共安全理论研究与咨询服务等公益活动。作为一支民间救援队伍,厚天经常和消防力量合作,为社会提供“1+1>2”的救援服务。

3月11日以来,上海厚天应急救援队一直处于应急备勤状态。除了应急防疫消杀工作,救援队的身影也忙碌于重点区域后勤应急、核酸检测保障等防疫工作岗位上。

“上海这座城市培育我长大,她一旦出了事情,我肯定要竭尽全力、义无反顾地去与病毒作斗争。”丁硕徵说。

受访者供图

4月23日上午9时,一辆救护车从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十院分站驶出。急救医生谈亮亮和两位同事刚将住在封控小区阳性楼的患者送进了医院急症室,三人正在对救护车进行消毒,电话再次响起。

“亮亮,闻喜路有个病人快不行了!”三人飞快地跳上车,救护车驶出马路,在狭窄的街道上飞奔起来。

10多公里路程仅花了8分钟,救护车抵达一处封控小区。下车后,谈亮亮和急救员推着担架飞奔着。屋内,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躺倒在地板上。谈亮亮蹲下检查老人的情况后快速判断:“心跳和呼吸暂停,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快去取LUCAS(自动心肺复苏机)!”他随即跪在地上,双手交握,给老人做胸外按压。谈亮亮用尽全力,持续快节奏地按压,不久,汗珠就透过护目镜从他额头上滚落。2分钟后,心肺复苏机提进了屋,三人合力把老人从地上抬到了床上。

漫长的6分钟过后,心电监护仪上开始跳出数字,这表明老太太已恢复了心跳,恢复自主循环。三人将把老人抬上软担架,从4楼转折了几道楼梯下楼,推着担架床在小区狭窄的小路上一路狂奔,把老人推上了救护车。在救护车狭窄的空间内继续给她做心肺按压。救护车急驶,他们用尽全力让自己保持平衡,并把力气汇聚到手部按压动作上。5分钟后,救护车抵达市北医院的急症门外,医护人员把老人推进抢救室,三人瘫坐在路边的地上喘着粗气。

对一名年轻的急救医生来说,这样的紧急时刻一再重演。曾经在一天之内通过心肺复苏成功挽救过两名危重患者的谈亮亮,早已见惯了生死,但他敬畏、尊重生命,争取在每次生死时速中抢救生命。

疫情发生以来,上海的120急救工作者正经受着一场极限考验。急救中心新生代的青年医生们更是勇挑重担。自3月28日以来,谈亮亮累计出车182车、救治125人,最长连续当班36小时。

对急救医生而言,救护车就是他们的移动诊疗室,疫情吃紧的当下,可以说救护车就是他们的“家”。急救任务繁重的这几天,谈亮亮车组每出完一车任务,做完消毒工作,来不及休息就马上开始下一个任务,几乎每个班次的平均出诊次数都在12次以上,这对任何人的体力都是巨大的挑战。

疲惫的时候,他就给自己打气:“我是年轻人,那么多年纪大的医生都在坚持着,我没有任何理由说苦说累。这正是我发光发热,展现担当的时候。”

上海市卫健委供图

徐子怡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一名00后护士,出生于2000年8月的她还不满22周岁。随着在院人数不断创新高,3月11日,徐子怡根据安排进舱开展护理工作,成为上海抗疫主战场的首位00后。

3月10日,徐子怡接到护理部的电话,让其做好第二天进舱工作的准备。放下电话后,徐子怡并没有马上整理衣物,而是去了理发店,将自己留了多年的齐腰长发剪成短发。“剪掉长发,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减少机会沾染病毒;另一方面还可以方便穿防护服,既然要上前线,就必须要有战士的样子。”

虽然是一名抗疫新兵,但是徐子怡很快进入了角色,不仅做好日常护理工作,而且还主动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对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心烦失眠的患者,她及时给予安慰和心理疏导,一些患者在她关心下走出了心理阴霾。事后,有人给她写来表扬信。

“95后”生鲜配送女店长刘武。截图自Vnews。

上海徐汇区一家生鲜配送店里,住着包括店长在内的数十名员工,疫情期间每天配送超1500单。他们经常会接到有特殊需求的老人订单,95后女店长刘武表示就算超出配送范围也要送,店里没有货就去别处为老人买。“如果是你自己的爷爷没得吃的,不也一个道理吗?”刘武说。

一边是“送菜老板”保供助老,另一边刘武还化身“食堂阿姨”,每天烧24人份的员工餐,保证员工们“吃饱有力气干活”。

图片来源:上海松江

此轮疫情中,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九亭家园二期小区召集了200余名志愿者,其中近8成是“95后”“00后”。

“95后”志愿者熊晓凤是物资搬运组组长,熊晓凤几乎每天都会带着几名同龄伙伴一起帮居民配送生活物资,打通了物资运送在社区的“最后一百米”。每当物资送达小区门口,志愿者先仔细消杀,再搬到电动车上,一趟趟送到指定楼栋。有时遇到物资深夜抵达,运送工作就要持续到凌晨。但大家从无抱怨,总是相互加油鼓劲。“居民们能够买到物资不容易,一定要尽快送到他们手上。有些新鲜的肉和菜更是不能耽搁。”熊晓凤说。

由于所在楼栋出现阳性感染者,“90后”小伙小飞过上了足不出户的生活,但他并没有闲着。封控期间,小飞主动与前往集中隔离收治点的邻居取得联系,经常关心他们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楼道内的居民,为大家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得知几名邻居即将从隔离收治点出院返回家中,小飞提前将他们所需要的生活物资统计好发到楼道微信群里。有人出米,有人送面,有人拿出半颗卷心菜……这些在平时不起眼的生活物品,因为多了一份爱心,在疫情期间更显得弥足珍贵。

界面新闻在采访中发现,“90后”“00后”已经成为抗疫生力军。他们经受住新冠疫情的各种考验,无惧无畏,在历练中不断成长,并展现出青春的风采。

5月4日,上海团市委副书记邬斌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说,近期,团市委发动团员青年积极响应市委组织部在全市部署开展的“健康守护”“特殊关爱”“楼组党建”三个专项行动。我们发动青联委员及会员团体会员积极参与到“青春战疫 健康接力”代配药专项志愿行动中。

邬斌透露,截至5月3日,已经有872名青联委员及会员参加代配药服务,累计配送各类药品8573单,其中包括肿瘤、糖尿病、精神类疾病等在内的特殊、急需药品2718单。

邬斌还称,在这场抗疫的大仗硬仗中,上海的青年人是好样的。“此时此刻,无数的上海青年在为这座城市早日迎来如常运转拼搏着、奋斗着、奉献着,这是上海团员青年对五四青年节、对建团百年的最好纪念。“我们向每一位在这场战疫中无惧无畏、闪闪发光的青年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青春的礼赞。”邬斌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青春无惧!“90后”“00后”成为上海抗疫生力军 | 上海战疫

“90后”“00后”已经成为上海抗疫生力军。他们经受住新冠疫情的各种考验,无惧无畏,在历练中不断成长。

图片来源:图虫

记者 刘素楠 实习记者 郑正

1998年出生的丁硕徵现任厚天应急救援总队副总队长,一直和厚天队员们一起奋战在上海抗疫一线。

每天上午7点开始,他带领着厚天救援青年消杀突击队在上海浦东团区委进行消杀工作。消杀工作需要穿戴整套防护服、背着三四十斤重的迷雾枪进行长时间工作,有些情况下还需要通宵,对体能的要求很高。

丁硕徵认为,青年人年轻力壮,应该冲到抗疫的最前线。而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高强度的疫情防控工作更需要年轻人的参与,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们青年人顶上去,就可以让老人、孩子更安心地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他认为,青年的挺身而出可以给社会带来希望,让上海更快地打赢这场战疫

厚天应急救援队成立于2012年,是一支半军事化管理的民间公益组织,队员以退伍军人为主,从事应急救援、应急保障、防灾宣传和公共安全理论研究与咨询服务等公益活动。作为一支民间救援队伍,厚天经常和消防力量合作,为社会提供“1+1>2”的救援服务。

3月11日以来,上海厚天应急救援队一直处于应急备勤状态。除了应急防疫消杀工作,救援队的身影也忙碌于重点区域后勤应急、核酸检测保障等防疫工作岗位上。

“上海这座城市培育我长大,她一旦出了事情,我肯定要竭尽全力、义无反顾地去与病毒作斗争。”丁硕徵说。

受访者供图

4月23日上午9时,一辆救护车从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十院分站驶出。急救医生谈亮亮和两位同事刚将住在封控小区阳性楼的患者送进了医院急症室,三人正在对救护车进行消毒,电话再次响起。

“亮亮,闻喜路有个病人快不行了!”三人飞快地跳上车,救护车驶出马路,在狭窄的街道上飞奔起来。

10多公里路程仅花了8分钟,救护车抵达一处封控小区。下车后,谈亮亮和急救员推着担架飞奔着。屋内,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躺倒在地板上。谈亮亮蹲下检查老人的情况后快速判断:“心跳和呼吸暂停,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快去取LUCAS(自动心肺复苏机)!”他随即跪在地上,双手交握,给老人做胸外按压。谈亮亮用尽全力,持续快节奏地按压,不久,汗珠就透过护目镜从他额头上滚落。2分钟后,心肺复苏机提进了屋,三人合力把老人从地上抬到了床上。

漫长的6分钟过后,心电监护仪上开始跳出数字,这表明老太太已恢复了心跳,恢复自主循环。三人将把老人抬上软担架,从4楼转折了几道楼梯下楼,推着担架床在小区狭窄的小路上一路狂奔,把老人推上了救护车。在救护车狭窄的空间内继续给她做心肺按压。救护车急驶,他们用尽全力让自己保持平衡,并把力气汇聚到手部按压动作上。5分钟后,救护车抵达市北医院的急症门外,医护人员把老人推进抢救室,三人瘫坐在路边的地上喘着粗气。

对一名年轻的急救医生来说,这样的紧急时刻一再重演。曾经在一天之内通过心肺复苏成功挽救过两名危重患者的谈亮亮,早已见惯了生死,但他敬畏、尊重生命,争取在每次生死时速中抢救生命。

疫情发生以来,上海的120急救工作者正经受着一场极限考验。急救中心新生代的青年医生们更是勇挑重担。自3月28日以来,谈亮亮累计出车182车、救治125人,最长连续当班36小时。

对急救医生而言,救护车就是他们的移动诊疗室,疫情吃紧的当下,可以说救护车就是他们的“家”。急救任务繁重的这几天,谈亮亮车组每出完一车任务,做完消毒工作,来不及休息就马上开始下一个任务,几乎每个班次的平均出诊次数都在12次以上,这对任何人的体力都是巨大的挑战。

疲惫的时候,他就给自己打气:“我是年轻人,那么多年纪大的医生都在坚持着,我没有任何理由说苦说累。这正是我发光发热,展现担当的时候。”

上海市卫健委供图

徐子怡是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一名00后护士,出生于2000年8月的她还不满22周岁。随着在院人数不断创新高,3月11日,徐子怡根据安排进舱开展护理工作,成为上海抗疫主战场的首位00后。

3月10日,徐子怡接到护理部的电话,让其做好第二天进舱工作的准备。放下电话后,徐子怡并没有马上整理衣物,而是去了理发店,将自己留了多年的齐腰长发剪成短发。“剪掉长发,一方面可以尽可能减少机会沾染病毒;另一方面还可以方便穿防护服,既然要上前线,就必须要有战士的样子。”

虽然是一名抗疫新兵,但是徐子怡很快进入了角色,不仅做好日常护理工作,而且还主动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对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心烦失眠的患者,她及时给予安慰和心理疏导,一些患者在她关心下走出了心理阴霾。事后,有人给她写来表扬信。

“95后”生鲜配送女店长刘武。截图自Vnews。

上海徐汇区一家生鲜配送店里,住着包括店长在内的数十名员工,疫情期间每天配送超1500单。他们经常会接到有特殊需求的老人订单,95后女店长刘武表示就算超出配送范围也要送,店里没有货就去别处为老人买。“如果是你自己的爷爷没得吃的,不也一个道理吗?”刘武说。

一边是“送菜老板”保供助老,另一边刘武还化身“食堂阿姨”,每天烧24人份的员工餐,保证员工们“吃饱有力气干活”。

图片来源:上海松江

此轮疫情中,上海市松江区九亭镇九亭家园二期小区召集了200余名志愿者,其中近8成是“95后”“00后”。

“95后”志愿者熊晓凤是物资搬运组组长,熊晓凤几乎每天都会带着几名同龄伙伴一起帮居民配送生活物资,打通了物资运送在社区的“最后一百米”。每当物资送达小区门口,志愿者先仔细消杀,再搬到电动车上,一趟趟送到指定楼栋。有时遇到物资深夜抵达,运送工作就要持续到凌晨。但大家从无抱怨,总是相互加油鼓劲。“居民们能够买到物资不容易,一定要尽快送到他们手上。有些新鲜的肉和菜更是不能耽搁。”熊晓凤说。

由于所在楼栋出现阳性感染者,“90后”小伙小飞过上了足不出户的生活,但他并没有闲着。封控期间,小飞主动与前往集中隔离收治点的邻居取得联系,经常关心他们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楼道内的居民,为大家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得知几名邻居即将从隔离收治点出院返回家中,小飞提前将他们所需要的生活物资统计好发到楼道微信群里。有人出米,有人送面,有人拿出半颗卷心菜……这些在平时不起眼的生活物品,因为多了一份爱心,在疫情期间更显得弥足珍贵。

界面新闻在采访中发现,“90后”“00后”已经成为抗疫生力军。他们经受住新冠疫情的各种考验,无惧无畏,在历练中不断成长,并展现出青春的风采。

5月4日,上海团市委副书记邬斌在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说,近期,团市委发动团员青年积极响应市委组织部在全市部署开展的“健康守护”“特殊关爱”“楼组党建”三个专项行动。我们发动青联委员及会员团体会员积极参与到“青春战疫 健康接力”代配药专项志愿行动中。

邬斌透露,截至5月3日,已经有872名青联委员及会员参加代配药服务,累计配送各类药品8573单,其中包括肿瘤、糖尿病、精神类疾病等在内的特殊、急需药品2718单。

邬斌还称,在这场抗疫的大仗硬仗中,上海的青年人是好样的。“此时此刻,无数的上海青年在为这座城市早日迎来如常运转拼搏着、奋斗着、奉献着,这是上海团员青年对五四青年节、对建团百年的最好纪念。“我们向每一位在这场战疫中无惧无畏、闪闪发光的青年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青春的礼赞。”邬斌说。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