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冉峰
体育大生意记者
北京时间7月13日,万达集团在北京索菲特酒店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中国足协、亚足联、国际足联批准,由中国足球协会、万达体育公司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南宁市人民政府承办的首届“‘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简称“中国杯”)将于2017年1月9日-16日在广西南宁市举办。来自欧洲、美洲的三支一流国家队将与中国国家队举行4场比赛,为球迷献上一场高水准的国际足球盛宴。
王健林:让中国杯成为亚洲第一足球赛事,超越亚洲杯
这项赛事筹划已有一段时间。在万达体育成立之初,便有传闻指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希望组织一场集合各支优秀足球俱乐部的杯赛,在中国境内举行。然而因为俱乐部赛事排期比较拥挤,万达转而考虑打造国家队赛事。
万达体育的新闻中表示:“中国杯”是落户中国的首个国际足球正式比赛,是由国际足联批准的国际足球A级赛事,参赛国家队可获得国际足联正式积分。作为主办国,中国国家队自动获得参赛资格,提升在国际足联的积分排名。
“中国杯”将每年举办,首届比赛4支国家队参赛,以后逐步增加到8支国家队。除东道主中国队之外,其余参赛队均邀请世界排名前列的国家A队,参赛球员均为现役国脚。
由于首届“中国杯”适逢中国国家队正在冲击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为有助于中国队征战,本届“中国杯”特意邀请3支与亚洲竞争对手风格相近、水平更高的国家队参加。从2018年开始,“中国杯”将邀请欧洲、美洲顶级国家队参赛,一批中国球迷熟悉的国际巨星将有望出现在“中国杯”赛场上。“中国杯”由万达体育公司拥有知识产权,除此项赛事之外,今后中国不再举办此类级别的国际足球赛事。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对中国杯寄予厚望
王健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足球的魅力显而易见,这是职业化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运动。我本身是球迷,为了帮助中国足球,我做了两件事情。首先,5年前万达创办了足球学校,培育英才。然后,就是这次的‘中国杯’比赛。我们要让比赛的水平比亚洲杯高,成为亚洲第一国家队赛事。”
参赛球队球星不确定 首届“中国杯”成色未知
根据体育大生意此前了解,“中国杯”赛制比较传统,四大洲四支代表队将以单循环形式进行对抗。知情人透露,首届“中国杯“最希望邀请的参赛球队共有四队,分别来自四个大洲——欧洲的克罗地亚、南美洲的智利、非洲的加纳以及代表亚洲的东道主中国队。但是本次发布会上并未公布中国队之外的其它参赛球队,也就是还在洽谈过程中。
不过对于“中国杯”的含金量,很多球迷都有疑问。对于中国队来说,能与具备相当实力的球队较量,无疑充满练兵价值。虽说万达体育表示参赛球队都将是国际排名靠前的球队,且均为现役国脚,但是究竟是什么球队,特别是大牌球星是否都会参赛,这恐怕并不能完全由国家队说了算,更多得看球星所在俱乐部的脸色。即便大牌们最终来了,1月正值欧洲大部分联赛赛季中途,万一受伤就麻烦大了,又是否会与中国队明刀明枪地对抗?
▼万达集团与中国足协签约
除了竞技方面的可看性,赛事本身的商业前景也引起业界关注。有业内人士透露,“中国杯”的商业开发权益被纳入中国之队体系中,中国队现有的赞助商都会在这场赛事中露出,万达不能与相关品类的其他品牌谈判“中国杯”的合作事宜。目前中国之队商务合作领域的排他性行业包括运动装备、金融、轮胎、啤酒、饮料或饮用水等等。如此限制对“中国杯”自主商务开发将带来一定掣肘。
赛事的人气还很有可能受到中国队在其他赛场表现的影响。“中国杯”开打的时候,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亚洲区外围赛的12强赛已经进行了一半。如果中国队能有出色表现,自然能吸引球迷关注;但如果是相反的结果,“中国杯”就可能面临无人问津的尴尬。
尽管“中国杯”赛事的核心吸引力尚不明确,但万达表示要把它打造为传统赛事、亚洲顶级足球赛事。这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在中国土地上的一项类似赛事——香港贺岁杯。
▼香港的贺岁杯曾有豪门巴西和巨星罗纳尔迪尼奥亮相,但现在江河日下
贺岁杯是香港地区每年新春的传统赛事,始创于1983年。刚创造欧洲杯童话不久的丹麦(1992年欧洲杯冠军、1994年参加贺岁杯)、新科奥运足球冠军尼日利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1998年参加贺岁杯)、昔日劲旅南斯拉夫,乃至巴西、乌拉圭等南美豪门,都曾来港献艺。对于过去较少接触到顶尖球队的香港球迷来说,贺岁杯曾是新年的足球盛宴。不过如今贺岁杯盛况不再,近年来多是些亚洲地区或其他二三线俱乐部来参赛。今年的赛事更加没有外宾,只有香港本地凑出一支香港代表队和香港联赛代表队对抗。
外媒曝:万达接洽欧洲五大联赛 欲打造俱乐部赛事“抗衡欧冠”
万达“中国杯”能不能办成真正的足球顶级赛事,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说很难说。近期球迷更关心的是另一条跟万达体育有关的传言。
7月7-8日期间在巴黎举行的世界足球论坛爆出猛料,万达正酝酿一项全新的欧洲俱乐部赛。众多媒体在报道中采用了“抗衡欧冠”等字眼,意指新赛事的目标是超越目前最具人气的洲际性比赛欧洲冠军联赛。
中文媒体的一些报道中指出,前盈方中国CEO、现乐视体育副董事长马国力表示“万达确实曾向国际足联提议举办一项名为‘中国杯’的赛事”。相关媒体希望以此印证全新“超级联赛”的可能性。但正如本文文首指出,“中国杯”海纳欧洲豪门的计划有变,如今已经变成一项国家队邀请赛。
而根据外媒介绍,万达确实仍然希望创立一项顶尖俱乐部赛事。《金融时报》指出,王健林正与一些欧洲投资者商量相关赛事的事宜。而万达体育战略总监马科·博加雷利(Marco Bogarelli)承认了万达的相关部署。他对《金融时报》说:“很多优秀球员现在选择来亚洲踢球,而不是登陆欧洲。有朝一日,亚洲市场将能拥有邀请C罗纳尔多这样级别的明星的实力……所以欧洲五大联赛有一个共同目标:维持欧洲足球的领先地位。”
▼欧冠联赛是欧足联主办的欧洲俱乐部顶级赛事,吸金无数
《金融时报》称,万达已经在跟西甲和意甲讨论相关事项,并计划在欧洲杯结束后与英超、德甲和法甲磋商,其目标是获得欧洲五大联赛支持,派遣优秀球队出战新办的比赛。在谈判中,万达承诺会给予各大联赛更多的参赛资格以及给参赛球队更高额的电视转播收入。
在目前的欧冠体系中,最优秀三大联赛西甲、德甲和英超联赛均有四个欧冠名额,其中两个是正赛名额,两个是外围赛名额。在竞争较激烈的如英超联赛,四个名额无法满足所有豪门参加顶级欧洲赛事的欲望。万达新赛事将改变这一情况。
两大欧洲赛事共存不易,但成事将改写欧洲足球版图
这项赛事的设想很大胆,假如成事,将直接动摇现在的欧洲足球版图。
目前欧洲最主要的跨地区俱乐部赛事均由欧足联组织,包括各国联赛顶级球队参与的欧洲冠军联赛(欧冠)以及次一级球队参与的欧罗巴联赛(欧联杯)。欧冠是全世界奖金最高的足球赛事,2015-2016赛季,32支正赛参赛队将分享12.57亿欧元的总奖金。最终第11次捧起大耳朵杯的冠军皇家马德里,收入达到9400万欧元。
无怪媒体均用“抗衡”“取代”等字眼来形容万达的欧洲赛事,因为欧洲足球市场根本不能同时容纳它与欧冠两个品牌。无论是竞技水平、历史底蕴抑或商业收益,欧冠都是目前足球界最受认可的欧洲赛事。万达要吸引豪门参加超级联赛,就要超越欧冠的这些优势。两者无疑将是此消彼长。
最简单的超越方式是利用“银弹”——用令俱乐部无法抗拒的出场费,打动他们来参赛。不过要达到什么数额才是“无可抗拒”,这并不好说。最基础的数字当然要首先超过今年欧冠的奖金池。12.57亿欧元并不是小数目,而且这还只是第一年的奖金成本。万达需要极强的招商能力来降低成本,才能保证赛事持续举办。
欧足联似乎也看准新赛事难度太大,反应非常沉着。欧足联临时秘书长西奥多雷·西奥多里迪斯(Theodore Theodoridis)说:“这不是第一次有人想自办赛事、也不会是最后一次。”2000年成立的G14也许就是他暗示的例子之一。当时14队顶尖欧洲俱乐部组建G14联盟(后来扩充到18位成员),专门为成员俱乐部的利益发声。尽管坊间有传闻,这些豪门想踢开欧足联自立门户,组建自己的超级联赛,但最后并未落实。G14已经通过其影响力使得豪门球队更有机会赢得高额奖金,达成自身利益,最后变得没有存在必要。G14在2008年被欧足联招安后解散,被欧洲俱乐部协会取代。后者主要是在国家队调用俱乐部球员等问题上,代表俱乐部向国际足联或欧足联发声,而少了一些经济利益瓜葛的味道。
▼G14已成过去,新的欧洲俱乐部赛会不会藉由万达打造?
皇家马德里、巴塞罗那、拜仁慕尼黑、曼联、尤文图斯等豪门当年没办成的超级联赛,如今靠东方的资本力量来推动。这虽然令人震惊,但不是纯属天方夜谭。最基本的可能性在于国际足联与欧足联素有龃龉。而万达作为国际足联官方合作伙伴,其欧洲战略很有可能得到国际足联力撑,后者希望借此渗入满地黄金的欧洲足球市场。假如国际足联也参与其中,万达可以得到更多与欧足联角力的资本。
有趣的是,《金融时报》同时透露,万达也在寻求欧足联对新赛事的支持,只是也做好独自运营的打算。超级联赛的概念基本上与欧冠冲突,很难想象欧足联会放弃自己的成熟赛事,接纳一位新玩家。万达与其寄望欧足联点头,还不如直接用钱把欧冠品牌砸下来。
超级联赛目前还是传闻阶段,“中国杯”则已正式起航。足球行业太成熟,无论是“中国杯”还是“欧洲超级联赛”,要成为真正的品牌赛事难度很大。强如传统的美洲杯,今年弄出名不正言不顺的“百年美洲杯”,照样被人笑话。
但“中国杯”某种程度上有“为国服务”的意思。只要参赛球队和球星们认真比赛,对中国足球水平的提升肯定有利。反过来,要是中国队自身表现日益提高,对“中国杯”的成长也有帮助。用球队归属感和优秀的竞技战绩来招徕观众,比用豪门、巨星更加有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球迷都应该希望“中国杯”能茁壮成长,成为国内的一流足球品牌赛事。
注:本文所用图片非注明均来自网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