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外省市支援了多少生活物资?如何调节心理问题?一文了解上海发布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外省市支援了多少生活物资?如何调节心理问题?一文了解上海发布会

赵丹丹表示,在昨天市委、市政府举行的每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会上,强调要强化问题意识,以更高标准检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

图片来源:图虫

实习记者 杨吴悦

20225月9日,上海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通报,5月8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2例和无症状感染者3625例。

5月8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11例,平均年龄78.9岁。11例死亡病例中,有2例曾接种过新冠疫苗,其余均未接种新冠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或恶性肿瘤。

根据筛查结果,5月8日,上海市共划分封控区9829个,涉及人口数230万;管控区18281个,涉及人口数362万;防范区46464个,涉及人口数1737万。

赵丹丹表示,在昨天市委、市政府举行的每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会上,强调要强化问题意识,以更高标准检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

会议部署了要进一步优化现场流调和密接判定工作,科学判断,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在流调溯源上要下更大功夫,及时找出风险源,切断社区传播;要更加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了解群众诉求,掌握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作出更大努力。

图片来源:pexels

最近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正在逐步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如何满足市民配药需求?除了医院之外还有其他渠道吗?

赵丹丹表示,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正在逐步恢复日常医疗服务:门诊、住院以及互联网医院“应开尽开,急诊服务从不间断;全市25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开尽开,近七成社区中心已实现每周5天开诊服务。

为了让市民更快、更快捷、更安全地获得药物,上海针对不同情形,提供了相应的配药渠道:

一种是线下配药服务。由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配药服务。医疗机构开设了一站式配药便民门诊或者简易门诊;对精神类、肿瘤治疗等特殊专科类药品,开设了“绿色通道”专窗服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长处方服务,最多可配3个月的药量;

同时,普遍开设了志愿者“代配药”窗口,将社区药品目录提供给居村委,居村委做好居民用药需求收集,由“代配药”志愿者协助居民配好常用病、慢性病用药。

另一种就是线上配药服务。在“健康云”APP上开通了“我要配药”专区,为广大市民提供“一键续方”、“复诊配药”、“在线咨询”三大便民服务功能。平台已支持18周岁以下及60周岁以上人群的亲属代配药以及志愿者代配药的服务功能。

此外,截至5月8日,全市已有超过2600家药品零售门店恢复经营。

图片来源:pexels

本轮疫情以来,外省市驰援上海抗疫,送来各种生活物资,对于这些生活物资有没有相关统计?上海是如何分配发放这些物资的?

上海市商务委总经济师罗志松表示,为做好这些援助生活物资的接收及管理,市商务委与市合作交流办成立了援助生活物资工作专班。

截至5月8日,工作专班收到援助生活物资18915吨,包括蔬菜、水果、肉、大米、方便食品及矿泉水等。此外,还有各区对接地区援助的生活物资。目前,这些援助物资已发放给本市封控时间较长的街镇居民、重点人群和抗疫一线人员等。

为提高援助生活物资发放效率,工作专班事先与各省市援助单位进行了沟通,将援助生活物资尽量做成可直接发放的小份包装,缓解基层人手紧张的局面;或将各省市援助生活物资直送各区街镇接收点,减少装卸环节。

同时,各区、各接收单位也在全力完善援助生活物资管理,力求做到台账清晰、分发及时。下一步,上海将持续加强援助生活物资的全过程管理,继续加快将援助物资送达市民手中。

图片来源:pexels

由于上海封控时间比较长,不少市民难免会出现焦虑、暴躁等情绪波动,针对这样普遍的心理问题,请问专家有没有什么相关的建议?在心理方面应该如何调适?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陈俊表示,封控时间久了出现这些情绪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大部分应该都是轻度的、持续时间短的、对生活影响比较小的,大多数人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回归正常。

少部分人会出现持续比较长时间的问题,症状会比较严重,对生活影响比较明显,针对这部分情况要及时关注。鉴别重点就是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是否可以自我调整,如果市民朋友们发现自己困在这些情绪当中难以自拔的时候,那么不要犹豫,应该就近寻求专业的精神心理帮助。

如何自我调整?陈俊提供了6条建议:

第一,暂时离开应激源是安全的:可能的情况下,建议暂时离开应激源,可以使用“安全屋技术”,也就是说给自己安排一个私有的空间和时间,在那个小空间里自己是安全的,可以暂时不受外界的打扰,不用去想令人头痛的问题,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维持心境的稳定。

第二,避免信息过度暴露是合理的: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心情不好再接触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会加重情绪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控制好信息的摄取量,学会辩证的、科学的看待信息,倒不如放下手机,增加一些娱乐或者锻炼的时间。

第三,自我和相互的激励和肯定是温暖的:当内心正能量越来越少的时候,非常需要自我的肯定,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或者面临的困难,更要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点和可能解决的方法。同时,来自朋友、工作团队,大家之间的相互鼓励和肯定支持也很重要,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可以为我们内心正能量充电,避免耗竭。

第四,保持联络交流是重要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与家人和外界联络交流。封控时间长,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离开家人时间长,难免出现分离的内疚情绪。由于自己要在防疫一线工作,无法照料家人,担心家人的安危,容易出现内疚自责。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保持与家人的联络,让家人安心的同时也可以让自己安心。

第五,让自己忙起来是有力量的 :尽量让自己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让自己忙起来。合理安排时间,既要有学习工作时间,也要有放松娱乐时间,培养兴趣爱好,适当锻炼和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焦虑。

第六,坚定信念和信心是必须的:消除压力来源是最好的办法,但人的能力有限,且易受客观环境影响,所以信念就变得非常重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外省市支援了多少生活物资?如何调节心理问题?一文了解上海发布会

赵丹丹表示,在昨天市委、市政府举行的每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会上,强调要强化问题意识,以更高标准检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

图片来源:图虫

实习记者 杨吴悦

20225月9日,上海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赵丹丹通报,5月8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2例和无症状感染者3625例。

5月8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11例,平均年龄78.9岁。11例死亡病例中,有2例曾接种过新冠疫苗,其余均未接种新冠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均为基础疾病或恶性肿瘤。

根据筛查结果,5月8日,上海市共划分封控区9829个,涉及人口数230万;管控区18281个,涉及人口数362万;防范区46464个,涉及人口数1737万。

赵丹丹表示,在昨天市委、市政府举行的每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会上,强调要强化问题意识,以更高标准检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

会议部署了要进一步优化现场流调和密接判定工作,科学判断,不能简单化一刀切;在流调溯源上要下更大功夫,及时找出风险源,切断社区传播;要更加耐心细致做好群众工作,了解群众诉求,掌握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克服困难,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为打赢大上海保卫战作出更大努力。

图片来源:pexels

最近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正在逐步恢复正常医疗服务,如何满足市民配药需求?除了医院之外还有其他渠道吗?

赵丹丹表示,全市各级医疗机构正在逐步恢复日常医疗服务:门诊、住院以及互联网医院“应开尽开,急诊服务从不间断;全市25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开尽开,近七成社区中心已实现每周5天开诊服务。

为了让市民更快、更快捷、更安全地获得药物,上海针对不同情形,提供了相应的配药渠道:

一种是线下配药服务。由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的配药服务。医疗机构开设了一站式配药便民门诊或者简易门诊;对精神类、肿瘤治疗等特殊专科类药品,开设了“绿色通道”专窗服务。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长处方服务,最多可配3个月的药量;

同时,普遍开设了志愿者“代配药”窗口,将社区药品目录提供给居村委,居村委做好居民用药需求收集,由“代配药”志愿者协助居民配好常用病、慢性病用药。

另一种就是线上配药服务。在“健康云”APP上开通了“我要配药”专区,为广大市民提供“一键续方”、“复诊配药”、“在线咨询”三大便民服务功能。平台已支持18周岁以下及60周岁以上人群的亲属代配药以及志愿者代配药的服务功能。

此外,截至5月8日,全市已有超过2600家药品零售门店恢复经营。

图片来源:pexels

本轮疫情以来,外省市驰援上海抗疫,送来各种生活物资,对于这些生活物资有没有相关统计?上海是如何分配发放这些物资的?

上海市商务委总经济师罗志松表示,为做好这些援助生活物资的接收及管理,市商务委与市合作交流办成立了援助生活物资工作专班。

截至5月8日,工作专班收到援助生活物资18915吨,包括蔬菜、水果、肉、大米、方便食品及矿泉水等。此外,还有各区对接地区援助的生活物资。目前,这些援助物资已发放给本市封控时间较长的街镇居民、重点人群和抗疫一线人员等。

为提高援助生活物资发放效率,工作专班事先与各省市援助单位进行了沟通,将援助生活物资尽量做成可直接发放的小份包装,缓解基层人手紧张的局面;或将各省市援助生活物资直送各区街镇接收点,减少装卸环节。

同时,各区、各接收单位也在全力完善援助生活物资管理,力求做到台账清晰、分发及时。下一步,上海将持续加强援助生活物资的全过程管理,继续加快将援助物资送达市民手中。

图片来源:pexels

由于上海封控时间比较长,不少市民难免会出现焦虑、暴躁等情绪波动,针对这样普遍的心理问题,请问专家有没有什么相关的建议?在心理方面应该如何调适?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陈俊表示,封控时间久了出现这些情绪其实是可以理解的,但大部分应该都是轻度的、持续时间短的、对生活影响比较小的,大多数人是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回归正常。

少部分人会出现持续比较长时间的问题,症状会比较严重,对生活影响比较明显,针对这部分情况要及时关注。鉴别重点就是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严重程度,是否可以自我调整,如果市民朋友们发现自己困在这些情绪当中难以自拔的时候,那么不要犹豫,应该就近寻求专业的精神心理帮助。

如何自我调整?陈俊提供了6条建议:

第一,暂时离开应激源是安全的:可能的情况下,建议暂时离开应激源,可以使用“安全屋技术”,也就是说给自己安排一个私有的空间和时间,在那个小空间里自己是安全的,可以暂时不受外界的打扰,不用去想令人头痛的问题,只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转移注意力,维持心境的稳定。

第二,避免信息过度暴露是合理的: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心情不好再接触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会加重情绪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控制好信息的摄取量,学会辩证的、科学的看待信息,倒不如放下手机,增加一些娱乐或者锻炼的时间。

第三,自我和相互的激励和肯定是温暖的:当内心正能量越来越少的时候,非常需要自我的肯定,不仅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或者面临的困难,更要客观看待自己的优点和可能解决的方法。同时,来自朋友、工作团队,大家之间的相互鼓励和肯定支持也很重要,可以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价值,可以为我们内心正能量充电,避免耗竭。

第四,保持联络交流是重要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持与家人和外界联络交流。封控时间长,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离开家人时间长,难免出现分离的内疚情绪。由于自己要在防疫一线工作,无法照料家人,担心家人的安危,容易出现内疚自责。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保持与家人的联络,让家人安心的同时也可以让自己安心。

第五,让自己忙起来是有力量的 :尽量让自己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让自己忙起来。合理安排时间,既要有学习工作时间,也要有放松娱乐时间,培养兴趣爱好,适当锻炼和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焦虑。

第六,坚定信念和信心是必须的:消除压力来源是最好的办法,但人的能力有限,且易受客观环境影响,所以信念就变得非常重要。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