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日企在FPD产业吸血中国两千多亿元,背后却猛插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日企在FPD产业吸血中国两千多亿元,背后却猛插刀

不仅在中国大陆如此,韩国与中国台湾虽然占据全球绝大部分TFT-LCD市场份额,但他们相当一部分上游关键原材料和设备采购都掌握在日本厂商手中。

这几天中菲的南海仲裁结果引起的纷争甚器尘上,被美国利用的菲律宾成为过河卒率先利用国际仲裁法庭向中国发难;日本唯美国马首是瞻,叫嚣中国必须接受并遵守仲裁结果,不然承担破坏国际秩序的污名;韩国也不消停,在本土部署美国的萨德导弹防御系统;越南外交部也叫嚣对国际仲裁结果表示欢迎;一时各种势力汹汹而来。

南海仲裁的荒唐结果除美日在背后捣鬼外,还与一位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的日本人柳井俊二有关,这个日本人是日本右翼、鹰派中的鹰派、对华极不友好、铁杆亲美派;在他的指派和暗示下,向世界公布了丑陋的南海仲裁行为。

说到日本人,以菊和刀代表大和民族端庄和狠辣国民性格,在中国人眼里就是“菊花”和屠夫刀,对其向来无好感,他们一直对中国的崛起怀有强烈的戒心。除了政治上和美国一道不断对中国制造麻烦和阻挠外,还在经济上吸血和阻挠中国的发展,甚至实施一些卑鄙的手段和阴谋,不断打压中国的经济。

这里从FPD(平板显示)产业领域来分析日企如何吞噬和破坏中国的FPD产业发展的,其纵横捭阖,无所不用其极。

一、纵向阻挠,蟒蛇般吞噬和破坏中国FPD产业的发展

自从液晶技术替代CRT技术依赖,中国经过几十年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CRT电视产业链,一夜之间被液晶显示技术摧毁,几千亿的CRT产业转眼间灰飞烟灭,这真是跟随者所要付出的血淋淋的代价。然而自日韩把持液晶显示技术以来,从1993年起对中国大陆液晶显示产业实施了十年的封锁,高价卖给中国大陆液晶电视等产品,掘起高额的利润。到2003年,第一次液晶产业的周期下跌到低谷后,韩国现代电子企业迫于危机下,以3.8亿美元把自己的液晶业务出售给京东方;随后掌握了液晶显示技术的京东方在北京亦庄投资12亿美元建设了一条5代线,于2005年5月量产,结束了中国自主生产液晶显示屏零时代,也是中国大陆企业第一次撕开了严密的技术封锁线。

1、破坏中国FPD产业崛起的“聚龙计划”的阴谋得逞

虽然中国大陆在中小尺寸液晶显示面板取得了突破,但在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仍是一片空白,TCL、康佳、创维、长虹彩虹等国内电视品牌仍旧向日韩台重金批量购买液晶面板。

为了打破高世代液晶面板受制于人的局面,2005年下半年,在信息产业部和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创维、TCL、康佳、长虹等4家彩电巨头计划合资在深圳建设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在向境外企业寻求技术来源时,他们得到的答复或者干脆是不转让技术,或者是技术转让费太高。当寻求外企技术支持碰壁后,“聚龙计划”将橄榄枝抛向拥有自主液晶面板技术的京东方。

将现代电子纳入麾下后,京东方不甘仅在北京建设一条5代线,此时出现的“聚龙计划”恰恰也符合了京东方“挥师南下”的扩张战略。2006年初,隶属于深圳市国资委的深超光电以及创维、TCL、康佳和长虹等4家彩电企业各出资200万元成立聚龙公司,京东方以技术入股占40%,四家彩电企业占股40%,深超光电则占股20%。

就在协议签约关口的2007年7月底,日本夏普主动向深圳市政府提出愿意以技术入股,建设一条7.5代线,令深圳市和4家彩电商开始动摇。长虹干脆撤出去做等离子(PDP)了,“聚龙计划”与京东方的合作就此搁浅。

同时在日本本土,夏普已经确定投资建设10代线液晶面板工业园区,总投资额达到642亿元。沉浸在喜悦中的“聚龙计划”成员并没有注意,在筹建10代线而资金链紧张的时刻,夏普主动示好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时隔不久,广东省信息产业厅透露,夏普投资建厂的项目基本暂停,具体原因与夏普原先承诺额包括投资、专利等方面的一些条件无法实现有关,夏普的意外搅局使深圳成为继京沪之外的中国大陆液晶面板第三城愿景搁浅,也将京东方南下的计划彻底搅黄。

在夏普的阴谋下,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的“聚龙计划”流产了。

夏普的搅局,让此后中国大陆液晶产业发展陷入了困局停顿,受到了日韩台液晶面板厂商的敲骨吸髓的剥削。2001年至2006年间,韩国三星、LG,中国台湾奇美、友达、中华映管和瀚宇彩晶等六家液晶面板企业在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共召开了53次“晶体会议”,针对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交换液晶面板市场信息,协商液晶面板价格,上亿的资金流出国门,进入了这些企业的腰包。

2、日本三井物业如八爪章鱼般吞噬中国FPD产业

在中国液晶产业发展史上,日本三井物产像一片“暗影”一样,在中国各个液晶产业运作的背后,阴谋布局,暗地里阻击中国液晶产业的发展,并且这一阴谋一再得逞。

三井物产是一个庞然大物“八爪章鱼”,其是由日本众多企业组成的,其运用资本和技术来实现阴谋的。三井物产旗下的“三井信息电子公司”(原MBK Microtek公司)的80多位交易客户,就会发现很多熟悉的名字,其中包括:东芝、索尼、NEC、富士通、松下、三菱电机、佳能、三洋电机、夏普、日本IBM、富士胶片等。三井物产通过控制日本跨国企业巨头,再通过这些企业来实现自己的阴谋。

2006年5月30日,日本三井物产已与上海广电集团(简称:上广电)签订战略协议,目标是将它打造成中国的索尼”。回顾上广电的繁荣,离不开电子信息产业的两次大规模的引进。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电子工业部斥资200多亿美元大规模引进和模仿日本的彩电工业,相比1980年时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样的举动堪称是倾全国之力。1987年,上广电从三井财团东芝公司引进彩色显像管生产线,成立“上海永新彩色现象管公司”。然而时至2005年,上海永新这家“中国最大彩管生产厂商”在彩管业务上一年亏损了亿元,此时它已经花巨资引进了五条彩管生产线,这就是三井物业控制下,把将要过时的CRT关键技术转移中国企业,看不清FPD产业发展的中国政府和企业花巨资打了水漂,可以看出其险恶的用心。

三井物业输入设备和技术,获取换成投资企业资金的70%以上,再利用其它手段打压,直到它亏损破产,这一套路屡试不爽,因为没有不吃腥的猫,如果你要发展液晶显示产业,就必须购买我的核心技术设备,没有设备你就无发展这一产业的基础。

三井物产的信息产业部早在1985年就成立了一家专门从半导体、光通信、液晶制造设备以及检查设备的贸易公司,名为“MBK Microtek股份有限公司”,MBK是三井物产(Mitsui)的英文简写。2005年,MBK Microtek公司被归入三井信息电子公司(Mitsui Electonics),该公司总部设在东京,在韩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有联络事物所和分公司,提供液晶产品关联的材料、设备装,零部件及相关软件的配备等业务,获取高额的利润。

2001年11月,三井物产与日本芝浦机电株式会社(简称:芝浦机电)共同出资组建了“芝浦机电(上海)有限公司”,面向全中国销售芝浦机电的产品,包括液晶生产设备、半导体生产设备、YAG激光加工装置等,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2002年3月,由三井物产信息产业本部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三井信息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主要从事TFT-LCD及相关配件、半导体设备等相关产品的生产和技术服务,业务范围主要涉及到液晶、半导体、计算机、移动通讯设备等电子产品。在液晶设备方面,包括清洗设备、显影设备、湿刻蚀设备和抗蚀膜剥离设备等,相当一部分也掌握在日本厂商手中。例如龙腾光电的主要投资方是台湾宝成集团以及台湾中强集团等,注册总资本为亿美元,一期生产线项目总投资为亿美元。宝成集团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国内显示器市场是在NESO诞生的时候,当初宝成集团联合精英集团、太平洋光电以及英群企业几家台湾赫赫有名的IT企业创办的NESO,并以“索尼特丽珑显象管第二品牌”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上,显然与三井财团的索尼公司有密切关系。

二、横向布局FPD上游产业,蚂蝗般吸食中国FPD产业的血液

不仅在中国大陆如此,韩国与中国台湾虽然占据全球绝大部分TFT-LCD市场份额,但他们相当一部分上游关键原材料和设备采购都掌握在日本厂商手中。而那些为TFT-LCD做配套的韩国、中国台湾厂商材料厂商的背后也往往都是日本厂商的技术支持。韩国信息业的拳头产品半导体器件和液晶屏的出口近年来不断增长,然而上述产品出口的越多,相应地从日本进口的相关制造设备和零部件也越多。据韩国产业资源部统计,2004年韩国的对日本贸易赤字由2003年的47亿美元增加到亿美元,此后几年还在不断增加。

1、日企布局上游产业,阻碍中国企业的发展

虽然韩国、中国台湾许多厂商都能够自主生产彩色滤光片(CF),但专业滤光片厂仍然以日本凸版印刷、大日本印刷为主。此外,占TFT-LCD成本高达23%~38%的背光模组,其本身组成成份就非常复杂,关键材料如CCFL灯管、增亮膜、导光板等,绝大部分都掌控在日本厂商手中,如80%的导光板市场由日本旭化成、三菱螺荣、住友化学分担。TFT-LCD成本的12%~15%偏光片的主要供应商也是以日东电工、三立、住友化学等大厂商为主。

日企退出液晶面板行业后,把大量的折旧的二手设备卖给中国,比如南京的中电熊猫的第六代线就是从日本夏普引进的二手设备。总投资138亿元,被日企的显示设备、液晶面板、偏光片、液晶分子、彩色滤光片等服务,还未开工,已经有近百亿元被日企拿走。

2、堵死大陆FPD上游产业发展,吸食中国FPD产业的血液

深圳日东科技作为日企日东电工的子公司,曾是偏光片及其上游材料的供应者,在去年传出盛波光电和日东科技合作,受让技术,但最终没有成事,主要是日东不愿转让技术及专利,让盛波光电今年经营举步维艰。这只是日企防范中国企业的一个个例而已,但却在中国FPD上游产业普遍存在这一现状。日本只把对中国大陆攫取利润的市场,而不是转让技术和专利的对象,最多在大陆设置一个销售公司,而核心技术不出日本本土。

近年来,日企加紧了在中国大陆FPD上游产业的布局,如玻璃基板方面,旭硝子在深圳、北京、昆山布局,电气硝子在厦门布局;液晶材料方面,日本DIC在山东青岛投资10亿美元金设立子公司;除日东电工外,日企住友化学联手东旭科技成立旭友电子材料科技在偏光片市场布局无锡;

据Quarkdisplay数据统计,2006-2015年,日企在FPD产业上游从大陆市场攫取利润达到2280亿元,其中显示设备一项收入就达到1200亿元左右。如下图:

在FPD产业,中国人最后发现以牺牲市场并不能换来技术,贫瘠的土地断然无法凭空长出果实。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戒心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领域上都是存在的,从FDP产业中可见一斑,其他各类行业更不用说了。

在近来的南海仲裁事件中,日本人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日企在FPD产业吸血中国两千多亿元,背后却猛插刀

不仅在中国大陆如此,韩国与中国台湾虽然占据全球绝大部分TFT-LCD市场份额,但他们相当一部分上游关键原材料和设备采购都掌握在日本厂商手中。

这几天中菲的南海仲裁结果引起的纷争甚器尘上,被美国利用的菲律宾成为过河卒率先利用国际仲裁法庭向中国发难;日本唯美国马首是瞻,叫嚣中国必须接受并遵守仲裁结果,不然承担破坏国际秩序的污名;韩国也不消停,在本土部署美国的萨德导弹防御系统;越南外交部也叫嚣对国际仲裁结果表示欢迎;一时各种势力汹汹而来。

南海仲裁的荒唐结果除美日在背后捣鬼外,还与一位国际海洋法法庭庭长的日本人柳井俊二有关,这个日本人是日本右翼、鹰派中的鹰派、对华极不友好、铁杆亲美派;在他的指派和暗示下,向世界公布了丑陋的南海仲裁行为。

说到日本人,以菊和刀代表大和民族端庄和狠辣国民性格,在中国人眼里就是“菊花”和屠夫刀,对其向来无好感,他们一直对中国的崛起怀有强烈的戒心。除了政治上和美国一道不断对中国制造麻烦和阻挠外,还在经济上吸血和阻挠中国的发展,甚至实施一些卑鄙的手段和阴谋,不断打压中国的经济。

这里从FPD(平板显示)产业领域来分析日企如何吞噬和破坏中国的FPD产业发展的,其纵横捭阖,无所不用其极。

一、纵向阻挠,蟒蛇般吞噬和破坏中国FPD产业的发展

自从液晶技术替代CRT技术依赖,中国经过几十年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CRT电视产业链,一夜之间被液晶显示技术摧毁,几千亿的CRT产业转眼间灰飞烟灭,这真是跟随者所要付出的血淋淋的代价。然而自日韩把持液晶显示技术以来,从1993年起对中国大陆液晶显示产业实施了十年的封锁,高价卖给中国大陆液晶电视等产品,掘起高额的利润。到2003年,第一次液晶产业的周期下跌到低谷后,韩国现代电子企业迫于危机下,以3.8亿美元把自己的液晶业务出售给京东方;随后掌握了液晶显示技术的京东方在北京亦庄投资12亿美元建设了一条5代线,于2005年5月量产,结束了中国自主生产液晶显示屏零时代,也是中国大陆企业第一次撕开了严密的技术封锁线。

1、破坏中国FPD产业崛起的“聚龙计划”的阴谋得逞

虽然中国大陆在中小尺寸液晶显示面板取得了突破,但在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仍是一片空白,TCL、康佳、创维、长虹彩虹等国内电视品牌仍旧向日韩台重金批量购买液晶面板。

为了打破高世代液晶面板受制于人的局面,2005年下半年,在信息产业部和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创维、TCL、康佳、长虹等4家彩电巨头计划合资在深圳建设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在向境外企业寻求技术来源时,他们得到的答复或者干脆是不转让技术,或者是技术转让费太高。当寻求外企技术支持碰壁后,“聚龙计划”将橄榄枝抛向拥有自主液晶面板技术的京东方。

将现代电子纳入麾下后,京东方不甘仅在北京建设一条5代线,此时出现的“聚龙计划”恰恰也符合了京东方“挥师南下”的扩张战略。2006年初,隶属于深圳市国资委的深超光电以及创维、TCL、康佳和长虹等4家彩电企业各出资200万元成立聚龙公司,京东方以技术入股占40%,四家彩电企业占股40%,深超光电则占股20%。

就在协议签约关口的2007年7月底,日本夏普主动向深圳市政府提出愿意以技术入股,建设一条7.5代线,令深圳市和4家彩电商开始动摇。长虹干脆撤出去做等离子(PDP)了,“聚龙计划”与京东方的合作就此搁浅。

同时在日本本土,夏普已经确定投资建设10代线液晶面板工业园区,总投资额达到642亿元。沉浸在喜悦中的“聚龙计划”成员并没有注意,在筹建10代线而资金链紧张的时刻,夏普主动示好隐藏着巨大的阴谋。

时隔不久,广东省信息产业厅透露,夏普投资建厂的项目基本暂停,具体原因与夏普原先承诺额包括投资、专利等方面的一些条件无法实现有关,夏普的意外搅局使深圳成为继京沪之外的中国大陆液晶面板第三城愿景搁浅,也将京东方南下的计划彻底搅黄。

在夏普的阴谋下,建设高世代液晶面板产线的“聚龙计划”流产了。

夏普的搅局,让此后中国大陆液晶产业发展陷入了困局停顿,受到了日韩台液晶面板厂商的敲骨吸髓的剥削。2001年至2006年间,韩国三星、LG,中国台湾奇美、友达、中华映管和瀚宇彩晶等六家液晶面板企业在中国台湾地区、韩国共召开了53次“晶体会议”,针对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交换液晶面板市场信息,协商液晶面板价格,上亿的资金流出国门,进入了这些企业的腰包。

2、日本三井物业如八爪章鱼般吞噬中国FPD产业

在中国液晶产业发展史上,日本三井物产像一片“暗影”一样,在中国各个液晶产业运作的背后,阴谋布局,暗地里阻击中国液晶产业的发展,并且这一阴谋一再得逞。

三井物产是一个庞然大物“八爪章鱼”,其是由日本众多企业组成的,其运用资本和技术来实现阴谋的。三井物产旗下的“三井信息电子公司”(原MBK Microtek公司)的80多位交易客户,就会发现很多熟悉的名字,其中包括:东芝、索尼、NEC、富士通、松下、三菱电机、佳能、三洋电机、夏普、日本IBM、富士胶片等。三井物产通过控制日本跨国企业巨头,再通过这些企业来实现自己的阴谋。

2006年5月30日,日本三井物产已与上海广电集团(简称:上广电)签订战略协议,目标是将它打造成中国的索尼”。回顾上广电的繁荣,离不开电子信息产业的两次大规模的引进。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电子工业部斥资200多亿美元大规模引进和模仿日本的彩电工业,相比1980年时7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样的举动堪称是倾全国之力。1987年,上广电从三井财团东芝公司引进彩色显像管生产线,成立“上海永新彩色现象管公司”。然而时至2005年,上海永新这家“中国最大彩管生产厂商”在彩管业务上一年亏损了亿元,此时它已经花巨资引进了五条彩管生产线,这就是三井物业控制下,把将要过时的CRT关键技术转移中国企业,看不清FPD产业发展的中国政府和企业花巨资打了水漂,可以看出其险恶的用心。

三井物业输入设备和技术,获取换成投资企业资金的70%以上,再利用其它手段打压,直到它亏损破产,这一套路屡试不爽,因为没有不吃腥的猫,如果你要发展液晶显示产业,就必须购买我的核心技术设备,没有设备你就无发展这一产业的基础。

三井物产的信息产业部早在1985年就成立了一家专门从半导体、光通信、液晶制造设备以及检查设备的贸易公司,名为“MBK Microtek股份有限公司”,MBK是三井物产(Mitsui)的英文简写。2005年,MBK Microtek公司被归入三井信息电子公司(Mitsui Electonics),该公司总部设在东京,在韩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有联络事物所和分公司,提供液晶产品关联的材料、设备装,零部件及相关软件的配备等业务,获取高额的利润。

2001年11月,三井物产与日本芝浦机电株式会社(简称:芝浦机电)共同出资组建了“芝浦机电(上海)有限公司”,面向全中国销售芝浦机电的产品,包括液晶生产设备、半导体生产设备、YAG激光加工装置等,并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2002年3月,由三井物产信息产业本部100%出资在中国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三井信息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主要从事TFT-LCD及相关配件、半导体设备等相关产品的生产和技术服务,业务范围主要涉及到液晶、半导体、计算机、移动通讯设备等电子产品。在液晶设备方面,包括清洗设备、显影设备、湿刻蚀设备和抗蚀膜剥离设备等,相当一部分也掌握在日本厂商手中。例如龙腾光电的主要投资方是台湾宝成集团以及台湾中强集团等,注册总资本为亿美元,一期生产线项目总投资为亿美元。宝成集团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国内显示器市场是在NESO诞生的时候,当初宝成集团联合精英集团、太平洋光电以及英群企业几家台湾赫赫有名的IT企业创办的NESO,并以“索尼特丽珑显象管第二品牌”的姿态出现在市场上,显然与三井财团的索尼公司有密切关系。

二、横向布局FPD上游产业,蚂蝗般吸食中国FPD产业的血液

不仅在中国大陆如此,韩国与中国台湾虽然占据全球绝大部分TFT-LCD市场份额,但他们相当一部分上游关键原材料和设备采购都掌握在日本厂商手中。而那些为TFT-LCD做配套的韩国、中国台湾厂商材料厂商的背后也往往都是日本厂商的技术支持。韩国信息业的拳头产品半导体器件和液晶屏的出口近年来不断增长,然而上述产品出口的越多,相应地从日本进口的相关制造设备和零部件也越多。据韩国产业资源部统计,2004年韩国的对日本贸易赤字由2003年的47亿美元增加到亿美元,此后几年还在不断增加。

1、日企布局上游产业,阻碍中国企业的发展

虽然韩国、中国台湾许多厂商都能够自主生产彩色滤光片(CF),但专业滤光片厂仍然以日本凸版印刷、大日本印刷为主。此外,占TFT-LCD成本高达23%~38%的背光模组,其本身组成成份就非常复杂,关键材料如CCFL灯管、增亮膜、导光板等,绝大部分都掌控在日本厂商手中,如80%的导光板市场由日本旭化成、三菱螺荣、住友化学分担。TFT-LCD成本的12%~15%偏光片的主要供应商也是以日东电工、三立、住友化学等大厂商为主。

日企退出液晶面板行业后,把大量的折旧的二手设备卖给中国,比如南京的中电熊猫的第六代线就是从日本夏普引进的二手设备。总投资138亿元,被日企的显示设备、液晶面板、偏光片、液晶分子、彩色滤光片等服务,还未开工,已经有近百亿元被日企拿走。

2、堵死大陆FPD上游产业发展,吸食中国FPD产业的血液

深圳日东科技作为日企日东电工的子公司,曾是偏光片及其上游材料的供应者,在去年传出盛波光电和日东科技合作,受让技术,但最终没有成事,主要是日东不愿转让技术及专利,让盛波光电今年经营举步维艰。这只是日企防范中国企业的一个个例而已,但却在中国FPD上游产业普遍存在这一现状。日本只把对中国大陆攫取利润的市场,而不是转让技术和专利的对象,最多在大陆设置一个销售公司,而核心技术不出日本本土。

近年来,日企加紧了在中国大陆FPD上游产业的布局,如玻璃基板方面,旭硝子在深圳、北京、昆山布局,电气硝子在厦门布局;液晶材料方面,日本DIC在山东青岛投资10亿美元金设立子公司;除日东电工外,日企住友化学联手东旭科技成立旭友电子材料科技在偏光片市场布局无锡;

据Quarkdisplay数据统计,2006-2015年,日企在FPD产业上游从大陆市场攫取利润达到2280亿元,其中显示设备一项收入就达到1200亿元左右。如下图:

在FPD产业,中国人最后发现以牺牲市场并不能换来技术,贫瘠的土地断然无法凭空长出果实。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戒心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领域上都是存在的,从FDP产业中可见一斑,其他各类行业更不用说了。

在近来的南海仲裁事件中,日本人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