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李国庆口述17年创业得失:夫妻档、朋友圈、读书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李国庆口述17年创业得失:夫妻档、朋友圈、读书

“创业17年过去了,当当所做对了哪些事情,错过了哪些事情,好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真的需要去认真回顾一下。”

李国庆,当当网联合创始人兼CEO,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3年开始创业。1999年,李国庆与妻子俞渝一起创建当当网,后于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创建当当17年,他是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第一批创业者,个性张扬,动不动向人开炮,被人戏称 “李大炮”,在创业方面,他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老炮儿”。李国庆接受总裁读书会专访,总结17年创业得与失,倾囊相授创业心得。岛君诚意推荐。

来源:总裁读书会(ID:winnerbook_club)

口述:李国庆

我是跟马云同一年创业的,阿里巴巴1999年创立,我们当当网是在1999年底正式上线的。

当当网2015年卖了110亿的图书,也就是3亿多册纸质图书,6000多万册数字图书下载,这是我们去年的成绩。要说当当网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先驱,肯定没错吧?还记得我们在刚成立的时候,我的董事长太太俞渝说了一句话,当当要做先驱,但绝不能做先烈。

创业17年过去了,当当所做对了哪些事情,错过了哪些事情,好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真的需要去认真回顾一下。

如果要说我做对的和做错的,我说两条:

▌ 做对的事——没卖

2004年时,我们的销售额大概才1个亿人民币,亚马逊要收购当当网,说我们值1.5到2亿美金,要出现金把我们全买了。当时我们两口子占50%多的股份,我们一卖,就有5亿人民币揣兜里了,那个年代还是挺值钱的。

我和俞渝两个屌丝也没见过么多的现金吧,我老婆也兴奋地在厨房来回地走,到底卖不卖,我们依然很纠结。我说不卖,我给董事会和投资人说:再给我三四年的时间,翻一番咱们做到三四亿美金还卖给这个王八蛋(亚马逊)。董事会问我有把握吗?我当时列了很多条理由,最后他们一拍手,说我们信你一次!

新浪网当时的总裁汪延听说我不想卖,打电话问我在哪,我说在家呢。他就带着老婆扑到我们家,说你们快卖吧,别做梦了,你看我们新浪网刚上市时16块一股,现在1块钱一股,什么时候爬上来,赶紧卖吧,卖了干点别的也行。

当时我们没卖,6年后我们在纽交所上市,IPO当天冲高市值20多亿美元。有人说亚马逊财大气粗,我看他们狡猾的像蛇一样。其实也不是赌对了,当时我列的很多条理由都成立了。

▌ 错过的事——卖少了

我们是在海外主板上市的中国第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当当的上市让投资界对中国的电商都热开了锅。投资人都很疯狂,凑起一支基金,找一支创业团队,说你们看看李国庆他们两口子,烧了四千万美金,现在值20亿美金,我加倍投给你们烧钱,你们出来干不干?那时候随便一个团队说要做电商都能拿到一两亿美金。

那我后悔什么呢?如果我有预见性,我上市时候就不应该只融了3亿美金,在高市值的时候,我可以稀释更多(股份),我手里拿着6亿、8亿美金。但是我没有,后来我们被严重低估了。现金就是核武器,如果有更多现金,我就可以在更多的垂直领域,再做上两个NO.1,但现在时机是不行了。当四五十亿美金都铺在那儿时,你想找一个细分市场,做到NO.1已经不容易了。

▌ 我在纽交所敲了两次钟

当当网是2010年12月8日在美国主板(纽交所)上市的。我这个人是喜欢标新立异的,当时让我来敲开市钟,我对纽交所主席说,我能不能敲两下,他很诧异,说我们敲一下是开市,再敲一下就是闭市,引起混乱怎么办?我说我们的名字叫什么?叫当当,应该敲两下。后来他看出我的这个渴望的心情,说好吧,你就敲两下,以前从来没人这么做过。我们当天的股价从从13.91美元,收报29.91美元,几乎翻了一番。

有人捧你,就有人砸你,近些年当当网的市值被严重低估,严重偏离了应有的价值。后来腾讯也提出要入股。跟腾讯的谈判中,有两个因素导致谈不下去:第一是股权,(腾讯要)33%,我说不行,就25%。然后腾讯提出把好乐买都归你们两口子管。我们两口子异口同声说,我们没这个本事,如果它能存在,就该让它独立的存在。而另一个导致终谈不成的是我们坚持要求把腾讯在两年里给免费流量的事写在合同里。如果不写,那就是腾讯趁火打劫,贪便宜。因为那时候我们市值5亿美元,一亿美元对腾讯就是动动脚指头的事。

结果谈判的人回去以后,就说成了我们两口子没有雄心壮志。

▌ 儿子嫌我们不够成功

我的儿子现在18岁,在他9岁的时候,刚上二年级,我带他去了新浪网总裁汪延家,人家两口子特喜欢他,在人家大别墅的澡盆里洗着澡,看着电视。回来的晚上,他就把我按在床上,说爸爸我觉得你和我妈不如汪延叔叔成功。我说你怎么看出来的呀?你看咱家的房子是租的,他们家是自己买的大别墅。我说还有什么?他说洗着澡多能看电视。我说还有吗?他说人家新浪有两三千人,你们当当网才六七百人。

我跟他说,我说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我就只想改变出版业,改变一个行业,这个行业不是最大,服装一年也得几千亿市场,图书才几百亿市场,我能改变一个行业,改变这么多人买书的习惯,影响他们阅读,我就觉得特别够本了,我不是追求财富的最大化。

当当网一年卖110亿元的书,占到整个图书市场的40%,按说这已经是成功了。但是你说看到BAT的高市值有没有感到失落?

▌ 坚守和失去

李彦宏是我的师弟,当时我们当当还是中国最大的音像店,最大的CD、DVD销售商。他弄了个MP3频道,不就把音乐毁了吗?百度说没有侵权,它有避风港原则。但我说跟李彦宏说,你这样相当于毁了一个产业,果然这10年音像产业被毁掉了。

我很早以前也批评过马云,说的是关于假货问题,但我还要说马云是个值得交的好朋友,纵观他这十几年没坑过朋友的钱,马云的成功归功于心胸。

我们从来不打擦边球,说不清正版盗版不能先卖了再说,我们始终坚持必须正规出版的才能被接收。

我这个人一是经常口没遮拦,经常得罪人,二是放不下一些坚持。性格决定命运,也让我丢掉了很多块市场。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化妆品这块,当时很多大牌的化妆品,比如SK2,兰蔻,娇兰什么的,根据法规是不给网上授权的。我们可以从批发市场,从购物中心进货再卖,但就无法对货品保真,有些网站就这样卖假货。

有些大品牌的中国的代表处,或者中国公司的头儿,全球的头儿来到中国来,对我老婆讲他们恨死那些盗版、侵权、卖假货的网站。一旦法规开放对网上的供货,我们一定第一个想到的是当当。多年来,我们就等待着这一天。

但没想到后来放开了,给网络供货了,他们不但首先没想到当当,而是想到去找到那些卖假货的网站,说我们给你授权,请你把那些卖疑似假货或假货的给请出去,没当当的事儿了。因为那些网站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流量,从卖假货的过程中也成长起来了。

▌ 刘强东曾羡慕我有俞渝这样的老婆

我们就是夫妻创业,我们走到哪里,都有人问我们这个问题,把我们当成夫妻创业的典范,这都成为我们俩身上的符号。这样也好,以小博大,倒是适合传播,省了广告费。一个美国华尔街回来的女精英,回国嫁给了一只土鳖李国庆,还能创业,这样的故事经过演绎被大家广泛接受。然后我们火了,我说不想当网红的企业家不是好企业家。政府也老把俞渝当海归创业代表,但我们创业那会儿是在1999年,她是1996年专门从国外回来嫁我的。

刘强东就羡慕的老跟我说,你看看你老婆,纽约大学MBA,又是华尔街回来的,能帮你做事业。不过现在刘强东有了奶茶妹妹也知足了,也是从哥伦比亚大学回来的。

不过一直至今,处理投资人关系,融资什么的,包括现在的私有化,全是她管。而且她让我签什么文件,我懂不懂都签。另一方面,公司的重大决策我要花时间,但是处理投资人关系,资本市场方面,我又把时间省出来了,所以利弊都有。

我们的事儿她管着人力、财务,你像大权都没了,我说她成党委书记,我成那厂长了。夫妻创业最难的就是彼此没有说服力的工具和方法,毕竟是两口子,我觉得这个难度非常大。

决策上有分歧的怎么办呢?我就要花足够的时间去说服她,或者她说服我,服不了就再推迟三月。这样做是贻误战机的,当然优点的话,就是我们俩是利益共同体,公司最困难时候,真的就剩下我们俩。

真正了解我的是IDG的熊晓鸽,实际上苦不堪言。如果私下里,我真告诉大家,夫妻尽量别一块创业了。外界也经常传我们俩离婚,为什么没离呢?就一条,价值观还算一致。

▌ 读书能让你获得企业经营的智慧灵感,能让你安顿心灵

我是卖书的,在总裁读书会也谈谈读书,我的企业家朋友中很多人爱读书,比如俞敏洪超级爱读书,会读书。还有潘石屹也爱读书,好多新书他都在读,我就跟他开玩笑,是不是光顾着卖房子,以前读书少。文化界的洪晃就更别说了,洪晃读书很多。还有高晓松,他狂读书,净读野史。

我一年读书52本,我是参照全国全球人均读书最多的国家以色列的标准去读的。我什么书都读,我爱读小说,我老婆爱读游记随笔。我也爱读管理新思潮的书。还有90后爱读的书,我就是为了看看他们为什么这么火爆,有时我也喝鸡汤,看励志的书。

有时还爱读都市言情小说,和职场小说,因为我找不着那个打工感,跟我有距离感,看看那些90后,或者海龟,或刚踏入职场的新人,或者高管怎么想,对我有很大启发。有时我也追网文,也会给他们匿名打赏,比如那个唐家三少。

我周末两天至少有一个大半天是抱着书读的。我休假时也会拿着五六本书,所以我的包很沉,要么在路上,要么在读书,要么在路上读书。

在这里重点给大家推荐《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最大的体会是:如果你紧盯竞争对手,在充分的竞争中,企业就会步履维艰。因为你刚刚取得的那点竞争优势,随时可能被竞争对手所取得,京东就是我的模仿者,他们烧掉的财力都是我们的十倍,结果大家也看到了。

《从0到1》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有两个:从0到1,第一个最高境界是没竞争,后来要变成垄断。那么要做到不竞争,就要有独到的发现,创造顾客需求,比如谷歌、脸书,就是完全独到的发现了人类获悉信息的新方式。第二个核心观点:从1到n,如果你不能够发现一个发现完全独到的顾客需求,那么你就要在垂直领域,有10倍的性能改进,那你在垂直领域,也一定能够做大NO.1,当当做到了。

想说的太多,一时说不完。我们还犯过一些其他的错误,等我改正了,留着下次再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李国庆口述17年创业得失:夫妻档、朋友圈、读书

“创业17年过去了,当当所做对了哪些事情,错过了哪些事情,好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真的需要去认真回顾一下。”

李国庆,当当网联合创始人兼CEO,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3年开始创业。1999年,李国庆与妻子俞渝一起创建当当网,后于2010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

创建当当17年,他是中国电子商务行业的第一批创业者,个性张扬,动不动向人开炮,被人戏称 “李大炮”,在创业方面,他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老炮儿”。李国庆接受总裁读书会专访,总结17年创业得与失,倾囊相授创业心得。岛君诚意推荐。

来源:总裁读书会(ID:winnerbook_club)

口述:李国庆

我是跟马云同一年创业的,阿里巴巴1999年创立,我们当当网是在1999年底正式上线的。

当当网2015年卖了110亿的图书,也就是3亿多册纸质图书,6000多万册数字图书下载,这是我们去年的成绩。要说当当网是中国电子商务的先驱,肯定没错吧?还记得我们在刚成立的时候,我的董事长太太俞渝说了一句话,当当要做先驱,但绝不能做先烈。

创业17年过去了,当当所做对了哪些事情,错过了哪些事情,好多人问我这个问题。我真的需要去认真回顾一下。

如果要说我做对的和做错的,我说两条:

▌ 做对的事——没卖

2004年时,我们的销售额大概才1个亿人民币,亚马逊要收购当当网,说我们值1.5到2亿美金,要出现金把我们全买了。当时我们两口子占50%多的股份,我们一卖,就有5亿人民币揣兜里了,那个年代还是挺值钱的。

我和俞渝两个屌丝也没见过么多的现金吧,我老婆也兴奋地在厨房来回地走,到底卖不卖,我们依然很纠结。我说不卖,我给董事会和投资人说:再给我三四年的时间,翻一番咱们做到三四亿美金还卖给这个王八蛋(亚马逊)。董事会问我有把握吗?我当时列了很多条理由,最后他们一拍手,说我们信你一次!

新浪网当时的总裁汪延听说我不想卖,打电话问我在哪,我说在家呢。他就带着老婆扑到我们家,说你们快卖吧,别做梦了,你看我们新浪网刚上市时16块一股,现在1块钱一股,什么时候爬上来,赶紧卖吧,卖了干点别的也行。

当时我们没卖,6年后我们在纽交所上市,IPO当天冲高市值20多亿美元。有人说亚马逊财大气粗,我看他们狡猾的像蛇一样。其实也不是赌对了,当时我列的很多条理由都成立了。

▌ 错过的事——卖少了

我们是在海外主板上市的中国第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当当的上市让投资界对中国的电商都热开了锅。投资人都很疯狂,凑起一支基金,找一支创业团队,说你们看看李国庆他们两口子,烧了四千万美金,现在值20亿美金,我加倍投给你们烧钱,你们出来干不干?那时候随便一个团队说要做电商都能拿到一两亿美金。

那我后悔什么呢?如果我有预见性,我上市时候就不应该只融了3亿美金,在高市值的时候,我可以稀释更多(股份),我手里拿着6亿、8亿美金。但是我没有,后来我们被严重低估了。现金就是核武器,如果有更多现金,我就可以在更多的垂直领域,再做上两个NO.1,但现在时机是不行了。当四五十亿美金都铺在那儿时,你想找一个细分市场,做到NO.1已经不容易了。

▌ 我在纽交所敲了两次钟

当当网是2010年12月8日在美国主板(纽交所)上市的。我这个人是喜欢标新立异的,当时让我来敲开市钟,我对纽交所主席说,我能不能敲两下,他很诧异,说我们敲一下是开市,再敲一下就是闭市,引起混乱怎么办?我说我们的名字叫什么?叫当当,应该敲两下。后来他看出我的这个渴望的心情,说好吧,你就敲两下,以前从来没人这么做过。我们当天的股价从从13.91美元,收报29.91美元,几乎翻了一番。

有人捧你,就有人砸你,近些年当当网的市值被严重低估,严重偏离了应有的价值。后来腾讯也提出要入股。跟腾讯的谈判中,有两个因素导致谈不下去:第一是股权,(腾讯要)33%,我说不行,就25%。然后腾讯提出把好乐买都归你们两口子管。我们两口子异口同声说,我们没这个本事,如果它能存在,就该让它独立的存在。而另一个导致终谈不成的是我们坚持要求把腾讯在两年里给免费流量的事写在合同里。如果不写,那就是腾讯趁火打劫,贪便宜。因为那时候我们市值5亿美元,一亿美元对腾讯就是动动脚指头的事。

结果谈判的人回去以后,就说成了我们两口子没有雄心壮志。

▌ 儿子嫌我们不够成功

我的儿子现在18岁,在他9岁的时候,刚上二年级,我带他去了新浪网总裁汪延家,人家两口子特喜欢他,在人家大别墅的澡盆里洗着澡,看着电视。回来的晚上,他就把我按在床上,说爸爸我觉得你和我妈不如汪延叔叔成功。我说你怎么看出来的呀?你看咱家的房子是租的,他们家是自己买的大别墅。我说还有什么?他说洗着澡多能看电视。我说还有吗?他说人家新浪有两三千人,你们当当网才六七百人。

我跟他说,我说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我就只想改变出版业,改变一个行业,这个行业不是最大,服装一年也得几千亿市场,图书才几百亿市场,我能改变一个行业,改变这么多人买书的习惯,影响他们阅读,我就觉得特别够本了,我不是追求财富的最大化。

当当网一年卖110亿元的书,占到整个图书市场的40%,按说这已经是成功了。但是你说看到BAT的高市值有没有感到失落?

▌ 坚守和失去

李彦宏是我的师弟,当时我们当当还是中国最大的音像店,最大的CD、DVD销售商。他弄了个MP3频道,不就把音乐毁了吗?百度说没有侵权,它有避风港原则。但我说跟李彦宏说,你这样相当于毁了一个产业,果然这10年音像产业被毁掉了。

我很早以前也批评过马云,说的是关于假货问题,但我还要说马云是个值得交的好朋友,纵观他这十几年没坑过朋友的钱,马云的成功归功于心胸。

我们从来不打擦边球,说不清正版盗版不能先卖了再说,我们始终坚持必须正规出版的才能被接收。

我这个人一是经常口没遮拦,经常得罪人,二是放不下一些坚持。性格决定命运,也让我丢掉了很多块市场。我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化妆品这块,当时很多大牌的化妆品,比如SK2,兰蔻,娇兰什么的,根据法规是不给网上授权的。我们可以从批发市场,从购物中心进货再卖,但就无法对货品保真,有些网站就这样卖假货。

有些大品牌的中国的代表处,或者中国公司的头儿,全球的头儿来到中国来,对我老婆讲他们恨死那些盗版、侵权、卖假货的网站。一旦法规开放对网上的供货,我们一定第一个想到的是当当。多年来,我们就等待着这一天。

但没想到后来放开了,给网络供货了,他们不但首先没想到当当,而是想到去找到那些卖假货的网站,说我们给你授权,请你把那些卖疑似假货或假货的给请出去,没当当的事儿了。因为那些网站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流量,从卖假货的过程中也成长起来了。

▌ 刘强东曾羡慕我有俞渝这样的老婆

我们就是夫妻创业,我们走到哪里,都有人问我们这个问题,把我们当成夫妻创业的典范,这都成为我们俩身上的符号。这样也好,以小博大,倒是适合传播,省了广告费。一个美国华尔街回来的女精英,回国嫁给了一只土鳖李国庆,还能创业,这样的故事经过演绎被大家广泛接受。然后我们火了,我说不想当网红的企业家不是好企业家。政府也老把俞渝当海归创业代表,但我们创业那会儿是在1999年,她是1996年专门从国外回来嫁我的。

刘强东就羡慕的老跟我说,你看看你老婆,纽约大学MBA,又是华尔街回来的,能帮你做事业。不过现在刘强东有了奶茶妹妹也知足了,也是从哥伦比亚大学回来的。

不过一直至今,处理投资人关系,融资什么的,包括现在的私有化,全是她管。而且她让我签什么文件,我懂不懂都签。另一方面,公司的重大决策我要花时间,但是处理投资人关系,资本市场方面,我又把时间省出来了,所以利弊都有。

我们的事儿她管着人力、财务,你像大权都没了,我说她成党委书记,我成那厂长了。夫妻创业最难的就是彼此没有说服力的工具和方法,毕竟是两口子,我觉得这个难度非常大。

决策上有分歧的怎么办呢?我就要花足够的时间去说服她,或者她说服我,服不了就再推迟三月。这样做是贻误战机的,当然优点的话,就是我们俩是利益共同体,公司最困难时候,真的就剩下我们俩。

真正了解我的是IDG的熊晓鸽,实际上苦不堪言。如果私下里,我真告诉大家,夫妻尽量别一块创业了。外界也经常传我们俩离婚,为什么没离呢?就一条,价值观还算一致。

▌ 读书能让你获得企业经营的智慧灵感,能让你安顿心灵

我是卖书的,在总裁读书会也谈谈读书,我的企业家朋友中很多人爱读书,比如俞敏洪超级爱读书,会读书。还有潘石屹也爱读书,好多新书他都在读,我就跟他开玩笑,是不是光顾着卖房子,以前读书少。文化界的洪晃就更别说了,洪晃读书很多。还有高晓松,他狂读书,净读野史。

我一年读书52本,我是参照全国全球人均读书最多的国家以色列的标准去读的。我什么书都读,我爱读小说,我老婆爱读游记随笔。我也爱读管理新思潮的书。还有90后爱读的书,我就是为了看看他们为什么这么火爆,有时我也喝鸡汤,看励志的书。

有时还爱读都市言情小说,和职场小说,因为我找不着那个打工感,跟我有距离感,看看那些90后,或者海龟,或刚踏入职场的新人,或者高管怎么想,对我有很大启发。有时我也追网文,也会给他们匿名打赏,比如那个唐家三少。

我周末两天至少有一个大半天是抱着书读的。我休假时也会拿着五六本书,所以我的包很沉,要么在路上,要么在读书,要么在路上读书。

在这里重点给大家推荐《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我读完这本书以后最大的体会是:如果你紧盯竞争对手,在充分的竞争中,企业就会步履维艰。因为你刚刚取得的那点竞争优势,随时可能被竞争对手所取得,京东就是我的模仿者,他们烧掉的财力都是我们的十倍,结果大家也看到了。

《从0到1》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有两个:从0到1,第一个最高境界是没竞争,后来要变成垄断。那么要做到不竞争,就要有独到的发现,创造顾客需求,比如谷歌、脸书,就是完全独到的发现了人类获悉信息的新方式。第二个核心观点:从1到n,如果你不能够发现一个发现完全独到的顾客需求,那么你就要在垂直领域,有10倍的性能改进,那你在垂直领域,也一定能够做大NO.1,当当做到了。

想说的太多,一时说不完。我们还犯过一些其他的错误,等我改正了,留着下次再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