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故事总有终点,开启苹果传奇之路的iPod宣布停产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故事总有终点,开启苹果传奇之路的iPod宣布停产

尽管iPod已不在江湖,可江湖中依旧还有它的传说。

文|三易生活

苹果从一家平庸、甚至于一度濒临破产的公司变为如今享誉全球的存在,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莫过于乔布斯在被“放逐”11年后重回苹果。但让这家公司在商业层面取得空前成功,真正意义上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一个非常“cool”的品牌形象的产品,则显然非iPod莫属。然而在走过了21年的风雨后,iPod的故事也终于要画上句号了。

日前苹果方面宣布将停产iPod touch,现有产品售完即止。事实上,iPod touch是目前iPod产品线在售的最后一款产品,它的停产也意味着iPod这一曾经改变了苹果命运的产品线,在21年后完成了历史使命。

苹果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Greg Joswiak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音乐一直是苹果核心的一部分,它将音乐带给数亿用户,就像iPod不仅影响了音乐产业一样——它还重新定义了音乐是如何被发现、听和分享的。”

没错,本世纪初问世的iPod定义了我们如今听音乐,并分享音乐的方式。虽然本世纪苹果最为人所熟知的产品莫过于iPhone,但真正让这家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濒临破产的困境中挣脱的则是iPod。2001年10月23日发布的iPod无疑是苹果这个品牌的“翻身之作”,而其提出的“把1000首歌放到口袋里”,在当时也令人心驰神往。iPod以及同一年发布的iTunes为数字音乐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甚至于在本世纪初挽救了被盗版困扰的唱片行业。

其实,iPod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苹果自身出色的工业设计,和对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把控,同时也有唱片行业从传统磁带、CD的销售模式,转向数字音乐的变革所带来的红利。

尽管iPod并非首款随身数字音乐播放器,但它却是第一款风靡全球的产品,并且其轮盘追踪的设计,也为MP3播放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让用户能够在口袋里就只依靠大拇指在轮盘上的滚动来完成搜歌、找歌、听歌。而这款产品极简的外观设计以及充满高级感的白色,更是奠定了未来苹果产品独树一帜的工业设计美学。

在同时期MP3播放器普遍只有64/128/256MB的存储空间时,苹果从东芝手里拿到了相对廉价的5GB小型硬盘,让iPod的存储空间达到了当时令人乍舌5GB。因此也有了乔布斯在发布会上的名言,“这绝妙的小机器里装着1000首歌曲,而且刚好能放进我的口袋。”

并且更妙的是,iPod并没有设置电源键,在不使用时就会自动休眠,需要用时随意按键即可唤醒。这一设计也奠定了近二十年来绝大多数消费者电子产品的设计理念,即开箱即用与简单好用。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iPod堪称是艺术 、创意和科技的完美结合。这也是为什么当时这款399美元的MP3播放器,一边顶着业内人士的质疑,一边引发了购买狂潮的原因。当然,这些年来也不乏素质上佳的产品因为生不逢时而失败,iPod的成功还少不了时代浪潮的红利。

早在1998年6月,乔布斯发布了其回归苹果后的第一款产品iMac。这款圆形的、彩色的、半透明的产品,更是在当时成为了苹果公司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个人计算机。

iMac是第一款舍弃软盘驱动器的PC,选择了用兼具科技与时尚感的吸入式光驱作为代替,但也由此错过了彼时流行的刻录音乐CD浪潮。乔布斯曾在《财富》杂志的相关采访中表示,“我就像一个笨蛋。我知道我们错过了,我们必须要努力追上去”。乔布斯说出这番话的背景是在千禧年的时候,彼时美国市场的空白CD销量达到了3.2亿张,相当于每个美国人都至少买了一张CD。

为此,苹果方面收购了名为“SoundJam MP”的软件,并以此为基础打造出了iTunes。当时这款软件的宣传语更是简单粗暴,“Rip,Mix,Bum(扒歌、 混制、 刻录)”,可谓是直击每一位经历了Napster洗礼的消费者。

没错,iPod的成功必须要感谢Napster这家已经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互联网公司。1999年,肖恩·范宁和肖恩·帕克创立了第一个盗版音乐网站Napster,其所开发的软件可以将音乐作品从CD转化成MP3格式,并能够在合理的音频保真度与相对较小的文件体积间权衡,让用户得以轻松地从CD上翻录音乐。

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Napster就获得了多达8000万的用户量,但也让这家网站变成了唱片行业的“眼中钉”。到了2001年,Napster在与美国唱片工业协会、唱片巨头的官司中倒下。然而一个Napster倒下了,盗版数字音乐的星星之火却已燎原,MP3格式的数字音乐借助P2P分享成为了新一代消费者的选择,在Napster停止音乐下载服务前的最后一个周末,美国网民共交换或下载了高达2.5亿首歌曲。

Napster给唱片业留下的,是一个盗版音乐借助互联网泛滥的世界,iPod与iTunes的组合则给了一个简单且合法的数字音乐购买途径。当年iPod的包装上印了一条简明的标语——"不要偷窃音乐",也让苹果博得了唱片业的好感。最终的结果,是iTunes商店得以用每首歌0.99美元的价格向消费者销售数字音乐,且消费者可以购买能单曲而不必购买整张专辑。凭借着6天时间售出100万首歌的成绩,苹果随后更是将华纳、环球、BMG、索尼、百代这五大唱片巨头,绑上了自己的战车。

初代iPod大获成功后,苹果顺势为iPod产品线推出了mini、classic、NANO、shuffle、touch等产品。到了2007年初,iPod产品线已经占据了苹果公司旗下业务的一半,到了2008年iPod更是迎来了“人生巅峰”,这一年苹果卖出了5480万部iPod。

尽管iPod的成功将苹果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iPhone的诞生,iPod的存在意义逐渐变得稀薄起来,颇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既视感。

2007年,一手打造iPod的Tony Fadell团队推出了iPhone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但凡iPod能够实现的功能、iPhone都可以做到。为此,苹果方面推出了iPod Touch系列来满足预算有限、无法购买iPhone的消费者,iPod Touch也一度成为了体验iOS系统的最佳入门产品。

当年,iPod Touch+苹果皮的组合,成为了许多买不起iPhone的消费者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然而,iPod Touch终究不是iPhone。

2019年春季亮相的新款iPod Touch,或许是苹果为了挽救iPod的最后一次尝试,但乔布斯在Apple Town Hall舞台上掏出那台小巧玲珑的初代iPod的惊艳,却已无法复制。对于iPod Touch这样的小屏便携式娱乐设备来说,前有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智能手机,后有屏幕尺寸更大、性能更强的iPad mini,因此也只能逐渐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并且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一年后亮相的第二代iPhone SE,更是夺走了属于iPod Touch的、体验iOS入门级产品的地位。

说到底,曾经开启苹果传奇之路的产品,在经历了21年的风雨后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iPod如今早已融入了iPhone、iPad、Apple Music中。因此也难怪苹果方面会说,“iPod精神通过许多其他集成了音乐播放功能的产品生生不息。”

但尽管iPod已不在江湖,可江湖中依旧还有它的传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故事总有终点,开启苹果传奇之路的iPod宣布停产

尽管iPod已不在江湖,可江湖中依旧还有它的传说。

文|三易生活

苹果从一家平庸、甚至于一度濒临破产的公司变为如今享誉全球的存在,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莫过于乔布斯在被“放逐”11年后重回苹果。但让这家公司在商业层面取得空前成功,真正意义上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了一个非常“cool”的品牌形象的产品,则显然非iPod莫属。然而在走过了21年的风雨后,iPod的故事也终于要画上句号了。

日前苹果方面宣布将停产iPod touch,现有产品售完即止。事实上,iPod touch是目前iPod产品线在售的最后一款产品,它的停产也意味着iPod这一曾经改变了苹果命运的产品线,在21年后完成了历史使命。

苹果全球营销高级副总裁Greg Joswiak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音乐一直是苹果核心的一部分,它将音乐带给数亿用户,就像iPod不仅影响了音乐产业一样——它还重新定义了音乐是如何被发现、听和分享的。”

没错,本世纪初问世的iPod定义了我们如今听音乐,并分享音乐的方式。虽然本世纪苹果最为人所熟知的产品莫过于iPhone,但真正让这家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濒临破产的困境中挣脱的则是iPod。2001年10月23日发布的iPod无疑是苹果这个品牌的“翻身之作”,而其提出的“把1000首歌放到口袋里”,在当时也令人心驰神往。iPod以及同一年发布的iTunes为数字音乐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甚至于在本世纪初挽救了被盗版困扰的唱片行业。

其实,iPod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苹果自身出色的工业设计,和对消费者心理的精准把控,同时也有唱片行业从传统磁带、CD的销售模式,转向数字音乐的变革所带来的红利。

尽管iPod并非首款随身数字音乐播放器,但它却是第一款风靡全球的产品,并且其轮盘追踪的设计,也为MP3播放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让用户能够在口袋里就只依靠大拇指在轮盘上的滚动来完成搜歌、找歌、听歌。而这款产品极简的外观设计以及充满高级感的白色,更是奠定了未来苹果产品独树一帜的工业设计美学。

在同时期MP3播放器普遍只有64/128/256MB的存储空间时,苹果从东芝手里拿到了相对廉价的5GB小型硬盘,让iPod的存储空间达到了当时令人乍舌5GB。因此也有了乔布斯在发布会上的名言,“这绝妙的小机器里装着1000首歌曲,而且刚好能放进我的口袋。”

并且更妙的是,iPod并没有设置电源键,在不使用时就会自动休眠,需要用时随意按键即可唤醒。这一设计也奠定了近二十年来绝大多数消费者电子产品的设计理念,即开箱即用与简单好用。

从产品的角度来看,iPod堪称是艺术 、创意和科技的完美结合。这也是为什么当时这款399美元的MP3播放器,一边顶着业内人士的质疑,一边引发了购买狂潮的原因。当然,这些年来也不乏素质上佳的产品因为生不逢时而失败,iPod的成功还少不了时代浪潮的红利。

早在1998年6月,乔布斯发布了其回归苹果后的第一款产品iMac。这款圆形的、彩色的、半透明的产品,更是在当时成为了苹果公司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个人计算机。

iMac是第一款舍弃软盘驱动器的PC,选择了用兼具科技与时尚感的吸入式光驱作为代替,但也由此错过了彼时流行的刻录音乐CD浪潮。乔布斯曾在《财富》杂志的相关采访中表示,“我就像一个笨蛋。我知道我们错过了,我们必须要努力追上去”。乔布斯说出这番话的背景是在千禧年的时候,彼时美国市场的空白CD销量达到了3.2亿张,相当于每个美国人都至少买了一张CD。

为此,苹果方面收购了名为“SoundJam MP”的软件,并以此为基础打造出了iTunes。当时这款软件的宣传语更是简单粗暴,“Rip,Mix,Bum(扒歌、 混制、 刻录)”,可谓是直击每一位经历了Napster洗礼的消费者。

没错,iPod的成功必须要感谢Napster这家已经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互联网公司。1999年,肖恩·范宁和肖恩·帕克创立了第一个盗版音乐网站Napster,其所开发的软件可以将音乐作品从CD转化成MP3格式,并能够在合理的音频保真度与相对较小的文件体积间权衡,让用户得以轻松地从CD上翻录音乐。

只用了短短两年时间,Napster就获得了多达8000万的用户量,但也让这家网站变成了唱片行业的“眼中钉”。到了2001年,Napster在与美国唱片工业协会、唱片巨头的官司中倒下。然而一个Napster倒下了,盗版数字音乐的星星之火却已燎原,MP3格式的数字音乐借助P2P分享成为了新一代消费者的选择,在Napster停止音乐下载服务前的最后一个周末,美国网民共交换或下载了高达2.5亿首歌曲。

Napster给唱片业留下的,是一个盗版音乐借助互联网泛滥的世界,iPod与iTunes的组合则给了一个简单且合法的数字音乐购买途径。当年iPod的包装上印了一条简明的标语——"不要偷窃音乐",也让苹果博得了唱片业的好感。最终的结果,是iTunes商店得以用每首歌0.99美元的价格向消费者销售数字音乐,且消费者可以购买能单曲而不必购买整张专辑。凭借着6天时间售出100万首歌的成绩,苹果随后更是将华纳、环球、BMG、索尼、百代这五大唱片巨头,绑上了自己的战车。

初代iPod大获成功后,苹果顺势为iPod产品线推出了mini、classic、NANO、shuffle、touch等产品。到了2007年初,iPod产品线已经占据了苹果公司旗下业务的一半,到了2008年iPod更是迎来了“人生巅峰”,这一年苹果卖出了5480万部iPod。

尽管iPod的成功将苹果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iPhone的诞生,iPod的存在意义逐渐变得稀薄起来,颇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既视感。

2007年,一手打造iPod的Tony Fadell团队推出了iPhone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但凡iPod能够实现的功能、iPhone都可以做到。为此,苹果方面推出了iPod Touch系列来满足预算有限、无法购买iPhone的消费者,iPod Touch也一度成为了体验iOS系统的最佳入门产品。

当年,iPod Touch+苹果皮的组合,成为了许多买不起iPhone的消费者退而求其次的选择。然而,iPod Touch终究不是iPhone。

2019年春季亮相的新款iPod Touch,或许是苹果为了挽救iPod的最后一次尝试,但乔布斯在Apple Town Hall舞台上掏出那台小巧玲珑的初代iPod的惊艳,却已无法复制。对于iPod Touch这样的小屏便携式娱乐设备来说,前有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的智能手机,后有屏幕尺寸更大、性能更强的iPad mini,因此也只能逐渐成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并且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一年后亮相的第二代iPhone SE,更是夺走了属于iPod Touch的、体验iOS入门级产品的地位。

说到底,曾经开启苹果传奇之路的产品,在经历了21年的风雨后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iPod如今早已融入了iPhone、iPad、Apple Music中。因此也难怪苹果方面会说,“iPod精神通过许多其他集成了音乐播放功能的产品生生不息。”

但尽管iPod已不在江湖,可江湖中依旧还有它的传说。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