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惠而浦中国总裁回应与国美纷争:传统家电卖场大势已去,今年要重塑渠道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惠而浦中国总裁回应与国美纷争:传统家电卖场大势已去,今年要重塑渠道

梁惠强认为国美电器“店大欺客”,长久以来通过市场地位欺压供应商,但如今其资金实力已不足以支撑其商业模式。

图片来源:惠而浦中国

记者 | 徐诗琪

近期惠而浦中国(以下简称“惠而浦”)与国美关于货款的纠纷引发外界关注。5月12日,惠而浦总裁梁惠强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回应了相关情况。

纷争源于4月25日惠而浦发布的一则公告。惠而浦控诉国美电器长期拖欠货款8236万元,且拖欠情况持续恶化,决定终止与国美电器的商务合作。

4月26日,国美回应否认存在延迟支付货款情况,反称惠而浦长期未按合同约定对相关费用进行对账和确认,惠而浦提出的应付款并未按合同约定扣减应付国美的各项欠款。按照国美方面的计算方式,目前惠而浦尚欠付其各项费用约1000万元,滞销残次品超2000万元。

5月11日晚,惠而浦再次发布详细事件回顾,重申国美违约,并表示已经对国美方发起诉讼。声明称,国美与惠而浦双方采用“代销”的方式,国美需在货品入库后的20天账期内开票付款,但2022年国美电器拖欠货款情况愈发严重,构成违约。

惠而浦于一年前被格兰仕要约收购,目前其大股东为格兰仕,总裁一职由梁惠强担任。梁惠强是格兰仕创始人之孙,95年出生的他也是家电企业中少见的年轻掌门人。

“之前因为一些战略上的摇摆,惠而浦在中国的经营上走了很多弯路。”去年走马上任总裁之初,梁惠强曾对外表示,将对惠而浦的组织架构、日常管理、业务运作模式等做出改革,称会重视研发团队,提高研发人员的薪资待遇。

眼下正值格兰仕要约收购惠而浦一周年,梁惠强针对近期和国美的纠纷以及公司发展做出了进一步的回应。

以下为经界面新闻编辑的采访实录:

问:国美电器指控称,惠而浦此次是为解决其母公司格兰仕在国美经营不善的问题。格兰仕在与国美合作期间投入了“与其经营能力不符”的资源,造成尴尬局面,格兰仕为倒逼国美对其进行补贴,意图通过惠而浦制造事端解决问题。对此怎么回应?

梁惠强:这次与国美电器终止合作关系,以及通过法律手段追讨对方欠公司的一些货款,是一个正常的商业行为。

国美的指控跟事实严重不符,我们保留所有法律追究的权利。惠而浦中国是一家公众公司和上市公司,无论和格兰仕集团、惠而浦集团还是其他股东,都是严格保持独立经营和决策。

惠而浦终止与国美合作,本质上说明了渠道店大欺客,欺压供应商,通过自己在零售市场的地位提出各种不合理要求。我们选择用脚投票。

提问:惠而浦之前与国美的合作规模有多大?

梁惠强:国美跟惠而浦的合作占我们中国市场总体销售规模非常低,且逐年减少,(停止合作)没有任何实际性影响。

提问:怎么看近几年家电品牌和渠道商之间关系的变化?

梁惠强:像国美这样的传统渠道,本质其实不是经销,而是一种代销。代销是指品牌把商品给到渠道以后,如果最终没有销售出去,渠道可以退货,甚至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费用等等,没有真正的销售压力。过去这么多年,这已形成了一种行业默认的共识,但是随着整个渠道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代销的模式并不成立。

我们认为,无论是电商还是线下经销,都是一个更合理的方式。品牌在选择渠道合作时无非就考虑几点,一是渠道的效率如何,渠道费用是否合理;二是渠道本身的流量是否足以支撑商业模式;第三个也是非常重要的,渠道自身的资金实力,有没有足够的流动性去撑起商业模式。

像国美,你能够观察到它目前的资金实力绝对不足以支撑其战略目标。从一个审慎经营的角度来看,我们作为品牌主动退出是理所当然的。

提问:为什么是惠而浦中国第一个站出来声讨国美?

梁惠强:因为我们整个企业的决策链比较短,其他的家电品牌更多是职业经理人,他的KPI更多是关注当期的业绩,至于以后能不能够顺利收回这些长期、逾期的货款,可能关注度不会那么高。

提问:今年惠而浦打算怎么布局渠道?

梁惠强:过去一年,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主动退出低效渠道,尤其是传统卖场。去年公司聚合了以往几年的力量去重塑渠道,今后会把资源倾斜在更高效率的线上线下渠道,尤其是自建专卖店渠道,由品牌方主导做渠道建设,而不是卖场。

我们会把力量集中在主要的一线城市,在广州、深圳、佛山、宁波、杭州、合肥等地,逐渐推出城市旗舰店来辐射代理、经销商。

我们也要坚持全渠道布局,这样才能知道市场在往哪个方向变化,不能过度侧重某个渠道,就像以前惠而浦过度侧重苏宁渠道,形成依赖,这是万万不可行的。

提问:惠而浦在去年有一些人才流失,目前情况如何?

梁惠强:在要约收购前后,我们确实有大量人才流失和岗位调整,从CEO到财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制造负责人、采购负责人等方方面面,基本换了一遍。在部分重要岗位上,公司基于整个发展方向考虑,也做出了主动调整。

另一方面,有一些团队,比如研发团队可能认为企业有不确定性,选择了离开,但这些人在过去的大半年里又重新回归。还有部分两三年前就已离开的研发人员现在也回归了,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宝贵的财富。

我相信在管理层、股东和员工团队建立更加密切的信任关系后,会有更多人才选择回流。

提问:2021年惠而浦的年报业绩并不好看,公司营收49.31亿元,同比下降0.26%;归母净亏损5.89亿元,同比扩大293.41%,到2022年一季度净亏损有25.71%的缩窄。面对2022年,有什么经营计划可以透露,预计何时扭亏?

梁惠强:目标方面没有一个很具体的数字,预计今年整体的经营情况会有比较大的改善,较去年有一定增幅。

扭亏方面,现在影响经营的因素很多,但我相信很快能够恢复到正常盈利的轨道。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国美

3.6k
  • 国美零售:2023年净亏损为100.57亿元,同比减亏49.60%
  • 国美零售:预期2023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超过90%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惠而浦中国总裁回应与国美纷争:传统家电卖场大势已去,今年要重塑渠道

梁惠强认为国美电器“店大欺客”,长久以来通过市场地位欺压供应商,但如今其资金实力已不足以支撑其商业模式。

图片来源:惠而浦中国

记者 | 徐诗琪

近期惠而浦中国(以下简称“惠而浦”)与国美关于货款的纠纷引发外界关注。5月12日,惠而浦总裁梁惠强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回应了相关情况。

纷争源于4月25日惠而浦发布的一则公告。惠而浦控诉国美电器长期拖欠货款8236万元,且拖欠情况持续恶化,决定终止与国美电器的商务合作。

4月26日,国美回应否认存在延迟支付货款情况,反称惠而浦长期未按合同约定对相关费用进行对账和确认,惠而浦提出的应付款并未按合同约定扣减应付国美的各项欠款。按照国美方面的计算方式,目前惠而浦尚欠付其各项费用约1000万元,滞销残次品超2000万元。

5月11日晚,惠而浦再次发布详细事件回顾,重申国美违约,并表示已经对国美方发起诉讼。声明称,国美与惠而浦双方采用“代销”的方式,国美需在货品入库后的20天账期内开票付款,但2022年国美电器拖欠货款情况愈发严重,构成违约。

惠而浦于一年前被格兰仕要约收购,目前其大股东为格兰仕,总裁一职由梁惠强担任。梁惠强是格兰仕创始人之孙,95年出生的他也是家电企业中少见的年轻掌门人。

“之前因为一些战略上的摇摆,惠而浦在中国的经营上走了很多弯路。”去年走马上任总裁之初,梁惠强曾对外表示,将对惠而浦的组织架构、日常管理、业务运作模式等做出改革,称会重视研发团队,提高研发人员的薪资待遇。

眼下正值格兰仕要约收购惠而浦一周年,梁惠强针对近期和国美的纠纷以及公司发展做出了进一步的回应。

以下为经界面新闻编辑的采访实录:

问:国美电器指控称,惠而浦此次是为解决其母公司格兰仕在国美经营不善的问题。格兰仕在与国美合作期间投入了“与其经营能力不符”的资源,造成尴尬局面,格兰仕为倒逼国美对其进行补贴,意图通过惠而浦制造事端解决问题。对此怎么回应?

梁惠强:这次与国美电器终止合作关系,以及通过法律手段追讨对方欠公司的一些货款,是一个正常的商业行为。

国美的指控跟事实严重不符,我们保留所有法律追究的权利。惠而浦中国是一家公众公司和上市公司,无论和格兰仕集团、惠而浦集团还是其他股东,都是严格保持独立经营和决策。

惠而浦终止与国美合作,本质上说明了渠道店大欺客,欺压供应商,通过自己在零售市场的地位提出各种不合理要求。我们选择用脚投票。

提问:惠而浦之前与国美的合作规模有多大?

梁惠强:国美跟惠而浦的合作占我们中国市场总体销售规模非常低,且逐年减少,(停止合作)没有任何实际性影响。

提问:怎么看近几年家电品牌和渠道商之间关系的变化?

梁惠强:像国美这样的传统渠道,本质其实不是经销,而是一种代销。代销是指品牌把商品给到渠道以后,如果最终没有销售出去,渠道可以退货,甚至提出各种不合理的费用等等,没有真正的销售压力。过去这么多年,这已形成了一种行业默认的共识,但是随着整个渠道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代销的模式并不成立。

我们认为,无论是电商还是线下经销,都是一个更合理的方式。品牌在选择渠道合作时无非就考虑几点,一是渠道的效率如何,渠道费用是否合理;二是渠道本身的流量是否足以支撑商业模式;第三个也是非常重要的,渠道自身的资金实力,有没有足够的流动性去撑起商业模式。

像国美,你能够观察到它目前的资金实力绝对不足以支撑其战略目标。从一个审慎经营的角度来看,我们作为品牌主动退出是理所当然的。

提问:为什么是惠而浦中国第一个站出来声讨国美?

梁惠强:因为我们整个企业的决策链比较短,其他的家电品牌更多是职业经理人,他的KPI更多是关注当期的业绩,至于以后能不能够顺利收回这些长期、逾期的货款,可能关注度不会那么高。

提问:今年惠而浦打算怎么布局渠道?

梁惠强:过去一年,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主动退出低效渠道,尤其是传统卖场。去年公司聚合了以往几年的力量去重塑渠道,今后会把资源倾斜在更高效率的线上线下渠道,尤其是自建专卖店渠道,由品牌方主导做渠道建设,而不是卖场。

我们会把力量集中在主要的一线城市,在广州、深圳、佛山、宁波、杭州、合肥等地,逐渐推出城市旗舰店来辐射代理、经销商。

我们也要坚持全渠道布局,这样才能知道市场在往哪个方向变化,不能过度侧重某个渠道,就像以前惠而浦过度侧重苏宁渠道,形成依赖,这是万万不可行的。

提问:惠而浦在去年有一些人才流失,目前情况如何?

梁惠强:在要约收购前后,我们确实有大量人才流失和岗位调整,从CEO到财务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制造负责人、采购负责人等方方面面,基本换了一遍。在部分重要岗位上,公司基于整个发展方向考虑,也做出了主动调整。

另一方面,有一些团队,比如研发团队可能认为企业有不确定性,选择了离开,但这些人在过去的大半年里又重新回归。还有部分两三年前就已离开的研发人员现在也回归了,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很宝贵的财富。

我相信在管理层、股东和员工团队建立更加密切的信任关系后,会有更多人才选择回流。

提问:2021年惠而浦的年报业绩并不好看,公司营收49.31亿元,同比下降0.26%;归母净亏损5.89亿元,同比扩大293.41%,到2022年一季度净亏损有25.71%的缩窄。面对2022年,有什么经营计划可以透露,预计何时扭亏?

梁惠强:目标方面没有一个很具体的数字,预计今年整体的经营情况会有比较大的改善,较去年有一定增幅。

扭亏方面,现在影响经营的因素很多,但我相信很快能够恢复到正常盈利的轨道。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