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赚钱”的意思是不完全依靠重复劳动赚钱,而是通过知识分享,挣到额外的收入。
可能有律师有过类似的感受:
1)客户要求审定一份合同,但基础文本很差,想不清楚到底是推倒重来好,还是在基础上修补好。
2)想找一些靠谱的合同范本,哪怕是一份中小公司常用的“劳动合同”,可能也会犹豫,到底用怎样的版本才是比较放心的,虽然这里面可能不会有大问题,但你最希望给用户更好的。
3)看到一份结构精巧、用词准确的合同,觉得它写得真不错,值得珍藏。
4)自己花心思审查过的合同,凝结了时间和智慧在里面,但它放在硬盘里,再也没有其他用途。
法天使作为文档分享平台。用户可以查找、下载到好文档,也可以把自己的好文档上传上去,供他人使用。
现实中,好文本在小范围的分享尚有可能,大范围陌生人分享几乎不可能。分享需要被鼓励,让分享的双方都能受益。
两个文本发布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专题合同解决方案
法天使上线后,在6月30日组织了一次新三板主题的分享,发布人对文本进行梳理,并作出批注,然后分享给大家。
大约有900名律师参加了这次分享,除了当天发送的数百套之外,此后14天的时间内,陆续有241套文件被用户购买。这套文件的价值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文本本身,它是一个律师在实际工作中使用的文档。第二个,在每个文档,上传者做了批注和提醒,使用者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参考批注。
它不一定能完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但是它会是一套比较有用的参考资料。其实有的时候,人们宁愿花点钱,去“购买”一些东西,而不愿意总麻烦朋友。
第二个例子,行业合同解决方案
法天使邀请一家估新媒体公司的法务总监,把过去工作中处理过的合同,进行分类、整理,提出一套这个行业的常用合同套装。每套单价98元,上线后,受到不少用户的欢迎。
我自己也服务过几十家大小不一的顾问单位,很系统地为某家顾问单位梳理合同、调整模板,甚至做出套装来,这样的事情做得很少。更多的时候,还是根据用户的需要,单个地去对合同提供审查的意见。
作为非公司全职的外部顾问,律师写合同的一个困难,在于对客户的业务或者商业层面的信息了解得不够。而一些公司的全职法务,则可以根据公司的实际需求,做出更好的工作。把这些成果发布出来与大家分享,也会很有价值。
这两个例子中,作为发布人,的确花费了一些时间,凝聚了他们在某些业务方向上的心血和经验,但是这个时间付出是相对确定的,越多的人购买和使用这些文本,并不增加时间的付出。
所以,可以说是“躺着把钱赚”了。
当然,这些小的收入,可能不如做一个具体的案子收入那么多,但是长尾效应将可能使上传者持续受益,而适时的梳理和总结文本,本身也是一位优秀律师的应该有的习惯。另外,对于发布的文本,每个用户可以看到上传者的信息(除非你不想让用户看到而刻意不填写),这可能成为新的案件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