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一步防控怎么做?复工复产复学如何推进?一文了解上海发布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一步防控怎么做?复工复产复学如何推进?一文了解上海发布会

上海16个区已有15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全市社会面已连续两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报告,上海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图片来源:pexels

实习记者 杨吴悦

2022年5月16日,上海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上海市副市长宗明在会上宣布,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目前全市16个区已有15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封控区总人数降至100万人以内,昨天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首次降至1000例以内,全市社会面已连续两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报告,上海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宗明表示,随着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地实施,综合专家研判分析,上海已经明确了下一步防控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巩固清零攻坚“十大行动”成果阶段。从现在开始至5月21日,重点是降新增、防反弹,持续减少封控区、管控区人数,防范区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全市保持低水平社会活动。

第二阶段:向常态化防控转换阶段。5月22日至5月31日,单日新增感染者数进一步减少,不断缩小封控区和管控区范围直至解封,加快疫情防控向常态化分级分类管理转变。

第三阶段: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6月1日至6月中下旬,在严格防范疫情反弹、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图片来源:pexels

在社会面管控上,上海推动“三区”管控逐步向常态化分级分类管理过渡,封控区“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如果封控区7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降为管控区,管控区“人不出小区、严禁聚集”,如果管控区再连续3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降为防范区;防范区“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

在监测预警方面,上海通过场所码、数字哨兵、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医疗机构症状发现、药店监测等,进一步构建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出入有明确防疫要求的公共场所、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社区、园区、商场、超市、学校、交通场站等场所我们布局了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构建了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

市域交通方面,从今天(5月16日)开始,巡游出租车、私家车可在社会面清零的金山、奉贤等非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相关镇域范围通行,在徐汇、黄浦等中心城区以及拓展区的闵行、宝山区和浦东新区相关街道范围暂凭机动车电子通行证通行,继续提供就医等应急需求的预约用车。5月22日起,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有条件逐步恢复运营。网约车参照社会车辆通行管理要求。

在对外交通方面,今天(5月16日)开始,铁路逐步增加上海虹桥站、上海站等的到发列车数量,逐步恢复正常运行。后续,航空逐步恢复国内航班执飞本市,适时调整国内外航司执飞本市航班的客座率。

在公共服务方面,上海严格落实公共服务场所各项防控措施,实施限流有序开放,定期开展区域消杀,做好人员健康管理,把好疫情防控“出入关”。进一步加强城市运行服务保障,相应公共服务人员逐步到岗到位。做好水、电、燃气、通信等的线路设备保养工作,以及公共道路、绿地等公共场所清洁保养。

图片来源:图虫

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通报,5月15日,上海市新增69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86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在69例本土确诊病例中,27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42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86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

5月15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4例,平均年龄86.5岁。4位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慢性基础疾病及肿瘤,包括食道肿瘤、严重心功能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肾功能不全等。4例死亡病例中,有1例曾接种过新冠疫苗,其余3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为基础疾病或肿瘤。

近阶段,上海持续开展了基于三区划分的“抗原+核酸”组合筛查。根据筛查结果,5月15日全市共划分封控区4271个,涉及人口数约98万人;管控区17027个,涉及人口数约328万人;防范区51809个,涉及人口数约1900万人。

图片来源:图虫

针对复工、复产和复学,是否有具体的时间节点?

宗明表示,上海将分阶段推进复工复产,今天(5月16日)起,先集中恢复产业链供应链,然后再逐步扩大复工复产范围,非生产性企业,继续倡导居家办公。

分阶段复商复市,今天开始,先有序恢复超市卖场、便利店、药店等线下业务,然后再有序恢复农贸市场、理发和洗染服务等。各类影剧院、文博场所、健身房等密闭活动场所暂缓开放。

分阶段复学复课,优先安排有高考和中考任务的高三、高二、初三年级学生复学。中小学其他各年级继续开展线上教学。幼儿园、托儿所、托育机构等不安排幼儿返园。做好高校有离校返乡意愿学生的服务工作以及自愿留校学生的疫情防控、学习生活保障等工作。

图片来源:图虫

医院门急诊陆续恢复,如何在保障医疗机构日常运营的同时做好院感防控?

邬惊雷表示,目前疫情反弹风险始终存在,院感防控压力依然大。上海市卫健委特别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在以下六个方面做好院感防控。

一是从严管控重点区域,降低人员交叉感染风险。各医疗机构要落实医院网格化分区管理,对人流量较多的门急诊、发热门诊与相对固定患者的住院部进行严格分隔管理。同时上海市卫健委要求对急诊室、抢救室、手术室、病房设立缓冲区域,要实行相对分区、独立运行的闭环管理。

二是从严开展筛检处置,及时锁定高风险人员。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急诊、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血液透析中心、手术室等高风险科室工作人员以及定点医院、方舱医院所有工作人员按照“一天一检”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及时发现问题。

三是从严落实“应转尽转”,全面提速阳性感染者转运隔离。医疗机构发现阳性感染者后第一时间要与市、区转运部门联系对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快时间、最高效率完成阳性感染者转运工作。

四是从严强化预防措施,建立行为屏障。各医疗机构要开展全员培训,特别要强化“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意识,医务人员要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五是从严压实防控责任,统筹安排查纠整改工作。各医疗机构要加强自我监督管理,按照规定建立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配备专职依法执业管理人员和专职感控人员,定期组织对疫情防控、院感控制等工作开展全面自查、专项自查和日常自查。

六是从严落实“守门员”制度,加强疫情预警和监测。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全面落实“场所码”“数字哨兵”应用,实现人员扫码进入,做到“凡到必扫”“逢到必检”,加快构建疫情防控“防火墙”,请广大市民朋友进入医院时主动扫“场所码”。

图片来源:pexels

解封之后,就医人数肯定有所增加,本市各医疗机构如何满足市民的就医需求?有什么便民举措?

宗明表示,全市医疗机构将加大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满足市民群众诊疗服务需要。

一是延长诊疗服务时间。全市医疗机构周一到周六,结合患者就诊数量延长门诊时间,做到“中午连一连或下午延一延”,确保当日就诊者都能够得到接诊。“在做好工作日手术安排的基础上,我们希望,也已经要求全市各医疗机构有序增加周末手术安排,解决疫情期间积压的手术。”宗明表示。

二是优化预约服务。全市医疗机构要开展分时段预约门诊、检验、检测等服务,根据病人预约数量,配齐配足医务人员和诊室,减少病人候诊时间。

三是保障危急重症抢救通道畅通。急诊应当设立缓冲区域,确保危急重症患者即使没有核酸检测结果,也应该在做好规范防护情况下,立即开展救治工作。

四是加强药品配备和健康管理。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配备,不断拓展上级医院延伸至社区处方的药品种类。加强对老年人、慢病患者、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主动健康管理,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

五是不断提升互联网诊疗服务。落实互联网医院跨院复诊,支持大病医保线上报销和志愿者“代配药”服务。为满足市民星期天就医的需求,5月22日到6月底,全市互联网医院全部开放星期天的义诊服务。

此外,为了确保医疗机构防疫安全,医疗机构全面使用“场所码”,有条件的布局设置健康核验一体机。同时,做好医疗机构环境消杀,严格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落实院内分区管理,严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图片来源:图虫

在新冠救治、疫苗接种和日常诊疗上,医保部门有什么具体举措来支持防疫?

上海市医保局局长夏科家回应说,在切实做好新冠患者救治费用和疫苗接种保障方面,上海市医保局们继续落实对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医疗费用,实施综合保障政策。

例如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方舱医院的医保费用支持,及时足额支付相关费用,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定点医疗机构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继续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确保各项疫情防控医疗保障政策落地实施。

在优化互联网医院医保相关政策方面,上海市医保局为发挥互联网诊疗服务优势,医保部门积极支持互联网医院依托的定点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线上看病配药服务。

例如,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的优势,按照互联网医疗诊疗规范,积极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在线复诊服务;积极配合卫健部门,支持具备线下医保门诊大病结算资质的互联网医院,经过系统改造后,提供互联网门诊大病复诊服务。其次,针对“一老一小”使用互联网医院不便的情况,医保部门优化了互联网医院的医保结算,患者亲属可通过绑定随申码的亲属码,帮助老人或者小孩在互联网医院进行代配药和费用结算。

在围绕市民日常就医需要、主动回应市民诉求方面,其中第一是放宽医保服务事项办理时效,将大病登记到期参保人的大病待遇延长6个月,延长零星报销发票办理时限。

第二是在疫情期间,本市参保人或委托他人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购药,因客观原因无法持卡结算的医药费用,在疫情稳定后,将按照“分类规范、应报尽报”的原则,妥善解决。

第三是支持社区及公立医院开展“长处方”“延伸处方”“代配药”服务。此外,还积极运用“一网通办”“随申办APP”等互联网渠道,为参保人提供医保业务“不见面”办理服务。

图片来源:pexels

上海逐步过渡到常态化防控后,日常生产生活将逐步恢复,对于市民个人防护有哪些提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表示,本市疫情防控正处于应急处置向常态化防控转换这样一个关键时期,“降新增、防反弹”压力依然很大。所以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还需要市民自觉遵守相关防控规定,坚持做好个人防护,筑牢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宁光建议,市民要加强个人健康防范管理,坚持“三件套”五还要”。要尽量减少流动,非必要不外出,避免扎堆集聚;要按照各类场所防疫要求,在公共场所保持社交距离,主动做好测温、亮码、扫码等防控措施。“如果出现新冠肺炎可疑症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戴KN95、N95口罩,不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及时就医排查。”

宁光提出16个“三字口诀”做为生活小建议,即戴口罩,常通风,讲卫生,定距离,重消毒,常运动,少流动,不聚集,增营养,要交流,验核酸,测体温,早就医,健康码,种疫苗,基础病。

“‘种疫苗’,是我今天最想呼吁的一件事。要尽快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及加强接种,有效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做好健康责任的第一人。尤其是老人,建议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应尽快接种。”宁光说。

图片来源:图虫

目前在院治疗的重症患者救治情况如何?日常诊疗恢复后,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能否得到保障?

邬惊雷表示,上海始终高度重视重症病例的救治工作,坚持“新冠救治与基础疾病治疗并重、防止轻转重与重症救治并重、中西医治疗并重”原则,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病亡率。

一是完善定点医院救治体系。目前,上海建立了市、区两级的定点医院救治体系,各家医院都配齐配强针对老年人救治所需的各科室医疗人员和医疗设备,做到重症患者早监测、早预警、早研判、早干预。

二是优化定点医院协作机制。加强市、区两级政府统筹,推进市、区两级定点医院分工协作,建立市级专家进驻区级定点医院工作制度,中山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华山医院等市级医院分别对口区级定点医院,现场指导重症救治工作,加强专业技术支撑,及时提出救治和转诊方案。

三是充实定点医院救治力量。统筹全市医疗资源,建立涵盖多学科的综合救治专家组和中医专家组下沉定点医院。在此基础上,还将国家援沪医疗队的医务人员充实到市、区两级定点医院中,强化危重症患者中西医协同救治,不断提升重症患者的救治服务能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一步防控怎么做?复工复产复学如何推进?一文了解上海发布会

上海16个区已有15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全市社会面已连续两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报告,上海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图片来源:pexels

实习记者 杨吴悦

2022年5月16日,上海举行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疫情防控最新情况。

上海市副市长宗明在会上宣布,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目前全市16个区已有15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封控区总人数降至100万人以内,昨天新增阳性感染者数首次降至1000例以内,全市社会面已连续两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报告,上海市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

宗明表示,随着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地实施,综合专家研判分析,上海已经明确了下一步防控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巩固清零攻坚“十大行动”成果阶段。从现在开始至5月21日,重点是降新增、防反弹,持续减少封控区、管控区人数,防范区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全市保持低水平社会活动。

第二阶段:向常态化防控转换阶段。5月22日至5月31日,单日新增感染者数进一步减少,不断缩小封控区和管控区范围直至解封,加快疫情防控向常态化分级分类管理转变。

第三阶段: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6月1日至6月中下旬,在严格防范疫情反弹、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实施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图片来源:pexels

在社会面管控上,上海推动“三区”管控逐步向常态化分级分类管理过渡,封控区“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如果封控区7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降为管控区,管控区“人不出小区、严禁聚集”,如果管控区再连续3天无新增阳性感染者降为防范区;防范区“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

在监测预警方面,上海通过场所码、数字哨兵、核酸检测、抗原自测、医疗机构症状发现、药店监测等,进一步构建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出入有明确防疫要求的公共场所、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员,须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社区、园区、商场、超市、学校、交通场站等场所我们布局了常态化核酸检测采样点,构建了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

市域交通方面,从今天(5月16日)开始,巡游出租车、私家车可在社会面清零的金山、奉贤等非中心城区和浦东新区相关镇域范围通行,在徐汇、黄浦等中心城区以及拓展区的闵行、宝山区和浦东新区相关街道范围暂凭机动车电子通行证通行,继续提供就医等应急需求的预约用车。5月22日起,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有条件逐步恢复运营。网约车参照社会车辆通行管理要求。

在对外交通方面,今天(5月16日)开始,铁路逐步增加上海虹桥站、上海站等的到发列车数量,逐步恢复正常运行。后续,航空逐步恢复国内航班执飞本市,适时调整国内外航司执飞本市航班的客座率。

在公共服务方面,上海严格落实公共服务场所各项防控措施,实施限流有序开放,定期开展区域消杀,做好人员健康管理,把好疫情防控“出入关”。进一步加强城市运行服务保障,相应公共服务人员逐步到岗到位。做好水、电、燃气、通信等的线路设备保养工作,以及公共道路、绿地等公共场所清洁保养。

图片来源:图虫

会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通报,5月15日,上海市新增69例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和86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在69例本土确诊病例中,27例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42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确诊病例。86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均在闭环隔离管控中发现。

5月15日,上海新增本土死亡病例4例,平均年龄86.5岁。4位患者均合并有严重的慢性基础疾病及肿瘤,包括食道肿瘤、严重心功能不全、再生障碍性贫血、肾功能不全等。4例死亡病例中,有1例曾接种过新冠疫苗,其余3例均未接种新冠疫苗。死亡的直接原因为基础疾病或肿瘤。

近阶段,上海持续开展了基于三区划分的“抗原+核酸”组合筛查。根据筛查结果,5月15日全市共划分封控区4271个,涉及人口数约98万人;管控区17027个,涉及人口数约328万人;防范区51809个,涉及人口数约1900万人。

图片来源:图虫

针对复工、复产和复学,是否有具体的时间节点?

宗明表示,上海将分阶段推进复工复产,今天(5月16日)起,先集中恢复产业链供应链,然后再逐步扩大复工复产范围,非生产性企业,继续倡导居家办公。

分阶段复商复市,今天开始,先有序恢复超市卖场、便利店、药店等线下业务,然后再有序恢复农贸市场、理发和洗染服务等。各类影剧院、文博场所、健身房等密闭活动场所暂缓开放。

分阶段复学复课,优先安排有高考和中考任务的高三、高二、初三年级学生复学。中小学其他各年级继续开展线上教学。幼儿园、托儿所、托育机构等不安排幼儿返园。做好高校有离校返乡意愿学生的服务工作以及自愿留校学生的疫情防控、学习生活保障等工作。

图片来源:图虫

医院门急诊陆续恢复,如何在保障医疗机构日常运营的同时做好院感防控?

邬惊雷表示,目前疫情反弹风险始终存在,院感防控压力依然大。上海市卫健委特别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在以下六个方面做好院感防控。

一是从严管控重点区域,降低人员交叉感染风险。各医疗机构要落实医院网格化分区管理,对人流量较多的门急诊、发热门诊与相对固定患者的住院部进行严格分隔管理。同时上海市卫健委要求对急诊室、抢救室、手术室、病房设立缓冲区域,要实行相对分区、独立运行的闭环管理。

二是从严开展筛检处置,及时锁定高风险人员。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急诊、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血液透析中心、手术室等高风险科室工作人员以及定点医院、方舱医院所有工作人员按照“一天一检”要求进行核酸检测,及时发现问题。

三是从严落实“应转尽转”,全面提速阳性感染者转运隔离。医疗机构发现阳性感染者后第一时间要与市、区转运部门联系对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快时间、最高效率完成阳性感染者转运工作。

四是从严强化预防措施,建立行为屏障。各医疗机构要开展全员培训,特别要强化“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意识,医务人员要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

五是从严压实防控责任,统筹安排查纠整改工作。各医疗机构要加强自我监督管理,按照规定建立依法执业自查工作制度,配备专职依法执业管理人员和专职感控人员,定期组织对疫情防控、院感控制等工作开展全面自查、专项自查和日常自查。

六是从严落实“守门员”制度,加强疫情预警和监测。各医疗机构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全面落实“场所码”“数字哨兵”应用,实现人员扫码进入,做到“凡到必扫”“逢到必检”,加快构建疫情防控“防火墙”,请广大市民朋友进入医院时主动扫“场所码”。

图片来源:pexels

解封之后,就医人数肯定有所增加,本市各医疗机构如何满足市民的就医需求?有什么便民举措?

宗明表示,全市医疗机构将加大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满足市民群众诊疗服务需要。

一是延长诊疗服务时间。全市医疗机构周一到周六,结合患者就诊数量延长门诊时间,做到“中午连一连或下午延一延”,确保当日就诊者都能够得到接诊。“在做好工作日手术安排的基础上,我们希望,也已经要求全市各医疗机构有序增加周末手术安排,解决疫情期间积压的手术。”宗明表示。

二是优化预约服务。全市医疗机构要开展分时段预约门诊、检验、检测等服务,根据病人预约数量,配齐配足医务人员和诊室,减少病人候诊时间。

三是保障危急重症抢救通道畅通。急诊应当设立缓冲区域,确保危急重症患者即使没有核酸检测结果,也应该在做好规范防护情况下,立即开展救治工作。

四是加强药品配备和健康管理。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配备,不断拓展上级医院延伸至社区处方的药品种类。加强对老年人、慢病患者、儿童、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的主动健康管理,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

五是不断提升互联网诊疗服务。落实互联网医院跨院复诊,支持大病医保线上报销和志愿者“代配药”服务。为满足市民星期天就医的需求,5月22日到6月底,全市互联网医院全部开放星期天的义诊服务。

此外,为了确保医疗机构防疫安全,医疗机构全面使用“场所码”,有条件的布局设置健康核验一体机。同时,做好医疗机构环境消杀,严格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落实院内分区管理,严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图片来源:图虫

在新冠救治、疫苗接种和日常诊疗上,医保部门有什么具体举措来支持防疫?

上海市医保局局长夏科家回应说,在切实做好新冠患者救治费用和疫苗接种保障方面,上海市医保局们继续落实对确诊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医疗费用,实施综合保障政策。

例如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方舱医院的医保费用支持,及时足额支付相关费用,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影响就医,确保定点医疗机构不因支付政策影响救治。继续做好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保障,确保各项疫情防控医疗保障政策落地实施。

在优化互联网医院医保相关政策方面,上海市医保局为发挥互联网诊疗服务优势,医保部门积极支持互联网医院依托的定点医疗机构,为市民提供线上看病配药服务。

例如,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互联网诊疗的优势,按照互联网医疗诊疗规范,积极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在线复诊服务;积极配合卫健部门,支持具备线下医保门诊大病结算资质的互联网医院,经过系统改造后,提供互联网门诊大病复诊服务。其次,针对“一老一小”使用互联网医院不便的情况,医保部门优化了互联网医院的医保结算,患者亲属可通过绑定随申码的亲属码,帮助老人或者小孩在互联网医院进行代配药和费用结算。

在围绕市民日常就医需要、主动回应市民诉求方面,其中第一是放宽医保服务事项办理时效,将大病登记到期参保人的大病待遇延长6个月,延长零星报销发票办理时限。

第二是在疫情期间,本市参保人或委托他人到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购药,因客观原因无法持卡结算的医药费用,在疫情稳定后,将按照“分类规范、应报尽报”的原则,妥善解决。

第三是支持社区及公立医院开展“长处方”“延伸处方”“代配药”服务。此外,还积极运用“一网通办”“随申办APP”等互联网渠道,为参保人提供医保业务“不见面”办理服务。

图片来源:pexels

上海逐步过渡到常态化防控后,日常生产生活将逐步恢复,对于市民个人防护有哪些提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表示,本市疫情防控正处于应急处置向常态化防控转换这样一个关键时期,“降新增、防反弹”压力依然很大。所以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尽快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还需要市民自觉遵守相关防控规定,坚持做好个人防护,筑牢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

宁光建议,市民要加强个人健康防范管理,坚持“三件套”五还要”。要尽量减少流动,非必要不外出,避免扎堆集聚;要按照各类场所防疫要求,在公共场所保持社交距离,主动做好测温、亮码、扫码等防控措施。“如果出现新冠肺炎可疑症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戴KN95、N95口罩,不要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及时就医排查。”

宁光提出16个“三字口诀”做为生活小建议,即戴口罩,常通风,讲卫生,定距离,重消毒,常运动,少流动,不聚集,增营养,要交流,验核酸,测体温,早就医,健康码,种疫苗,基础病。

“‘种疫苗’,是我今天最想呼吁的一件事。要尽快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及加强接种,有效保护自己、保护他人,做好健康责任的第一人。尤其是老人,建议符合疫苗接种条件的老年人应尽快接种。”宁光说。

图片来源:图虫

目前在院治疗的重症患者救治情况如何?日常诊疗恢复后,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能否得到保障?

邬惊雷表示,上海始终高度重视重症病例的救治工作,坚持“新冠救治与基础疾病治疗并重、防止轻转重与重症救治并重、中西医治疗并重”原则,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率、病亡率。

一是完善定点医院救治体系。目前,上海建立了市、区两级的定点医院救治体系,各家医院都配齐配强针对老年人救治所需的各科室医疗人员和医疗设备,做到重症患者早监测、早预警、早研判、早干预。

二是优化定点医院协作机制。加强市、区两级政府统筹,推进市、区两级定点医院分工协作,建立市级专家进驻区级定点医院工作制度,中山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华山医院等市级医院分别对口区级定点医院,现场指导重症救治工作,加强专业技术支撑,及时提出救治和转诊方案。

三是充实定点医院救治力量。统筹全市医疗资源,建立涵盖多学科的综合救治专家组和中医专家组下沉定点医院。在此基础上,还将国家援沪医疗队的医务人员充实到市、区两级定点医院中,强化危重症患者中西医协同救治,不断提升重症患者的救治服务能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