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 哆啦A梦
本文由ACGx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梦想是一个天真的词,实现梦想是一个残酷的词
6月中旬才确定要在中国内地市场上映的《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昨天敲定了上映时间——7月22日,也就是下周5。赶着抢档期,赶着上映,这个时间点儿近得让人猝不及防,再有前两天才把档期从9月2日改到了8月23日提前上映的《谍影重重5》,说好的“国产电影保护月”在票房面前不得不低头。
压力山大,暑假扛不起“600亿”重任
2015年全国电影票房总额为440亿人民币,其中7月国内电影市场票房55亿人民币,就占了全国票房总额的12.5%。
排名前四的《捉妖记》、《煎饼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及《小时代4:灵魂尽头》这4部电影在当月贡献了38.6亿票房,其中前两部是在7月16、17号开画,后两部是在10号和9号开画,除了《小时代4》,其他3部都可以称得上去年电影市场的绝对黑马。
今年7月,截至从7月1日到15日,国内票房额为22.45亿元人民币。票房排名前4的《寒战2》、《忍者神龟2:破影而出》、《大鱼海棠》、《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在这半个月里的票房总额为14.5亿人民币,除了《忍者神龟2》是7月2日开画,其他3部均为7月8日上映,从开画时间和上映后的口碑来看,这几部抢到了暑假最佳档期的影片票房爆发期已经过了。
今年7月想要持平去年7月的票房纪录,甚至给预定的2016年全年600亿票房多添一块砖,多加一片瓦,没有票房黑马的7月电影市场,很难。
《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海报
剩下的这半个月里,就现在看来能被观众认可的较为稳定的影片就只有成龙的《绝地逃亡》,即将上映的其他影片难有黑马之态。《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以最快的速度抢了7月22日这个档期上映,无疑是给毫无起色的暑假电影市场一针强心剂。
摆正心态,理性看待《哆啦A梦》新剧场版
提到《哆啦A梦》,大家就会想起去年引进国内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这部为了纪念《哆啦A梦》之父藤子·F·不二雄诞辰80周年的3D动画电影,最终在日本创下了83亿日元票房。
在中国,这部特别版由于超乎以往的批片宣发方式,和多家快消品品牌合作,加上剧情易令成年人动容,且为3D版,即使是网络上几个月之前已经有了盗版资源,但是也不妨碍它在去年六一期间创下了5.3亿人民币的票房,是《功夫熊猫2》和《超能陆战队》后第三个在中国内地市场破5亿票房的动画电影。
《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延续了2D动画的风格
不过,下周即将上映的《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和《伴我同行》略有不同。《伴我同行》是特别纪念版,而《新大雄的日本诞生》是《哆啦A梦》系列每年一部的常规剧场版。
《新大雄的日本诞生》今年3月在日本上映后最终收获40亿日元票房。去年3月,前一部剧场版《哆啦A梦:大雄的宇宙英雄记》日本票房为38.85亿日元,《大雄的日本诞生》就《哆啦A梦》系列剧场版来说依旧是一部水平持平的作品。但是就制作意义和剧情来看,《新大雄的日本诞生》相比《伴我同行》有一定差距。
在中国市场,有《伴我同行》的背书,7月22日上映的《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也许能够获得一定关注度。不过,从公布定档期到上映只剩仅仅一周的时间,对宣发人员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
再者,这是一部2D电影,在中国院线唯3D“独尊”的现状下,ACGx并不认为《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就能如同去年的《伴我同行》一样成为批片动画电影黑马。当然作为又一部在中国院线上映的日本动画剧场版,我们内心还是喜悦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