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重组失败后 中房地产又遭遇业绩大滑坡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重组失败后 中房地产又遭遇业绩大滑坡

央企内部股权结构复杂,其背后则是复杂的行政、人事和利益的反复博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与中交资产重组失败后一个月后,中房地产发布了惨淡半年报,其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约98.09%。在国企大并购大重组时代,成绩不佳的中房地产想要重焕活力还需继续等待时机。

7月14日,中房地产公布的2016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约为0.0015元,与去年同期盈利2258.50万元,基本每股盈利0.08元相比,均有较大降幅。

中房地产在公告中指出,今年上半年净利润降幅较大,主要由于部分项目利润率较低,致整体利润率下降,另因部分项目竣工,其借款利息费用化,导致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000万元。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一家老牌国企,中房规模偏小,土地储备不足,综合实力与行业内国企比仍有一定差距。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中房地产的项目储备占地面积约121.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17.8万平方米,与前两年基本一致。中房地产急需外部力量的支持,重组势在必行。

5月20日,中房地产发布重组预案,拟以12.16元/股发行5.29亿股,作价64.34亿元收购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中交地产100%股权,以及中房集团持有的中住兆嘉20%股权、中房苏州30%股权、中房天津49%股权、重庆嘉润30%股权、重庆嘉汇30%股权。

中交地产则将持有的中国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无偿划转至地产集团,并将持有的中交物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和中交实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无偿划转至中房集团。

而上述无偿划转事项导致中交地产所有者权益低于注册资本,因此中交地产股东地产集团作出决定,同意将中交地产的注册资本由50亿元减至42亿元。由于中交地产已于2016年发行两笔公司债券,上述减资事项触发了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召开。

5月12日,中交地产“16中交债”和“16中交01”分别召开了债券持有人会议,但其提议的《关于不要求公司提前清偿债务及提供额外担保的议案》均未获通过。6月13日,中房地产发布公告称,因中交地产债权人反对中交地产提出的《关于不要求公司提前清偿债务及提供额外担保的议案》,上市公司决定重组终止。

重组计划终止的原因,是遭到投资人关于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质疑,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向中房地产发出了问询函。

在与中交重组失败后,中房地产曾回应投资人称,未来会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及市场情况审慎决策是否再次选择重组,而公司将积极通过内生式和外延式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寻求更多的行业发展机会。

然而,7月4日,中房地产再发公告称,经与绿城房地产集团协商,双方将终止对重庆中央公园项目的增资扩股事项。作为中房地产旗下最大房地产项目,遭遇合作方撤资意味着这两条路均遭遇挫折。

中央公园项目对于中房地产的意义非比寻常,2015年底,中房以45.3亿元竞得该项目,是近几年来其土地储备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之一,仅土地支出就占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的4倍。拿下这幅地块,在外界看来存在很大的风险,联合开发成为中房地产注定的选择。

4月份,中房地产公告称,拟与绿城房地产集团共同对重庆中交绿城进行增资扩股,增资完成后,中房地产持股占比65%,绿城地产持股占比35%,双方将合作开发重庆中央公园项目。这也将成为中交系控制的两大公司首次联手操盘,但是最终绿城选择了退出,让中房陷入了单独操盘开发的境地。

上市公司重组、项目股权合作,两条路都走不通,中房的“穷途末路”显得非常不合时宜。当前正是国企整合的政策窗口期,国企重组与混改案例日渐增多,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日前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介绍国资改革情况时表示,目前已相继制定出台13个专项改革意见或方案,还有9个文件正在履行相关程序,相关配套文件即将全部制定完成。

在房地产这样利润丰厚的行业,企业的整合并购应该更加有动力。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曾表示,很多央企内部股权结构复杂,其背后则是复杂的行政、人事和利益的反复博弈。导致的结果就是最核心的业务增长缓慢,错失市场机会和政策窗口期。

对于业绩持续下滑的中房地产来说,他们能否找到别的出路,还是一个问号。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中交地产

196
  • 地产股午后局部活跃,滨江集团涨超6%
  • 中交地产(000736.SZ):2023年全年净亏损16.73亿元,同比由盈转亏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重组失败后 中房地产又遭遇业绩大滑坡

央企内部股权结构复杂,其背后则是复杂的行政、人事和利益的反复博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在与中交资产重组失败后一个月后,中房地产发布了惨淡半年报,其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约98.09%。在国企大并购大重组时代,成绩不佳的中房地产想要重焕活力还需继续等待时机。

7月14日,中房地产公布的2016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约为0.0015元,与去年同期盈利2258.50万元,基本每股盈利0.08元相比,均有较大降幅。

中房地产在公告中指出,今年上半年净利润降幅较大,主要由于部分项目利润率较低,致整体利润率下降,另因部分项目竣工,其借款利息费用化,导致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约2000万元。

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一家老牌国企,中房规模偏小,土地储备不足,综合实力与行业内国企比仍有一定差距。

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中房地产的项目储备占地面积约121.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17.8万平方米,与前两年基本一致。中房地产急需外部力量的支持,重组势在必行。

5月20日,中房地产发布重组预案,拟以12.16元/股发行5.29亿股,作价64.34亿元收购中交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中交地产100%股权,以及中房集团持有的中住兆嘉20%股权、中房苏州30%股权、中房天津49%股权、重庆嘉润30%股权、重庆嘉汇30%股权。

中交地产则将持有的中国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无偿划转至地产集团,并将持有的中交物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和中交实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无偿划转至中房集团。

而上述无偿划转事项导致中交地产所有者权益低于注册资本,因此中交地产股东地产集团作出决定,同意将中交地产的注册资本由50亿元减至42亿元。由于中交地产已于2016年发行两笔公司债券,上述减资事项触发了债券持有人会议的召开。

5月12日,中交地产“16中交债”和“16中交01”分别召开了债券持有人会议,但其提议的《关于不要求公司提前清偿债务及提供额外担保的议案》均未获通过。6月13日,中房地产发布公告称,因中交地产债权人反对中交地产提出的《关于不要求公司提前清偿债务及提供额外担保的议案》,上市公司决定重组终止。

重组计划终止的原因,是遭到投资人关于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质疑,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向中房地产发出了问询函。

在与中交重组失败后,中房地产曾回应投资人称,未来会根据公司经营情况及市场情况审慎决策是否再次选择重组,而公司将积极通过内生式和外延式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寻求更多的行业发展机会。

然而,7月4日,中房地产再发公告称,经与绿城房地产集团协商,双方将终止对重庆中央公园项目的增资扩股事项。作为中房地产旗下最大房地产项目,遭遇合作方撤资意味着这两条路均遭遇挫折。

中央公园项目对于中房地产的意义非比寻常,2015年底,中房以45.3亿元竞得该项目,是近几年来其土地储备投资金额最大的项目之一,仅土地支出就占公司2015年营业收入的4倍。拿下这幅地块,在外界看来存在很大的风险,联合开发成为中房地产注定的选择。

4月份,中房地产公告称,拟与绿城房地产集团共同对重庆中交绿城进行增资扩股,增资完成后,中房地产持股占比65%,绿城地产持股占比35%,双方将合作开发重庆中央公园项目。这也将成为中交系控制的两大公司首次联手操盘,但是最终绿城选择了退出,让中房陷入了单独操盘开发的境地。

上市公司重组、项目股权合作,两条路都走不通,中房的“穷途末路”显得非常不合时宜。当前正是国企整合的政策窗口期,国企重组与混改案例日渐增多,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日前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介绍国资改革情况时表示,目前已相继制定出台13个专项改革意见或方案,还有9个文件正在履行相关程序,相关配套文件即将全部制定完成。

在房地产这样利润丰厚的行业,企业的整合并购应该更加有动力。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曾表示,很多央企内部股权结构复杂,其背后则是复杂的行政、人事和利益的反复博弈。导致的结果就是最核心的业务增长缓慢,错失市场机会和政策窗口期。

对于业绩持续下滑的中房地产来说,他们能否找到别的出路,还是一个问号。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