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目标11万亿,山东发展逻辑有大变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目标11万亿,山东发展逻辑有大变化

“经济全面提质增效,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

5月28日开幕的山东党代会,透露了山东今后5年的目标。

备受关注的经济目标,报告中的表述为:经济全面提质增效,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

简单计算一下,山东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双过亿”。也就意味着,到2026年,山东GDP将不低于11万亿。

在疫情和复杂国际形势下,5年内跨越3个万亿台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

目标是结果,过程才是关键。

为达成目标,山东提出12个方面的重点工作。透过它们能深刻感受到,与过往相比,山东的发展逻辑发生了明显变化。

作为中国排名第三的经济大省,这些变化其实是全局的折射。

最显著的一个信号,可以总结为4个字:自“立”更生。

12项重点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排位越靠前,表明越受重视,越重要。

这前三条,已经将山东将“内驱动力”摆在突出位置的意图,展现得淋漓尽致。

科技自立自强,是从上而下的行动,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2021年,山东GDP突破8万亿,是不折不扣的“巨轮”。

从长远来看,能推动“巨轮”行稳致远的,唯有科技的动力。无论基于山东的现状,还是着眼未来,科技自立自强已经到了必须下功夫的时期。

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供给侧改革,目的为提升产业竞争力。

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就是要激发山东1亿多人的消费潜能。

2021年,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3万亿,排名全国第三。

总数看似不错,但以人均计算,与经济总量并不匹配。

山东的人口优势,以及带来的消费潜能,还有很大挖掘空间。

这应该是个系统工程,包括做强现代产业,提升人均收入水平等等,首先要让居民钱包鼓起来。在本次党代会报告中,已明确提出实施收入倍增行动。

当然,自“立”更生,并不是关起门来搞发展,而是发挥自身优势,用自己的确定应对一系列不确定。

从区域协调发展层面,山东将济青之间的关系作出新诠释,且明确要“协作”。

山东党代会报告中提到——

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全面优化“一群两心三圈”格局,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深入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牵引,服务和推动各类国家战略落实。

促进济青都市圈高水平协作。

构建济青引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新格局。

大城市引领发展,是共识。很多省份提出强省会战略,便是想通过做强一极,留住、汇聚资源,最终辐射带动一省。

山东有两个GDP万亿城市,是令很多省份羡慕的“双核”,今后5年山东GDP能否突破11万亿,济青是关键。

可是,这两年济青之间一些领域的“同质化”竞争,或多或少内耗了资源。

将“高水平协作”写入报告,反映出山东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并在想法破解。同时也说明,随着济南已经起势,山东的政策可能会逐步由“强省会”向注重两大强市合作转变。

济南与青岛,应该各自瞄准自身优势产业,放大各自长板,尽量避免在相同产业领域出现竞争。同时,要通过政策,让两座城市之间的人员等要素流动更为顺畅。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山东更加重视乡村、农业,将粮食安全提至新高度。

12项任务中,排在第四的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开头一句即是:扛牢维护粮食安全重大责任。

这体现了山东作为粮食大省的责任担当。无论形势如何变幻,要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山东是全国首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的省份。去年总产值再创新高,达到11468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达6029.03亿元,同比增长7.5%,稳居全国首位;农产品出口额达1238.4亿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22.7%。

山东的新表态,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山东会更大强度发力乡村振兴,为全国大局作出贡献。

被更加重视的山东农业,或许会迎来新机遇。

 

来源:青小岛微信公号

原标题:目标11万亿,山东发展逻辑有大变化

最新更新时间:05/29 09:33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目标11万亿,山东发展逻辑有大变化

“经济全面提质增效,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

5月28日开幕的山东党代会,透露了山东今后5年的目标。

备受关注的经济目标,报告中的表述为:经济全面提质增效,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万元。

简单计算一下,山东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双过亿”。也就意味着,到2026年,山东GDP将不低于11万亿。

在疫情和复杂国际形势下,5年内跨越3个万亿台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

目标是结果,过程才是关键。

为达成目标,山东提出12个方面的重点工作。透过它们能深刻感受到,与过往相比,山东的发展逻辑发生了明显变化。

作为中国排名第三的经济大省,这些变化其实是全局的折射。

最显著的一个信号,可以总结为4个字:自“立”更生。

12项重点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排位越靠前,表明越受重视,越重要。

这前三条,已经将山东将“内驱动力”摆在突出位置的意图,展现得淋漓尽致。

科技自立自强,是从上而下的行动,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2021年,山东GDP突破8万亿,是不折不扣的“巨轮”。

从长远来看,能推动“巨轮”行稳致远的,唯有科技的动力。无论基于山东的现状,还是着眼未来,科技自立自强已经到了必须下功夫的时期。

纵深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供给侧改革,目的为提升产业竞争力。

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就是要激发山东1亿多人的消费潜能。

2021年,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3.3万亿,排名全国第三。

总数看似不错,但以人均计算,与经济总量并不匹配。

山东的人口优势,以及带来的消费潜能,还有很大挖掘空间。

这应该是个系统工程,包括做强现代产业,提升人均收入水平等等,首先要让居民钱包鼓起来。在本次党代会报告中,已明确提出实施收入倍增行动。

当然,自“立”更生,并不是关起门来搞发展,而是发挥自身优势,用自己的确定应对一系列不确定。

从区域协调发展层面,山东将济青之间的关系作出新诠释,且明确要“协作”。

山东党代会报告中提到——

充分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全面优化“一群两心三圈”格局,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深入落实国家重大区域战略,以实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牵引,服务和推动各类国家战略落实。

促进济青都市圈高水平协作。

构建济青引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同发展新格局。

大城市引领发展,是共识。很多省份提出强省会战略,便是想通过做强一极,留住、汇聚资源,最终辐射带动一省。

山东有两个GDP万亿城市,是令很多省份羡慕的“双核”,今后5年山东GDP能否突破11万亿,济青是关键。

可是,这两年济青之间一些领域的“同质化”竞争,或多或少内耗了资源。

将“高水平协作”写入报告,反映出山东意识到了问题所在,并在想法破解。同时也说明,随着济南已经起势,山东的政策可能会逐步由“强省会”向注重两大强市合作转变。

济南与青岛,应该各自瞄准自身优势产业,放大各自长板,尽量避免在相同产业领域出现竞争。同时,要通过政策,让两座城市之间的人员等要素流动更为顺畅。

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山东更加重视乡村、农业,将粮食安全提至新高度。

12项任务中,排在第四的是“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开头一句即是:扛牢维护粮食安全重大责任。

这体现了山东作为粮食大省的责任担当。无论形势如何变幻,要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山东是全国首个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万亿元的省份。去年总产值再创新高,达到11468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达6029.03亿元,同比增长7.5%,稳居全国首位;农产品出口额达1238.4亿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22.7%。

山东的新表态,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山东会更大强度发力乡村振兴,为全国大局作出贡献。

被更加重视的山东农业,或许会迎来新机遇。

 

来源:青小岛微信公号

原标题:目标11万亿,山东发展逻辑有大变化

最新更新时间:05/29 09:33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