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特写】“拯救”影院,不靠餐吧球赛剧本杀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特写】“拯救”影院,不靠餐吧球赛剧本杀

“观众养成观影习惯,非常艰难,但要放弃这一习惯,非常容易。”

全国首部影院剧《夹生》演出现场。图片来源:《夹生》剧组供图

作者 | seamouse

专门为影院打造的“夹生”剧

“电影院又关了半年了,活不好接,你说我做了半辈子演员,不干演员还能干啥?就这么夹生着,挺好。”在昆明圆通电影院门前,从没放弃电影梦想的中年男人老庄,对曾经在眼前这家影院一同试戏、一同领盒饭的阿冷,说起自己的近况。年轻一些的阿冷,则放下了表演的执念,成了4S店的一名销售员,娶妻生子,情绪复杂地,看着准备着新戏面试的老庄,消失在园西路街头,感慨“我还是挺佩服他的”。

这是“全国首部影院剧”《夹生》的结尾,伤感中带着些希望,行业虽然凋敝,但只要有人坚持梦想,一切都会重新好起来。

“要放弃一个事情很简单。为什么叫《夹生》?像我演了那么多戏,也不火,就是夹生,但既然活着,又有梦想,不坚持还能怎样?这就是我们做戏的基点。”开演前,中年演员老庄的扮演者纪耘翔,跟我说起这部戏。

在《夹生》宣传文案中,主角纪耘翔是“资深影视演员”。在疫情前后,他确实接过包括主旋律院线电影《为国而歌》、尚未播出的辛爽导演平台新剧《漫长的季节》等大制作影视剧,以及更多的网大和政府扶贫宣传片,但至今他自己的名字都没出现在豆瓣词条和百度搜索。

“很多云南演员顶多能演点小角色,非常被动,话剧好很多,能参与到创作中,有一点自主权。”纪耘翔先前跟着《夹生》导演王爱博已经排演过两部戏剧。只要客户有需求,导演王爱博就为其定制相应戏剧。去年,是和汽车品牌合作的《心愿电话亭》,一个发生在4S店旁边烧烤摊、带点神话气质的善意故事,为金主嫁接到车主观众。

疫情爆发以来,已经有一些影厅开放出来做脱口秀现场。一天,王爱博和圆通国际影城经理赵雨洋无意间看了一场,很失望,就筹划着打破影院和剧场壁垒,自担成本,找来个别赞助商,打造一出真正的影院剧。赵雨洋也希望借戏剧演出形式,帮助到因疫情而生意暴跌的自家影城。100元到120元的门票,算得上是救市价。

搜索关键词“影院+剧场”,会跳出绵阳的亲子剧场、宁波的幽默真人秀。对于“全国首部影院剧”这样的名头,《夹生》出品人的赵雨洋给出了保守一些的定义,“在电影院弄戏剧,我们肯定不是第一波,但专门为电影院打造一个剧,我们绝对是第一家。”

全国首部影院剧《夹生》演出现场。图片来源:《夹生》剧组供图

在赵雨洋看来,其他影院里的脱口秀、亲子剧乃至剧本杀,都没能结合电影院这个特别场景,至多利用银幕投屏一个PPT,可以换在影院外的任何地方演。而他们的《夹生》,选择了有着巨大台宽的影厅,利用下沉式阶梯作为剧情空间,更特别为银幕拍摄了不少视频物料。并且,为了这台戏,赵雨洋给影院做了营业执照增项,在原来电影放映的基础上增加了营业性演出。这么一来,就不用再像其他非经营性“租场内部活动”那样,试探着打擦边球,而是可以名正言顺地和各文艺事业单位合作,并在猫眼、美团等平台的赛事与活动板块,上架卖票。

从形式到内容,《夹生》的观感,也真如其宣传语那样——“相声又不是相声,话剧又不是话剧,电影又不是电影,脱口秀又不是脱口秀”——堆积着不太好笑的自黑段子,随时大张旗鼓地插入赞助商的低分辨率广告,并试图制造笑中带泪的效果。剧如其名,真的“夹生”,如同故事所在地昆明——这座气候宜人、性格慵懒、一切都不温不火的春城。

观影习惯,养成艰难、放弃容易

《夹生》上演和讲述的影院圆通国际影城,是昆明当地的老品牌,位于多所高校城中校区围绕的园西路中段,自家一栋楼,独立于商超而存在,沿街又有着物美价廉的丰富餐饮和创意小店,颇受年轻人青睐。影院经理、也是《夹生》出品人的赵雨洋回忆,“2012年才算得上开始正规经营电影院”。再早至DVD时代,由于整条园西路有好几家卖盗版碟的,也就经常弄一些来给学生放,毕竟那时“谁也没有版权意识”,碰到一些重要的足球赛事时候也曾公开售票。“照理说,手机平台年代之前,体育赛事版权都在CCTV,公益性转播可能还好。而今我们倒是也在跟爱奇艺谈一些合作,他们也希望通过线下影院摸索新赛道。”

就连笔者学生时代的电影教育,也与这家影院有一定关联:遇到有新片上映,经常是云南大学礼堂、图书馆放映厅和圆通影院一条线,以每晚两场的节奏放映,甚至还能泡两顿方便面;也曾经用一整天时间,看完了《教父》三部曲。到了21世纪初,作为理科生的我,在校园里“不幸”认识了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的几个小伙,从此被文艺“毒害”,大家决定放一些牛皮纸包裹着的欧洲电影大师VCD,以及自个儿拍的粗砺的DV录像作品,形成了“昆明电影学习小组”——也就是后来颇有名气的“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的前身。

观看《夹生》之前,我到市中心商超里的百老汇影城,找相熟的罗经理聊一聊。很久没来,我发现售票大堂改了位置,询问得知,网络售票时代影院对售票大堂的需求已经很低,加之疫情防控有限座要求,现在看电影的观众又减少很多,就没必要保留售票大堂,减少营业面积也能缩减运营成本,“先度过寒冬,才能迎接春天吧”。

5月26日,在一篇名为《行业归零的影视人:每天硬熬,总要吃饭》的文章中,一位深圳影城的店长说到自救的方式之一就是“去找物业谈,延缓交房租,每个月交一点,拿电影票给商场抵扣,因为如果电影院倒闭,商场也没办法那么快招到租户”。

而昆明这位罗经理则认为,商场不一定需要影院。“以前好的时候可能互补,来看电影的会逛商场,逛商场的也会来看电影。但现在要命的是,这个行业出现了死循环。疫情复工后,观众减少了,片方就不敢投放影片到影院,没有吸引观众的影片上映,观众就更不来影院。同时,商场人流也在降低。一家影院开在商场,至少一千多平,商业地产讲平效,即一个平方收多少钱。”

5月新片《唐顿庄园2》的衍生周边

5月底上映的新片就一部《唐顿庄园2》,但文艺属性太高,宣传上没什么声量,“看这部分类型片的群体,真的离开影院很久了,至少不再会第一时间去看了。”罗经理感慨,“观众养成观影习惯,非常艰难,但要放弃这一习惯,非常容易。”

回想起来,在上演《夹生》的圆通影城养成的电影消费习惯,我坚持了20年。哪怕在疫情期间,只要形势没那么糟糕,都坚持第一时间进影院刷片。在持“随心飞”到处打卡的内循环日子里,我甚至能把旅游城市的日常过成电影节,比如2021年10月底的一晚,就曾在洛阳市区两家影院刷了三部档期片——这被我自己调侃成“个人洛阳黑夜影展”;今年3月底,即便身在新疆和田,我也还意外发现影院竟然上映着纪录片《“炼”爱》——当然,一个人包场了。直至4月份,疫情又开始严峻起来,我在安徽黄山黟县待了一个多月,县城里唯一的影院关门了,我渐渐意识到,赶不上趟又能有什么关系?当地一位退隐过来生活的朋友告诉我,他以前在北京时,也曾必须赶首映日,参与话题讨论,来到小县城定居后,在唯一一家影院办了200块的卡,就去了一次,至今卡里还剩160块。

过了一个多月没有影院的生活,我也发现自己不再需要影院了。

当求婚仪式进入影院,自救可能本末倒置了

在一些有关“影院自救”的报道中,四川绵阳的中环影投多次被提及,说公司在当地进行试点,开设音乐餐吧、共享书店、小剧场和健身房。影院放映的日收入不足千元,但是音乐餐吧日收入在5000元以上,假期时甚至高达万元, 不但销售精酿啤酒、小龙虾,甚至还举办过“中环微醺龙虾季”等活动。

昆明的罗经理说自己和绵阳这家影院老总还相熟,但他们的模式不可复制,“很多租商场空间的影城不允许做二房东转租给其他生意,或变成其它形式运营。他们不但在较大体量的购物中心里,而且把健身房和火锅店就搁到影城易改造的区域。疫情期间,他们的非票收入已经远远大于电影票房收入。这就很尴尬了,你的名字叫电影院,但却用非常高的成本投入到很低成本的事情上。”

据了解,投资一家影院,根据规模不同,成本从600万到2000万不等,而如果只做餐饮,可能几十万到一百万就够。

和全国其他经营性放映场所一样,罗经理所在的影城也不得不减少大量员工。疫情前有40多人,现在白班晚班加起来一共15人,很多员工也兼做营销宣传。“现在片方的裸发现象越来越多,我们在营销自家影城外,也要推广最近上映影片,但这些很被动,效果肯定不如片方的宣传。活动更不像以前那样密集,原来至少还经常接一些路演。现在呢,还好你前阵子拉来几部小众文艺片的导演连线场。”

那是春节前后,我和朋友联络了《冰上时刻》、《东北虎》、《隐入尘烟》等小成本电影的放映和导演映后交流,以腾讯会议室连线的方式。

电影《东北虎》主创通过腾讯会议与影院的观众现场连线互动。摄影:seamouse

有工会的企事业单位员工可以享受单位提供的看电影的福利,但照罗经理的亲身经验,“单位包场现在很尴尬,影院复工后能安排75%的上座率,但超过50人可能就算聚集。再说,现在也没啥片子可看。”

跟随着周边游而滋长起来的露营风,有些影院通过小程序售卖起帐篷、折叠椅和野餐垫。这些卖品,也能算电影相关周边,是在营业执照允许范围内。但跟网店和户外用品卖场相比,毫无优势可言。

“影院的属性决定了自己的客群,非票收益始终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说哪个片子有华为赞助,就适合在大厅里卖华为手机。”罗经理继续说着。

在此之前,很多影城倒是接过求婚、婚庆、生日会和公司会议等活动,这些也在营业范围之内。比如男方向女方求婚,一两千块包个场,确实比在高级酒店和餐厅便宜。“经常的情形是这样,里面坐着的可能是男方的家人朋友,故意让情侣迟到,看不见后面坐着的熟人。电影放映中,做个切换,一段两人的视频突然出现在大银幕,给到女方惊喜。”

而现在越来越多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影院剧本杀,绝大多数是在打的擦边球,并不能算作电影衍生品来进行正规运作。有些剧本杀可能和电影名字很相似甚至相同,但内容毫无关系。和音乐演出一样,剧本杀也该归口各地方文旅局管理。那么像圆通影城的影院剧《夹生》那样,做个营业范围的增项不就可以吗?

罗经理说,“是可以。但剧本杀和舞台剧,即便一天一场,能保证几天的上座率?而且很多时候,为了剧本杀和演出质量,还得对影厅投入资金改造,电影可能就不能正常放映。这些节目,大多安排在晚上时间段,那么影厅的白天就被浪费了。”

归根到底,只要放映业务的主体出问题,其他衍生品都站不住脚。

从文德斯到欧冠,谁能在影院常态化?

好消息是,5月底开始,全国营业电影院的数量已经连续多日超过8000家,营业率也维持在70%左右。根据灯塔专业版影院营业地图,仅剩北京上海两个大票仓城市未恢复。而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线城市票房产出也首次低于四线城市,到了2021年两者差距又进一步拉大。也就是说,影市有可能率先在二三四线城市回暖起来。

不过,相比疫情前全国的一万多家影院,目前近2000家影院的消失或“将要消失”,绝对算是损失惨重。而且被疫情反复按在地上摩擦过几次之后,市场的信心恢复也是影院不得不考虑的问题。2020年,影院经过长达180天的关闭之后重新开业,首先迎来了一轮经典大片复映,然后是一些中小体量的影片跟上,最后由《八佰》破了30亿票房。

“但2022年要再来一轮的话,观众还会买账吗?就算经典老片不停重映,票房体量大家也都看得见,如果卖得太糟,对新片上映就更没信心了。”罗经理不指望再来一波这样的重映能带来实质改变,最多寄希望于经典影片能延续人们的观影习惯。

5月底,昆明百老汇和百美汇两家影城还举办着“维姆·文德斯作品回顾展”。这一由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策划主办、数梦DDDream联合主办的大师展,从3月底的杭州开始,目前来到昆明和武汉两站。经属地宣传部门选定的8部影片,每部放映2场。虽然印象中的城市消费体量,远不能跟杭州相比,但刚开票一小时,《德州巴黎》和《柏林苍穹下》两部文德斯最富盛名的经典作品,就立即售罄。让昆明当地影迷也惊讶于这座二线城市的文艺消费热情。

在昆明百老汇影院举办的“维姆·文德斯作品回顾展”。摄影:seamouse

对此现象,我继续向百老汇影城的罗经理问道,“有没有可能干脆让影展常态化?消失的观众就让他去吧,以后的电影院死死拽住影迷群体?”

没有多想,罗经理立即给出否定答案:“影展我们每年都坚持做,确实也考虑过是否可以月月有影展。但这只能让真正的影迷更有黏性,从盈亏平衡上,收益远低于正常商业档期影片。影展热门片迅速售罄,再多给它排一两场呢?还会有这么多人抢票吗?影展时间范围很短,一部影片也就放两场。在正常营业情况下,假设一天可以排40场,一个月就是1200场,一个影展就算10部片,放20场,场次占比的差距就很大,再加上影展也有各种成本,不能指望常态化。”

5月28日晚,文德斯回顾展昆明站放映了一场其早期作品《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随后,几位同兼影迷球迷身份的年轻人接着去踢夜场,休息一会儿再去摩登天空昆明店(Modernskylab),在现场摇滚演出中,等候次日凌晨三点爱奇艺平台转播的欧冠决赛。

这场演出+球赛的活动,由在昆明有着深厚基础的皇家马德里球迷协会统筹和召集,球迷会负责人不是没考虑过到影院观看,“但总觉得影院不够High不能摆台,酒吧又有到点宵禁的要求,于是才选择到Livehouse看赛事。”

对球迷数量庞大的皇马帮,这一选择是正确的值得的——那一晚,1:0,他们的球队赢了利物浦,拿下了欧冠冠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特写】“拯救”影院,不靠餐吧球赛剧本杀

“观众养成观影习惯,非常艰难,但要放弃这一习惯,非常容易。”

全国首部影院剧《夹生》演出现场。图片来源:《夹生》剧组供图

作者 | seamouse

专门为影院打造的“夹生”剧

“电影院又关了半年了,活不好接,你说我做了半辈子演员,不干演员还能干啥?就这么夹生着,挺好。”在昆明圆通电影院门前,从没放弃电影梦想的中年男人老庄,对曾经在眼前这家影院一同试戏、一同领盒饭的阿冷,说起自己的近况。年轻一些的阿冷,则放下了表演的执念,成了4S店的一名销售员,娶妻生子,情绪复杂地,看着准备着新戏面试的老庄,消失在园西路街头,感慨“我还是挺佩服他的”。

这是“全国首部影院剧”《夹生》的结尾,伤感中带着些希望,行业虽然凋敝,但只要有人坚持梦想,一切都会重新好起来。

“要放弃一个事情很简单。为什么叫《夹生》?像我演了那么多戏,也不火,就是夹生,但既然活着,又有梦想,不坚持还能怎样?这就是我们做戏的基点。”开演前,中年演员老庄的扮演者纪耘翔,跟我说起这部戏。

在《夹生》宣传文案中,主角纪耘翔是“资深影视演员”。在疫情前后,他确实接过包括主旋律院线电影《为国而歌》、尚未播出的辛爽导演平台新剧《漫长的季节》等大制作影视剧,以及更多的网大和政府扶贫宣传片,但至今他自己的名字都没出现在豆瓣词条和百度搜索。

“很多云南演员顶多能演点小角色,非常被动,话剧好很多,能参与到创作中,有一点自主权。”纪耘翔先前跟着《夹生》导演王爱博已经排演过两部戏剧。只要客户有需求,导演王爱博就为其定制相应戏剧。去年,是和汽车品牌合作的《心愿电话亭》,一个发生在4S店旁边烧烤摊、带点神话气质的善意故事,为金主嫁接到车主观众。

疫情爆发以来,已经有一些影厅开放出来做脱口秀现场。一天,王爱博和圆通国际影城经理赵雨洋无意间看了一场,很失望,就筹划着打破影院和剧场壁垒,自担成本,找来个别赞助商,打造一出真正的影院剧。赵雨洋也希望借戏剧演出形式,帮助到因疫情而生意暴跌的自家影城。100元到120元的门票,算得上是救市价。

搜索关键词“影院+剧场”,会跳出绵阳的亲子剧场、宁波的幽默真人秀。对于“全国首部影院剧”这样的名头,《夹生》出品人的赵雨洋给出了保守一些的定义,“在电影院弄戏剧,我们肯定不是第一波,但专门为电影院打造一个剧,我们绝对是第一家。”

全国首部影院剧《夹生》演出现场。图片来源:《夹生》剧组供图

在赵雨洋看来,其他影院里的脱口秀、亲子剧乃至剧本杀,都没能结合电影院这个特别场景,至多利用银幕投屏一个PPT,可以换在影院外的任何地方演。而他们的《夹生》,选择了有着巨大台宽的影厅,利用下沉式阶梯作为剧情空间,更特别为银幕拍摄了不少视频物料。并且,为了这台戏,赵雨洋给影院做了营业执照增项,在原来电影放映的基础上增加了营业性演出。这么一来,就不用再像其他非经营性“租场内部活动”那样,试探着打擦边球,而是可以名正言顺地和各文艺事业单位合作,并在猫眼、美团等平台的赛事与活动板块,上架卖票。

从形式到内容,《夹生》的观感,也真如其宣传语那样——“相声又不是相声,话剧又不是话剧,电影又不是电影,脱口秀又不是脱口秀”——堆积着不太好笑的自黑段子,随时大张旗鼓地插入赞助商的低分辨率广告,并试图制造笑中带泪的效果。剧如其名,真的“夹生”,如同故事所在地昆明——这座气候宜人、性格慵懒、一切都不温不火的春城。

观影习惯,养成艰难、放弃容易

《夹生》上演和讲述的影院圆通国际影城,是昆明当地的老品牌,位于多所高校城中校区围绕的园西路中段,自家一栋楼,独立于商超而存在,沿街又有着物美价廉的丰富餐饮和创意小店,颇受年轻人青睐。影院经理、也是《夹生》出品人的赵雨洋回忆,“2012年才算得上开始正规经营电影院”。再早至DVD时代,由于整条园西路有好几家卖盗版碟的,也就经常弄一些来给学生放,毕竟那时“谁也没有版权意识”,碰到一些重要的足球赛事时候也曾公开售票。“照理说,手机平台年代之前,体育赛事版权都在CCTV,公益性转播可能还好。而今我们倒是也在跟爱奇艺谈一些合作,他们也希望通过线下影院摸索新赛道。”

就连笔者学生时代的电影教育,也与这家影院有一定关联:遇到有新片上映,经常是云南大学礼堂、图书馆放映厅和圆通影院一条线,以每晚两场的节奏放映,甚至还能泡两顿方便面;也曾经用一整天时间,看完了《教父》三部曲。到了21世纪初,作为理科生的我,在校园里“不幸”认识了东亚影视人类学研究所的几个小伙,从此被文艺“毒害”,大家决定放一些牛皮纸包裹着的欧洲电影大师VCD,以及自个儿拍的粗砺的DV录像作品,形成了“昆明电影学习小组”——也就是后来颇有名气的“云之南纪录影像展”的前身。

观看《夹生》之前,我到市中心商超里的百老汇影城,找相熟的罗经理聊一聊。很久没来,我发现售票大堂改了位置,询问得知,网络售票时代影院对售票大堂的需求已经很低,加之疫情防控有限座要求,现在看电影的观众又减少很多,就没必要保留售票大堂,减少营业面积也能缩减运营成本,“先度过寒冬,才能迎接春天吧”。

5月26日,在一篇名为《行业归零的影视人:每天硬熬,总要吃饭》的文章中,一位深圳影城的店长说到自救的方式之一就是“去找物业谈,延缓交房租,每个月交一点,拿电影票给商场抵扣,因为如果电影院倒闭,商场也没办法那么快招到租户”。

而昆明这位罗经理则认为,商场不一定需要影院。“以前好的时候可能互补,来看电影的会逛商场,逛商场的也会来看电影。但现在要命的是,这个行业出现了死循环。疫情复工后,观众减少了,片方就不敢投放影片到影院,没有吸引观众的影片上映,观众就更不来影院。同时,商场人流也在降低。一家影院开在商场,至少一千多平,商业地产讲平效,即一个平方收多少钱。”

5月新片《唐顿庄园2》的衍生周边

5月底上映的新片就一部《唐顿庄园2》,但文艺属性太高,宣传上没什么声量,“看这部分类型片的群体,真的离开影院很久了,至少不再会第一时间去看了。”罗经理感慨,“观众养成观影习惯,非常艰难,但要放弃这一习惯,非常容易。”

回想起来,在上演《夹生》的圆通影城养成的电影消费习惯,我坚持了20年。哪怕在疫情期间,只要形势没那么糟糕,都坚持第一时间进影院刷片。在持“随心飞”到处打卡的内循环日子里,我甚至能把旅游城市的日常过成电影节,比如2021年10月底的一晚,就曾在洛阳市区两家影院刷了三部档期片——这被我自己调侃成“个人洛阳黑夜影展”;今年3月底,即便身在新疆和田,我也还意外发现影院竟然上映着纪录片《“炼”爱》——当然,一个人包场了。直至4月份,疫情又开始严峻起来,我在安徽黄山黟县待了一个多月,县城里唯一的影院关门了,我渐渐意识到,赶不上趟又能有什么关系?当地一位退隐过来生活的朋友告诉我,他以前在北京时,也曾必须赶首映日,参与话题讨论,来到小县城定居后,在唯一一家影院办了200块的卡,就去了一次,至今卡里还剩160块。

过了一个多月没有影院的生活,我也发现自己不再需要影院了。

当求婚仪式进入影院,自救可能本末倒置了

在一些有关“影院自救”的报道中,四川绵阳的中环影投多次被提及,说公司在当地进行试点,开设音乐餐吧、共享书店、小剧场和健身房。影院放映的日收入不足千元,但是音乐餐吧日收入在5000元以上,假期时甚至高达万元, 不但销售精酿啤酒、小龙虾,甚至还举办过“中环微醺龙虾季”等活动。

昆明的罗经理说自己和绵阳这家影院老总还相熟,但他们的模式不可复制,“很多租商场空间的影城不允许做二房东转租给其他生意,或变成其它形式运营。他们不但在较大体量的购物中心里,而且把健身房和火锅店就搁到影城易改造的区域。疫情期间,他们的非票收入已经远远大于电影票房收入。这就很尴尬了,你的名字叫电影院,但却用非常高的成本投入到很低成本的事情上。”

据了解,投资一家影院,根据规模不同,成本从600万到2000万不等,而如果只做餐饮,可能几十万到一百万就够。

和全国其他经营性放映场所一样,罗经理所在的影城也不得不减少大量员工。疫情前有40多人,现在白班晚班加起来一共15人,很多员工也兼做营销宣传。“现在片方的裸发现象越来越多,我们在营销自家影城外,也要推广最近上映影片,但这些很被动,效果肯定不如片方的宣传。活动更不像以前那样密集,原来至少还经常接一些路演。现在呢,还好你前阵子拉来几部小众文艺片的导演连线场。”

那是春节前后,我和朋友联络了《冰上时刻》、《东北虎》、《隐入尘烟》等小成本电影的放映和导演映后交流,以腾讯会议室连线的方式。

电影《东北虎》主创通过腾讯会议与影院的观众现场连线互动。摄影:seamouse

有工会的企事业单位员工可以享受单位提供的看电影的福利,但照罗经理的亲身经验,“单位包场现在很尴尬,影院复工后能安排75%的上座率,但超过50人可能就算聚集。再说,现在也没啥片子可看。”

跟随着周边游而滋长起来的露营风,有些影院通过小程序售卖起帐篷、折叠椅和野餐垫。这些卖品,也能算电影相关周边,是在营业执照允许范围内。但跟网店和户外用品卖场相比,毫无优势可言。

“影院的属性决定了自己的客群,非票收益始终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说哪个片子有华为赞助,就适合在大厅里卖华为手机。”罗经理继续说着。

在此之前,很多影城倒是接过求婚、婚庆、生日会和公司会议等活动,这些也在营业范围之内。比如男方向女方求婚,一两千块包个场,确实比在高级酒店和餐厅便宜。“经常的情形是这样,里面坐着的可能是男方的家人朋友,故意让情侣迟到,看不见后面坐着的熟人。电影放映中,做个切换,一段两人的视频突然出现在大银幕,给到女方惊喜。”

而现在越来越多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影院剧本杀,绝大多数是在打的擦边球,并不能算作电影衍生品来进行正规运作。有些剧本杀可能和电影名字很相似甚至相同,但内容毫无关系。和音乐演出一样,剧本杀也该归口各地方文旅局管理。那么像圆通影城的影院剧《夹生》那样,做个营业范围的增项不就可以吗?

罗经理说,“是可以。但剧本杀和舞台剧,即便一天一场,能保证几天的上座率?而且很多时候,为了剧本杀和演出质量,还得对影厅投入资金改造,电影可能就不能正常放映。这些节目,大多安排在晚上时间段,那么影厅的白天就被浪费了。”

归根到底,只要放映业务的主体出问题,其他衍生品都站不住脚。

从文德斯到欧冠,谁能在影院常态化?

好消息是,5月底开始,全国营业电影院的数量已经连续多日超过8000家,营业率也维持在70%左右。根据灯塔专业版影院营业地图,仅剩北京上海两个大票仓城市未恢复。而自疫情爆发以来,一线城市票房产出也首次低于四线城市,到了2021年两者差距又进一步拉大。也就是说,影市有可能率先在二三四线城市回暖起来。

不过,相比疫情前全国的一万多家影院,目前近2000家影院的消失或“将要消失”,绝对算是损失惨重。而且被疫情反复按在地上摩擦过几次之后,市场的信心恢复也是影院不得不考虑的问题。2020年,影院经过长达180天的关闭之后重新开业,首先迎来了一轮经典大片复映,然后是一些中小体量的影片跟上,最后由《八佰》破了30亿票房。

“但2022年要再来一轮的话,观众还会买账吗?就算经典老片不停重映,票房体量大家也都看得见,如果卖得太糟,对新片上映就更没信心了。”罗经理不指望再来一波这样的重映能带来实质改变,最多寄希望于经典影片能延续人们的观影习惯。

5月底,昆明百老汇和百美汇两家影城还举办着“维姆·文德斯作品回顾展”。这一由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策划主办、数梦DDDream联合主办的大师展,从3月底的杭州开始,目前来到昆明和武汉两站。经属地宣传部门选定的8部影片,每部放映2场。虽然印象中的城市消费体量,远不能跟杭州相比,但刚开票一小时,《德州巴黎》和《柏林苍穹下》两部文德斯最富盛名的经典作品,就立即售罄。让昆明当地影迷也惊讶于这座二线城市的文艺消费热情。

在昆明百老汇影院举办的“维姆·文德斯作品回顾展”。摄影:seamouse

对此现象,我继续向百老汇影城的罗经理问道,“有没有可能干脆让影展常态化?消失的观众就让他去吧,以后的电影院死死拽住影迷群体?”

没有多想,罗经理立即给出否定答案:“影展我们每年都坚持做,确实也考虑过是否可以月月有影展。但这只能让真正的影迷更有黏性,从盈亏平衡上,收益远低于正常商业档期影片。影展热门片迅速售罄,再多给它排一两场呢?还会有这么多人抢票吗?影展时间范围很短,一部影片也就放两场。在正常营业情况下,假设一天可以排40场,一个月就是1200场,一个影展就算10部片,放20场,场次占比的差距就很大,再加上影展也有各种成本,不能指望常态化。”

5月28日晚,文德斯回顾展昆明站放映了一场其早期作品《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随后,几位同兼影迷球迷身份的年轻人接着去踢夜场,休息一会儿再去摩登天空昆明店(Modernskylab),在现场摇滚演出中,等候次日凌晨三点爱奇艺平台转播的欧冠决赛。

这场演出+球赛的活动,由在昆明有着深厚基础的皇家马德里球迷协会统筹和召集,球迷会负责人不是没考虑过到影院观看,“但总觉得影院不够High不能摆台,酒吧又有到点宵禁的要求,于是才选择到Livehouse看赛事。”

对球迷数量庞大的皇马帮,这一选择是正确的值得的——那一晚,1:0,他们的球队赢了利物浦,拿下了欧冠冠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