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大学生创业形势非常好,受到社会、政府、高校的三重支持和保障,年轻人有了大胆尝试的勇气和底气,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四川农业大学汪雩凤的创业扶农团队,就是这样一支充满青春和理想的大学生创业团队。

感性与理性并存,创业不止于情怀
汪雩凤的初心,源于2020年的疫情使家乡重庆忠县柑橘大量滞销。看着果农被晒红而又失落的脸,她不忍见柑橘命运就止于此,但如何才能改变生产和销售的模式,延长产业链,拓宽销路呢?通过实地考察与市场调研,汪雩凤发现,家乡柑橘产量虽庞大,但柑橘深加工产业单一,大多为橙汁等,像柑橘精油、柑橘罐头等产品加工基本没有,销路较窄。因此,推进柑橘精深加工,增加产品品类是一个拓宽柑橘销路的可行之法,而忠县全力建设的国家级三峡桔乡田园综合体,更是使其柑橘产业的全产业链升级得到政策支持。
于是,汪雩凤就有了响应当地政策帮助柑橘产业转型升级的念头,要让当地的老百姓能够赚更多钱,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情怀上。她调查了当地柑橘产业以及新消费品市场的相关资料,一个结合柑橘产业,切入果酒产品、文创产品领域做新消费品的创业计划在心中渐渐萌芽。国内现在的酒类市场上越来越多的预调酒、花果酒等,已逐渐得到年轻人的青睐。据有关数据显示,近五年来,中国低度酒销售市场规模整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单在果酒领域,2019年我国的市场规模已突破2000亿。果酒在产品形态、品牌营销等方面都与年轻人消费理念相契合,如此庞大的市场昭示着行业未来。

用变革性的思维,“第一视角”发现商机
如今,以95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开始崛起,他们对消费品的品质和服务要求不断提升,也更追求更新鲜的消费方式。天猫消费数据报告显示,低度酒消费人群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爱尝鲜等消费特征。在这种创新思维指导下,汪雩凤决定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设计符合年轻人审美又契合年轻化、个性化的IP形象,将果酒产品以精美的包装呈现给大家,为大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果酒产品及附加内涵,为行业带来新鲜与活力。
此外,她还想增加果酒产品品类,那柑橘还能被做成什么?什么类型才能受消费者欢迎?汪雩凤反问自己:“我也是消费者,我喜欢什么?”优质的果酒产品,既要满足人的味蕾,也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抖音上爆火的北京故宫书扇子、口红周边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馆推出的兵马俑文创雪糕等文创产品,都俘获了许多消费者的芳心。那么忠县的柑橘也可以打造自己的“文化+”产品,以打造忠县柑橘品牌为核心,将柑橘与流行元素结合起来,开发多元化的产品。她结合忠县现状与自身文化产业管理的专业知识,撰写出详尽的忠县柑橘产业全域转型升级项目书,并且在重庆市举办的2020年“创客中国”消费品创新设计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中成功入围。她由此被重庆市政府注意到,随即便被邀请进入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中。
汪雩凤在一次偶然机会与重庆某果酒企业的创始人吴爽夫妇相识,双方因振兴家乡的情结而“情投意合”并达成合作。由此,汪雩凤确定了以打造柑橘果酒为核心,逐步扩展柑橘副产品品类的战略方向。之后,她组织专业技术团队,规范生产过程,在继承非遗酿造工艺的基础上,严格执行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走品牌化建设、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就这样他们跑通了果酒研发、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公司逐步迈入正轨。

用户思维做品牌,体验和附加值提升
互联网时代信息量极大,想要别人记住你,就必须打造具有“专属”“唯一”等特征的品牌形象来增加辨识度,运用互联网的思维特征来达到有别于市场上其他产品的差异化和分辨度。经过汪雩凤团队与合伙人研发团队的潜心钻研,代表忠县的“甜橙酒”应运而生,同时他们还设计出公司品牌IP具象,打造IP衍生盲盒、精油、香薰等多元文创产品的愿望也得以逐步实现。此外,团队还搭建线上小程序,“云养植”使得用户可以24小时线上观察果树的生存状况,保证绿色安全。这样不仅做足品牌营销和用户维护,且使其更有“人情味”、更迎合现代市场消费者需求。
目前,汪雩风的创业团队与合伙人已帮扶忠县扶农果酒企业开发新品27款,并通过实体门店、网商平台线上线下销售模式,打开了忠县柑橘果酒年轻群体市场。2021年其果酒年产能突破了2000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家乡果农的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想法与力量。

来源:推广
评论